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第十一章 食肆見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鯊魚禪師 本章︰第十一章 食肆見聞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老板,來一碗餛飩。”

    “客人要大的小的?”

    “甚大的小的?”

    “餛飩啊。”

    一只腳剛進了餛飩鋪,兩句對話,就讓食客愣了一下,“餛飩分大小的?”

    “大的能比嬌耳還要大,小的一撮撮,手指丁點的肉屑。大的吃飽,小的喝湯。”搓著手的老漢身上裹了一條青布圍裙,一說話,老態十足的褶子都隨之而動。

    “小的吧,還有甚吃的?”

    “有豬頭肉豬尾巴,都是醬好的。”

    “怎麼不用冰糖?”

    “倒也不是不想,只是北邊來的才愛吃甜,甦州常州,多是吃咸的。不過吾看來,再有一年半載的,大概也是要跟著北地貴人一起吃甜。”

    貞觀朝的甦常,還沒有到嗜糖如命的地步。“甜”這個味道,從來都是和“富貴”相連的。這時候中原世族吃“甜”,或是拿蜂蜜或是拿飴糖,都是顯示自己身份實力的一部分。

    即便是洛陽新貴,隨便一個新式的吃食,也多是用糖方糖,招待客人親朋,才能顯示自己的“底蘊”。

    反倒是甦常恢復生產不過一二十年,即便絲綢越發的金貴,但財富地位積累起來,到底還是不如中原世族。

    要等到南方的經濟全面壓倒北方之後,這嘴里的甜咸,才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這也是為什麼當年老張到了長安,暖男太子的灰糖變白糖,它能有銷路。而進京之前,老張卻半點這個念頭都沒有的緣故。

    “老板會說話。”

    食客笑了笑,正要尋個鋪里的座位,那老板大概也兼了伙計的差事,連忙上去幫忙把條凳擦了又擦,然後帶著笑對食客道︰“可不敢當老板的稱呼,碼頭上開店的,叫一聲老板那是身份,吾這種小門面,前店後宅的,就是混口飯吃……”

    “如今京城里頭,多是這般稱呼行商做事的,遍地的老板,又有甚不好稱呼的。”

    “家底小,當不起,當不起……”

    老漢一邊笑一邊忙著臨門灶台,入眼看去,旁邊摞起來百幾十個煤球煤餅,還有兩個備用的爐子。一個上頭炖著鹵味,里頭多是豬耳朵豬尾巴豬蹄之類的物事。一個卻是上了蒸籠的,里頭飄出來依然是咸香的氣味。

    “阿弟!阿弟啊!蝦籽湯阿好啦?!”

    老板手腳極為麻利,小小的餛飩皮稍微擦了點鮮肉,立刻捏成了一個“朵兒”。便是二三十個,大約也是不夠一個男子吃飽的。

    只是老板說小的餛飩喝湯,便是別有做法。

    “來了來了,催催催,阿大你催了湯也不會提前開啊。”

    蝦籽吊湯是個功夫活,耐得住性子,還得舍得本錢,一般行腳商,決計是不會做這等“虧本”的買賣。鮮頭差不多,用個蝦米也就夠了,差那一絲兩絲的風味,一般食客誰來計較?

    “客人,好了。”

    老板將一碗蝦籽湯餛飩端了上來,又弄了一個碟,是陶制的,鋪了一張荷葉,上面放著類似油餅又不似油餅的東西。

    “這是甚麼?”

    “白淨蔓菁加了肉,用菜籽油炸出來的‘油墩子’,是個徐州老哥琢磨出來的吃食,又軟又香,外頭薄薄一層,還很脆口。配著小餛飩,好食的很。”

    “噢……有勞有勞。”

    食客說罷,又聞到了鹵味溢散出來的香氣,他本不愛吃豬肉,更不要說豬頭肉豬尾巴,但這時候見老板好客,便道,“切一只耳朵一根尾巴,再來一只爪子。”

    “哎,客人少待,這就切來。”

    樟木做的菜墩,上面布滿了各種紋路的刀切刀砍的痕跡。周圍還點了一支香,也不知道是什麼做的香,卻還是把蚊蠅驅趕到了別處。

    “阿大,切啥前腳,切後腳算了,留一只吾要吃的。”

    “客人爽氣,你拿後腳去糊弄,別人以後還來?”

