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花為聘[紅樓]

25.喜事連連賓客盈門 國策有瑕君王側目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無法忘記的遺憾 本章︰25.喜事連連賓客盈門 國策有瑕君王側目

    賈琬的及笄禮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舉行的。

    除了邢夫人在人後偶爾還會流露出對邢岫煙的愧疚之外,就連賈琦也把這個跟朝露一樣的表姐拋諸腦後了。

    之前賈琦關心邢岫煙,完全是看在母親的份兒上,怕母親行事不周全被人詬病,這才給邢岫煙送了衣裳、佩飾。事實上,賈琦跟邢岫煙甚至都沒有見過面,也不知道這個表姐長什麼模樣。

    這樣的一位表姐,當然不可能在賈琦的心中留下什麼。

    比起已死的邢岫煙,賈琦更關心賈琬的及笄禮。

    賈琦很清楚,去年賈的及笄禮的時候,他跟三哥賈琮還沒有參加科考,賈璉也只是通州同知,除了祖上的面子,家里在朝堂上根本就沒有什麼話語權,更沒有份量。賈的及笄禮會有那麼多的客人,完全是因為祖上的面子,以及林如海。換而言之,去年賈的及笄禮,那不過是個空架子而已。

    但是今天,賈琬的及笄禮,來的這些賓客,才是未來屬于他們家的人脈。

    這也是為什麼賈琮和賈琦兩個會在賈的及笄禮上刻意表現的原因,一來為了科舉做準備,二來則是因為這樣的盛況,他們還不知道有沒有第二回。

    今年不同了。因為今年賈璉加官了,工部員外郎,只要做得好,升官是妥妥的。而通州那邊的水利工程,賈赦在背地里不知道使了多少勁兒,就連林黛玉手里的林家的力量也向通州傾斜。

    可以說,別人需要兩三年才能夠完成的量,賈璉一年就完成了。而且還是別人不能復制的。

    單憑通州那邊的水利工程,賈琦就能夠肯定,賈璉能夠升官。

    賈琦也相信,朝堂上有很多人能夠看得出來。

    看今天的來賓就知道,今天,賈琬的及笄禮,內閣四位參知政事和六位尚書都來了,就連樞密院那邊,左右樞密使沒有來,左右樞密使相帶著家眷來了。

    還有六部侍郎,能來的都來了。

    這些大臣們對賈琮賈琦兄弟倆的表現都暗暗點頭,可看到賈政的時候,就想拂袖而去。

    不是他們不懂禮數,而是賈政的行為真的讓人啼笑皆非。你說去年的時候,賈琮賈琦兄弟倆都是孩子,年紀又小,打著請教的名義實際上為自己的前程鋪路,雖然從後來的結果上看這種行為十分功利,但是,做父母的,哪個不炫孩子的?更別說賈琮賈琦去年一個十二歲一個九歲,炫一下還真的是人之常情。

    但是,今年,這兩個考中舉人之後,立刻就穩重了許多,雖然諸位大臣的考核,他們都是張嘴就答,卻絕不多話,也不顯擺自己的學問有多好,反而極盡禮數,一切以客人們舒心為目的。

    對比之下,賈政到處拉人討論詩文的行為就讓人討厭了。

    如果此刻賈政不是官員,或者此刻拉著人討論詩文的是賈寶玉,或許大家還會客氣一點,可賈政都已經是官員了,竟然還只知道跟別人討論詩文,也難怪一輩子都窩在工部員外郎的位置上動不了了。

    如果賈政跟別人討論的是公務,或者別提那麼簡單的詩文,也許大家還看高他一眼。可身為官員的賈政偏偏從來不提公務,如果說學問,也不提經史,反而只提詩文……

    詩文這種東西,也許對于中下層的讀書人來說,是揚名的捷徑,是求官求推薦的門路,可對于官員來說詩文只是閑暇時的消遣。誰一天到晚就知道吟詩作賦不管公務的?朝廷給你發薪水、發俸祿,就是要你來干活做實事的,不是讓你領著銀錢坐在衙門里面吟兩首歪詩天天游手好閑的。

