唐朝工科生

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鯊魚禪師 本章︰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作為天王的兒子,輕易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出門辦事的。…。…杜構和張德合作一向愉快,做人更是沒得挑,之前剿匪也好平海賊也罷,很利落,也很順心。不過杜構的弟弟就有點讓人糾結了。

    “大人,張德人在滄州,大兄又在登州,讓大兄去一趟便好了。沒得讓我去了,受人奚落譏誚,又說我去撿拾張大郎的好處。君子不是嗟來之食呢。”

    “汝是君子?”

    杜如晦懶得理他,這兒子他早就放棄了,長子能繼承爵位,並且還能官路亨通的話,杜家經過兩代人的努力,成為帝國的一線家族,不成問題。

    雖說祖上風光,但那都是往事,恢復榮耀雖然好听,可杜如晦更多時候,還是要開拓全新的局面。

    盡管不知道張德到底在做什麼,但杜如晦有很清晰的直覺,梁豐縣男自入京之後帶來的風氣,非同尋常。

    作為一個能夠輕易捕捉到蛛絲馬跡的強人,杜如晦的直覺告訴他,年少的張德,或許不是孔孟楊墨,但已經摸到點管仲的脈絡。

    十七歲,京城中有忠義社為盟友,在外河北道河東道河南道江南道利益往來之輩多不勝數。

    放前隋,楊玄感能有那樣的江湖地位,是因為他爹厲害到沒了邊際。但張操之有什麼?張公謹?真要較真,張公謹不過是同姓本家,祖上早就分了支。

    清河崔氏那麼多,不也分大小房嗎?

    杜天王自從被甄氏兄弟從鬼門關前拉了回來,就不僅僅是想要做個忠臣干吏,然後名垂青史。或許自己死了之後,皇帝會因為感念自己的功勞,嫁個公主給自己的兒子,而且還有可能是小兒子。

    但這毫無意義……毫無意義。

    杜如晦年少時候想要弄死他叔叔,年長了想要恢復家族的榮耀,後來想要為大唐帝國添磚加瓦名留青史。少年偏執到年長現實再到為立功立德立言琢磨身後名,杜如晦一直在改變。但是既然死了一回沒死成,他又有一些變化。

    杜天王發現,他居然越來越像長孫無忌了。

    然後杜天王又發現,自己像長孫無忌像的有點晚。不過沒辦法,誰叫自己沒有一個漂亮妹妹呢,誰叫自己的舅舅沒有高家那麼硬扎呢?

    “大人,哪有這般小瞧自家兒郎的?”

    “呵。”

    杜如晦將茶杯的杯蓋扣上,手指緩慢而有力地撞擊著櫧木桌面。“老夫對汝期望不高,只望你平安度日就行。不過老夫觀汝平素行事,乃至往來友人,便知曉,老夫若是死了,只怕汝定要惹出事端,禍害了汝兄長。”

    “……”

    你是親爹麼?

    杜荷內心無比的苦逼,不過老爹這氣氛這態度,很顯然不是那麼好糊弄。杜荷也是無奈,只好道︰“大人怎麼說就怎麼是了。吾听了就是。”

    杜如晦見他又是這般耍賴,卻也不惱,只是淡然道︰“張操之那里,如今汝兄未必能再去做事,不過若是此行滄州,汝能做事妥帖。老夫可以給你一個承諾。”

    面無表情的杜天王,看自己的兒子就像是看一個白痴,然後豎起一根手指︰“臨死之前,從陛下那里,幫汝討到一個爵位。若是汝有志氣。老夫還能送你去張弘慎或者安北都護府歷練,倘使祖宗保佑,興許五十年後,焉知不能郡公加身?”

    “……”

    真的假的?我還有這樣的資質?

    杜荷很有自知之明。自己這樣的水平,混吃等死就是最好的出路。然後找個還算過得去的老丈人,再把自己的小孩拜托給大哥教育一下,興許將來後代爆發出驚人的才能呢?

    杜二郎其實是個嚴謹的人,如果只以自知之明的話。

    不過要說自己老爹給自己嘴炮保證說弄個爵位,自己不心動。那是絕對就是自欺欺人。誰不愛爵位啊,可大唐的爵位那麼好混嗎?就說張操之吧,他那個爵位,本來就是張叔叔跪求來的,而且還是玄武門之後沒多久就求了。

    通常來說,這光景給自己兒子求一個,基本沒跑了。但張叔叔沒給張大素和張大安,反而是給張德求了一個,李董也答應了,顯然是特殊情況特殊對待。

    再說了,當時皇帝和定遠郡公之間,也是默契。皇帝根基不穩,需要更多的地方人才來選拔。然後巧了,江水張氏雖說比不上博崔清崔,可好歹也是有幾個能在縣令主薄位子上劃劃水的。

    中上縣就算了,下縣完全沒有壓力。而且也不需要是地方官,中樞里頭比如民部下面的芝麻官,逮著一個是一個。

    再比如,京城兩縣,萬年縣和長安縣,隨便挑幾個看門的職位佔著,這就是功勞。

    皇帝需要靠得住的人,定遠郡公需要提升自己在九大走狗中的排位,互惠互利的事情,而且也是僅此一次,除非李泰以後也來一招“門事件”,然後李泰的走狗中,也有人逼退李董,然後宰了李承乾,那麼興許就會有第二個張叔叔出現,跑來跟李泰商量著是不是也要弄點老家的人一起升官發財。

    杜荷別的不懂,做什麼官撈什麼財,話多少錢當多大的官,門兒清。就張德那代價,純粹是張公謹正好對了大老板的胃口,當時換成房玄齡去干這事兒,那就成不了。

    天王級的人物,不需要也不能夠。再說了,就房玄齡的老婆……李董除非是瘋了,才提拔房盧氏的娘家。

    “怎麼,不信老夫的話?”

