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生涯之賈赦

33.第三十三章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書荒者 本章︰33.第三十三章

    此為防盜章  小小的人, 一本正經的摸樣最是惹人愛。屋里的丫鬟婆子都偷偷彎起了嘴角, 賈老太太更是樂不可支︰“嗯, 睡的安, 進的也香。我的兒快過來, 來祖母這兒。”說著,便讓人將黑底繡鶴壽龜齡錦緞軟墊鋪在榻上。

    “哥兒昨兒個睡的可好?今兒個都做了些什麼, 進的可香呀?”賈老太太眼不錯盯著小孫孫看,越瞧,心里是越愛。

    “回祖母, 昨兒睡的好。進了一些粥,還有一些小菜, 嗯,還有一個湯包。不愛吃甜。”一老一少日常的對話又開始了。雖說賈赦不是真小孩, 可別人眼里他是小孩啊。就昨天的情形, 只怕老太太才是粗大腿,怎麼著都得抱住了。

    賈老太太一听這回答也高興了, 說話比先前還利索,想來是大好無礙了, 復又問了奶嬤嬤︰“鄭家的,怎的前些日子哥兒還在荷包里藏了些蜜餞瓜糖碎?今兒個卻說不吃甜了?”

    “回老太太話,也不知怎的, 打事兒一過, 哥兒連喝幾天藥, 也未見吃蜜餞。原屋里也是時時備著, 只哥兒不吃,就連桂花糖酥也不愛吃了,點心也只挑些不甜的。往後奴婢換了咸口點心,哥兒倒是多進了些。只哥兒甜咸口換了,飯食倒是比往常多進了些。”鄭嬤嬤這些天也納悶,誰家小孩不愛糖,可小主子口味說換就換了。

    “不吃甜,壞牙。前兒見著大祖父牙都黑了。”可不是說換就換。這骨子里換了一個人,哪里還真像原來的賈赦。小孩子嘛,一天一個樣,他還繼承了一點賈赦零星的記憶,倒是不怕被揭穿,就這麼潛移默化,以後也不怕露餡了。

    “喲,你小小的人兒哪里知道這個。東府你大祖父是歲數大了,可不是愛吃糖牙才黑的。”賈老太太一想,不愛吃甜就不吃吧,到底是她的嫡親孫子,口味隨她,只是她又囑咐道︰“哥兒雖不愛吃甜,卻也不可吃太咸了。他一小人兒,別吃壞了。另有什麼事,隨時報與我,莫讓我的乖孫受了委屈。”

    “是,太太”鄭家的答應了一聲,又有些猶豫道︰“哥兒這些日子......”

    “快說來。”賈老太太拉著賈赦小手,目光落在鄭嬤嬤頭上,只聲音未變。

    鄭嬤嬤一下就跪了下去︰“倒不是別的,只是哥兒不愛奴婢們貼身伺候了。平日更衣,夜寢都讓奴婢們在屋外候著。”

    豪門僕人多,小孩沒人權。今日這些都是賈赦早早料到的,措辭早就準備好了︰“祖母,哥兒大了,不愛恁多人在眼前晃悠呢。”

    賈老太太原來還有怒氣,這些奴才欺上瞞下的,見乖孫孫拉著她衣袖,心都化了︰“罷了,只有事記得喚人,知道麼?”

    “知道了,祖母就饒了嬤嬤罷。”賈赦使勁撒嬌,以求糖衣炮彈能瞞天過海。

    “行了,哥兒替你求了請,也就罷了。往後好好伺候著,再有什麼,仔細你們的皮。”賈老太太想著這鄭嬤嬤一向老實,就先記著,先頭把哥兒屋里的奴才都換了,這會再不好發落旁人︰“都退下吧。”

    因著前些日子一事,賈老太太這些日子都把賈赦放在跟前看著才放心。這會讓人搬了小方桌來,放上名家帖子,哄著小孫孫描紅。

    府里人事繁雜,事物頗多,卻皆有定例倒也不急一時。倒是分家一事,帖子下了,這事無巨細,倒是忙了起來。家中大大小小的管事,進進出出,查漏補缺的,采買的,忙的前腳打後腳跟。

    現代青年賈赦不過小富之家,真沒見識過古代勛貴的日常。現在一看,不禁暗暗咋舌。這賈府儼然是一個運轉的小公司。不過他可不是林妹妹,倒不用小心翼翼,只這麼待著,終歸會融入賈府,淹沒在這個皇權大過天的時代。

    這邊廂賈赦正在慢慢融入這方世界。卻不知因他牽起的風波,蔓延到了史家,忠靖侯府。

    史家老太爺已過世,倒是老太太健在,打一收到帖子,老太太就嘀咕上了。可她年歲大了,並不大管事,因為拿不準此事,忙讓人喚來了當家太太周氏。

    周氏雖是繼室,前頭太太卻未留下子嗣,打她一進史家門就連生三子,因此在後宅頗為得意。雖是如此,卻也敬重老太太,蓋因老太太不只是她婆婆,也是她的親姑姑。因此老太太一傳喚,周氏也不敢耽擱。

    周氏和史老太太長相並不相像,性情卻相合,都是爽利的性子,一進屋子也不做那些虛的,快聲快語道︰“母親,急吼吼的打發人過來,卻是所謂何事?”