    賈政從來不領實務,只干領俸祿不干活,工部早就不滿了,只是挨著他的官是太上皇給的,所以大家都只能無視罷了。

    賈政的行為,讓幾位大臣煩不勝煩,就連賈赦也十分膩歪。就在賈赦眼看著忍無可忍,打算叫人把賈政拉下去的時候,一身便服的皇帝和帶著他的兩個弟弟來了。

    皇帝和這兩位王爺還真的是一身便裝從側門進來的。皇帝為了不暴露身份,甚至還使用的化名。

    但是,賈家上上下下都生了一雙富貴眼,賈家的門子更是練就了一雙火眼金楮,從別人的衣服佩飾上判斷來人的身份,那是這些門子的看家本領。

    皇帝穿的衣服是上用的料子,同一個規制之內,上用的料子的確比不上官用。這是因為有腦子的皇帝可不會刻意索要好東西,因為皇帝一旦開了口索要一件,下面的官員就可能向百姓索要一百甚至是一千、一萬,就像《促織》說的就是這種事情。

    所以,上用的東西在很多時候還比不上官用,這是官場的潛規則。

    放在別人家里,門子看見這幾位客人的衣裳不是官用的料子,只怕會認為是不請自來的豪商,有那眼楮高一點的就會趕人了。

    可賈家的門子,尤其是賈赦家的門子,哪會不知道這個潛規則。再一看這幾位的氣度,還有跟著的那幾位從人,這些門子立刻明了︰

    誒呦,這是哪位王爺親自來了?

    賈家跟四王八公之家都是老親,像北靜王爺這會兒已經在里頭了,而這幾位看著也不像是異姓王,倒像是正兒八經的皇室宗親!

    立刻就有小廝一溜煙兒地進去通報了,林之孝一路小跑地趕來,點頭哈腰地把這幾位貴客迎入一座極干淨的偏廳,好茶好酒好菜地招待著,可巧,賈琦吃了不少酒,退下來換衣裳,得了林之孝的通報,賈琦立刻就過來了。

    賈琦當然認得皇帝。

    雖然已經五年過去了,皇帝的兩鬢也多了白發,可依舊雙目有神,跟五年前沒有多大的變化。

    賈琦利落地給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禮,然後依禮見過兩位王爺。

    不管怎麼樣,沂王和滬王雖然跟當今皇帝不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可這兩位跟當今皇帝的情分與其他王爺不同,當今萬歲在諸位成年的兄弟們之中,也最是信賴這兩位。

    哪怕這兩位跟當今皇帝的關系一般般,也不是賈琦能夠冒犯、失禮的,畢竟,這兩位可是太上皇的親兒子。

    看著給自己行禮的賈琦,皇帝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等賈琦行完禮之後,皇帝就忍不住感嘆道︰“小東西,一別五年,你也長大了好些。”

    在皇帝的印象中,賈琦還是那個吃東西就跟只倉鼠似的小娃娃。可誰想到,就是這個今年也才十歲的小娃娃,竟然考中了舉人呢?

    從隋唐科舉取士至今,又有幾個十歲的舉人?

    皇帝有個小兒子,跟賈琦差不多大,偏生長得瘦弱得緊。

    皇帝那三個大兒子都是按照賢王家的子嗣養的,根本就不符合皇子乃至是皇位繼承人的標準,這個小的看著聰明了,可誰知道能不能長大。

    因此,第一次看到賈琦的時候,皇帝就被這個有活力的小娃娃給吸引住了。

    又健康又機靈,還知道護著爹娘哥哥。

    這要是朕的孩子該多好啊。

    就連沂王也道︰“是啊,誰想到當初告御狀求萬歲幫忙收拾家奴的小娃娃如今已經考上了舉人了呢?”

    賈琦正在為婚事著急呢,見狀,立刻順桿爬︰“萬歲,我也是沒辦法兒,都是被逼的。如果我不上進,我好好的一個媳婦兒都要飛了。”

    “哦?”皇帝立刻來勁兒了,“說來听听。”

    賈琦道︰“萬歲,我媳婦就是我姑爹唯一留在世上的骨肉。我姑爹去的時候,林家的家當是朝廷幫忙收拾的,我媳婦的嫁妝,也是震驚朝野的多!換了別人,看到我跟我媳婦的婚事是在姑爹的病榻前立下的婚書,早就知道應該收手了。可有人偏偏以為,她閨女成了皇妃就能夠給她兒子跟我媳婦賜婚,弄得我媳婦這幾年誰都睡不好,都瘦了一大圈!”

