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花為聘[紅樓]

30.賈出閣終成大禮 君王南巡始為江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無法忘記的遺憾 本章︰30.賈出閣終成大禮 君王南巡始為江山

    這一年開始,賈琦都沒得閑,元月里就開始忙,二月里就林黛玉生日的那天回來了一趟,給父母和未婚妻帶了點小禮物,沒說兩句話就睡著了,到了三月初,更是連人影兒都不見,只叫人把給賈的梳妝匣、玻璃顧繡屏風,還有兩套玻璃茶具、兩對玻璃花瓶送回來。

    這幾樣都是給賈的嫁妝。

    大觀園里的流言又跟他有什麼關系?

    賈赦邢夫人看見小兒子忙成這樣,心里怎麼不嘀咕?賈赦從賈璉的嘴里問不出什麼話來,把賈璉罵了個狗血淋頭,然後拎著賈璉去了張家許家和祁家,直到這三家都不約而同地告訴他,這是萬歲器重賈琦,是好事兒,還都跟賈赦道喜,賈赦這才肯相信,小兒子這是真的要發達了。

    邢夫人呢?忙著賈出嫁前的最後規整,根本就無暇顧及其他。就連賈琬和賈萱賈菡也都被她拉過去幫忙了。

    所以,當大觀園里的種種傳到邢夫人這邊的時候,那已經是給賈添妝的日子了。

    這一天,也是玻璃鏡子最火的一天,關于賈琦上交給皇帝的銀兩的討論,從一開始就沒有消退過,從最初的三百萬兩到現在八百萬乃至是一千萬兩銀子,數額是越來越大,而這個數額越大,朝廷用于賑濟百姓、治理黃河的銀錢就越多。

    朝堂上只要有腦子的人都知道,光這個功勞,就足夠賈璉賈琦兄弟倆未來十年不倒。

    因此,這一天趕來給賈添妝的人家極多,不管是相識的還是不相識的,只要跟賈赦能夠扯上一點關系的,都來了。

    當然,也少不了前面的陳御史夫人。

    作為賈家的鄰居,又趕巧住在賈赦賈政兄弟兩的中間,這些年來,陳御史對賈赦賈政兩兄弟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

    陳御史對賈赦的感覺還不壞。在陳御史的眼里,賈赦就是一個典型的紈褲,不過,考慮到賈家的歷史,賈源賈代善兩代家主都是簡在帝心的人物,賈代善更曾經統領京營,乃是太上皇委任的京營節度使,真正的帝王心腹,到了賈赦這一輩,收斂鋒芒,從長遠計和家族的延續來說,讓賈赦做個紈褲也未嘗不是讓賈家遠離權勢爭斗的好法子。

    君不見,朝中多少人家卷入了當初老義忠親王舊事,結果好好的一個家族,四散飄零,唯有賈家還能夠安享富貴。

    這已經證明了很多事情了。

    所以,陳御史並不會因為賈赦的曾經而輕視賈赦,相反,隨著賈璉賈琦兄弟倆在朝堂上嶄露頭角,陳御史越發覺得,賈赦能夠將兒子們培育成材,肯定不差。

    與賈赦做對比的,就是賈政,沒本事,在工部員外郎上一呆就是二十多年,至今連個差遣都沒有,下面的兒子也不讀書,陳御史自然是看不上的。

    陳御史不但看不上,他甚至覺得賈政一家子神煩。

    陳御史的態度,引領著他的家人的態度。在這方面,陳御史夫人一向是以丈夫為準的。陳御史看不上賈政,陳御史夫人自然也看不上王夫人,加上王夫人本身的品|性|言行,可賈政王夫人那邊的大嘴巴的丫頭婆子,就是沒有刻意打听,陳御史夫人都知道了大觀園最新的流言。

    得到陳御史夫人的提醒,邢夫人當時就愣了一下,周圍立刻就有人上來關心是怎麼回事了。

    也有的人就故作好奇地問,听說當初賈敏在的時候,賈母曾經提過賈寶玉跟林黛玉的事兒?

