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那深不見底的大坑之中,驀然間瑞彩千條,霞光大盛。
一顆圓潤珠子緩緩升騰而起。其周身靈韻彌漫,山脈濃霧被珠子鯨吞般的吸了進去。
很快,整座山脈恢復了晴朗。
山寶出世,濃霧退散!
“我知道了!霧霾山脈歷經悠久歲月孕育出來的絕世山寶,並非靈潭,而是這顆珠子!”
“這絕對是稀世珍寶!”
一個年邁的修士大聲吼道。
“必是無疑!寧飛此前那般籌謀,也定是為了它!”
一位中年大漢眼眸中充斥著貪婪。
寧飛的身軀微微顫抖,臉上涌起一抹不正常的潮紅,幻化大手去摘取寶珠。
自己這般謀劃,為了就是此刻。
就在此時,一道黑影爆射而來,他的身形快到極致,所過之處只留下一道道模糊的殘影,瞬間便已欺近山寶。
寧飛見狀,嘴角勾起一抹森然笑意︰“不自量力的螻蟻,也敢覬覦此寶!”
言罷抬手輕揮手中斷劍,看似隨意的動作卻引動天地靈力瘋狂匯聚。
一道匹練般的劍氣撕裂虛空,在空中劃出璀璨弧光。
那名黑衣修士瞳孔驟然收縮,剛要施展遁術閃避,卻發現周身氣機已被那道森冷劍氣死死鎖定。
下一瞬,他的身軀如腐朽木柴般被輕易絞碎,血肉碎塊伴著血霧在半空炸開,濃郁的血腥氣瞬間彌漫整個山谷。
&34;那是風影客!&34; 有修士面無人色地驚呼,&34;以遁術聞名的他,竟連劍氣鎖定都掙脫不得!&34;
凌凰渾身發抖︰&34;叔叔,頂級天驕都如此恐怖嗎?&34;
丁鐘輕嘆點頭︰&34;凰兒,有朝一日你若能走出這片邊陲,便會明白我們所見不過滄海一粟。&34;
看著凌凰落寞的神情,丁鐘輕聲安慰道︰“不過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以你的天賦若能脫離此地桎梏,未必不能與寧飛一較高下!”
“其實,莫說你,便是整個邊陲同齡修士中,本就無人能接他一招。”
凌凰點頭應是,嘴角卻泛起自嘲笑意。
回想這段時日與秦時的較勁,此刻方知井底之蛙的可笑 —— 與真正的天驕相比,秦時又算得什麼?
頂級天驕才是我追尋的腳步啊!
就在她思緒翻涌間,場中局勢陡變。
寧飛的手掌即將觸及山寶時,異變突生。
一道無形法力絲線不知何時纏上了寶珠,在眾人驚呼聲中,寶珠如流星般倒飛而出,穩穩落入秦時掌心。
&34;不自量力!&34;
目睹此景,修士們皆暗自搖頭。連風影客這般遁術修士都難逃劍氣鎖喉,這少年竟妄圖虎口奪食?
凌凰秀眉微蹙,原以為秦時雖怯懦卻不失機變,此刻看來不過是被貪欲沖昏頭腦的蠢貨 —— 真以為接了寧飛一招,便有資格與頂級天驕抗衡?
&34;找死!&34;
寧飛臉色陰沉,周身劍氣磅礡而出,密密麻麻的劍光裹挾著毀天滅地的威能,向秦時席卷而去。
出乎所有人意料,秦時竟不退反進。他抬手輕揮,一道凝練如實質的劍氣破空而至,與寧飛的劍雨正面相撞。
剎那間,劍氣縱橫交錯,兩道身影在能量風暴中若隱若現。
轟——
一聲轟然巨響過後,寧飛竟踉蹌後退數步,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神色。而秦時則如蒼松立雪,穩穩站在原地紋絲不動。
死寂,令人窒息的死寂。
不知誰先倒吸一口涼氣,整座山谷瞬間被此起彼伏的驚呼聲淹沒。
&34;頂級天驕竟被那少年逼退?&34; 有修士目瞪口呆,聲音發顫。
“剛才寧飛用的是劍氣疊加的法門吧?我細數之下,足足七十二道劍氣!” 另一人滿臉駭然,&34;這般威能竟被正面硬接,這少年究竟是什麼來歷?&34;
此言一出,人群中又是一陣強烈震動。
七十二道劍氣疊加,秦時竟能與之對拼,甚至...佔了上風。
簡直瘋了!眾人心中皆涌起這般念頭。
“我的天啊!這少年究竟是從何處冒出的怪胎。難道是某個絕頂勢力精心培育出的頂級天驕嗎?”
有修士喃喃自語。
相較場上修士,凌凰只覺天旋地轉。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秦時不過是凌天宗一個被逐的外門弟子,可此刻展現的實力...
“怎麼會如此……” 凌凰心中幾近崩潰,“為何秦時會有這般恐怖的境界與戰力,為何!”
她根本無法接受眼前這一幕。
丁鐘同樣震撼莫名︰&34;邊陲之地竟能誕生此等人物,當真匪夷所思...&34; 話到嘴邊突然一頓,&34;你確定他真是凌天宗弟子?&34;
不說還好,這一言,凌凰當真心如刀絞。
“確定嗎?我自然確定…” 凌凰淒然一笑,“叔叔,我好像犯了大錯,我竟將能擋住頂級天驕一擊的本宗弟子,逐出了…”
丁鐘輕嘆一聲,嘴角微微蠕動,卻終是不再言語。
在這邊陲之地成長,卻能抵擋頂級天驕的全力攻擊,其中蘊含的含金量,怕是難以估量。
寧飛面色陰沉,冷哼一聲道︰“我承認我小看你了,但是世人皆知我以劍心通明之體,凝聚七十二道劍氣,威震東荒。”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我早已將劍氣疊加至九十九道。”
此話一出,又是引起一陣驚愕私語,皆為這等強大的劍氣數量所震撼。
下一刻。
寧飛周身劍氣暴漲,如同一輪刺目的烈日,九十九道劍氣仿若能撕裂天地的利刃,呼嘯著朝秦時席卷而去。
那劍氣所過之處,空間都泛起層層扭曲的漣漪,仿佛不堪重負。
“這才有點意思嘛!”
“否則,我這百道多劍氣扔出,豈不是太過欺負你!”
秦時嘴角上揚,低語道。
喜歡說好鎮壓大凶,怎麼是魅魔女帝?請大家收藏︰()說好鎮壓大凶,怎麼是魅魔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