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速戰神

第70章 雙鉤廓填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白雨涵 本章︰第70章 雙鉤廓填

    “贗品?不可能!”

    樊政當即否定周岩的發現,他一臉神聖道︰“你知道這幾幅作品是從什麼地方發掘出來的嗎,是從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那里收藏著無數的珍品,靈氣蔓延前沉入海底,當年打撈轟動一時。”

    這個歷史周岩查過。

    目前台灣島基本上已經全部陸沉海底。

    在殘存的島嶼上,地球聯邦建立了島波城,如今已經發展為超一線城市,成為人類抗擊海怪,攫取海洋物產的橋頭堡。

    台北故宮博物院的考古發掘,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發掘出大量的陶瓷、銅器、玉器,還有不少古代書畫作品,成為聯邦地球研究核戰前歷史的重要線索。

    在周岩上輩子時代。

    台北故宮收藏的藏品大概有將近七十萬件,其中堪稱國寶的就有二十五件,都是老蔣敗退台灣時,從大陸帶走的細軟。須知即便是有藏品一百八十多萬的北京故宮博物院,也才二十九件國寶。

    核戰的爆發,大多數人類珍貴的文物都遭到毀滅。即便有殘存的文物,也因為靈氣蔓延,漸漸腐朽或者異變,再無文物價值。

    然而台北故宮博物院卻意外趕在靈氣蔓延前夕,沉入海底。

    有海水的隔絕,靈氣浸潤效果減弱,文物的損毀不夠徹底,得以少部分保存下來,成為考古最大發現。

    王羲之的四篇真跡,就是其中發掘出來的珍貴文物。

    周岩搖頭道︰“老師,即便是博物院收藏的藏品,也不一定就是真跡,可以是臨摹版本,同樣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被當作真跡的替代品收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怎麼可能,博物院怎麼可能收藏假的。”

    “造假文物應該不難吧,有真就有假,哪里都是一樣。我記不清楚從哪里看過一段歷史故事,說是李世民將王羲之的書法全都收入宮中,但是他有專門的手下,去臨摹這些作品,將臨摹的作品賞賜給臣子,王羲之的大量摹本,都是用這種方式獲得。”

    ……

    “你會不會弄錯了?”

    見樊政和周岩已經把目光從殘篇上挪開,李梅、趙館長等人這才走了過來,作為京城博物館的副館長,趙館長對周岩的說法,表示嚴重懷疑。

    “你要是說我們現在的科技,用手段拷貝一份相同的書面內容,不需要承載書畫者精氣神的話,並不算難。但是古人很難做到這樣完美的拷貝,並且被當時的著名博物院收藏,假的不可能。”

    李梅點點頭︰“周岩,這幾幅王羲之的書法作品,是經過嚴格鑒定的,我研究古畫有十幾年了,這幾幅的藝術價值非常高,不似偽作。”

    “這幾幅作品的藝術含量確實很高,筆鋒無處不到,筆法如同錐子畫沙,無跡可尋。但我說它不是真本,是有一定的根據。”周岩平靜的說。

    樊政略略沉思︰“你就把你的根據說出來,或許我們都陷入先入為主的觀念,至少在寫意畫、國畫這個領域,你比我懂行。”

    “那我就簡單說說吧。”周岩指著殘篇中的隨意一個字,“這個字,初看,很完美,書法的造詣堪稱完美。但是你們仔細去觀察,就會發現,這個字的外圍有一道墨線,與筆劃中間部分的墨色有著淡淡的分界。”

    眾人低頭看作品。

    但是沒有看出來任何分界線。

    周岩繼續說道︰“古代畫技中有一種叫做雙鉤的技法,左右、上下兩筆合攏,現代雖然失傳,但很多畫法依然有雙鉤的影子,不過略有不同。而雙鉤在古代書法上的應用,叫做雙鉤廓填,先把字體外形勾勒出來,再依次填墨。”

    粗略講解一遍,道理不難理解。

    難在這些人根本看不出來,這四幅殘篇的書法,有雙鉤廓填的跡象,他們沒有周岩的外掛,大腦和眼楮的配合,還無法發現墨跡的層次。

    不過,眼楮發現不了,科技或許可以幫忙。

    “我看不出來周岩說的分解,你們呢?”趙館長問道。

    李梅搖頭。

    幾名古畫所的專家,也紛紛搖頭。

    只有樊政沉吟著說︰“經過周岩的指出,我感覺確實這些書法的字,有著一絲絲的不協調。但是我不能保證,這是因為雙鉤廓填造成,還是因為心理因素的干擾。”

    一旁的博物館工作人員杰克瓊,忽然插話道︰“各位大師,既然這樣,我們或許可以用色譜儀分析一下,色譜儀對圖層的色素位移偏差,十分敏感。雙鉤廓填如果是真的,肯定墨跡有先有後,色素會位移。”

    藍眼楮的杰克瓊,一語驚醒夢中人。

    趙館長立刻對工作人員喊道︰“快點去把色譜儀拿出來,照一照這幾幅真跡。”

    京城博物館的圖層色譜分析儀器,原本是用作克隆仿品,屬于修復室的常備設備。現在立刻被拿來,進行分析殘篇。

    幾番拍照後。

    針對殘篇中字跡的色素位移偏差,呈現在屏幕上。

    “看這里,確實每一個字的邊界,都有輕微的色素偏移,不過很難說清楚,這是所謂的分界線,可能是字跡邊緣的正常現象。”

    “那麼就把其它書法作品拿出來,對比一下。”

    對比之後。

    眾人赫然發現,只有這四幅王羲之的真跡殘篇,有著邊界的色素偏移,其它幾幅古代名家真跡,都沒有這種現象。

    李梅率先驚訝出聲︰“照這樣看來,色素偏移真的是雙鉤廓填引起的!”

    “難道這些真的是假的王羲之作品?”

    “不會吧。”

    “這下子影響大了,京城博物館最有價值的四幅畫聖遺跡,竟然是臨摹的仿品。”

    “實事求是的說,鑒定出這是仿品,對我們考古工作,是一個巨大的推動,至少我們在堅定文物的時候,又多了一種分辨的方式。”

    “雙鉤廓填,古代人竟然能夠用這種技法,造出真假不分的作品,驚艷!”

    “最驚艷的是周岩,他在古代畫技上的造詣,究竟有多高啊!”

    “這是天賦,我們睜大眼都看不出來,他卻可以看出來,這份眼力,我找不到形容詞去形容了。”

    眾人的討論聲,沒有避開周岩,甚至有些人就是故意當面稱贊周岩。

    他們已經不敢小覷未成年的周岩,都在心中有隱約的想法——未來如果能再出一位畫道聖手,或許非周岩莫屬。

    唯獨趙館長,遺憾的嘆氣︰“竟然真的是臨摹作品,不是真跡……想不到啊,竟然收藏了一百多年的烏龍。”

    周岩卻道︰“趙館長,摹本也有摹本的價值,王羲之的真跡在我看來,真不一定就有這幾幅殘篇價值更大。殘篇已經保留下王羲之真跡的所有筆法、技法,而它本身的雙鉤廓填,更是一種失傳技法。摹本比真跡更加值得鑒賞、學習。”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變速戰神》,方便以後閱讀變速戰神第70章 雙鉤廓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變速戰神第70章 雙鉤廓填並對變速戰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