    “哦?還有這樣的事兒?”皇帝先是愣了愣,然後失笑,“你說的可是鳳藻宮尚書?她不過是女官,不過領著妃子的份例罷了。宮里之後太上皇後和皇後才能夠直接下懿旨,至于鳳藻宮尚書,她也只能下教旨。而且,她的教旨也必須經過掖庭令審核才能夠發下。給已經定親了的林氏另外指婚,這麼荒唐的事兒最後肯定是不能成的。你怕什麼?”

    賈琦道︰“哪怕這種事情最後不能成,只要有這麼個事兒,我媳婦的名聲也不好听。姑爹沒了,林家也沒有其他人,我媳婦可不是只能指望著我護著她了?”

    皇帝愣住了。

    沒錯,林如海死了,謚號文正。可林如海留下的政治資產、他的余蔭卻能夠惠及女兒女婿甚至是外孫。

    說得更明白一點,單憑紅薯等作物對天下的重要性,就足夠林黛玉和林黛玉的兒女們一生安泰無人敢惹了。

    更簡單的說,就是無論是誰,娶了林黛玉之後,不但能得到林黛玉本人的大筆陪嫁,林如海留下的這份政治資產也夠林如海的女婿一輩子榮華富貴,哪怕是這家人犯下了逆謀這種大罪,皇家都不得不咬牙認了。

    這就是紅薯的威力。

    這就是解決了天下饑餒的能量。

    只要天下人記得林如海,朝廷就不可能對林如海的女兒外孫做什麼。

    沒有人比皇帝更清楚林如海立下的這份功勞的能量,對賈政王夫人那邊敢算計林黛玉的種種,皇帝也不意外了。

    至于賈琦,皇帝的評價還不壞。

    男人麼,誰不想著老婆孩子熱炕頭?不知道護著妻兒的那種沒擔當的軟蛋,皇帝還不敢把國家大事交給他們呢。

    賈琦雖然年紀小,可有擔當,在皇帝看來,比有些人強多了。至于別的事情,在皇帝看來,人無完人,賈琦小小年紀能夠做到如今的地步已是不易。其余的,像殺小戲子這種事情,那都是小事、旁枝末節,根本算不得什麼。

    就在皇帝即將張口的時候,賈赦連滾帶爬地沖進來,一進來就給皇帝行大禮。

    皇帝看著賈赦,忽然道︰“賈愛卿啊,你這里可真熱鬧。听說,你要擺三天三夜的流水席?”

    皇帝打上位之後,就力行節儉,听到皇帝這樣說,賈赦就知道皇帝不高興了。

    賈赦也光棍,立刻答道︰“回萬歲,是的。臣是打算擺上三天三夜的流水席。”

    沒等皇帝挑眉,賈赦就吧嗒吧嗒地,倒豆子一樣,對皇帝道︰“萬歲,您不知道,臣那個弟弟啊,從小就以聰明好學聞名,他太厲害了,把臣都比到泥里面去了。臣小的時候,可沒少因為這個吃父母的掛落。萬歲!臣委屈!臣這個弟弟是個什麼玩意兒,沒有人比臣更清楚!可臣每每想要分辨一二,都會被母親噴一臉口水。所以,今年臣的兩個兒子考中的舉人,臣高興!臣就是要顯擺!臣那個弟弟啊,考了一輩子都沒考上個秀才,還是拿著家里的監生的名頭進了國子監,就是他當初的工部主事的官職,也是家父仙逝之前舍了老臉給他求來的。結果,他老是在臣面前擺架子,好像他有多能耐多聰明一般!看不起臣這個靠著祖宗的!他自己不也靠著父親的余蔭、靠著父親臨走時候的一本做了工部主事?!有本事,他自己考啊!他不止自己踩著臣,他還踩著臣的兒子!說臣的兒子不中用!萬歲!臣看他不順眼已經很久了!現在,臣的兩個兒子一個十三歲一個十歲,都考中了舉人!臣高興!臣就要踩著他的臉、讓他清醒清醒!他的兒子出息會讀書?他的大兒子跟他一樣沒考上秀才,還是拿著原本屬于臣的兒子的、當初榮國府恩蔭的資格進的國子監!要不然,臣的次子也不用捐官了,去國子監鍍一層金,照樣能夠進官場,名聲還更好听!還有他的小兒子,他的小兒子至今還在後宅玩耍,上個學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臣是靠著祖宗爵位的紈褲子弟,臣的長子是沒的早!不過,臣的次子已經是通州同知兼工部員外郎了!還是領著實缺的!臣的兩個小兒子又憑自己的能耐考中了舉人!臣高興!……”