    邢夫人是真心喜歡林黛玉這個兒媳婦,立刻就道︰“如果說青梅竹馬啊,我們琦哥兒跟他媳婦自然是一對。當初我們姑太太沒的那會兒,我們老太太磨著我們林姑老爺將林丫頭接了來,可人都到了大半天了這屋子還沒個影兒,那邊又是一圈兒的穿紅著綠穿紅著綠的丫頭!我們老爺心疼外甥女兒,這才從我們老太太跟前把外甥女兒搶了過來。那個時候,我們琦哥兒也才五歲,因為那邊的賈寶玉不喜歡讀書,使得我們琦哥兒都五歲了還沒有開蒙,就是我們老爺為他們兄弟請的那些先生也被劫走了。也虧得林丫頭細心,不嫌棄我們琦哥兒這個皮小子,一點一點地教了起來。我們家琮兒和琦哥兒就是這麼進了林姑老爺的眼的。後來,林丫頭出孝,回家去了,我們家琮兒和琦哥兒陪著她南下,這才得以拜林姑老爺為師。說來也好笑,大約是知道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琦哥兒打跟著林丫頭識字開始,就念叨著要娶他林姐姐,後來在林姑老爺跟前三年,通過了不知道多少考驗,這才讓林姑老爺點頭。”

    一句話,林如海才是林黛玉的父親,林黛玉的婚事,林如海能做主。賈敏就是背著林如海跟母親有了約定又如何?林如海不點頭,這婚事就不能作數,更別說還有婚書呢!

    就是賈敏跟賈母有了約定,可沒有婚書,這約定就只是一個口頭約定,不像賈琦和林黛玉,那可是立了婚書的,這才是正經結親的樣子!

    跟賈敏那樣,就是一個口頭約定,然後就讓林家把女兒送來。這哪里是結親?竟然是不把自己的親閨女當人看,送給別人做妾、當玩物呢!

    在場的,有那寬容的,覺得也許是賈母王夫人那邊覬覦林黛玉的嫁妝,這才放出這種話;有那不喜歡賈敏的,就認定是賈敏行事不周全,不把自己當成林家人,作踐自己的女兒;還有那刻薄一點的,就是覺得賈敏根本就不配做一個母親了。

    王熙鳳也道︰“可不是這話!我也是父母早亡,跟著叔叔嬸嬸過活,未過門的時候就常來賈家作客,對了,那個時候,我們還在榮國府里。我還記得,那個時候史大妹妹還在襁褓之中,偏偏父母都沒了,老太太擔心史大妹妹受了委屈,因此特地將史大妹妹接了來。若說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那邊的賈寶玉跟史大妹妹倒真是一對!那個賈寶玉比史大妹妹就大一歲,兩個人都是在老太太屋里的碧紗櫥里大的。我記得很清楚,那會兒我去榮國府里作客的時候,老太太身邊一邊坐著寶玉,另一邊防著史大妹妹的搖籃。有的時候,寶玉還會拿著玩具去逗弄還不到半歲的史大妹妹,而史大妹妹呢,明明還在襁褓里呢,听見寶玉的聲音就會笑……”

    如果史湘雲已經訂了親,王熙鳳肯定是不會說這話的。

    不過,那次的小戲子一事,賈琦找上了史家兩位侯爺,因為保齡侯史鼎忠靖侯史鼐兄弟親自出手,連賈母給史湘雲的丫頭翠縷都被處死了,史湘雲自然就不可能在這個檔兒定親。

    就跟賈的婚事一樣,祁家還知道賈在老家的時候曾經定過親事。可是這又有什麼關系?婚姻婚姻,通兩家之好結兩姓之盟,重要的從來就不是當事人,而是兩個家族。

    史湘雲既然頂了史家大姑娘的名頭,她的婚事就別有意義。

    保齡侯和忠靖侯可不想結親結出了仇家出來。

    如果跟原著里,賈母在背地里跟史家兩位夫人透個氣,兩位侯夫人說不得就早早地給史湘雲定了親,免得拖累了自家女兒的名聲,可男人的看法跟女人是不同的。史家兩位侯夫人會用這樣的法子優先保住自己的閨女,可史家兩位侯爺更擔心,就這樣把史湘雲許配出去會不會讓親家跟史家成了仇人。

    這也是為什麼史湘雲至今還沒有定親的真正原因。

    王熙鳳也煩史湘雲。

    史湘雲是賈母的娘家佷孫女兒,因為賈母喜歡,所以一年有大半時間住在賈家。對于王熙鳳來說,她是賈母的孫媳婦,史湘雲這樣的表妹呢,又有些遠了,史湘雲若是好,她就多給個笑臉,史湘雲若是不好,各自走開。

    可誰讓史湘雲編排林黛玉,把她也給扯進去了呢?

    什麼穿衣鏡不穿衣鏡的,還說林黛玉有自己沒有,這不是挑撥自己跟林黛玉、跟邢夫人,甚至是挑撥賈璉和賈琦兄弟嗎?

