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花為聘[紅樓]

39.第39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無法忘記的遺憾 本章︰39.第39章

    金錢是杠桿,

    金錢是指揮棒。

    這兩句話是賈琦領著松江口市舶司的三年的最好注釋。

    雖然賈琦不是西洋人的總督,也沒有這個權利命令西洋人,可是,這些拜金的西洋人為了更多更高級的絲綢、茶葉、瓷器,只能跟著賈琦的意思走。因為也只有賈琦這里,他們才能夠以更合理的價格弄到高級絲綢、高級茶葉、高級瓷器。

    無數的西洋船只在印度停留,然後將自己船上的貨物拋售一空,再去南粵之地(即越南)裝上半船的壓艙石,之後再去南洋其他地方裝滿各種高級木料。

    運氣好的話,這些石頭開出寶貝來,只要一塊就能抵得上他們千里迢迢從歐洲到印度的利潤,運氣不好的話,他們只能掙那些木頭的錢。

    不是沒有人試著自己開那些石頭,不過,運氣非常不好,選擇自己開的人,不是開出了裂就是開出了葘,然後那些東方的玉石師傅們就會說︰

    可惜了,那裂太大了,只能做些瓖嵌首飾,哄哄沒有見識過大世面的小門小戶的丫頭罷了,真正出得起價錢的貴人是不會要了。

    或者說︰

    哎呀,這葘可惜了,如果沒有切開,沿著這個方向剝下來,再用上某某某某法子,就能夠調出一株蘭石圖,可惜了,這葘給切壞了,山崖和蘭草被攔腰切斷了,可惜了上蒼的鬼斧神工。

    每次听到這種話,這些西洋人們就各種暴躁,可那些玉石師傅看見這些西洋人不高興的時候,總是會露出一種好似受了侮辱一般的神情,高傲地轉身就走,有的人則會拋下一句︰

    蠻夷之輩!我果然不能期望你們能懂我們東方的工藝!

    這些西洋商人把人給得罪了,回頭還得奉上禮物,把人家給哄回來。

    因為沒有這老師傅的火眼金楮,他的石頭就別想賣得起價錢。

    這些西洋人可是見過這些老師傅的手藝的,別的不說,格蘭杰就曾經受到邀請,去參加某位老師傅的作品的展覽會。

    查理•格蘭杰還記得,那塊石頭擦出來幾乎全是葘,所有的人都不願意出錢,可那位老師傅看了兩天之後,以七百兩的價格買下了那塊石頭,並且讓格蘭杰在背後的某個位置用刻刀刻下了一句話。

    半年後,格蘭杰再度來到松江口,正好偶遇那位老師傅,那位老師傅一眼就認出了他,帶著他和他的朋友去了展覽會,展覽會上只有一個展品,那就是一尊翡翠蘭石雕塑︰

    爬滿了苔蘚的黑色岩石的縫隙里面,一株蘭草正倔強地伸展著縴長的葉子,因為常年照射不到陽光的緣故,因為背陰的緣故,葉子呈現出一種不健康的綠色,帶著透明的質感,卻爆發著蓬勃的生命力。

    格蘭杰在靠近底座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當初刻下的那句話,再看看那岩石的、讓他十分眼熟的背面,這才發現,原來這一塊就是他那塊全是葘的、沒有人要的石頭!

    這件事情後來在西洋商人們中間廣泛流傳,讓西洋商人們無比清楚地認識到︰“我們不期望你們這些西洋人會懂我們的工藝”這句話是多麼可怕的現實!

    而那些喜好藝術的西洋藝術家們在磨著那些老師傅們、親眼看到那些精美的、宛如真正的動植物的玉石雕塑藝術品是如何一點一點出現的,更是對這幾句話的血淋淋的注釋。

    有位西方的冒險家、美術家、雕刻大師、商人在他的日記里面這樣寫道︰

    “這些看上去跟老農沒有什麼兩樣的藝術家,他們的生活是那麼樸實,可是他們創作出來的作品卻是那麼的令人震撼!更讓人驚嘆的是,他們那高貴的品德。

    “是的,我在松江口呆了整整五年,至始至終都不知道,他們是如何知道那些石頭里面是藏著那麼絢麗多姿的世界的,跟他們相比,我就像是站在翡翠之國的大門外,不得其門而入的乞丐,而他們則是翡翠之國的子民。他們完全可以利用他們的能力,將那些根本不起眼的石頭低價買走,可事實上,他們從來就沒有佔過我們的便宜,被他們親自挑出來的石頭,每一塊都是以二十兩一斤的價格被買走的,就是略差一點的石頭,也是按斤算。天知道,如果不是他們的話,這些翡翠原石甚至有可能被當做普通的石頭,直接做建築材料了……”

