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名匠

六八章 箭陣先登破白馬,混戰趙子龍出世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筆刀吏 本章︰六八章 箭陣先登破白馬,混戰趙子龍出世

    白馬義從的到來,使已成定局的戰場又平添了不少變數,諸位也許會問,區區三千騎兵,能起到什麼作用?我玩三國志都是幾萬幾萬的玩。為了讓諸位理解,請容我多說兩句。自古以來,騎兵都被稱為戰場王者,騎兵與步兵對陣,歷來傷亡率都是維持在一比五以上。漢朝時,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向匈奴議和。最大的原因就是打不過匈奴的騎兵,也許有人會說,不是有衛青,霍去病的大捷嗎,可是這勝利怎麼來的?千里奔襲,偷襲後方。再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騎兵能那麼容易被打敗,衛霍二人就只是做了一件普通的事,哪里會名留青史。

    那麼騎兵到底強在哪?某宅本人自稱認為先是氣勢,因品種而異,常見的馬一般體長三四米,高一米半至兩米,胯寬七十五厘米左右。加上裝具和騎士,寬度約為一米,亦即是說一匹馬佔地三平方。而之前已經說過了,騎兵沖鋒采用的是橫向波次陣形。兩馬之間至少隔一個身位,以方便騎兵劈砍一匹馬就佔六平米。沖鋒時會拉出多條淺縱深大正面的橫隊,波次沖擊敵軍,前後兩條橫隊的間隔會比較大,以方便後面橫隊的重新部署,一般來說後隊離前隊至少三個身位。一就是說,沖鋒時一匹馬少說要有十八平方米的空間。三千騎兵,那就是五萬四千平,而相同面積下,步兵沖鋒方陣至少能容納一萬人以上。舉個大家熟悉的例子,一個標準十一人足球場的面積約為七千二百平。諸君試想一下,七個半足球場向你飛奔而來。揚起的塵土,那可是真正的鋪天蓋地呀。在加上一萬兩千只馬蹄踏擊地面,如隆隆戰鼓震耳欲聾。馬蹄的踐踏就算身在遠方也能感受到大地的震顫。視覺,听覺,觸覺。這三方位的威懾。還沒開戰就能滅敵斗志。再者是度,這點想來不用某宅多說諸君都知道。而度帶來的就是沖擊力,三千戰馬的沖擊可不是同等級洪水能比的。洪水尚且擋不住,何況這血肉洪流。而這份戰力遠遠是一萬步兵比不上的。

    這也是為什麼,張莫看到白馬義從出現就急著要護送蕭一離開的原因,這次為了偷襲公孫瓚,蕭一將兵馬帶出了軍營,因為昨天算計過他一次,蕭一也怕他會半路醒悟。這下可好,在這個平原上遇到白馬義從。

    可是白馬義從不是中了張的埋伏嗎?為什麼又出現在了這里?此處有個倒筆,話說當晚,李猛收到韓于的信號就往城中沖鋒,可剛進城就看到天空中四支火箭。李猛隨公孫瓚征戰多年,能被公孫瓚委以重任成為白馬義從統領,憑的就是他那過人的本能反應,而正是這本能讓他數次避開了敵人埋伏,救公孫瓚于生死之間。今天當他看到火箭時,當機立斷,“兄弟們,不要停,我們直接沖過去。”

    他這一招,連老練的張都沒想到。原本是設下圍網要捕魚的,誰知對方完全無視兩邊,直接要沖破自己的老底。而自己促不急防間,還真讓他們往前沖出了不近的距離。

    “火合圍。”張急忙下令,自己則提刀策馬向李猛的方向沖去。

    “韓于,向我靠攏”李猛也大喊著讓韓于和自己,他也知道,只有聚成一團,才有更高的幾率突圍。

    正在李猛指揮手下時,一把大刀伸到了他面前,他猛的一低頭,刀尖刺破了他的頭巾,頭散落開來。他于低頭間一拉韁繩,坐下白馬一步躍開。

    “何方宵小,偷襲李某?”

    張見一擊不中,也不追擊。“在下張,在此恭候大駕多時啦。”

    “哦,這麼說,這是個局?”

    “沒錯,”張干脆的回答,“我奉主公之命,在此拖住爾等,好讓我家主公送公孫瓚歸西。”就算事突然,張也想著完成主公給的任務,誘白馬義從回界橋。

    “賊子爾敢。”李猛一听,對方在算計自己主公,怒不可遏。一攥手中長槍就要和張開戰。

    可他身邊的韓于卻攔住他,“統領,別忘啦,我們可是抽了義簽的,這個功勞你不能和我搶呀。”

    “韓于你……。”李猛知道韓于的心意,他這是要犧牲自己,讓他拖困。

    韓于壓低聲音,“統領,我等性命不重要,你也听到那張所說,他們正在設計主公,我等應該趕回去才是。”

