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姚靜轉頭去看陳足道,陳足道微微搖頭。
姚靜便不準備當堂問了,她看向了林虞。
“孝和,你的意思呢?”
林虞緩慢起身,給姚靜行了一禮,他目光在諸位身上掃了一眼,能在姚靜的詢問下,沒說一句話還能去看其他人,這是姚靜手下的第二人。
第一個是當初還沒投姚靜時的全武憊,那時候,全武憊和姚靜的地位還是相等的。
“主公自劉赦攻延以來,就一直在坐收漁翁之利,以前主公只是一個欽州……現在主公已是遼州欽州二州之主,實力已不足小覷,劉赦雖不至于和主公反目,但是若是能將主公從漁翁的位置上拉下來,不管是劉赦,還是中州偽帝,都是願意看到的?”
姚靜目光一凝,道︰“你之意思是,此次劉赦退兵,目標在于本侯?”
林虞笑言︰“情勢所逼,劉赦不得不退,退後再想戰局,無疑間就是虎豹相爭瞧見還有個獵人在身側,試問有頭腦的虎豹會如何做?”
眾人的心竟然被這麼一說心都提起來。
他們想想也的確是的,若以動物論,姚靜在當初劉赦出征前就只是只狐狸,狐狸弱小,就是傷重的老虎也不懼怕,但是現在姚靜足以成長為獵人,獵人是以獵物為生存的,如何能叫他們不繼續將姚靜當一回事?
局勢就是瞬息萬變,如果沒有延州水患的事,劉赦就算知道有獵人在側,也會將將延州這塊肉吃掉恢復力氣和已經磨刀的獵人重新爭斗。
但是延州水患,肉吃不到了,劉赦當然不會再急著和另外一只虎拼個兩敗俱傷!
“為了讓劉赦放心,主公若願攻打幽州,劉赦就是再警惕主公,也不會去打欽州的主意。”
“為何不會?”
只是單論林虞之言,這是無法讓人信服的,姚靜也是如此。
林虞看向姚銀書說道︰“就如姚將軍所言,劉赦一旦攻欽州,我軍從幽州攻冀,其地勢也比從遼州攻冀要來得便利?”
“可是,若是劉赦和中都偽帝勾結,主公攻幽州之時轉攻冀州,中都偽帝又派幽州兵助冀州,我軍豈不是將面臨雙面夾擊?”衛雲盯緊林虞說道。
這話一針見血,也是眾人都擔心的地方。
林虞不慌不忙說道︰“主公攻幽,就是給足了劉赦誠意,並沒有撕毀盟約。主公不撕毀盟約,那麼劉赦也不會!”
“為何如此篤定?”姚靜說道。她知道如果她攻幽州,劉赦不會攻欽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絕對不會有這麼篤定。
“因為,劉赦是前朝後裔。”林虞提出了劉赦的身份。
“前朝後裔者要復國,最大的敵人就是本朝皇室,尤其是本朝皇室和他在一片範圍內,更讓他的復國大計受到最大的阻撓。而主公……實力隨越來越強,卻都需要主公一一打拼出來,而皇室卻不需要,本朝皇室只要振臂一呼,自有多州郡紛紛響應。”
也就是說劉赦現在已經很忌憚姚靜了,但是若是在消滅中都偽帝和姚靜之間選擇,劉赦還是會在選偽帝。當然,這得是在勝算大過七成上看。
“主公只需努力攻伐幽州,劉赦定然會響應主公攻向中州。”
林虞最後說道︰“反之,主公若在觀望,反而因為局勢萬變,劉赦真攻向欽州也未可知?”
這是在告訴姚靜,他們在觀望劉赦是否出兵欽州,同樣的,劉赦也未必不是在觀望姚靜是出兵幽州,還是和偽帝偷偷結盟出兵冀州!
姚靜听了最後一句眼楮大亮,陳足道也是如此。
是了,他們被誆入了局中,反而沒有想到劉赦也是在觀望著。
“諸君還有何要說?”
眾人互相看了看,也有的低聲和周邊的人商討了起來。
之前因為中都偽帝的求和,對于姚靜攻幽州還是冀州的事情有些爭論,然後劉赦退兵,因為威脅到了欽州,攻冀州和退兵欽州佔了上風,攻伐幽州的事情本是姚靜出征的目標,最後反而漸漸地變成最少支持的事情。
現在林虞重提,姚靜雖是問話,但是跟在姚靜身邊已經久了,如何看不出姚靜其實是有些意動了。
然而,林虞所言句句在理,看起來也是打破局勢重回他們的優勢最好的辦法,他們要想反駁,也無非就是此事太過冒險,人心難測而已!
可這樣的理由,在姚靜意動的情況下,是很難勸得姚靜改變主意。
雖然如此,姚靜讓他們回話,還有又姚大山等一些穩重的欽州故將提出回欽州更穩妥。
但是比之剛才,因為姚靜的態度,大半已經贊同起姚靜來。
姚靜也需要好好想想,所以就讓大伙先退下了。
姚靜私下問陳足道,陳足道長嘆一聲,在會上不言的陳足道,私下姚靜問他的想法,陳足道還是支持林虞這些推論的。
“主公也認同,不是嗎?”
姚靜微微點頭。
“林虞此子既然答應歸于主公,就必然不會有三心二意之舉,只是此子太過天馬行空,又極其愛出險策,主公日後切記大局為重。”
陳足道平靜說道。
姚靜笑了笑,點點頭去。
林虞今日之言,雖說句句在理,但的確是一步很險的棋子,因為一個不好,劉赦和中都偽帝聯合,姚靜就有兵敗之局,但反之,若姚靜真的出兵幽州,向劉赦表明態度徹底和中都撕開局面,和劉赦結成了牢不可破的北方聯盟,那麼中都偽帝敗亡之日,就將會是姚靜和劉赦共分幽、中、延州之時。
陳足道所說的大局為重,是告訴姚靜,他日林虞再出險謀略,一定要慎重!
陳足道之所以要提,實在是他也無奈的很,因為姚靜本身也是一個偶爾喜歡出現奇險之謀的人,這兩個人踫到一塊,他還真怕有日算得出了差錯,到時候救之不及。
林虞若是知道陳足道這翻擔心,必然會喝多了睡覺去,懶得再听下去。
林虞的確愛出險計,但是他若真效忠了主公,他比陳足道還會更在意主公的性命,他在亂世中從西到東,再從北到南游歷,中間很大一段時間都撇開了功夫高強的八兩,他一個只會三腳貓劍術的文弱書生,卻能好好的,只能說是他的智慧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