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凝從開店到現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加上之前擺攤,賺了也夠一萬多塊錢了。八十年代,這個錢數相當于21世紀的二百萬左右了。
本來是想把貸款還上的,只是因為店被燒還要蓋樓,貸款只能先緩緩再還了。好在拉煤車運作著,這來錢也不是難事。
不過阮凝也不是閑不住的人,又讓C市的周一水給她郵寄了一些初秋穿的衣服。白天在市場擺攤賣衣服,晚上在公園一邊帶著阿福玩,一邊賣衣服,這樣一天下來也賺個五六十塊。
“阮凝同志。”
這天阮凝正在市場擺攤,突然有人喊她。抬頭一看是縣委書記的秘書王志高,“王秘書,是你啊。你病好了嗎?”
“已經好了。謝謝。”王志高看了看阮凝的打扮,一定編織草帽,一件白色的T恤,一條藍色的長裙,給人一種純潔淡雅而又大方得體的感覺。
一個這麼漂亮的女人,在大街上擺攤,大概很多人都會覺得不搭調,但是現在一直強調要轉變思想,所以王志高也告訴自己思想上要有所提高,“我去你店面那里問了才知道你在這里擺攤兒。”
“是啊,樓房蓋好要一段時間,我總得賺個生活費啊。對了,王秘書,你找我來是有什麼事吧?”
“是這樣的,別的縣派人過來參觀交流,想請你協助一些工作,講講你的創業經歷和一些創新先進的思想。”
“哦,這事啊,霍書記提過。什麼時間?”
“人一會兒就到。你介不介意讓他們來你擺攤的地方參觀?”
“當然不介意了。擺攤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你讓他們來就是。”
王志高很佩服阮凝的大氣,她的反應讓擺攤這件被大多數人看不起的事變得高大起來,“那我一會兒帶他們過來。”
阮凝點頭,“好。”
大概半個小時後,有王志高帶著兩男一女來了。市場現在有不少擺攤的了,姨媽就在不遠處。大家互相認識了以後,那些代表也問了很多問題,阮凝都一一地做了解答。
其中那個女同志一臉崇拜地說︰“阮凝同志,你在市代表大會上講的太好了。我們村里專門組織大家在電視上看了。你真的太了不起了,我們都要向你學習。”
阮凝謙虛地說︰“你太過獎了,我也是經驗之談,能幫到大家是我的榮幸,但主要是干部們帶頭帶的好。”
“听說你是本縣第一個個人蓋樓的。而且,你還在做煤炭運輸行業。”
“你以後有什麼打算嗎?”
阮凝一一作答,大家听得十分入迷,也深覺得受益匪淺。聊了一番後,王志高就帶著人走了,至于去干嘛,阮凝就不管了,她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中午的時候,一輛吉普車停在她攤子前面。她仔細一看,這不是霍書記的車嗎?
“阮凝同志,上車吧!”王志高下車,打開了後車門。阮凝不由睜大了眼楮,“去哪兒啊?還有什麼事需要我效勞嗎?”
王志高一本正經地說︰“上午麻煩你了,霍書記說中午還有一個午餐暢所欲言會,想請你一起參加。”
阮凝卻差點笑出聲來,午餐暢所欲言會?虧他想的出來,其實就是一起吃個飯,聊聊天,說的這麼官方,“行,等我收拾一下。”
“我幫你。”
“你幫我一抬吧。那邊有我姨媽,讓她先幫我看著,我下午再過來。”
“好。”
兩人一起把衣架抬到了孫小紅那里。
“姨媽,姨父,我有點事要離開一會兒,東西先幫您這兒。”
姨媽看了一眼王志高,好奇地問︰“這後生是誰啊?”
