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俠大世界,冀州。
“什麼,攻佔漠北?”
李海益看了看周圍︰
“出多少兵?”
“三萬!”
“才三萬?夠嗎?”
“三萬士子!!”
“!!!好大的手筆!”
李海益也算是服了。
這手筆確實夠大。
雖然比起動輒十萬天兵天將,還差點意思。
但是,三萬士子,就是三萬修士。
這換了地仙界的王朝,也是極為炸裂的。
不過,李海益打算幫幫場子。
掐指一算,李海益算出了漠北妖魔的核心據點位置。
這消息在九州,算不得什麼要緊的情報。
主要是妖魔本就不是什麼緊守秘密的主,抓住幾個,就賣的干干淨淨。
但李海益算出的結果是實時的,如果冀州士子動作快的話,倒是有些價值。
三萬士子出征,每人帶十個騎兵,美其名曰為護衛隊。
君子帶百騎,大儒不帶兵,但能召喚千騎。
算起來,兵力展開後足有上百萬。
雖然這些兵馬實力一般,但架不住有士子在一旁整合。
凡人兵卒,也能發揮出不俗的實力。
千名士子一位大儒的領導下,能硬撼一位妖王。
李海益跟在冀州士子隊伍之中,也算是長了見識。
這冀州的士子性格剛烈,崇尚有仇必報。
個個學兵書,讀兵法,還個個練得一身武藝。
因為有修為在身,個人的實際戰斗力,比尋常凡人將領都厲害的多。
只可惜,對手是妖魔,否則,要什麼兵馬,直接沖進去斬首才是最合適的戰法。
“大儒有令,探明前方道路,清繳十里!”
伴隨著君子的傳令,眾士子取出兵符,召喚出了自己的兵馬。
這是真兵馬,個個都是騎兵,馬還不是凡馬,而是依靠百駿圖召喚出的儒家將馬。
不知疲倦,而且無懼妖魔氣勢壓迫。
兵都是凡人武者,但被士子文氣浸染,手段不凡。
儒修個個養兵,武德充沛,也算是九州儒修之中的一股清流了。
李海益還發現,冀州這麼尚武,兵家修士卻很少,也不知道為什麼。
“殺了這群狼崽子!”
一個劉姓大儒大手一揮,眾君子提劍上馬,帶兵朝著狼妖巢穴殺去。
五十多個狼妖,從小妖、妖將,到大妖,修為不等。
然而對面的,是近千秀才級別的士子,十三個君子,一位大儒。
狼妖根本不夠分的。
小妖和妖將一見面,就被眾多士子圍毆至死。
那場面,殘忍極了。
狼妖怒吼,惡風化作數十道風刃。
朝著這邊斬來。
一位君子拔出寶劍︰
“殘陽似血,就是你的死兆!受死吧!”
說完,浩然氣沖天而起。
眾兵馬常年被士子溫養,體內浩然氣很多。
他們自己沒辦法調用,畢竟不是自己修來的,但是君子能調動。
一層浩然軍勢覆蓋在鎧甲上。
風刃噗噗噗的斬在浩然軍勢之上,蕩漾起一陣陣光暈,然而,毫無建樹。
施展法術的狼妖重新提起妖力,不信邪的想要再度攻擊。
可駿馬帶著長槍,已經沖到了眼前。
狼妖眼楮一紅,妖力一轉,加持爪牙,打算近身搏殺。
卻不想,攻來的騎兵見狀,將身上的浩然氣注入手中長槍,猛地一刺。
身後的秀才低聲念道︰
“銀槍破胡狼”
那長槍表面的浩然氣化作銀色。
順滑的破開狼妖苦心淬煉的妖體,將之扎了個透心涼。
出槍的騎兵一收馬,立刻後退,隨後被士子展開點兵圖收入其中溫養。
過了百息,再度出來時,身上的浩然氣,已經補滿了。
輪轉沖殺,源源不斷。
方才的狼妖,只是個縮影。
五十多個戰場,都是如此。
不僅小妖,妖將也並沒有好多少。
只不過,出手的變成了君子,或者數位秀才同時出手。
至于妖王,自然交給了劉姓的大儒。
他的手段,又不一樣。
軍勢壓迫,困住狼妖妖王之後,從腰間拔出一把寶劍,朗聲喝道︰
“赤帝斬妖,殺!”
寶劍染上一絲赤紅色,隨後亮起劍芒。
此劍芒斬向狼妖妖王,毫無滯澀的將其橫著斬成了兩半。
隨後其他騎兵一擁而上,將妖王剁成的臊子,一條一條的,倒是可惜了一身好皮毛。
隨後有秀才一擁而上,各自取了一條皮肉。
李海益問,說是毛做筆,血肉作墨。
李海益放開神念一掃,發現了背後的秘密。
原來,整個戰場,都在大儒的操控之下。
一層微弱的熒光,已然在戰前籠罩了整片大地。
在這里死去的每一個敵人,都會化作一道畫筆,涂出一幅死戰圖,成為大儒晉升所需的立功見證。
若是成了,最後就會聚合成一面萬里江山圖,隨大儒證道儒仙。
李海益驚嘆于這些冀州儒仙的手筆,但他覺得,如此修行之法,怕是不能持久,早晚,是要改變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畢竟,修行者,哪怕是靠著香火修行的神,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能大殺特殺。
萬物生靈,細水長流才是正理。
像冀州大儒這樣,往干淨殺,得不償失。
跟著參與了一場狼妖窩點剿滅戰之後,李海益就退出了。
他沒有兵馬,也不願意沾染太多殺業,對妖還好,對胡蠻這等野人妄加屠戮,實在不符合天市帝君的身份。
冀州的士子,對于李海益三人的退出,倒是沒什麼意見。
修行不同,戰場不是李海益三人的舞台。
從冀州入兗州,九州已入其八。
剩下的,只有最核心的豫州。
豫州位于九州中央,與其他八州都有接壤。
兗州,也一樣。
入兗州時,九州結界給的判詞是︰
“殺場夜觀刀浴血,天光作亮著丹青。
此心喜看九州興,仙功不從苦難出。”
到了兗州,又是另外完全不同的風氣。
此州儒學學功喜歡談玄說道。
明明是儒生,個個風流疏狂,還有不少煉丹吞藥。
動則清風帶水,靜則朝露合風。
個個都是長發披肩,自在風騷。
然而,此等做派,卻不得李海益喜愛。
“儒不儒,道不道,真是晦氣,念雨、真磊,我不喜此州,我們直接入豫吧!”
兩人對視一眼,他們也不怎麼喜歡兗州的風氣。
對李海益的決定,自然沒什麼意見。
喜歡西游之方寸山二師兄請大家收藏︰()西游之方寸山二師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