    “你這孩子。”史老太太佯怒拍了一下周氏的手︰“你這性子我說你什麼好,快來瞧瞧吧,這老親家無緣由的竟是要分家。怕是要你和照兒要走一趟。”

    說的是史家家主,這名兒倒是沒問題,就是連名帶姓的,可難听。怪道和賈家有姻親。就賈和史這倆姓,取什麼名都是白瞎。

    “呀”周氏張大了嘴。這賈家偌大一家子,好好的怎麼就要分家。漫說這老國公還在,說句大不敬的,就是老國公不在了,這也不能立馬就分家吧?

    “誰說不是呢。這二囡也沒給個信,我啊,也是兩眼一抹黑。”原來啊,這周氏把話兒都說出來了。得虧沒有外人,老太太也不在意。

    倒是周氏咻的一下用帕子捂住了嘴,掩了掩,才又道︰“雖是姻親,卻不是一家人。既是發了帖子,想來已是定下了。左右小姑子嫡子嫡媳的,總不能虧了她。到了日子,我和老爺並三個小子一並去了也就是了。”

    “這話很是。左右我們二囡不能受了委屈不是。”史老太太歲數大了,精神不濟的很,這說著說著,就犯了困。

    事情基調定下了,周氏也乖覺,並不多說,只讓人好生照看著老太太。

    這一出院子,周氏就啐了一口。別看周氏說的干脆,實際上她卻不太樂意。

    緣由也是有的。周氏娘家並不如何顯赫,因著靠上史家,日子才好過些。仰人鼻息本就看人臉色,這賈母又老來女,一家寵的就厲害,也就養成了驕傲性子。這兩人都是要強的,自然不太對付。後來周氏嫁到史家,成了姑嫂。周氏也是吃了賈母不小的虧。好容易誕下子嗣,能抖落起來了。臨了出嫁,老侯爺還把家產一半都給當了嫁妝,這周氏心氣能平?

    按理說,這又表姐妹,又是姑嫂的,關系本應該親近。可姑嫂本就難處,都是一本爛賬。好賴小姑子出嫁了也不忘提攜娘家,這些年才沒有跟斗雞眼似地。

    可不平也沒法子,婆婆不僅她的姑母,還是小姑子的親娘呢。

    ---------------------------我是可愛的分界線-----------------------------------------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大靖朝立國不不過幾十載,朝堂上已無大戰事,文臣武將界限越發明顯,類似賈源這些老臣武將,因著皇上體恤,掛了個虛名,實際上已經不大管事了。

    這一下朝,該走的都走了。賈源打完瞌睡,眼見大臣都走個干淨了,才顛兒顛兒的往乾清宮去,不巧,遇到了蔫壞蔫壞的沈閣老。

    “國公有禮啊。”沈閣老,位列三公正一品兼戶部尚書,同賈源一代臣子。

    “有禮有禮。沈閣老也是覲見皇上啊,真巧,不如一道去啊?”若說賈源平生最不耐誰,無他,沈七這個老匹夫。

    要不說讀書人蔫壞呢,這沈閣老明知賈源不待見他,這會還笑眯眯的︰“好啊,相請不如偶遇,國公先請。”

    “兩位大人,皇上宣您二位覲見呢。”

    “遵旨”這杜公公是皇上身邊的大總管。這會倆人也不扯皮了,都跟在杜公公後頭。只兩人這小動作一直沒斷過。前頭的杜公公生怕這兩位老大人掐起來。

    路不長,終于到了,杜公公趕緊拿帕子擦了擦額頭的細汗,這才前去通報。

    丫鬟們都是訓練有素的,這會幾個丫鬟听到動靜,又趕緊到了里間,伺候梳洗穿衣。

    桌子上滿滿當當的排了一桌早點,賈赦總算回了點神︰“老太太,老太爺,太太老爺可起了?”在他幾位叔叔都搬到外頭後,大家都升級了,現在他是少爺不是哥兒了。

    “回少爺話,老太太起了,老太爺院子並未有動靜,老爺已經上朝去了,太太奴婢不知。”答話的依舊是菘藍。這屋里頭有規矩,該誰的事兒,得誰做,都不可越了規矩。大丫鬟的體面就是這麼來的。