    皇帝懵了。

    皇帝本來是覺得,賈赦為了一個養女還是次女及笄竟然擺三天三夜的流水席,太過鋪張浪費,結果賈赦竟然吧嗒吧嗒地說了這麼一大通。

    可是想想賈赦這輩子,尤其是賈代善沒來之後的這二十多年,賈赦過的的確憋屈,如今難得一回揚眉吐氣,加上賈赦自己也說,今天重點不是養女及笄,而是慶賀賈璉加官、慶賀賈琮賈琦中舉。賈璉加官的時候,賈家都沒有大辦宴席,直到今天,三樁喜事一起慶賀,所以這規模看著大些,皇帝還真的不好翻臉,指責賈赦太過鋪張浪費。

    不管怎麼樣,賈赦花的是他自己的錢,不像某些人,花著不是自己的錢不心疼。

    當今皇帝是個很節儉的皇帝,看勤政殿里的燈燭就知道了,據說,打這位皇帝上位之後,勤政殿里的燈燭從來沒有點滿的。

    老實說,自己這個做皇帝的都這麼節儉,再看看賈赦,給個養女慶祝十五歲生日都這麼大的排場,皇帝的心里是真的不舒服。

    可是,皇帝今天來不是為了給自己找不自在的。或者說,如果不是因為有特殊原因,皇帝寧可窩在勤政殿批折子也不樂意出門。

    皇帝今天會來,是為了賈璉在通州水利工程上用的新型材料。

    賈璉出任工部員外郎之前,通州的水利工程是什麼水準,賈璉出任工部員外郎之後,通州水利工程又是什麼水準。皇帝不止清楚,皇帝還帶著兩個弟弟去看過,就是因為皇帝看過,皇帝才會來賈家。

    皇帝一刻都等不下去了。他必須知道,那個叫水泥的新型材料的花費幾何,比石料便宜多少,趕工程方便不方便,這個水泥的方子,賈家能不能獻出來。

    賈赦一听皇帝的來意,立刻踹了縮在角落里等著召喚的林之孝一腳︰“快,去請二爺來,有要緊事。”

    賈璉來到偏廳,听說皇帝的來意之後,立刻指著賈琦道︰“萬歲,這個水泥您問臣沒用,您該問臣這個幼弟。”

    皇帝和兩位王爺的眼刀子就唰唰唰地往賈琦身上去了。

    沂王扯一下賈琦肉嘟嘟的小臉蛋,道︰“小東西,明知道萬歲想問這個,你卻當作不知道,嗯?”

    賈琦捂著臉蛋,道︰“如果我開口了,您就會信嗎?我今年才十歲!”

    沂王道︰“我記得,林如海的功勞有你的一半。”

    “但是作物是作物,這個是這個。耕讀傳家,這四個字就是五六歲的娃娃也是听說過的,可這水泥不一樣。”

    賈琦很清楚,在古代能夠玩得起“工”還玩得精的,比方說宋代的沈括,人家是仕宦之家出身,從小就是神童,家里也好,舅父家里也好,都是藏書萬卷的高門大戶。沈括父親去世之後恩蔭做官,然後被調入京師,得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器重,一路高升;再比方說發明了擒縱器制造出最古老的天文鐘的甦頌,那位更是進士及第的牛人。

    一句話,要想在這個時代玩“工”還想玩出名堂,不但要有足夠的知識積累,還要有足夠的財力物力給他折騰。

    單憑賈琦嫡幼子的身份,他肯定是沒有這個本錢玩這個的,換了賈璉還差不多。

    沂王道︰“這麼說來,這東西還真的是你弄出來的?”