“他是王志高,縣委書記的秘書。找我有點事。”
姨媽明白過來,這是有正事呢,急忙說︰“那你快去吧。東西放這兒就行。”
“嗯。姨媽姨夫,我走了啊。”
阮凝跟王志高來到了縣委食堂。除了那三個代表,還有另外兩個不認識的人,大概是縣委的領導吧。他們圍坐在一張圓桌旁。
那三個別的縣派來的代表熱情地跟阮凝打招呼後,王志高也介紹另外兩個人,“阮凝同志,這位是我們夏副書記,這位是吳縣長”
“夏副書記,吳縣長,你們好。”阮凝客客氣氣地打招呼,副書記和縣長也很親切地跟她說話,一點架子都沒有。
大家隨意的聊了一會兒後,副書記說︰“唉,老霍怎麼還沒來?這家伙,平時及時雨,今天怎麼成老太太了。”
“誰在背後說我壞話啊。”一道低沉而又爽朗的聲音在門口響起,大家循聲望去,卻見是霍文森。
幾個代表和阮凝正要站起來,霍文森卻擺了擺手,“對不住了各位,我來遲了。都坐,都坐,不必客氣。”
大家坐下的時候,霍文森坐在了阮凝身邊的位置。不太熟的人之間是有安全距離的,何況是異性。阮凝跟霍文森算不得相熟,因此這麼靠這麼近,她多少有些不自在。
午飯結束後,代表們就去招待所休息了。霍文森則送阮凝往外走,“听小王說你現在又重新擺攤去了?”
“是啊。哦,對了。”阮凝走著走著突然頓下腳步,她從自己挎著的粗布包里掏出了一塊手帕,“這個還給您。”
霍文森一看是上次借給她擦汗的手絹,疊的方方正正握在她白皙的手指間,他劍眉輕挑,“你,一直隨身帶著?”
“湊巧。”
“用過的東西,哪有再還給別人的道理。”霍文森眼神嚴肅,好像在說她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阮凝眼楮一瞪,她留著一塊手絹干嘛?但他不接,她只能訕訕地收把手絹攥在手心里。
“咱們三山縣的風景多美。”霍文森話鋒一轉,目光望向了遠處的青山,阮凝贊同地點頭,“是很美,青山綠水,藍天白雲,浩瀚星空。”
“不過,我要跟這美景暫別咯。”
“嗯?為什麼?”
“去外地學習一段時間。等我回來,你的大樓應該建已經建成了。”
原來他要去外地學習啊,“去這麼久啊?”阮凝說完覺得自己這話有點曖昧,急忙解釋,“我還想大樓開業的時候,請您剪彩呢。”
這樣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
霍文森很慎重地說︰“你可是咱們縣第一個個人開商廈的,縣委很重視,開業儀式的時候,我來安排。”
“那謝謝霍書記了,您就送這兒吧,我自己回去就行了。再見。”阮凝輕輕揮了揮手轉身,腳步匆匆地走了。
時間一天天過著。
樓房蓋到一半的時候,阮凝開始貼出了招商廣告。模式效仿超市,一樓日用百貨,二樓服裝,三樓是電影院。雖然建築面積不大,但在當時來說,算是很有規模了。
廣告一出去,不少人來咨詢。不到一個月,商戶就滿了。10月的時候,樓房竣工並裝修完畢。商家開始入駐。
開業這一天,商廈門口張燈結彩,人山人海。縣委的車子和一輛電視台的車子也駛到門口。阮凝跟家人去迎接,卻見霍文森從車上先下來,緊接著是副書記和縣長。
他去學習回來了!
大家熱情地打了招呼,秘書王志高跟另外一個小伙子從車里抬下來一個匾額,霍文森笑著說︰“祝你大展宏圖,財源廣進。”
“謝謝。”阮凝高興地道謝,王志高說︰“阮凝同志,這是霍書記親筆題字。”
“福源商廈。”這正是她要起的名字,之前要掛店門牌子的,但縣委里的人說,有人會送,她就等著了,原來是霍文森親筆題名,她急忙對愛民和大軍說,“愛民,大軍,掛招牌!”
“好 !”