    老太太歲數大了要吃軟和的,老太爺要口味重的,賈母懷孕了,得養胎的。賈赦指著盤子挑了幾樣,吩咐丫鬟送過去。這是老規矩了,東大院有小廚房,所以每餐都是如此。

    一旁候著的茜草,冬青,麥冬三人用食盒裝了,賈赦才開始用起餐來。

    食不言寢不語,一頓飯細嚼慢咽吃了,把未動過的菜賞了丫鬟,又是漱口又是淨面的,這頓飯才算完。

    等用過飯,賈赦看著丫鬟來來回回的,就他一人傻坐在榻上,這才發覺,他已經好久沒有松快過了,都快忘了初識招貓逗狗的愉快生活了︰“秋英,去把那白毛鸚鵡拿過來,去老太太院子。”

    “哎”秋英一疊聲應下,逐個給他家主子穿戴上,還道︰“少爺又長個了,回頭回了老太太,老太太一定高興。”

    “老太太保準少不了你們的賞,到時大家可記的分我一半。”賈赦一笑,這老太太疼愛他,屋里的丫鬟拿他當裝備BOSS刷,回回不落空。

    話音一落,屋里眾人都笑了。主子好伺候,是下人的福氣。若說這府里哪是好去處,眾人鐵定都說這東大院好。大少爺是個好脾性的,老太太賞賜又多,可不是個頂好的活。

    說來也怪,是原著的慣性還是怎麼的,這東大院的前頭還是馬廄。

    這可不是誰虐待他,反而是賈老太太心疼他每日要起大早,若是住在榮禧堂的院子,還得繞一大圈。因此劃了一塊地,修了前廳中堂後堂各五間的院子,外書房修了帶廊子的六大間,並一座假山,種著各種名貴花木,錯落有致,待到時節,只怕美不勝收。

    內書房連著後院花園,有一偌大的池子,引得是活水,再往西邊,開著一個小門,小門出去就是大街。西北角連著老太太住的榮慶堂和老太爺的梨香院。再往北角過一條夾道,就是賈代善夫婦住的榮禧堂。四通八達的,不可謂不方便。

    賈赦拎著白毛鸚鵡,從後花園穿過,很快就到了老太太的榮慶堂。

    這會子賈老太太還在洗漱,賈赦也不進屋子,就在那兒回廊杵著。這才一坐下,老太太屋里的碧雲出來了︰“少爺好,老太太請少爺到耳房候著呢。”

    想來說的是東邊的耳房,賈赦點點頭,讓人把白毛鸚鵡掛在回廊上,這才放心的進了屋子。

    “怎麼起的恁早,你這孩子,得閑了偷懶也不會。”賈老太太這會正坐在榻上喝著燕窩呢,還不忘吩咐︰“給少爺也上一盅。”

    “祖母,我用過早啦,這會該吃撐了。”古人重養生,賈老太太每日總少不了燕窩,不僅她自己喝,還回回不忘的往東大院送。

    “那成,今兒個你得閑了,怎的不多睡會,要麼在祖母這兒歪一會”賈老太太總擔心孫子睡不夠,生怕他累著。

    賈赦咧嘴一笑︰“可不是睡不著了,早早起了過來給您請安呢。”

    賈老太太樂的趕緊把碗放到一旁炕幾上︰“就你嘴甜,盡哄我呢。快快讓人把好吃的好玩兒的給哥兒呈上來,我呀,一見到他,心里頭就舒坦了。”

    一旁候著的白大娘也笑︰“那是哥兒孝順您呢,哪回不是早早的來您這兒給你請安。”

    “就你能說”賈老太太嗔她一眼︰“今兒個高興,賞了。”

    話一落,大家都齊齊行禮謝賞。

    每每這時,賈赦總有長輩發小輩壓歲錢的錯覺,可這都是假象。

    這些人,都是奴僕,高興了,能賞,不高興了,也能拖出去打板子。命運由不得他們,都是可憐人。這可憐人也可恨。譬如在老太太小廚房伺候的曾媽媽,老太太一年一人才吃多少醬菜,統共不過一星半點,這用了一壇子,她得記個三壇,還有兩壇,去哪兒了呢。老太太心里清不清楚的,估摸著也有個數。不說,是給了體面,說不得哪天發作了,一並算總賬,皮都得脫幾層。