    賈琦點頭,道︰“當初我的確跟姑爹說過這個,不過,當時我年紀太小了,姑爹對我的話將信將疑,加上要做這東西需要鐵渣,所以姑爹最後還是沒弄這個。直到姑爹過世之後,我媳婦知道我一直記掛著這個,全力支持,前前後後砸了十多萬兩銀子,花了三年時間這才找到了最合適的比例。也是哥哥成了工部員外郎,領著通州的水利工程,這東西才有了用武之地。要不然,也是束之高閣的份兒。”

    雖然說蓋房子、蓋紡織作坊都能用到水泥,可這個時代的水泥,如果沒有鋼筋的話,水泥也就那樣啦。

    老實說,水泥是有優點,但是優點並不突出。

    沂王指著賈琦對皇帝道︰“萬歲,這小東西還是這個樣子,有什麼功勞都是推給別人的,紅薯的事兒是如此,這水泥的事兒也是這般呢。好好的,利國利民的東西,竟然跟他不相干一般。”

    滬王笑道︰“我看這個小東西奸滑著呢。他怕是看不上朝廷獎勵發明的二十兩銀子,所以變著方兒跟萬歲討賞呢!”

    賈琦立刻跳腳︰“才不是呢!萬歲最是節儉不過了,如果這方子到了萬歲的手里,萬歲肯定是交給宣徽府工部或者是宣徽府,讓這兩個衙門下面的作坊開工。只是,如果朝廷能一直將這些個作坊看得嚴嚴實實的,那就好了。怕就怕有人石頭里都能榨出油來,為了省下本錢,將配方改了,那原本好好的利國利民的東西就變成害國害民的禍害了!與其是這樣,我還不如不拿出來呢。”

    賈琦相信,就憑皇帝的那些兄弟們的能耐,別是事情,他們做不了,給皇帝添堵的事兒,他們妥妥的。

    只是那樣一來,自己就只能背黑鍋了。

    賈琦才不要給皇帝的政敵背黑鍋。

    沒前途。

    沂王和滬王笑的東倒西歪,連連道︰“萬歲,我說吧,這小東西機靈著呢!不拿出來,肯定是另有緣故。”

    皇帝也勾起了嘴角。

    看見皇帝笑了的賈赦和賈璉兩個不約而同地地松了口氣。

    賈璉終于找到了機會,回去把自己準備已久的折子拿來了。

    沂王笑道︰“原來你們兄弟早就有準備。”

    賈璉道︰“王爺,不止這方子是舍弟的,就是這折子也是下官與舍弟一起想出來的。下官原本還想著,等來年通州的水利工程差不多都修好了,弟弟也進了官場,然後兄弟倆聯名上本的。”

    听賈璉這樣說,皇帝打開奏折的手一頓,然後低下頭去看這份奏折。

    皇帝登基之前,在六部混了好些年,精通庶務,自然知道這份奏折背後的深意。

    就跟賈琦說的那樣,直接讓工部附屬的作坊生產水泥,工部管著水泥生產,又管著水泥的質量監控,的確容易出事情。

    以工部生產三合土的作坊為例,皇帝很清楚,朝廷給這些作坊的糯米最後有六成用在實處已經很好了,實際上,每年朝廷給三合土工坊的糯米有一半是被賣掉的。那可是品相最好的糯米!

    其實,皇帝早就隱隱覺得,舊有的質量監控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朝廷的需要了,尤其是那些貪官們胃口越來越大,偏偏太上皇一向仁義,而作為皇帝的他,手里的能力也想到有限。

    這本奏折里面提供的質量檢測機制,雖然不是頂好的法子,卻也可以作為參考。

    皇帝看完了奏折,按照習慣,將折子給了愛弟沂王。沂王也是一愣,連忙跟滬王一起看。

    皇帝則轉頭問賈琦︰“听說,這次修通州水利之前,你還向通州衙門領了工程款?”