    ……

    松江口很快就成了全國最大的高檔木材和翡翠交易的集散中心。西洋商人們瘋狂地將各種各樣的木頭和翡翠原石運送到松江口,然後從松江口運走大量的絲綢、茶葉和瓷器。

    本錢雄厚的直接就上紫檀黃花梨,本錢差一點的,就先上雞翅木、酸枝木,先攢本錢,然後上紫檀、黃花梨和沉香。

    大魏的人好財,卻總喜歡在上面蓋張遮羞布,可那些西洋人就沒有這麼多的忌諱了,他們本來就是為了錢財才遠赴遠東的冒險家,只要有錢,他們能做任何事,包括踐踏人間的一切法律。

    他們種植鴉片,就是因為他們知道沒有人能抵抗得了鴉片的魔咒,而鴉片會給他們帶來豐厚的利潤。

    可是現在,南洋的那些樹木更值錢?石頭的價錢也十分可觀?

    哦!天哪!千萬不能放火!那都是金子!

    東方的貴族們揮著大把大把的金子求那些木頭?!

    鴉片換不來高級絲綢、高級茶葉、高級瓷器,木頭能?

    誰還去種植鴉片啊!大家都瘋狂地搶地盤、去砍樹了。

    為了利潤,這些商人們,聯合海盜,開始了在南洋的瘋狂圈地行動。另一個時空中的西方因為紡織業的高度發達出現了“羊吃人”的現象,可在南洋,雖然沒有出現“樹吃人”的情況卻也差不多了。

    那些西洋商人們把罌粟、咖啡都給鏟了,補種上無數的樹苗︰紫檀、沉香、黃花梨、雞翅木、酸枝木……等等等等,只要是硬木,他們都種!原本南洋原住民開出來的田地,都被他們強行退耕、改種樹了。

    也虧得這些地方靠海,有海鮮可以吃,不然還真的要出人命了。

    南粵那幾個出翡翠的地方的原住民,更是被他們趕去挖石頭。

    因為西洋商人把精力集中在了木料和翡翠原石上,大魏到呂宋這邊的采銅船和運糧船再也沒有遭遇到騷擾。在南洋,那些西洋商人是恐怖的種植園主,是奴隸主,對那些原住民只會各種盤剝,甚至把當地的原住民整村整村的殺掉,可到了大魏水師面前,他們都成了乖順友好的遠方的朋友,他們會跟著大魏的運輸船同行,會拿出禮物和金錢請大魏水師護送他們一程。

    這也導致了大魏上下對這些“友好”的西洋商人的感覺不壞,就是有幾個對這些異色頭發異色眼楮的西洋人懷有敵意的,終究還是因為那些老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可如果別人問他們,到底這些西洋人做了什麼壞事兒的時候,這幾個老學究也只是漲紅了臉、梗著脖子,吭哧吭哧地喘著氣,半天不說話,然後拂袖而去。

    以前賈琦在京里的時候,被這些老學究坑得不輕,可離開京師三年之後,賈琦反而開始感謝這些老學究。

    這些老學究真的是太可愛了,如果不是這些老學究的防備心和堅決抵制,只怕朝廷會給予這些西洋人額外的照顧和禮遇。

    在賈琦看來,這些西洋人不需要朝廷對他們的禮遇,有了這些禮遇,這些西洋人會跟對待那些南洋原住民一樣,開始輕慢大魏,跟現在這樣,胡蘿卜加大棒,是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三年,可以改變很多事情。