大軍和愛民把這招牌高高地掛了起來。愛麗和母親拉開大紅綢子,阮凝托著一個有三把剪刀的托盤給三位領導,“請三位大領導幫福源商廈剪彩!討個好彩頭!”
霍文森和另外兩個領導拿起剪刀來站在了相應的位置上,愛民點了一個響炮,一聲震耳響聲後,三位領導也剪斷了綢帶。
一時間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掌聲起伏。從市里專門趕來的電視台記者把整個過程錄下來,還對阮凝進行了采訪。
阮凝穿著一件繡花的紅色旗袍,散發著獨特的古典美,很是上鏡,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是什麼明星呢。
圍觀的人群中有阮凝村子里來的人看熱鬧的。回去後,阮凝的商廈如何盛大開業的消息就傳開了。
“你們知道嗎,阮小妹可不得了,三層樓的商廈開業了今天,縣委書記和副書記還有縣長親自去捧場呢。”
“是嗎?這阮小妹以前軟軟弱弱,現在真是換了個活法。”
“是啊,是啊,我還進去逛了呢,里面真是什麼都有,還有電影院呢,比咱的百貨大樓還齊全呢。”
“對啊對啊。要說這阮小妹也真是能耐,你看看,現在她姨媽家里跟她也發財了。我還看到有電視台在那里采訪,估計阮小妹又會上電視了。”
“那晚上咱去村長家看電視去。”
“要說這老高家也是沒福氣。這麼好的媳婦兒,愣是給折騰離婚了。”
“就是說啊。”
孫海棠無精打采地坐在院子的樹蔭下,滿腦子都是她家兒子小寶,城里離他們村子不遠,依稀還能听到鞭炮聲。
“孩子他爹,今天幾號了?”
“做啥子?”
“兒子什麼時候能出來啊,我想他了。”
“早著呢。”
“城里有什麼喜事嗎,我怎麼听到有放炮聲。”
“听說是阮小妹的新店開業了。”
孫海棠一听,用後腦勺撞在樹干上,痛苦地喃喃︰“我到底是為什麼呀?當初為什麼要跟她爭,現在,她越來越有錢,而我……我連兒子都折騰進去了,我要我的兒子啊,我要我的兒子!”
“行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兒子跟著你,也學不出個好。小小的就放火燒屋,長大還了得?在里面受受教育,也不一定就是壞事。”
孫海棠無奈之下,哭了起來。
……
陳翠花去買了點菜,回來的路上,听到大家議論紛紛,都在說阮小妹新店開業的事,好像很了不起的樣子。
切,她還不信了,能有多厲害。
一臉不屑地來到了孫海棠家里,對高鐵柱說︰“柱子,走,陪娘進趟城。”
“去做什麼?我不去。”高鐵柱看了一眼陳翠花,繼續修理鋤頭。陳翠花擰住他耳朵,“怎麼,長大了,不听娘的話了是不是?走!”
高鐵柱只能跟著去了。
為了快捷,借了村長家的腳踏車。二十分鐘左右來到了中心街。看到那里人山人海的,陳翠花忍不住擠入了人群中。
她看到了阮凝。
她穿著一件紅色旗袍,懷里抱著穿著碎花裙子的阿福。圍繞她身邊的是幾個衣裝得體的男女,听他們說話,好像喊書記,縣長的。
“娘,那不是阮小妹嗎?”高鐵柱不敢相信那是阮小妹,她打扮的跟畫里的女人似得,有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感覺就跟他們不是一路人。
陳翠花心情更是復雜。她一直覺得阮小妹就是一個家庭主婦,沒人疼,沒人愛,軟弱好欺,是高家的媳婦兒,受她這個做婆婆的掌控,可此刻,她發現阮小妹草雞變鳳凰,心里一些不敢置信也有些酸溜溜的。
“娘,咱走吧,看這做啥?”
“走吧。”陳翠花心里不是滋味兒。當初,她是看不起阮小妹的,也看不起她一家人。覺得自己家兒子當軍官的,很是自傲,而今,她那點優越感,被阮小妹碾壓成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