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劉水根來了,院外頓時靜下些許。
“爸,你可算來了,好戲剛結……”
“閉嘴。”
“哦~”
“……”
劉水根來到院中,看了一眼楊旭,才掃了眼空氣散發著血腥味的現場。
最後視線落在跟前幾步距離,狼狽不堪的趙扒皮兩口子。
“趙……”
他正準備開口。
卻被趙 搶了先。
他一邊抹著嘴角不斷往外流淌混著血的口水,一邊咕咕噥噥地控訴楊旭︰
“春張!陽虛搶我老造家……”
“行了行了,牙都沒了還不老實,唧唧嗚嗚的听得人耳郭疼。”
劉水根不耐煩揮手打斷,他指向身後的房子︰
“王秀這房屋和田地的事,我早就了解清楚。”
“就算這些都還在梁子名下,按照國家法律條例,即使王秀改嫁了,她依舊是這些遺產的第一繼承人。”
“合法的!告鎮上去都沒用。”
就算他們不信楊旭的話,但劉水根絕不會騙人。
尤其‘合法’二字就像一記鐵錘。
‘ ’地狠狠砸在趙扒皮兩口子心髒上,砸了個稀巴爛,徹底斷了他們的後路。
趙 頓時感覺天‘轟隆’一下塌了下來,整個人又直挺挺地癱倒在地上,血嘴張張合合,似乎在念叨著“白忙活了、白忙活了”。
朱銀花也不是疼暈過去,還是絕望地哭暈過去,人不動彈。
劉水根見兩人這般,趕緊叫在院外等候的陳寶來幾個治保員將人送回家去。
頓時院內清淨了。
而听了村長的話,又見趙扒皮兩口子的慘狀,院外不少鄉親們露出恍然的神色。
“俺這會兒才整明白,合著這梁子留下的遺產,不論老趙家他們如何使陰招搶,法律上這些都是屬于王秀的呀。”
“俺也是,那楊旭剛使計到手的兩張證明,不是強搶,而是拿回嘍。”
“哎,趙扒拉這次吃了沒文化的虧喲。”
“你話說的,搞得像咱們也沒文化似的。”
“可不是,若不然剛咋沒人站出來幫大旭和王秀說話呢?”
“這……”
見大家伙兒有覺悟。
楊旭並未記怪他們剛沒幫忙說話,反而頓感欣慰。
這正是他瞧見的結果……
劉水根見狀,立刻見縫插針。
“曖曖曖,大家伙兒都靜一靜。”
他走到院中央,抬手往下壓了壓,“村長我有話要說……”
“???”
眾人疑惑看去。
村里除了合作社的事,就是剛趙扒皮鬧事。
難道又發生啥事了?
見靜了下來,劉水根扭頭看了眼楊旭,見楊旭點頭。
他扭回頭,神情嚴肅掃了眼鄉親們︰
“今兒你們也瞧見了,若不是趙扒皮這事鬧的,在場各位剛指定是誤會楊旭了,只是不敢當面說罷了。”
眾人撇嘴︰“……”
怕被打唄。
但也確實頓感一絲慚愧。
這下他們都不敢正眼與楊旭直視。
楊旭倒是不以為然,嘴角掛著意味深長的笑意。
“大旭,你說鄉親們會接受咱們辦幼兒園嗎?”
廖婷趁著大家伙兒心虛的空檔,小聲問楊旭。
楊旭聳肩,“會吧。”
王秀輕聲笑了笑,“我覺得會。”
劉金旺也湊上來搭腔,一副“我了解”的模樣︰
“我覺得不會,他們特定舍不得掏錢。”
楊旭三人斜了他一眼︰“閉嘴!”
“哦~”
劉金旺訕訕閉上嘴,用手指在唇前如拉鏈般橫著一拉。
這時劉水根的聲音再次響起。
“好了,大家伙兒也甭心里犯嘀咕了。”
他雙手背後,目光掃過幾個正在院牆玩泥巴的半大孩子,嘆了口氣︰
“咱農村人都懂一個理兒,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這話兒擱以前,咱們覺得是命,得認命。”
“可現在想想,害了不少人吶!”
此話一出,鄉親們並未有很大的反應。
只是面面相覷,一臉霧水。
村長今兒是咋了?
好端端說這些干啥?
楊旭見狀也不急。
他蹲在屋廊下的台階上,掏出煙點上。
听著劉水根繼續。
“咱自己甘心當一輩子打洞的老鼠,咱們的娃呢?”
他指向那幾個玩泥巴的娃娃,“也得跟著在土里刨食,當一輩子沒文化的莊稼人?”
“就跟今兒趙扒皮似的,鬧得最後得不償失。”
話音落下。
人群里開始一些騷動了。
于是有人伸著脖子,嘟囔了句︰
“村長,你說這些到底是啥意思?干脆明說得了,說這些咱們也猜不懂。”
其他人紛紛點頭。
“啥意思?”
劉水根有些氣樂了,手指點了他們一圈︰
“我的意思是,咱腦子里那封建固化的老黃歷該扔了。”
“現在政策好了,為啥咱們的娃還得走咱老路?”
他說著,走到一個老漢跟前︰
“老六哥,你種了一輩子地,這方面最精了。”
“你是等苗長了岔子再掰回來,還是從小就給它們間距得當,施肥澆水?”
“那當然是從小伺候啊!”
老六哥想也不想答道。
“對嘍!養孩子跟種地一個理兒。”
劉水根一拍大腿,“你現在不舍得那點書本費,就像舍不得那點肥料錢。你覺著是省了,可以後呢?”
“等娃長大了,跟咱們只懂種地,其他的腦子空蕩蕩。”
“到時候,他種地還是一個鋤頭一個坑,累個要死。那讀過書的直接用新技術耕種,輕松得快活。”
“甚至進鎮連個路牌都看不懂,還容易被心術不正的給蒙騙,竟干些缺德事。”
他拍了拍胸口,一臉後悔︰
“咱這當爹娘的,心里是啥滋味?反正我這心里頭悔,沒能讓孩子多讀書,只曉得整天混吃混喝。”
話落。
站在身後,抽煙抖腿的劉金旺忽然神情怔了怔。
爸這是拐著彎罵我長岔了?
楊旭三人朝他看去,眼神在說︰
“不用懷疑,說的就是你。”
“……”
鄉親們听了看了眼那幾個光屁股的孩子,陷入了深思。
劉水根見狀,覺得是時候直奔主題了。
“最近咱們村不僅有農業合作社一件喜事,這鎮上來的廖老師,打算在咱們村創辦幼兒園。”
他指向身後的廖婷,“是為了給讀小學前的娃娃們,提前灌輸和培養正確的習慣與能力,正是給咱村娃改命的第一步。”
這下鄉親們徹底明白了。
村長是想勸他們接受村里辦幼兒園,送娃提早去學習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