    比方說,賈琦由十三歲的半大孩子變成了十六歲的少年郎,而松江口也由原來的小漁村變成了一座擁有近六十萬人口的大城市,除了第一年,因為時間的原因和松江口出于籌建階段,所以只上繳了七百萬的賦稅之外,後來的兩年是一年比一年高,第二年是一千六百萬,第三年干脆就是兩千三百萬。

    賈琦知道,他的任期已滿,皇帝會不會讓自己留在松江口還是兩說,至于接替的人選……

    相信朝中那些信奉著“為官千里只為財”的人都盯著松江口市舶司的位置呢。

    進京以後的第一件事情,賈琦當然是直接進宮跟皇帝述職,然後在宮里呆了三天,這才回轉家門,可把邢夫人等得心焦不已,至于賈母,她早就把林黛玉叫到了跟前說話去了。

    邢夫人一見賈琦,眼眶就紅了︰“你這孩子,怎麼這麼瘦?!一個人在外頭,也不知道好好照顧自個兒!”

    賈琦給長輩、兄嫂、姐姐姐夫見過禮之後,方才道“母親,兒子這是長個兒了。”

    邢夫人道︰“不行,你可要在家里好好呆些日子,我給你好好補補。”

    賈母倒是先笑了起來︰“到底是做娘的,兒子不過是瘦了,就好像兒子瘦了多大的委屈一樣。”又拉著賈琦仔細地看了看,道︰“嗯,的確是躥了不少個子,這身衣裳應該是你娘半年前叫人給你捎去的,你們看,是不是短了?”

    王熙鳳和張舒雅兩個都笑著說是。

    賈琦貴為御前侍詔,奉命籌備松江口市舶司,位高權重,手里經過的錢財更是萬萬千,哪里就會斷了這麼一件衣裳?不過,既然賈母都開口了,她們自然會說是。

    就當哄老太太開心好了。至于太太,才不會為了這點事情生氣。

    賈琦左看看右看看,道︰“怎麼老太太跟前只有我們?”

    賈母刮了刮賈琦的鼻子,道︰“小促狹鬼!你是不是想說寶玉啊?”見賈琦沒有否認,賈母這才道︰“上個月寶玉跟雲丫頭成親了,我也老了,不可能照拂他一輩子,現在不讓他立起來,還要等到什麼時候?雲丫頭又孩子氣,不大會過日子,可不是指望著寶玉了?趁年輕,我還在,讓寶玉把能吃的虧都吃了,將來就好了。”說著又頓了頓,道︰“曾經,我也覺得雲丫頭不如寶丫頭,如今看來這倒不是壞事兒。女人就是再能干終究還是女人,跟寶丫頭那樣把寶玉管得死死的,將來有個什麼事兒,寶丫頭力有未逮,寶玉又沒有長大,豈不是更吃虧?”

    說得賈琦微微驚愕,不自覺地瞪大了眼楮。

    王熙鳳見賈琦好奇,忙把薛寶釵的事兒告訴了賈琦。

    原來,那年賈政王夫人出事兒,薛寶釵就跟薛姨媽搬走了。薛家既然知道王子騰是想害薛蟠的人之一,如何能夠咽得下那口氣?薛寶釵就算計了王仁,然後順順利利地嫁給了王仁。

    王仁是王熙鳳的親哥哥,薛寶釵覺得,只要她拿捏住了王仁,就能夠跟王熙鳳搭上關系,還能夠報復王子騰。不得不說,薛寶釵很能干,她很快就挑起了王仁對王子騰的仇恨,又把王仁籠絡在了手里。

    可以說,除了針對王子騰這件事兒,薛寶釵做的每一件都可圈可點,就連王仁,因為被薛寶釵拘著,也不去外面跟那些狐朋狗友鬼混了,也很少闖禍了。

    王子騰沒有親生兒子,只有一個閨女,說句不好听的,如果將來王子騰有個什麼萬一,這未來的家主可不是只有王仁一個了嗎?所以,王子騰夫人容得下王仁在外面鬼混,卻容不得王仁恨上他們夫婦。

    有王子騰夫人在,王子騰也很快發現了王仁薛寶釵兩個背後的仇恨。

    王子騰自認,自己有親閨女不假,可對王仁也不薄,既然自己對王仁這麼多年的照顧,還不如薛寶釵這幾日的功夫,那以後,誰知道自己老了,王仁還會不會給自己養老。

    王子騰就回了一趟金陵,收養了一個父母雙亡、上頭沒有長輩的八、九歲的男孩兒做了養子。

    薛寶釵傻了。

    她原本是想逼王子騰就範,還想著等王子騰服軟之後為她救出哥哥,卻沒有想到王子騰竟然會釜底抽薪!

