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審行丁憂的這個村子名叫子午峪,武德初年戰亂頻仍,座落在秦嶺淺山區的這個小山村曾是多少人尋都尋不到的避亂佳地。
這里群山環抱植被豐富,往北登高而望便可看到長安城中的動向。城池內外萬一有兵亂,村中人一轉身向南,便可扎入終南山的叢嶺密林。
往西翻過翠微山,依著山勢,山窪里有一座皇家避暑行宮的修建工程已經接近了尾聲。
那里原來就有一座皇家宮苑,名叫太和宮,是武德八年高祖皇帝下令建造的。但在貞觀十年,長孫皇後離世的當年,太和宮便被上邊、也就是當今的皇帝陛下勒令關閉了。
將近二十幾年後,這里本已幾近荒蕪,只有宮闈局不多的人在這里留守,北宮門外不遠便有百姓開荒種地,宮闈局也懶得管。但年初時,皇帝下令重修太和宮,並命工部尚書閻立德在此坐鎮,親自主持修繕事務。
高審行攜兩位夫人到達子午峪時,翠微山下的宮殿已煥然一新,新名叫作——翠微宮。而太和宮的名字從此成為舊話。
高審行背著呂氏的柴捆進了村子時還在想,皇帝下詔令修復的翠微宮落成之後,興許……或是一定要駕臨的。說不定運氣好的話,自己還能一睹天顏,讓陛下重新想起自己來。
這不是不可能的,高審行敢作此想並非屬于異想天開,而是有前車之鑒。通直散騎常侍褚遂良褚大人,如果不是在余杭丁憂時窮勁地折騰,又是挖淤開田,又是給黔州籌劃捐贈,怎會在丁憂不足期的情況下再度出仕?
成制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事在人為。高審行一邊負柴而行,一邊想這些大事,反倒把偶爾在他身後搞小動作的呂氏給所略了。
他想,褚大人離著京師那麼遠都能引起陛下的注意,自己只要有心,比褚大人的條件更為便利。
翠微山西麓下的溪澗正臨翠微宮的東門,只要自己時常去那里垂釣,抓住這樣的機會不是不可能。只是他就要舍近求遠,要時常翻越村西的翠微山了。
進了村子,街上倒無閑人,高審行看看自家的院子,也看不到青若英、劉青萍兩個。再說也不能把柴捆給她們放在大街上。
丫環跑到前邊去開了院門,呂氏已經輕輕地在他身後一搡,他不由自主地進了院子。
高審行放下柴,呂氏像是怕聲音高了引起隔院兩個女子的注意,便低聲道,“老爺,你不進去喝口茶,歇息一下麼?”
高審行扭身看她,發現她此時杏眼含情,有說不出的風騷,心頭止不住地跳了一下,在黔州時自己與她的旖旎風情不受控制地飛現出來。
自丁憂以來,不,應該說是自父親發病、劉青萍離開黔州到長安以來,高審行已經許久不接近女色。
不知怎麼的,眼前的這個女子讓高審行有些心痛。呂氏的條件在高審行看來本屬不錯,但她怎麼偏偏就與馬洇這個低等人牽連不清?
在黔州時,自己後來居上,在呂氏的問題上曾讓姓馬的退避三舍,而此時,呂氏卻是“馬大人”從黔州接回來的,反倒是自己在這里有些做賊心虛的感覺!
呂氏一邊說著,一邊就伸出手來拉他,語言總不如行動給力。但高審行把手一縮,同樣低聲而有些無奈地對她道,“我在丁憂啊……再說這里就是本官隔壁,你是不是想要我的命?!”
呂氏從他拒絕的話里卻猜到了高大人的真實想法,他在丁憂……那是不是說,如果他不丁憂的話,什麼都不是問題?
而後邊他表示擔心的話就更有的琢磨了,這里當然是隔院兒!他這不是在隱晦地告訴自己,如果不是在這里的話,什麼丁憂不丁憂的都無妨?
她嬌怯地掩嘴而笑,回道,“老爺,你何時變得這樣膽小,與我心幕中的那個偉岸大丈夫有些不同……但我就是想要你的命怎麼辦呢!”
高審行听到自己院中大夫人與三夫人說話,問老爺怎還不回來。他怕耽擱得久了惹麻煩,便低聲道,“你莫糾纏,我還要再上山去砍一捆柴來!”