    就是王熙鳳不認得幾個字,也不像史湘雲那樣精通詩文、素有捷才,可一個好漢三個幫這種話,王熙鳳卻是知道的。

    賈璉還需要跟內閣里的賈琦互為犄角、首尾相望呢!

    所以,逮住了機會,王熙鳳狠狠地順著史湘雲的心意,為她跟賈寶玉做了一番宣傳。

    你不是心心念念想要嫁給賈寶玉嗎?我成全你!等你成了那位慈悲的二太太的兒媳婦,你就知道好歹了!

    王熙鳳說的都是賈寶玉跟還在襁褓中的史湘雲的舊事,這話從表面上听,一點問題都沒有。可今天來的客人,哪個不是聰明人?

    聰明人就愛多想。

    雖然王熙鳳口中的史湘雲還不到半歲,完全不在需要講究男女大防的年紀,可結合王夫人對貪婪、林黛玉的嫁妝,還有大觀園里的那些流言,大家都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有人就道︰“我也是隱隱听說,那位林縣主給那個賈寶玉送了東西,這才想岔了。”

    “天地良心!”王熙鳳一甩帕子,道︰“這話別人不知道,我卻是知道的。那兩天我們老太太身上有些不痛快,偏生請了太醫,也說沒有什麼大事兒。趕巧,那一天正是我娘家二叔家的堂妹辦及笄禮的日子,那邊的太太帶了兒女去了王家,我也回了我們太太一個人回娘家,我們老太太就把家里其余的幾個女孩子打發到林妹妹這邊。因為是老太太第一次吩咐林妹妹,要林妹妹照顧一下,林妹妹還能夠拒絕不成?林妹妹礙著禮數,招待了威烈將軍府的大小姐和史大妹妹,還有那邊珠大嫂子的兩個堂妹,以及那位薛家姑娘的堂妹。臨走的時候,也按著禮數,沒人送了一套茶具,還請史大妹妹幫忙給沒有在場的那邊的二姑娘、三姑娘以及薛家姑娘帶了每人一套不同的茶具。後來,我回家之後,我那個小閨女還學給我听呢,什麼那邊的二姑姑是一套冰裂青瓷,三姑姑是一套冰裂白瓷,寶姑姑是一套細白瓷,還跟我學,什麼是青瓷,什麼是白瓷,什麼是冰裂。我記得清清楚楚。可誰想,史大妹妹竟然把那三套茶具捧到那個賈寶玉跟前去了!听說,這事兒鬧得還有些不愉快,後來還是那位三姑娘將自己的那套茶具讓了出來,那個賈寶玉給了妹妹一套瑪瑙碟子才算完。”

    眾人驚呼一聲,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可巧,巧姐正在奶娘手里抱著,也在場呢,就有人去逗弄巧姐,偏生巧姐年紀雖然小,記性卻不差,竟然知道指著對方身上的玉佩道︰“二姑姑的,這個顏色。裂的。”別人問她茶壺多大,杯子幾個,她都比劃得出來。

    這些貴夫人們哪里還不清楚的?

    說林黛玉行事不周全,可是林黛玉當時明明是當著所有客人的面拜托的,哪套給誰,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就是沒有用簽子標注了,論理,史湘雲也不該送錯。

    相反,那幾個客人之中,史湘雲跟賈母的關系最為密切,就是看在賈母的面兒上,林黛玉也只能拜托史湘雲。

    可史湘雲自己行事不妥當,出了事情卻沒有擔當,反而倒打一耙,在大觀園里編排林黛玉的不是,這樣的人,如何可信?

    這些貴夫人們自然就搖頭了。

    賈赦畢竟是賈代善的長子,就是他是個宅男,他也是朝廷欽封的一等神威將軍,屬于勛爵貴冑這一派的,可賈赦的兩個兒子,賈琮和賈琦走的都是科舉,祁家也是文官一脈,還有林如海的故交們,因為覺得賈赦家還行,不介意繼續保持情面的。

    這些人家里面,就有人見過史湘雲。

    畢竟,在很多時候,史湘雲天真嬌憨,史家兩位侯夫人對她又不薄,經常帶著史湘雲外出應酬,很多誥命夫人都認得史湘雲,覺得史湘雲還不錯的。

    可是現在,還有幾人願意跟史家結親、為兒子迎娶史湘雲啊?這不是往自己兒子頭上扣一頂現成的帽子嗎?

    再說了,史湘雲這個德行,真要娶進了門,等著她把家里攪得一團亂?