    更懵逼的是王仁。

    王仁在跟薛寶釵結婚之前,都是跟王子騰住在一起的,等王子騰收養了嗣子之後,王子騰就借口王仁結婚了、已經不是小孩子了,給了王仁一個小院子,又給了一點財產,讓王仁跟薛寶釵單獨過日子去了。

    以前王仁是王子騰的佷子,王子騰沒有親生兒子也沒有嗣子,大家默認王仁是王子騰唯一的繼承人,那些紈褲子弟跟王仁交好,不過是看在王子騰的面子上,現在,王子騰過繼了嗣子,誰還理會王仁?

    落差太大,王仁染上到了酗酒的習慣,還喜歡在酒後毆打薛寶釵,短短兩年多一點的時間,薛寶釵都兩度被打到流產。

    賈寶玉肯定是同情薛寶釵的,可他再同情薛寶釵,他也不可能被薛寶釵接到自己家里,不說別人,就連薛寶釵自己都不會跟他走的。

    賈寶玉並不認為薛寶有什麼錯,可無論是賈母還是王熙鳳,都覺得,這是薛寶釵罪有應得。

    賈琦听了薛寶釵的現狀之後,無語了好半天。

    昔年在大觀園里以賢惠聞名、獲得大觀園里交口稱贊的寶姐姐竟然落得這麼個結局,雖然十分意外,卻也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果然,還是因為她管得太寬了嗎?

    邢夫人道︰“可不是這話,這世上哪里有女人管著男人的道理?寶丫頭是仁哥兒的媳婦,又不是他媽!年輕的哥兒再不懂事兒,他想上進的時候就會上進,他不想上進,用鞭子抽都沒用。再說了,原本是寶丫頭對王家有所求,就應該放低姿態。攪得王大人厭棄了仁哥兒,最後吃虧的還不是她自個兒?”

    “那薛大哥哥呢?”

    “流放了。”王熙鳳道,“那天薛家太太哭哭啼啼地找上門來,結果被前頭的陳御史听到了。陳御史一道本章上去,那個應天知府就獲了罪。京兆尹最後查出來,竟然是那位想謀財害命、借著寶丫頭的婚事鯨吞薛家的財產,才會有這樣的事兒。這也是為什麼寶玉去了我哥哥家好幾次,寶丫頭都不肯見他的真正原因。”

    原來這根子還在王夫人身上。

    不,應該說,還是在薛姨媽身上。如果薛姨媽跟王夫人一樣,就是對兒子下不了狠手,卻能夠對兒子身邊的那些小廝們下狠手,只怕薛蟠也不會變成那副無法無天的模樣。

    薛蟠不好,完全是沒有人教的緣故。

    “那薛大哥哥是真的被流放了?”

    “沒錯。沒有人幫忙,薛姨媽也千里迢迢地跟著去了,寶丫頭可不是連個回娘家的地方都沒有了嗎?”邢夫人想了想,道︰“你可還記得薛家那個眉間有粒胭脂痣的丫頭?”

    “好像是叫香菱還是秋菱來著?據說當初薛大哥哥鬧官司,就是為了她。”

    “可不是她?听說,她爹爹曾經還是那位應天知府的恩人,那位發達前還資助過他呢。那個應天知府明明認得她,也知道她原本的出身,竟然還恩將仇報,加上別的數罪並罰,已經被問斬,就連家眷也被罰作官奴,倒是這個香菱,被官府送回她母親身邊去了。可憐,為了找她,她父親都瘋了,早些年就瘋瘋癲癲的,跟著個和尚還是道士跑了,就留下她母親一個……”

    眾人都是一陣嘆息。

    賈赦忍不住咳嗽了兩聲,道︰“琦哥兒回來的大好的日子,說這些不相干的做什麼?我說琦哥兒,你也大了,你跟林丫頭的事兒什麼時候辦?”