    皇帝說的,就是朝廷鼓勵水利工程的那筆銀錢。實際上,皇帝也知道,對比工程量來說,這筆錢實在是太少了,區區兩萬兩,通州臨近京畿,南來北往的商人大多都在通州停靠落腳,因此,通州的百姓很容易就能夠找到活計干。這也造成了通州百姓的工錢水平,一直是名列全國前幾位的。兩萬兩銀子,在別的地方的確不少,可放在通州,給河工們支付工錢都不夠。

    賈琦道︰“萬歲,子貢贖人乃是聖人教誨,我既然能考中舉人,怎麼會不知道這個?雖然是給自家的田地修池塘修河堤,不過,該拿的錢,我是不會客氣的。”

    “自家的田地?”

    “沒錯,我們賈家的田地,還有我媳婦的陪嫁。”

    賈敏出嫁的時候,賈代善賈母就陪送了一座小莊子,就在通州。經過這麼多年經營,那座小莊子已經是通州排行第六的大莊子,不僅土地面積大,就是人口也是數一數二的。

    皇帝道︰“莊子上還有作坊?”

    “對!這些莊子上並不是以種地為主的,而是以養殖、紡織為主的。沒有辦法,如果不做些什麼,我就知道看著百姓們一而再再而三地溺死女嬰。這樣下去,遲早是要出問題。”

    “嗯?”

    皇帝端著茗碗的手又是一頓,眯起了眼楮。

    “說說看,怎麼回事。”

    “很簡單,男人娶不上媳婦了唄。”賈琦聳了聳肩,道︰“其實,這些事情我已經琢磨許久了。比方說,我喜歡把婚姻稱之為‘生產資料再分配’的一個重要途徑。”

    “生產資料?”

    “就是土地、房子,甚至是紡織機等能夠帶來收入的東西。”

    皇帝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實際上,皇帝根本就沒有听懂,他只是覺得,“生產資料再分配”這七個字很高大上,很有範兒,不明覺厲,但是,這七個字代表的真正意義,皇帝最多也只听懂了一半。

    不止皇帝,就連沂王滬王賈赦賈璉都懵了。

    還是賈赦反應快,推了兒子一下,道︰“什麼玩意兒,說簡單一點,你爹我听不懂。”

    賈琦便道︰“那麼,我們就從土地兼並開始說吧。”

    土地兼並?

    這四個字一出口,賈赦都懵了。如果上面坐著的不是皇帝,賈赦都想沖過去堵住賈琦的嘴!

    你這個小兔崽子!這四個字是能隨便出口的嗎?

    如果可以,賈赦真的很想把這個小兒子一腳踹倒順便把嘴給堵上,可事實上,賈赦被皇帝瞪了一眼,這腳才邁出去一個腳尖,就被人給按住了。

    看著按住自己的侍衛,賈赦也只能默默在心里流淚︰兒子,悠著點,你爹我能為你做的,只有這樣啦。

    那一邊,賈琦就開始跟皇帝侃大山,賈琦拿出了泡論壇舌戰群儒的本事,跟皇帝開始侃歷朝歷代的土地改革,重點分析了前朝的張居正變法,然後對皇帝道︰“其實呢,本朝的土地政策沿襲前朝,而前朝又受蒙古人影響頗深,也沒辦法,誰讓前朝那位開國皇帝是放牛娃出身,為了逃稅還做過乞丐當過和尚呢?看他的土地政策就知道了,有功名者不用納稅?竟然是拿國之重器土地去收買人心了!一方面,允許士紳免稅,一方面,禁海運不給百姓別的生路,百姓沒了口糧,自然要造反。”

    皇帝一愣,遲疑著道︰“海運?可是前朝在海船上的開銷太大,朝廷無法支持,這才……”

    “前朝開銷大?前朝的開銷大能大得過兩宋?兩宋可是出了名兒的冗官,偏偏兩宋的官員的俸祿比前朝高多了,不但名目多,金額也多。光給文武百官的俸祿,兩宋每年就要拿出去多少?”賈琦很不客氣地道︰“要我說,前朝那位,不愧是奴隸出身,被蒙古人灌滿了奴隸思想,所以做了皇帝之後,行的也是奴隸主的那一套。名義上他是皇帝,可實際上,他也不過蒙古人第二罷了。”

    “琦哥兒!”賈赦尖叫起來。

    這,這孩子太亂來了,這種話可以隨便亂說嗎?