    如果史湘雲的德行只有少部分人知道,那麼在場有別的心思的夫人們也許會樂意為自己的繼子娶這麼一個女人。

    可現在,史湘雲的種種都暴露在天光下了,還有人願意招惹史湘雲嗎?天底下出身好、父母雙亡的女孩子又不止史湘雲一個,何苦給自己找罵名?

    這些結了婚的貴婦人們自然是在一處的,這沒有結婚的姑娘家自然是在一處的。賈赦賈政兄弟雖然分家了,和兩家畢竟是鄰居,還住在同一條街上,自然,今天大觀園里的女孩子們也在。

    史湘雲東看看西看看,忽然道︰“林姐姐,這些茶具也是你準備的嗎??”

    林黛玉的反應也不慢,道︰“雖然是我家的作坊出的,樣子卻是琦哥兒畫的。”

    史湘雲道︰“琦哥兒?他還真閑。”

    林黛玉道︰“以前他要讀書,要考試,自然是不得閑的。可現在他已經有了差使,再者,沂王爺不也是管著宣徽府嗎?”

    說得一眾女孩子都笑了起來,道︰“可不是。既然領了這樣的差使,平時拿著自家的作坊練手也是要的。”

    也有那那跟著父母來的年紀不大的女孩子,听見史湘雲這樣說,又想起了那流言,忍不住好奇,問了。

    林黛玉便道︰“原來是那個。不過是些時新的茶具罷了,也不值什麼。就是樣子別致些,其實都是下面的作坊里送來的。手藝還不錯,卻都是新鮮玩意兒,算不得什麼。”

    在座的女孩子們都秒懂。

    時新的茶具其實不值錢,除非是宮里宣徽府下的造辦處的名匠制作的,還帶款識,那還值點錢,可換了民窯,就跟林黛玉說的這樣,自家的作坊里做的,就是做工再好,一套常規的,茶壺一只、公道杯一個、品茗杯四個、蓋碗四副,外加茶漏組合一組和茶葉罐子、茶葉夾子等物,撐死了也就十來兩銀子而已。若是跟林黛玉這樣,自己手里的作坊孝敬的,更是不要錢。

    這種茶具,閨閣之中也經常用來作為禮品,還沒有針線那樣容易惹事兒。

    這也就是大魏,在前朝,尤其是兩宋時期,斗茶斗香,那可是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喜歡的活動,閨閣之中也不例外。就是今天,在場也也有不少女孩子養著茶寵呢。

    說著,林黛玉就好似恍然大悟一般,鄭重其事地向史湘雲道歉︰“是我的疏忽。我只記得讓史大妹妹給二舅母家的二姐姐三妹妹和寶姐姐帶茶具,卻忘記了你們如今都在大觀園里讀書,不像我,每天都有大把大把的空閑,只能養花種草吃茶釀酒,消磨時間。”

    別的女孩子們都笑了起來,紛紛都說,自己也很無聊,想養個貓貓狗狗的,家里還怕她們被咬了,只能養養茶寵什麼的。

    立刻就有人附和,又問林黛玉的茶寵是怎麼樣的。

    大家又親親熱熱地說到一塊兒去了,還約好了,等過些日子,大家都得了閑,一起相約吃茶。

    薛寶釵這才明白,原來曾經被人詬病、認為是兩宋奢侈無度的斗茶,如今在閨閣之中一樣盛行。

    比方說,楊太尉家的姑娘用來養茶寵的,是十年普洱,而她嫡支堂妹用的是十二年的;原籍余杭的錢尚書家的姑娘用的就是最頂級的旗槍。

    還有用碧螺春,用毛尖的,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很多姑娘甚至養了不止一只茶寵,像林黛玉,她就養了四只,一只紫砂的,一只青瓷的,兩只白瓷的,其中,白瓷的有一只是冰裂,用的茶也不一樣,賈琬賈萱賈菡三個還每人養了三只呢。

    薛寶釵是有錢,可她一向標榜節儉,哪里有那麼多茶來養茶寵?至于迎春和探春,王夫人會對她們有多少真心?如果是賈寶玉也就罷了,輪到迎春和探春,在王夫人的眼里,這兩個丫頭有公中的那點份例就夠了。自己已經夠大方了,茶寵?開什麼玩笑?

