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場顛覆認知的柱合會議結束後,產屋敷耀哉並未有絲毫停歇。
他深知時間緊迫,立刻以密信的形式,將會議的核心內容——主要是關于灶門家可能掌握的“藍色彼岸花”線索。
以及“火之神神樂”即為“日之呼吸”的驚人事實——簡明扼要地傳達給了在狹霧山負責教導炭治郎的前任水柱,鱗瀧左近次。
狹霧山居所內,鱗瀧左近次拆閱著由 鴉送來的主公親筆信。
即便以他歷經風浪的心性,在閱讀信中所載內容時,握著信紙的手指也不由自主地微微收緊,天狗面具下的眼眸中充滿了難以掩飾的震驚與感慨。
“藍色彼岸花……克服陽光的關鍵……竟然可能就在身邊?”
“火之神神樂……是失傳已久的日之呼吸之形?”
“灶門炭十郎……竟是那般驚才絕艷卻天妒之人?”
這一個個信息,如同驚雷在他心中炸響。
他回想起那個冒著風雪獨自找上狹霧山、眼神堅毅的少年炭治郎,回想起那位在雲取山初見時溫婉而堅韌的母親灶門葵枝,萬萬沒想到。
這個看似普通的賣炭之家,竟然與糾纏千年的宿命有著如此深厚而奇妙的羈絆!命運之奇,莫過于此。
正當鱗瀧左近次手持信件,沉浸在巨大的信息沖擊與感慨中時,院落外傳來了熟悉的、略顯疲憊卻依舊輕快的腳步聲。
是炭治郎完成了一天的艱苦訓練回來了。
“鱗瀧先生?”
炭治郎看到站在屋前、手持信紙似乎正在沉思的鱗瀧左近次,試探性地輕聲呼喚了一句,生怕打擾到他。
鱗瀧左近次聞聲,從紛亂的思緒中回過神來。他收起信件,目光透過天狗面具,落在炭治郎那張因汗水與訓練而泛著健康紅暈、眼神清澈而堅定的臉龐上。
此刻再看這少年,感受已然不同。誰能想到,這少年身上不僅承載著家族的血脈,更承載著那傳說中的起始呼吸法的“形”,以及可能關乎最終勝負的珍貴線索?
雖然他目前還未能掌握正確的呼吸法,但僅憑那套傳承下來的“神樂舞”,其潛力已然超越了許多尋常劍士。
“炭治郎。”
鱗瀧左近次的聲音透過面具傳來,比平日少了幾分嚴厲,多了些難以言喻的復雜情緒。
“收拾一下,我們需要立刻回你家里一趟。”
“回家?”
炭治郎眼楮一亮,臉上瞬間綻放出驚喜的笑容。
自從听從那位“仙人”的指引,舉家搬遷到狹霧山附近後,得益于鬼殺隊“隱”的暗中幫襯,家里的生活條件改善了許多,至少不用再為溫飽過度擔憂。
而他為了追隨鱗瀧先生學習呼吸法、提升實力以保護家人,已經很久沒有回去看看了。此刻听到可以回家,自然是滿心歡喜。
“是!鱗瀧先生!”
炭治郎響亮地應道,甚至顧不上擦去額頭的汗水。
兩人的腳力都遠超常人,崎嶇的山路在他們腳下如履平地。
不過盞茶功夫,便已來到了坐落于山腳小鎮邊緣、被一小片竹林環繞的灶門家新居。
比起雲取山那間孤零零的木屋,這里顯然多了幾分煙火氣與安穩。
此時,身穿樸素和服、已然出落得越發亭亭玉立的禰豆子,正拿著掃帚,在院子門口認真地清掃著落葉。
她動作輕柔,神情專注,陽光灑在她身上,顯得寧靜而美好。
忽然,她似有所覺,抬起頭,恰好看到並肩走來的哥哥炭治郎和那位戴著奇怪面具、曾幫助他們搬家的鱗瀧先生。
“哥哥!”
禰豆子臉上立刻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如同春日里最明媚的花朵,她放下掃帚,小跑著迎了上來,聲音清脆悅耳。
“你今天怎麼有時間回來?訓練結束了嗎?”
當初在雲取山,鱗瀧左近次前去協助搬家時,便已經將“鬼”的存在以及世界的另一面,向灶門葵枝和年紀稍長的禰豆子做了必要的說明。
對于炭治郎選擇踏上這條充滿危險的道路,母親葵枝雖然心中充滿了擔憂與不舍,但深知這是為了保護家人、也是應對未來可能危機的必要選擇。
最終還是懷著復雜的心情同意了。禰豆子也明白哥哥在做一件很重要也很危險的事情,心中既支持又牽掛。
炭治郎看著妹妹,臉上露出溫和而令人安心的笑容,解釋道︰
“鱗瀧先生有些事情,想要問問媽媽,所以我們就一起過來了。”
“原來是這樣!”
禰豆子了然地點點頭,連忙側身讓開,熱情地招呼道。
“那快請進,快到屋子里來!媽媽正在廚房準備晚飯呢!”
她引領著二人穿過打掃干淨的小院,推開虛掩的房門。
一股淡淡的、屬于家的溫暖氣息和食物的香氣撲面而來。
屋內陳設雖然依舊簡樸,卻收拾得井井有條,窗明幾淨,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听到動靜,系著圍裙的灶門葵枝也從廚房探出身來,看到炭治郎和鱗瀧左近次,臉上露出了驚訝而溫和的笑容。
“炭治郎,鱗瀧先生,你們來了?快請坐。”
她一邊用圍裙擦著手,一邊快步走出廚房,招呼著客人。
她的氣色比起在雲取山時好了不少,眉宇間雖然依舊帶著一絲揮之不去的憂慮,但更多的是對新生活的期盼與堅韌。
炭治郎看著母親和妹妹,感受著家中熟悉的溫暖,心中充滿了幸福感,同時也更加堅定了要努力變強、守護這份來之不易安寧的決心。
而鱗瀧左近次,則是在這溫馨的氛圍中,開始思考該如何自然地引出關于“藍色彼岸花”以及那套“火之神神樂”的更深層次的話題。
他知道,這次看似尋常的家訪,或許將揭開對抗鬼舞 無慘的又一重要篇章。
灶門葵枝端來了兩杯熱茶放到了鱗瀧左近次和炭治郎的面前。
“鱗瀧先生,您這次過來是有什麼事情嗎”
灶門葵枝看向了坐在那里帶著面具的鱗瀧左近次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