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四周靜謐無聲,唯有風雪自天際簌簌飄落,發出細微的“沙沙”聲。在眾人驚愕的目光中,一道身影自遠處黑暗中緩緩走出。
那是一名少年,身著破舊的灰布衣,渾身浴血,頭發凌亂不堪,面容污濁。他看似平凡無奇,在這亂世中隨處可見,但此刻卻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
就在方才,八名蒙面黑衣人竟在這少年手中瞬間喪命。要知道,這八人皆是銅體五階和六階的殺手,即便身負重傷,想要瞬間將其秒殺也絕非易事。然而,事實卻擺在眼前。
中峰部落的族人、戰士,那一青一白兩名少年,以及手持青銅巨斧的壯漢,皆被這一幕深深震撼。
南宮毅此刻無心去揣測眾人的想法,他的心冷得可怕,連自己都難以承受。他環顧四周,看到倒地的黑衣蒙面人,更多的是部落族人、戰士以及參加試煉賽的少年,那慘烈的場景令他心驚膽戰。
他緩緩抬頭,目光掃過所剩無幾的部落族人,有老有少,但他們的臉上都寫滿了決然,眼中毫無懼色。南宮毅嘴角微微上揚,似笑非笑,悲笑的是中峰部落從近萬人銳減至幾十人,歡笑的是普通族人都被逼出了如此堅定的覺悟,若能生還,未來必將成為比前中峰部落強大十倍、百倍的大型部落。
接著,他的目光下移,看向部落戰士、其他部落和無極天宮的試煉少年,以及那一青一白兩道身影。其中,他只認得那身著破爛青色長袍和白色長袍的少年,袁逸和慕楓。
當眾人看清他的容貌時,臉上皆露出驚駭之色。南宮毅在北寒大部無人不曉,數日前,他登上了中峰部落聖山的第九百道石階,位居榜首,而第二名的袁逸僅登上第七百二十二道石階。然而,就在那一刻,無數黑衣蒙面殺手現身,更有十一尊達到三脈境的可怕存在降臨,將北寒大部徹底摧毀。
眾人皆以為南宮毅已命喪黃泉,卻沒想到他此刻竟出現在此地,還斬殺了八名黑衣蒙面人。這震撼久久無法平息,袁逸和慕楓也不例外。
南宮毅並不知曉眾人的心思,他看向袁逸和慕楓,見兩人傷痕累累,便知是他們拼死守護了族人。盡管他從小討厭袁逸,與慕楓也毫無交集,但此刻,他對兩人心生敬意。至少,他們至死都未曾放棄部落族人,這份勇氣絕非尋常人所能擁有。
“接下來的事交給我吧,此物敷于傷口,可療傷。”南宮毅看著眾人,臉上閃過一絲柔和之笑,隨後揮手扔出兩個布袋,拋向袁逸與慕楓。隨後,他不再理會眾人,目光鎖定在那手持青銅巨斧、身高八尺的蒙面壯漢身上。
“你的命,我要了。”南宮毅語氣冰冷,臉上的最後一絲柔和也隨之消失。
“嘿,小子,口氣倒是不小!”蒙面壯漢大笑起來,手中巨斧猛地一抖,一股雄厚可怕的氣勢洶涌而出,體表耀眼的青銅之光刺得普通族人紛紛閉上雙眼。
“試試便知。”南宮毅雙眼微眯,緩緩舉起手中的青銅匕首。他深知對方的銅體實力遠超自己,已達銅體八階,但對他而言,這並不算什麼。
“南宮毅!”
突然,一道厲喝聲響起,兩道身影同時出現在他左右兩側。
左邊是身著青色長袍的袁逸,右邊是身著白色長袍的慕楓。
“你們還不走?!”南宮毅身形一頓,目光掃過兩人,低喝道,話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走?可笑,你這個廢物,你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嗎?憑什麼讓我走!”袁逸面色冰冷,眼中滿是猙獰,言語間毫無客氣,即便他曾敗于南宮毅之手。
“看來我們一直小看你了,但此人絕非易與之輩!”慕楓眼底閃過一絲精芒,沉聲說道。顯然,他對眼前的八尺壯漢極為忌憚。
兩人話音剛落,便覺身體騰空而起。不知何時,他們已被一股強大的力量甩飛數十米遠,回到了部落族人與戰士面前。
“帶著族人離開這里,你們應該清楚現在的形勢!放心,我會追上你們的。”南宮毅緩緩挺直身體,望向前方的巨漢,雙目中已泛起血色。
“該死的!”後方,袁逸穩住身形,怒火中燒。但下一刻,卻被慕楓拉住。
“我們……走!”慕楓仰天長嘯,隨後硬拽著袁逸,帶著部落數十名族人與戰士,還有那數名參加試煉賽、不知來自哪個部落的少年離去。
“小子,你真是自尋死路,他們也休想逃脫!”此刻,那八尺蒙面黑衣巨漢猛地舉起手中的青銅巨斧,咆哮著向南宮毅橫掃而去。
“是麼?”南宮毅目光冰冷,在巨斧掃來的瞬間,他猛地下蹲,巨斧擦著頭皮而過。他蹲下身形後沒有絲毫停頓,迅速向前突刺,手中青銅匕首寒光閃爍,直刺巨漢脖頸。
若是換做常人,根本無法躲過南宮毅的這一記絕殺。但這巨漢顯然非同一般,在南宮毅匕首襲來的瞬間,他高大身軀猛然後仰,身體離地,手中青銅巨斧迅速收回,單手持斧柄狠狠壓下。
他這一壓,青銅巨斧的粗大斧柄直指南宮毅的腦袋,蘊含的力量巨大無比。若被擊中,後果不堪設想。南宮毅自然不會讓對方得逞,在意識到絕殺失敗的瞬間,他也迅速後仰,雙腿猛地蹬在巨漢胸膛,整個人飛速脫離青銅巨斧斧柄的攻擊範圍,一個後翻穩穩站定。
而那巨漢也如炮彈般倒飛出去,落地後“ ”後退數步才穩住身形。
僅僅一個回合,高下立判。
“銅體八階,不過如此!”南宮毅面色冰冷,冷哼一聲,再次沖了上去。
“啊啊啊,小子,我會讓你見識我青銅鬼斧的厲害!”巨漢暴怒不已,手中巨斧寒光凜冽,透過青銅之光,可以清晰看到斧面上刻著一個無比猙獰的“鬼臉”。
喜歡葬魂天刃請大家收藏︰()葬魂天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