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死亡
陸燁看了一眼,又把蓋子合上說︰“這個是何老應得的,不用給我。”
中年男人說︰“何老說了,他一把年紀了,難得有您的照拂,他沒有子女也沒有徒弟,要這些東西沒多大用處。何老說,這東西您帶在身邊,指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場了。”
听中年男人這樣說,陸燁沒有再做推辭。
從何老家出來,剛坐上車,陸燁就接到了柯林的電話。
“二哥,出事了。”
“什麼事?”
“酒店里死人了,警察正在到處找你跟靳兄弟。”
陸燁皺了皺眉,說︰“讓他們等著。”
“好。”
回到酒店,剛下車,就看到曹四在門口等著。
陸燁把鑰匙扔給門童,朝曹四走過去。
“怎麼回事?”陸燁問。
曹四苦笑了一聲說︰“今天在電梯里,我看那孩子印堂發黑,雙目露凶光,就是個出事的前兆,沒想到咱們剛離開酒店,他就死了。”
我驚愕的看著曹四說︰“死了?”
曹四點點頭︰“嗯,死了,死的時間剛好卡在我們出門前的半個小時里,警察調到監控,看到半個小時前二少不在房間,那孩子的母親指證是我們動的手,現在認定了是我們殺的人。柯林現在被警察扣著,我偷偷跑出來等你們。”
我下意識的看向陸燁,陸燁卻沒多大的反應道︰“再看老子也沒興趣殺一個熊孩子。”
“走吧,先進去。”
進去的時候,我其實挺忐忑的。
雖然上午的時候,那對母子做法有些過分,但罪不至死,那麼小就死了實在是可惜。
警察就呆在陸燁住的客房里面,陸燁插了房卡進去後,里面的警察都站了起來,滿眼都是一副銳利而又專業的打探。
陸燁雙手揣兜走進去說︰“都站起來干嘛,坐。”
他那閑適的語氣,讓人誤以為這些警察是來做客的,而並非是來查案的。
警察也不客氣,走過來說︰“陸先生,我們懷疑你跟一起殺人案有關,請你跟我們回去一趟。”
陸燁坐在一旁的單人沙發里,抬頭看了幾人一眼說︰“有逮捕令嗎?”
警察愣了一下,說︰“現在是懷疑,帶你去問個話,不需要逮捕令。”
陸燁翹起二郎腿坐在那說︰“那就在這問吧。”
這些警察顯然是已經調查過陸燁的身份了,不然以他這態度,絕對不會這麼好聲好氣的跟他說話。
警察紛紛看向站在里面的一個警察,那警察看了眼陸燁,然後朝他們點點頭。
眾人又再次坐下。
接下來的盤問,無疑扯到了上午發生的事情,我以為陸燁會把我扯進來,沒想到他一個人把所有的事情都扛了。
警察說︰“陸先生,現在死者母親指證是你殺的人,希望你能好好回答。”
陸燁一本正經的笑道︰“如果我真想殺他,就不會坐在這等著讓你們來審問我了。況且,你們真的不打算再去看一遍監控?”
那警察篤定的說︰“監控上顯示死者死前的半個小時,你曾路過他們房間的門口,之後就出了酒店,死者死後沒多久又回來了。種種跡象表明,都沒有證據證明你真的不在場。”
陸燁嘴一咧,痞笑道︰“是不是證明了我不在場的證據,就沒事了?”
那警察看不懂他的笑意,遲疑的點點頭。
陸燁笑著從褲兜里摸出手機,不知道給誰打了個電話,電話打通後,他放了擴音。
“喂,陸少,您有事?”
“宏斌,下午一點多托你辦的事辦的怎麼樣了?”
“差不多了,怎麼,現在就要?”
“不急,你慢慢辦,等會兒我去找你。”
“哎,行。”
掛斷電話,陸燁站起身說︰“需不需要我給你們帶路?剛好,夜總會門口也有監控,如果你們還不相信,可以向交警部門查看路況監控視頻,我的車牌號你們已經查到。”
警察面面相覷,看向里面的頭兒,那位警察頭兒朝陸燁點了點頭說︰“多謝陸少配合,如果有事情,還需要你再配合一下。”
“沒問題。”
警察走後,陸燁也立刻起身,說道︰“柯林,那對母子住哪個房間?”
柯林詫異道︰“二哥,你要做什麼?”
“去看看現場。”
我們到8023號房的時候,房門口已經拉起了警戒,門口偶爾路過一兩個比較好奇的人。
站在門口朝里面看,只看到里面的窗簾拉的嚴嚴實實的,不知道為什麼,我看到里面心里總覺得很不舒服,有點陰森的感覺。
柯林說︰“二哥,進不去。”
陸燁站在那若有所思的看著里面說︰“晚上再來,你等會兒把這對母子的背景調查一下。”
柯林的辦事效率一如既往的快,沒有到晚上就把那對母子的資料給弄過來了。
女人姓姚,夫姓婁,是一家小企業公司的老板。
兩人結婚十多年,終于在將近四十歲的時候,有了唯一的兒子婁迪駿。
由于算是老來得子,夫妻倆自打孩子出聲就捧在手心里寵愛有加,以至于婁迪駿越長性格越乖張,在學校里也喜歡欺負同學,因為婁家有點錢,所以就一直這麼嬌慣著兒子。
看完這些,我不由得想到上午的事情。
這孩子上午哭的那麼熟練,估計是沒少干這事,心里面也就是圖著好玩兒,完全沒有顧忌到別人的感受。
柯林不知道從哪里弄來的婁迪駿的生辰八字,陸燁看過之後只是皺了皺眉,然後就把東西遞給了曹四。
曹四看完後,咦了一聲說︰“這孩子生辰八字很奇怪。”
我說︰“怎麼奇怪了。”
曹四說︰“按理說,這樣的生辰八字一般都有百日煞劫,像他這樣的家庭,他父母不會不給他看相。這種八字,就是一般的江湖騙子也能看出來問題,怎麼婁迪駿的父母沒有一點關注的樣子,今天那孩子印堂發黑的明顯,竟然還帶出家門了。”
陸燁微微挑眉說︰“他們不是不關注,而是太過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