    皇帝瞪了賈赦一眼,看著賈赦縮了回去,這才道︰“小小年紀,好大的口氣!你才多大,琢磨這些做什麼?”

    賈琦歪歪脖子,道︰“萬歲,可不是我口氣大,而是,大家都知道,您忍不了了。”

    皇帝的眼神一下子銳利的起來。

    “你說什麼?”皇帝的臉已經放下來了,賈赦已經開始發抖。他覺得,等皇帝走了以後,他有必要把這個臭小子暴打一頓。

    “官紳一體納糧,”賈琦道,“我想,我沒有猜錯吧。”

    如果眼神可以殺人,此時此刻賈琦只怕要被凌遲處死了。

    皇帝的腦子里唰唰唰地刷過一排人名。

    官紳一體納糧,這是皇帝已經盤算了好幾年的政策,只是一直沒有付諸實施罷了。

    是誰?

    是誰走漏了風聲?

    竟然連這麼個小娃娃都知道了!

    皇帝憤怒無比。

    他覺得,他有必要將整個勤政殿好好清理清理。

    那邊沂王滬王都已經跪下來了,而賈赦更是趴在地上連連磕頭。

    他已經嚇得說不出話來了,

    此時此刻,他只求皇帝能夠放過他這個兒子,他保證,等皇帝走了以後,一定會好好地揍這個臭小子一頓,絕對讓這個臭小子跟賈寶玉一樣爬不起來。

    賈琦依舊是那副輕松的模樣︰“萬歲,以您的性子,會采取這樣的雷霆手段,並不奇怪。即便我說,這個法子會讓您站到天下士紳的對立面,也只會讓您越發堅定您的信念。只是,您可記得,哪怕南宋只有半壁江山,靠著海運,依舊歲入萬萬貫。”

    皇帝一震,沉默了一會兒之後,方才讓賈赦起來,然後低聲道︰“朕並不僅僅是為了朝廷賦稅不足才決定官紳一體納糧的。”

    “我知道,是因為土地兼並。因為土地兼並會讓百姓無以為生,進而選擇鋌而走險。”

    “沒錯,就是這樣。”

    “可是,誰告訴您,沒了土地之後,百姓就一定會沒了生計的?”

    拜托,如果沒了土地就等于沒了生計,那麼,後世那麼多農民工進城打工做什麼?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很多話,老祖宗早就已經說透,只是世人皆不悟罷了。

    “萬歲,您真的沒有想過,有朝一日,朝廷收入不再依賴農業稅,甚至于,朝廷還能夠有閑錢補貼農戶嗎?”

    如果真的能夠做到這一步,那朕將是千古一帝!比太上皇更名正言順的千古一帝!

    皇帝終于反應過來了。

    官紳一體納糧,連這個小鬼都能夠猜到,只怕那些人也猜到了,他們正等著朕呢!

    如果,

    如果有別的路子……

    沉默良久,才听皇帝道︰“可是,前朝已經用史實告訴我們,海運太費錢……”

    賈琦道︰“萬歲,學生已經說過了,前朝那位開國皇帝可是把自己當做奴隸主,把天下當成自己的私產,所以,對內,他用土地收買人心,對外,他把海洋視為自己的禁臠,不許百姓涉足海洋。因此,前朝不能像兩宋那樣,把海洋帶來的財富惠及百姓。只有幾個人富得流油,可百姓只能餓死。”

    皇帝喃喃地道︰“既然你都能夠想得到,為什麼前朝就沒有大臣想到呢?”

    賈琦道︰“原因很簡單,因為那些大臣都是大地主。如果前朝開了海運,百姓就會在絲綢、茶葉、瓷器作坊等工坊里找到工作,或者干脆外流,那樣一來,百姓對土地的需求就會大大降低,如此一來,土地的價錢將會不再上升,自然,他們就坐收土地升值帶來的財富了。”

    皇帝道︰“也就是說,開了海運,百姓會外流?”