    史湘雲惜春和李紋李綺這幾個客人就更加不用說了。

    這種話題,賈赦這邊的女孩子能夠跟這些嬌客們搭得上話,大觀園里的這幾個女孩子就不行了。

    薛寶琴在家的時候,倒是養過一只,只是她急急忙忙進京,根本就沒有帶來,現在養根本來不及,也只能在嘴上說說罷了。

    一時之間,大觀園里的幾個女孩子就做了壁花。比當初的邢岫煙幸運的是,她們人多,不致于太過難看,不幸的是,這一次,她們又沒能結識那些權貴人家的姑娘們。

    添妝之後就是送嫁妝,然後就是賈出嫁。

    賈璉將賈背上花轎,帶著兩個弟弟一路護送著賈到祁家,然後看著賈拜了天地這才回來。

    賈赦這邊,還有宴會。

    賈結婚,賈琦總算是得了幾天空閑,幽若自然就把這幾天發生的事情告訴了賈琦。

    賈琦道︰“這事兒也不是林姐姐的錯。林姐姐也是看在老太太的面子上,卻總有人以為自己有這個資本。如今鬧開了也好,反正我們兩家已經分了宗,不過因為老太太,這才依舊親近著。那邊越是鬧騰,將來我們就越發不會被牽扯到那邊的一團糟污里去。”

    真當他不知道誰在背後推波助瀾把事情傳到大觀園外一樣。

    “至于史湘雲……”

    賈琦冷哼一聲,道︰“不用我出手,這個丫頭自己都能夠把自己玩死。我們只需要別被牽扯進去就行。”

    賈琦忙著呢。

    雖然五百萬兩銀子已經交到皇帝的手里了,可三個月還沒有到,這玻璃鏡子還在他的手里,此其一。

    其二,南下的那些船只回來了,帶著滿船的稻谷稻米。

    這一次,東海水師可發了財。是的,皇帝是讓他們去找糧食。可是漕運和海運上都有這樣的潛規則,那就是船員能夠夾帶私貨,每個船員大約五斤。

    五斤稻米是不值錢,可換成豆蔻、檀香、沉香、迦南香等香料,或者是象牙和各色寶石呢?

    反正這一次,東海水師上上下下都掙了個腰包鼓鼓。

    武將就是這麼可愛。一來,飲水思源,這船是賈琦弄來的,南下也是賈琦幫他們爭取來的,他們要給賈琦感謝費;二來,他們也需要一個人幫他們說話,賈琦年紀小卻是內閣里的,東海水師自然要準備厚禮。

    所以,賈琦就得了一個大禮包。兩尺寬的禮盒,里面是兩排一共六只盒子,這些能裝一斤茶葉的盒子,現在裝滿了各色寶石,其中兩盒的品相還相當不錯。

    賈琦直接把這些寶石交給了母親。

    至于皇帝那邊,不等賈琦開口,皇帝就把渤海水師的那一百艘船勻出了一半來,跟著東海水師南下了。

    現在,朝廷需要糧食,需要大量的糧食。

    銀錢,皇帝有了,糧食,皇帝也有了。皇帝覺得自己有了底氣,能夠應付今年的黃河了。

    也不知道應該說皇帝的運氣好還是不好,雖然有賈琦幫忙,雖然禹門口那里已經提早幫忙泄了洪,可是黃河下游還是決堤了。

    這下子,賑災救災,就成了朝野上下眼下的主要任務。

    皇帝也顧不上因為愛妃重病而滿心不愉快的太上皇了,他決定親自去黃河邊兒上走走,確認黃河下游現狀。

    陪同皇帝一起南下的,除了滬王,還有賈琦。

    賈琦當時就跳腳了︰“為什麼是我??”

    沂王一把揪住了賈琦的衣領子︰“小東西,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機會,你還嫌棄。放心,玻璃鋪子那邊有我。”

    賈琦道︰“我才不去呢!誰不知道這天底下羨慕我好命的不是一個兩個!再說了,萬歲這會兒南巡,肯定是要去黃河邊兒上的。我這麼個小鬼,就不去湊熱鬧了。被拐子抓住了,逃都沒地方逃。”

    “你!”

    皇帝道︰“你就不好奇外面是什麼樣子?”

    賈琦道︰“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外面什麼樣子,我完全想得出來。別把我當七、八歲的小孩子!”

    “你!”

    沂王氣煞。

    這個小鬼怎麼就這麼難打發呢?

    反而是皇帝,他想到了一樣對林黛玉的嫁妝垂涎三尺的眾兄弟們,以及自己的幾個兒子,還有平安州,少不得道︰“既然這小東西不肯去,那就讓他留在京里幫你。”

    皇帝和沂王打了個心照不宣的神色。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宮花為聘[紅樓]》,方便以後閱讀宮花為聘[紅樓]30.賈出閣終成大禮 君王南巡始為江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宮花為聘[紅樓]30.賈出閣終成大禮 君王南巡始為江山並對宮花為聘[紅樓]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