    白馬義從向來果敢,韓于這麼說了,李猛也不矯情,只見他頭也不回帶著手下突圍,韓于沖向了張,而抽到義簽的人也自覺的留下,向張他們起沖鋒。

    這個情況是張所沒有料到的,他知道公孫瓚手下白馬義從是精兵中的精兵。卻沒想到他們做事這麼果斷。

    白馬義從分成兩批一批三百人,死死的咬住了張,而張被這群家伙拖住,他們貌似沒打算活下去,個個一往無前。就連張也有點措手不及,自己抽不開身。也就沒法組織兵馬去攔截李猛。李猛帶著手下奮勇廝殺。袁軍眼看難擋其鋒。

    如此拉鋸到天亮,李猛率殘兵破網而出。而張忙活了一晚,只是全殲了韓于在內的一小部。可謂是吃力不討好。此處要稱贊一句,韓于等三百抽了義簽的,為掩護戰友突圍,死戰不退,戰至最後一人一馬。當真義薄雲天,千古可表。前事畢。

    “鞠義將軍,準備好了嗎?”蕭一看了看身邊的鞠義。

    鞠義一行禮,“先登營已全部就位。只等先生一聲令下。”

    “好,準備吧。”

    先登營,鞠義練精兵千余,善使弓弩,悍不畏死。每有戰事,必身先士卒,袁紹嘉其忠勇,賜名先登。

    鞠義指揮先登營排在了白馬義從的來路前面,齊刷刷三排,第一排下蹲,第二排站立,第三排背身。手里端著硬弩,紋絲不動。注視著白馬義從的方向。每個人的臉上沒有一絲的恐懼。

    隆隆的馬蹄聲快逼近,鞠義將右手高舉過頂,眼楮卻注視著馬蹄聲的方向。天色昏暗,鞠義只能看到一片火光正高襲來。不久,所有的火把在空中劃了一個弧線掉落在地上,轉瞬間熄滅。鞠義知道,這是他們要沖鋒了。他高舉的右手也握住了拳頭。下一刻白馬義從出現在了鞠義視線的盡頭,但他似乎還沒有要放箭的意思,張莫吞了口唾沫,緊了緊汗的手。以騎兵的度幾個呼吸間就能到自己面前,張莫似乎都能感覺到他們長槍上的森森寒氣了。

    “放箭。”就在白馬義從度到達極致時。鞠義的右手終于揮了下來,第一排的先登營士兵的弩箭已然飛出,然後第一排起身退後上弦,第二排蹲下放箭,第三排轉身。這就是蕭一所說的三段式射陣,此時唯一的遺憾就是時間倉促,先登營用的都是普通強弩。而就算是這樣,運用連續不斷的替換射擊,弩箭如蝗群般飛向白馬義從,在相對度的作用下,白馬義從第一橫隊被打散。第二橫隊,毫無停頓,一齊用力,越過了倒地的戰馬。可是依然沒能避免被射成刺蝟的下場,按照他們腦海中的常識,弓箭手的攻擊是有間歇的。而他們一向就是如此沖鋒的,卻不曾想今天遇到了這新式戰法。

    李猛見無法正面突破,就要側面迂回,可他現現在自己已經離得太近了,此時迂回只會成為活靶子。這也在鞠義算計之內。李猛一咬牙,不在想其他。全力沖鋒。

    幾個呼吸間,白馬義從沖到了陣前,可是也已經損失過半,原本懼怕的袁曹士兵現這群騎兵如此不堪,心中的斗志被再次點燃。而鞠義知道這一半都是蕭一的功勞,他不禁在想,如果換成蕭一所說的元戎弩那將會是什麼場景。他不敢多想,“棄弩,持刀。”鞠義簡潔的命令。此時騎兵已經到了陣內,弩箭已經沒用了,該是短兵相接,刺刀見紅的時候了。

    混戰開始,就沒有蕭一什麼事了,張莫急忙護著蕭一往戰局邊緣走。停下來的騎兵,威力就銳減了,此時算是遏制了白馬義從的殺手,將勝負的天平又扳回到了原位。

    蕭一滿意的看著戰局,一切終于回到了正軌。就在蕭一吐了口氣的時候。東面戰局突然一陣騷亂,蕭一極目遠眺,只見一穿白小將,胯下白龍馬,掌中亮銀槍,于千軍萬馬之中橫沖直闖如入無人之境。袁曹士兵粘著死,踫著亡。蕭一一看架勢大感頭疼,今天怎麼這麼多突狀況,還能不能好好打個埋伏啦?公孫瓚手下何時有這麼個猛將。

    只見那小將殺的周圍無人靠近,他大喊一聲,“我乃常山趙子龍,何人敢與我一戰!”

    蕭一一听此話,心中大驚,雲哥怎麼這時候出現啦?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名匠》,方便以後閱讀三國名匠六八章 箭陣先登破白馬,混戰趙子龍出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名匠六八章 箭陣先登破白馬,混戰趙子龍出世並對三國名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