    林黛玉早就羞紅了臉。

    賈琦听見父親開口,早就站好了,洗耳恭听,等父親說完了,這才道︰“父親請放心,我已經跟萬歲請了三個月的婚假。”

    “什麼?三個月?”賈母一听,立刻就擔心了︰“可是發生了什麼事兒嗎?”

    “並無。”

    “不可能。你如今也是一方大員,平白無故的,上頭會放你這麼長的假?”

    賈赦立刻反應過來,道︰“老太太,萬歲既然有這個安排,必然有緣故。這是琦哥兒的差使,琦哥兒自然心里有數。”

    “又在敷衍我這個老婆子。”賈母立刻就道,“你跟你弟弟最大的不同就在這里,你有事兒從來就不跟我說,倒是你弟弟,一有事情就會來找我。你當我不知道麼?市舶司不是萬歲特派人監管著,就是各省總督兼管。就向廣州市舶司就是兩廣總督領著,而金陵市舶司打太上皇登基之初,就是萬歲特派人領著。雖然這松江口市舶司是琦哥兒一手籌建出來的,可那每年的賦稅,大家可都是看在眼里的。表面上看,今年是琦哥兒回京述職,事實上,卻是各方對松江口那大筆財富的爭奪!琦哥兒將來是榮養在京里,還是被外放,繼續做他的一方大員,都看今朝了。”

    邢夫人听了半晌,這才反應過來,道︰“還是老太太見多識廣,我竟然都不知道這里頭還有這麼多的文章。”

    “什麼見多識廣,等你到我這一把年紀,自然就知道了。”賈母道,“琦哥兒的將來,最差是近內閣,他年紀太輕,功勞卻大,這時候進了內閣,就跟養老沒有什麼兩樣!次一點呢,就是繼續領著松江口市舶司,而最好的出路呢,就是出任江南省總督,當然,做不了總督,差一點,做了江甦巡撫、布政使都使得。”

    王熙鳳嚇了一跳︰“哎呦呦,那四弟可是天下年紀最小的總督了。十六歲的總督!這可是大喜事兒!”

    賈母道︰“不是我說,我還怕他爬得太高,將來封無可封。好在他是文官,”又拉著林黛玉的手,道︰“你是個極好的。以後啊,琦哥兒就交給你了。”

    林黛玉是賈母的親外孫女兒,雖然比不得賈母的幾個孫子,可這些孫媳婦和女孩子們里面,她從來都是頭一份兒。當初賈母跟王夫人斗法的時候,王夫人就喜歡拿薛寶釵跟林黛玉比較,每次都會惹得賈母很不高興。偏偏薛寶釵又慣會裝模作樣,林黛玉又被賈琦保護得很好,很少出現在人前,賈母就是想顯擺也沒有機會。

    如今,賈母可算是能夠堂堂正正地夸獎林黛玉而不被堵在心口了。

    林黛玉被說得滿臉通紅,少不得垂下頭,低聲應了。

    賈琦回京,少不得跟著父兄外出拜訪親眷,如果沒有賈琮參加殿試考中二甲第六名,王熙鳳也不會有這麼深刻的體悟。

    以前的王熙鳳一直以賈琦才十歲就進了內閣為榮,就是後來賈琮考中了進士,王熙鳳也認為賈琮不如賈琦,可這一次,賈琮和賈琦兩個前後腳地進京,賈琮拜會了自家親眷之後,還去拜訪老師和同年們,家里連著熱鬧了大半個月。

    反觀賈琦,拜會了親眷之後,竟然無處可去。

    再看到當初林如海留下的人脈跟賈琦也漸行漸遠,王熙鳳的心里就有股子不得勁兒,少不得來找林黛玉商量,是不是這節禮再加厚一點?

    林黛玉拒絕了。

    林黛玉是這樣對王熙鳳說的︰“阿琦跟三哥哥是不一樣的。三哥哥是功勞政績都剛剛好,他想升遷,上頭的位置不少,跟他爭的人也不少,所以需要走動,需要恩師和同年們的幫襯。阿琦呢,他是功勞太大,不方便在這個時候跟別人有太多往來。”

    王熙鳳想了又想,忍不住道︰“林妹妹,你說,上頭是不是在防著琦哥兒啊?”