    賈琦道︰“然後,海外諸國也會知道萬歲,知道中原的繁榮,甚至于,以說中國話、寫中國字為榮。”

    朕將澤披四海!

    皇帝一下子站了起來。

    這對他的誘惑太大了。

    皇帝幾乎控制不住地在房間里面兜圈子。

    以皇帝的智商,他當然知道,眼下實施官紳一體納糧會有多大的難度,也知道,如果自己強行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等自己百年之後,這條政策很可能無法推行下去,甚至有可能作廢。

    那樣就等于說他做了無用功。

    如果真的跟賈琦說的那樣,百姓外流了,國內的土地價格下降了,再進行土地賦稅改革會容易許多。

    看著激動的皇帝,賈琦微微笑了。

    他不怕皇帝會不心動。

    大魏王朝不是另一個時空里的清王朝。如果是清王朝,不足總人口的百分之一的滿族統治者當然不願意開海禁,因為那等于是幫助漢人外逃,順便給了漢人造反、推翻滿族統治的機會。

    如果這里是清王朝,或者是任何一個少數民族朝廷,那賈琦只有造反一條路了。

    好在大魏王朝是漢人的朝廷,國姓姓張。

    沒錯,就是當初那位被人譏諷為小人的張獻忠,這位大魏王朝的太|祖皇帝一生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就是這位後來被追封為高祖的攝政公主,她一輩子都沒有結婚,卻養了好幾個面首,還生了三個兒子,都跟著母姓。

    太宗皇帝在位的時候,一天都沒有摸到權柄,只能在後宮里跟妃嬪生孩子,因此抑郁成疾,太上皇當年就是在祖母的扶持下登基的。

    因為是漢家天下,所以賈琦才會肯定,皇帝不會像清王朝那樣選擇閉關鎖國。當然,如果不能說服這位皇帝,賈琦就只能選擇造反了。

    閉關鎖國是沒有出路的。

    皇帝興奮地在房間里面轉悠了半天,忽然喪了氣︰“可惜朝廷沒錢。”

    “嗯?什麼意思?”

    賈琦愣住了。

    不是好好的嗎?怎麼又變卦了?

    “朕是說,朝廷沒有那麼多錢造海船。”

    “如果萬歲僅僅指的是海船的話,那也容易,甚至不需要朝廷花錢,只要相關部門配合,發兩道手諭下去就行。”

    “怎麼做?”

    “很簡單。據我所知,朝鮮雖然奉我大魏為宗主國,可私底下卻有不臣之心。他們報給朝廷的戰船只有二十一艘,可實際上,他們造了不下兩百艘大船,而且還是那種吃水|很|深、適合遠航的海船。”

    “當真?”

    “有什麼關系。萬歲只要讓鴻臚寺給朝鮮去個手令責問一下,然後讓遼東駐軍做一下配合,嚇嚇他們,不就成了?等朝鮮下令毀船,就讓人找上相關的官員,不就能用很便宜的價錢把這些船給買下來了?”

    滬王傻了︰“可朝鮮是屬國……”

    賈琦道︰“對。等他們駕著船,從天津衛登陸,直逼京師,要求我們割讓東北,那樂子就大了!別忘記了,朝鮮本是我華夏的樂浪郡。”

    嚇嚇他們,順便摸摸他們的底而已,算什麼事兒?!

    皇帝和沂王滬王都是渾身一震。

    真的跟賈琦說的那樣,讓朝鮮兵臨城下,那真的不是一件小事兒。

    皇帝火燒屁股一般地帶著兩個弟弟走人了,甚至沒讓賈赦父子送他們出門。

    等皇帝一走,賈琦就跟個小大人一樣嘆了口氣︰“接下來有得忙嘍。”

    賈赦沖過去往賈琦腦袋上就是一下︰“你這個臭小子!你快把你爹我給嚇死了!有你這麼說話的嗎?”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宮花為聘[紅樓]》,方便以後閱讀宮花為聘[紅樓]25.喜事連連賓客盈門 國策有瑕君王側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宮花為聘[紅樓]25.喜事連連賓客盈門 國策有瑕君王側目並對宮花為聘[紅樓]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