他丟下呂氏,負著柴刀、不過自家院門,而是由另一面出村上山。不知怎麼的,今天的高審行已經為呂氏主僕背了一捆柴,但第二趟時卻一點不覺著疲乏,仿佛心情好的可以。
等他再出來,抬頭看到了西邊的翠微山時,對其中的原因就有了些醒悟︰原來他這些日子悶悶不樂,大部分還是關乎著功名,以及功名背後的一切。
一是褚大人成功脫離丁憂的例子給了自己提示,讓他看到了希望。而邂逅了呂氏並接到了她的暗示,同樣是個令人愉悅的事情。
看來,所有的豁達與超脫的清高念頭,一般人說說也就罷了,沒有幾個能真正看得開!若都看得開了,誰給皇帝鞍前馬後?誰去安撫那些紅塵中的紅顏?
先前幾天,早上時高審行還是到村南的溪澗邊去垂釣,因為他估麼著翠微宮最後竣工還得兩天。但很快,呂氏帶著她的丫環就也跑到這里來了。
呂氏拿著白絹面的圓扇,上繡芝蘭。人也刻意地打扮過,仿佛人也如芝蘭了。許人釣魚就許人踏春,她與丫環就在離高審行下竿處不遠的溪邊說笑,都是與他無關的話題。
隨後,呂氏像是無意,把一粒小石子擲到他下鉤的水面上,也不道歉。
丫環起初害怕,但受到了呂氏的暗示,竟然也大膽起來,直接夸張地揚手拋過個更大的,水都濺到了高審行的鞋上。山村的生活太過枯燥,她也要找些樂子。
但高審行像姜太公一般不為所動,他眼下的願望,已經不是簡單地想釣上來一兩條魚了,當然,也不是去釣那兩個女子。
今天的手氣和運氣都不錯,雖然有人搗亂,仍有一條大魚上鉤。它在水里的掙扎了很久,還險些把魚線纏繞在水草中。呂氏和丫環听到動靜,跑到跟前來看。
金鱗入手,這絕對是一個好兆頭。高審行很有耐心,不急著拉它上來,而是順著它的意思收收放放,相信這條魚有如皇帝,總會游玩到終南山翠微宮來的。
等它不受唇際的痛楚不大情願地再浮上來時,高審行稍稍加點力,拉住它不讓它再沉下去,一下一下用水嗆它。
最後,他把入手的大魚送給呂氏,說道,“我在丁憂不便吃它,那就送與你們吧。”呂氏不住道謝,吩咐丫環道,“你快提回去整治了,我再等等下一條。”
……
貞觀二十一年三月的最後兩天,原西州大都督,新任的兵部尚書高峻,帶著一大家子人抵達了長安。
金光門外,高府中幾位在家的長輩能來的都跑到城外迎接,有大伯高履行、三伯高純行、六叔高慎行。高峻入主兵部,事先幾乎沒什麼征兆,但對于高府來說,這絕對是一大利好的消息。
趙國公長孫大人居然也來了,這個面子不小。
長孫大人說,江夏李王爺若不是趕赴營州督辦軍需,今天一定也會到。而褚大人此時正在伴駕,離不開,但是委托他所倚重的賓客過來。
他給高峻引見身後邊的一個人,對高峻說,“這位便是褚大人專程從崖州挖過來的大才子——馬大人。”
高峻立刻想到這位馬大人是誰了,褚遂良曾經往西州寫信,給他引薦過這個馬洇。但被家中崔嫣、麗容和甦殷七嘴八舌地一說,然後就讓他冷處理了。今天褚大人不露面,卻讓馬洇過來,看來褚大人還有些不打算放棄的意思。
高峻是頭一次見到馬洇,此人靈活的舉指和謙卑的言辭雖然八面玲瓏,但卻絲毫引不起高峻的好感。他匆匆與馬洇客套了幾句,便轉向了長孫大人已及府中的叔伯。
車中人連同崔氏在內都要出來見禮,馬洇再跑上去獻殷勤,連聲恭維崔夫人、七夫人麗容、五夫人崔嫣,稱她們比在黔州時顏色還要好。
然後馬洇再偷眼看其他女子,發現一個比一個賽若天仙,也一個比一個冷若冰霜。那位大夫人柳玉如、三夫人樊鶯、四夫人思晴,以及被他恭維到的女子們有的干脆一扭臉,別說客氣話了,連個笑模樣都沒給他。
長孫無忌顯得很高興,匆匆引著眾人登車入城時,還悄悄對高峻提到了西州那封信在朝堂上的影響——李士�銕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