    林黛玉道︰“鳳姐姐,你且安心,不是什麼大事兒。這三品以上的官兒有三品以上的官兒的行事,這四品的官兒有四品的官兒行事,四品以下,京官和地方官又有各自的行事。萬歲以國士待阿琦,這是好事兒。”

    王熙鳳更納悶了。

    在她看來,皇帝在會試之前就突然任命賈琦為御前侍詔,看似是榮寵,可實際上,賈琦在內閣里根本就無事可做,連起草詔書都輪不到他,反而是賈琦,沒有參加會試,就少了老師和同年這一批的人脈。

    外頭哪個文官沒有主考恩師、房師和同年的?那些沒有恩師和同年的,跟賈璉這樣,升遷都比別人慢些。

    這些王熙鳳原本也不知道的,如果不是賈璉酒後失口,她也不會知道這里頭還有這樣的緣故。

    尤其是賈璉不是正經的科舉出來的,還是捐官,偏偏爬到了那些科舉上來的官兒的上頭,很是受了些閑話,就連賈琦也被人編排了許多。

    這也是王熙鳳最搞不懂的地方。

    不是說朝廷收不上賦稅,因此窮了嗎?

    不是說朝廷賦稅太高百姓只能逃稅去做流民了嗎?

    賈琦將原來集中在男人身上的賦稅攤了一部分給女人,又給女人找了活計,還每年幫朝廷收上來數千萬兩銀子的賦稅,這就算不能當做功勞,只是賈琦的能力,也足夠證明賈琦這個人夠能干了吧?結果,那些官兒還是看賈琦不順眼。

    好吧,不順眼就不順眼。反正這個世界上就是有那麼一群人,不知道自己好好做事兒,光盯著別人的。可王熙鳳就想不透的是,朝廷怎麼能這麼對待賈琦呢?

    讓十六歲的賈琦進內閣?

    榮養?

    王熙鳳的心都是灰的。

    這種事情多了,誰會樂意為朝廷、為天下做事兒?可不是個個可了勁兒地為自己撈銀子去了?誰來做事兒?

    王熙鳳總覺得林黛玉的話中有話,可林黛玉都那麼說了,王熙鳳也只能罷了。

    另一邊,雖然賈琦跟林黛玉早就是未婚夫妻了,而且婚禮在即,可在禮法上,他們還是不能在私底下見面,送送東西和信件倒是可以的。

    這不,雪雁就領著一群僕婦扛著一堆的東西來了。

    “姑娘,您看,姑爺送了什麼好東西來了?”

    林黛玉笑道︰“松江口的好東西,除了那些西洋玩意兒之外,也就木頭和翡翠了。看你的樣子,該不會是阿琦又送了翡翠的擺件來?”

    雪雁立刻道︰“又讓姑娘給說中了!正是翡翠擺件,還是竹石蘭圖!”

    竹石蘭圖?