    豬腳前後有別,前腳要比後腳實在,骨頭不多筋肉多。要是腿肉,倒是又顛倒過來。不過一般的食客,卻也分辨不了這些。

    “老板,你家弟佬說的對,我點恁多,要個前腳,說不定就吃不完。”

    老板卻是揮刀切的起勁,把豬腳皮肉切開,骨頭順著縫隙劃走,然後零零散散又整整齊齊地擺了裝盤︰“他說了不作數,吾才是老板。”

    “哈哈哈哈……”

    陡然听到這麼一句,食客情不自禁就大笑起來,剛才又喝了一口蝦籽餛飩湯,本就酣暢痛快,這時候更是高興,摸了一枚銀元,壓在桌面上︰“就不用找了。多出來的,老板要是看得起,就當交個朋友。”

    “哎喲,銀元!”

    老板一時有些尷尬,他弟弟卻是一臉興奮,伸手就把銀元摸了過去,然後盯著上面的字叫道,“阿大,還是華潤的!”

    “讓客人見笑了……”

    “哎,你家弟佬是個直性子,我看得出來。”

    他饒有趣味地打量了一下老板的弟弟,“沒想到,你還識字,知道這是華潤銀元。”

    “就算不識字,也認識這華潤銀元啊。江陰到常州,常熟到甦州,不要說小本經營的,就是鄉下村婦,如今也是認識的。不識字怎樣,只要識貨。”

    說罷,老板弟弟嘿嘿一笑,輕輕地吹了一下銀元,“嗡”的一聲響,在耳邊悠揚了好久。

    “嘿嘿,真好。”

    老板弟弟說的輕巧,可食客听了,卻是訝異,他不由暗忖︰便是洛陽,也不見得到這般地步,沒曾想,銀元在江陰這里,居然就如此常見了?

    說者無意,听者有心。

    鄉下村婦都認識華潤銀元,這說明了什麼?說明此地銀元用的不但多,涉及的人群還很廣,乃至鄉下村婦都能見識。

    “唉,慚愧,吾家弟佬實在是不像樣……”

    “年少辰光,正該如此直爽。”

    食客不以為意,反而夸了一句老板的弟弟,隨後又問了一句,“江陰這里,銅錢用的不多?”

    “也不是不多,就是不便當。以前麼,倒還可以。現在是不行了,也就是吾這樣的小店,還能收的多一些。不過湊夠了數目,也是會去換成銀元,留一點零散銅錢作本就行。”

    “噢?現在是混著用的?”

    “就是混著用的,官府是不認銀元的,收過去要有折頭。不過城里幾個大的櫃號,都是認的,足量淘換,不打折扣。”

    老板的弟弟大概是收了賞錢,很是興奮地在那里說著。

    “也是,朝廷雖說也要出銀錢,可磨到現在也沒見正經的板式出來。”

    “現在銀元用的大,常州城里東西貴,要是湊個一套嫁妝,甚麼櫃子箱子的,要是拿銅錢,還得推個車子。換成銀錢,就便當多了。”

    食客听了,連連點頭,若有所思之後,他才笑道︰“哎呀,光顧著說話,都忘了吃東西。”

    “罪過罪過,客人慢用、慢用……”

    言罷,老板繼續忙著別處,食客則是一邊吃一邊想著什麼。(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朝工科生》,方便以後閱讀唐朝工科生第十一章 食肆見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朝工科生第十一章 食肆見聞並對唐朝工科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