    杜如晦有些訝異,看著一向腦袋瓜子不靈光的小兒子,居然在認真地思考著這個承諾的深意還有後果。

    “大人,大人可是要和張家共同進退?”

    杜荷突然冒出來這麼一句略有水平的問題。

    這讓杜如晦這個當爸爸的,愣了好久,然後才道︰“自然不是。”

    “張大郎厲害啊,大人這般遷就,想必是有大好處。”

    杜二摩挲了一下手掌,有些扭捏道,“大人的深謀遠慮,我猜不到。不過大人。听說張大郎在滄州又盤了不少產業,此去滄州,我自然听大人的。不過,大人能不能幫忙再借點錢。張大郎那里,我想摻和一下。”

    “……”

    杜天王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他突然眼楮閉了一下,然後深吸一口氣道︰“錢財小事,汝辦事妥帖即可。”

    次子的水平。依然停留在初級紈褲和市井霸王的級別,實在是……實在是有點上不得台面啊。

    這一回,杜構著實不太方便出面。一是詰問百濟,是他提出來的方案,到時候使者是走的登萊,杜構在那兒;二是杜構出面的話,他和張德的默契,在這麼一個節骨眼上,就是擺在了台面,搞不好在山東的房喬也難做。這不是他希望看到的;三是使者代表的是皇帝,杜構就算瞞過一時,但只要有風聲露了,事後彌補起來,他在皇帝那里等于平白落個痛腳,沒意義。

    讓杜荷去張德那里,主要還是看在杜荷一無是處的“優點”上。

    頑劣的杜二郎上哪兒浪都是合理的,反正他也干不了正事。當然還是會被人攀扯杜天王和張德之間是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x眼交易,但成都要輕的多。

    而且杜如晦沒死成,還重新介入政事之後。他除了依然要做一代名臣名留青史之外,他也要考慮家族的後續發展。

    杜構是以後家族發展的中堅力量,但杜荷就算是廢物,也要廢物利用一下。原本杜如晦琢磨的。皇帝以後或許會嫁一個閨女過來,對杜荷來說,也是一張保護符。可是現在既然還能干上幾年,那麼幾年的宰輔,讓自己的次子混的好一些,根本不算難題。

    但是。想要讓自己的次子能夠成為家族的助力,就得換個角度,換個方式。

    張德忠義社的那一套,杜如晦很看得上,但是為什麼整個長安知名的衙內紈褲們,哪怕是長孫沖,也沒辦法搞出忠義社這等規模呢?那些詩社,那些文社,多著數十人,少者寥寥幾人。

    寒酸也就罷了,連個像樣的會社堂口也不曾看見,更遑論忠義社動輒兩三間四五間的中等物業。

    便說城西草料場,那等地界,雖說是個地價下賤的地方,可是要想把整個草料場盤下來,卻是要費一點功夫的。

    兵部要認識人不說,還得跟長安萬年兩地的吏員們說得通。當然這也不是要緊,沒有幾千貫開元通寶支使,縣衙豈能給你換紅白雙契?

    幾千貫對于大多數極品衙內來說,不算什麼,咬咬牙,像程處弼這等曾在務本坊稱王稱霸的,省著點,也能攢一筆出來。

    可是要說拿了幾千貫不去盤城東或者西市的檔口鋪面,反而買個草料場,估計能被家里的爺娘打到死。

    歸根究底,權財相濟罷了。

    說穿了沒意思,可真要硬扎地掏出開元通寶來砸著玩,長孫沖也只能認命。

    所以杜天王很清楚張德的兩個巨大優勢,一是富可敵國,二是他的朋友遍布五湖四海,有的人甚至處在朝堂內部……

    如果說房謀是經驗和智慧的具體表現,那麼杜斷就是個人經歷的下意識判斷。沒死成的杜天王,覺得張德可以的。于是決定把自己具備“才能”的次子,扔到張德那里折騰一番,不管怎麼說,只要杜荷沒有拎著橫刀砍張德,他哪怕是死了,張德和杜荷的交情還是不會斷的。

    于是杜構崽官場上乃至皇族事物上遇到麻煩的話,看在杜荷的份上,張德就算不直接幫忙,也會迂回地給杜大郎提供便利。

    杜天王沒打算和兒子解釋什麼,前年他沒死成,他就下了一個小決心,在做一代名臣名留青史的同時,順便做個過得去的爹。(未完待續。)(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朝工科生》,方便以後閱讀唐朝工科生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朝工科生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並對唐朝工科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