    林黛玉忍不住放下了手里的書。

    賈琦在松江口這幾年,松江口的翡翠擺件已經成了一絕。無論是太上皇還是當今萬歲,都喜歡在寢宮里面擺一盆翡翠盆景,而這些翡翠盆景,也多以蘭為主題。

    這也讓翡翠擺件成了京師的新風尚。

    只是好的翡翠擺件難得,就是以松江口的財力也只進貢了兩回翡翠擺件而已。太上皇和當今萬歲仁慈,不強求,還約束著下面,不許下面強行攤派。

    不過,翡翠蘭石盆景的美麗震懾住的,可不僅僅只有君王,只要進過勤政殿的,都會被窗前的盆翡翠盆景給吸引住,因此,以蘭石為題的翡翠盆景價格一直都是居高不下。

    跟賈琦上次送給自己的那盆,放到外面,二十萬兩都下不來。

    這是又是竹石蘭圖。

    一竹一石一蘭,

    有節有骨有香。

    這是對士人最高的評價,單單只有蘭和石的翡翠尚且能夠賣出天價,更別說三者齊備的竹石蘭圖了。

    听說賈琦送了這麼貴重的禮物給自己,林黛玉不見歡喜,反見憂慮。

    不是不知道賈琦對自己的心意,而是擔心會招來禍患。

    雖然那些丫頭婆子們個個都興高采烈,林黛玉的臉上卻不見歡喜,反而叫人把盆景裝好了,放回箱子里面,又封鎖了消息,這才讓人帶話給賈琦。

    不多時,幽若就來了。

    幽若道︰“姑娘放心,這盆景,原本是要進上的,大人都已經送到宮里了,卻因為太上皇跟萬歲不高興,這才沒有收入內庫。大人的意思是,東西先放在您這里,免得被人磕了踫了,或者打了某些人的眼,沒的惹出事端。”

    林黛玉這才收下了。

    等幽若一走,春縴就用小托盤捧了茶過來,等玻璃接過茶奉與林黛玉,她才道︰“我就說麼。我們姑爺那麼厲害的人,會不知道這里的事兒。”

    林黛玉嘆了一口氣。

    她不是個愛說人是非的,就是她屋里的這些人,也都被她約束得好好的。可是李紈和史湘雲實在是讓她喜歡不起來。

    當初賈政王夫人還在的時候,林黛玉就知道,李紈嫉妒王熙鳳,嫉妒王熙鳳能夠拿著賈赦這邊的賬本和庫房鑰匙、正兒八經地做管家奶奶,她卻遇到了王夫人那樣的婆婆,不但連鑰匙都摸不到不說,還被趕去了大觀園。

    後來,賈政沒了,王夫人也被流放,可那邊也跟著被抄家。李紈才做了管家奶奶沒幾天,就被趕了出來,如果不是賈母收留,她跟她的兒子只怕要流落街頭了。賈母也知道李紈的嫁妝私房都被抄沒了,母子倆除了那身衣裳什麼都沒有,私底下可沒少貼補李紈母子,就跟貼補賈寶玉一樣。

    可李紈不服氣。

    李紈覺得,日後賈寶玉跟史湘雲結婚,史家肯定會給史湘雲嫁妝的,賈寶玉有史湘雲的嫁妝,再有賈母的貼補,日子肯定不會差。可自己的賈蘭呢?

    賈寶玉是自己不上進、不喜歡讀書,可賈蘭卻是個好學的,卻遇上了賈政王夫人那樣的祖父母,這輩子,連同下面的兒孫都沒了進學的指望。賈蘭今年也十五歲了,眼看著就能夠娶妻生子,可好人家誰願意把女兒嫁給一個罪人之孫?

    賈寶玉娶了史湘雲,就是史湘雲跟自己的叔叔嬸嬸關系不大好,將來也能夠托庇在史家的福蔭之下,可賈蘭呢?難道讓賈蘭娶個上不得台面的女人?

    李紈覺得,大概賈母的嫁妝私房,是她的兒子未來唯一的倚仗,因此明面上對賈母是各種討好,可背地里,她跟史湘雲兩個可沒少爭斗。

    李紈把錢財盯得很緊,史湘雲呢,腦子也不大夠用,賈寶玉又是個只知道風花雪月的日子,賈母也知道二房那邊亂的很,因此重要的日子,輕易不會讓李紈和賈寶玉那邊上門。

    好比這幾天,賈琦回京述職,賈母干脆就讓人給李紈和史湘雲帶了話,讓她們在家里好好地呆著,不要多事兒。

    要知道,得知賈琦回京一事,就連出嫁了的賈賈琬和賈萱都跟在夫婿的陪同下回娘家了,放在從前,如果賈母還跟過去一樣喜歡李紈、喜歡史湘雲,她肯定會讓李紈和史湘雲陪在她的身邊。

    可是現在,連賈母自己都沒有跟李紈史湘雲磨嘰的興致,更別說,賈寶玉對林黛玉的心思,賈母一直是清清楚楚的。

    賈母會讓賈寶玉在這樣的日子出現在林黛玉面前給賈琦添堵嗎?

    完全不可能。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宮花為聘[紅樓]》,方便以後閱讀宮花為聘[紅樓]39.第39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宮花為聘[紅樓]39.第39章並對宮花為聘[紅樓]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