    賈赦不插話也不掃老太太的興,手上拿著錘子,三不著兩的敲核桃。前頭有個銀碟子,全的都撿那兒,不全的,往瓷碟上一放。

    待賈老太太用過早,開始處理家事,進進出出來來去去的,有外院的大管事,也有內院的婆子,歲數大了,無須避諱,連屏風都不必架了。這也是老太太有意如此,當爺們的,以後都是要做大事的,這屋里事,合該知道些。免得那天被那些個欺上瞞下的哄了去。做主子的給了,那就接著,不給,你若拿了,哪天就能把這爪子剁了。

    這事一理就到巳時兩刻,賈老太太才停下來。

    賈赦這銀碟子還是那麼孤零零的兩三顆,瓷碟子上滿滿的都是細碎的。賈赦倒是不嫌棄,邊吃,邊敲的,玩的不亦樂乎。

    賈老太太瞧了一眼,一笑,對著白大娘道︰“哥兒這可比我還忙。”

    “可不是比您還忙。”賈赦回了一句,親手端了銀碟子給老太太送過去。

    賈老太太捂嘴︰“你瞧瞧,這忙的就三瓜兩棗?”仔細瞧著又道︰“這可廢了老大的勁兒了。”

    賈赦順手喂了老太太一個,又往自己嘴里送了一個,嚼吧嚼吧的,就了點兒水,這才道︰“可見這術業有專攻呢。”

    “可不是呢,這些事你小人家家的,哪里做得來,可不許把手給砸了。若不是你爺,這東西我都不讓你踫。小小的手,哪里受得這個。”賈老太太一邊說著一邊讓人把毛巾遞上來,親自給賈赦擦手。

    這會賈赦就听著老太太說就好,不然還能招出一堆來,實在盛情難卻。

    祖孫倆人都就這麼有一搭沒一搭的膩歪,這一大早就過去了。

    悠閑的日子總是快,這會兩人用了點心,賈赦才想起這一大早都沒見到老太爺了,還怪想的︰“祖母,祖父去哪兒了”

    賈老太太放下象牙箸,漱了口才道︰“你祖父和他那些老友一大早就出城去了,說是釣魚去,回頭釣一條大魚給你補補。”

    得了,賈赦覺的今天跟著老太爺的小廝機靈,說不定還有幾條魚,不機靈的,只能空桶而歸,沒指望了︰“今兒個王爺家的帖子,祖父不去麼?”

    桌子撤了下去,祖孫倆移步到榻上,賈赦就這麼歪歪扭扭的癱著,賈老太太也不說他,還給他遞了個枕子,好讓他歪的舒服些,這才接話道︰“你爺是不去的,就你和姐姐”

    說的是賈代善的庶女,因著賈母還在禁足,這些事都得賈老太□□排。

    賈赦點點頭,他的這個姐姐,除了初一十五請安見過一面,連最基本的印象都沒有,也接不了這話。不過以他的經驗來說,估摸著是順帶相親。

    “你懂什麼呀,就點頭。”賈老太太點點賈赦鼻子,拉著他的手︰“可不許癱著了,若是你老子知道你這般,小心他捶你。快起來走走,小心午歇積食了。”

    嗯,養生,還得養生。賈赦艱難的爬起來,溜祖母。

    前朝皇帝昏庸無能,親近佞人,任其禍亂朝綱,最終被天下推翻。期間各路人馬揭竿而起,無數英雄逐鹿中原。新舊更替,獵戶出身的(太)祖,帶領一干人馬,征戰五十年,最終入主京都,定國號“靖”。因常年征戰,勞累太過,僅僅在位七年,最終與世長辭。太子繼位,年後改號“永安”。

    永安帝心系百姓,始登基便廣納諫言,勵精圖治,休息養民。兵荒馬亂的余波慢慢淡去之時,有大臣上書︰“金陵雖歷經六朝,每朝氣運卻如此之短,且慎!要緊,要緊,要緊!”

    天下安定不久,永安帝不願勞民傷財,自是不允。眾臣無法,只得哭求,萬民表.欽天監齊出,帝終允。耗時五年,遷都神京。

    隨著朝代沒落,百姓們也只听祖祖輩輩說過千年前的盛況。他們才不管皇帝是誰,為什麼要遷都,任他何種盛況也不過就瞧個稀罕。最要緊的還是隨著遷都,高官大臣.商賈鄉紳.紛紛擠進神京,房子是一天一個價,尤其東西兩城,房子都漲到天價了,原來的住戶是賺了個盆滿缽滿,誰還管富不富貴不貴的,遷就遷吧,哪里住不得人。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紅樓生涯之賈赦》,方便以後閱讀紅樓生涯之賈赦33.第三十三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紅樓生涯之賈赦33.第三十三章並對紅樓生涯之賈赦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