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官家親臨前線,若是被那金人知曉,若是這四路大軍中但凡有一路敗北,金人鐵騎便會長驅直入,直搗……”
“傳,傳旨!”
不等秦檜說完,趙構嚇得渾身一哆嗦,幾年前被金人追著亡命海上的光景立刻顯現在他的眼前。
他嘴唇哆嗦著,話都有些說不利索了“命,命劉光世所部即刻退守太平州,萬萬不敢與敵硬踫,不對,是不可硬踫!同時命四路大軍即刻相機而退,以保存兵馬,確保原有城池不失即可!"
當初誓師北伐收復失地的雄心壯志,早已拋之腦後。
他自己更是做了返回臨安的打算,生怕與父兄吃了團圓飯。
“皇上,以臣之見還是即刻召回正在巡視建康的張浚張都督,再做商議…”
“商議什麼?一個張浚能頂多少兵馬,能打跑三十萬金人鐵騎嗎?”
趙構生硬的打斷了趙鼎的話,並大聲喝道“即刻傳旨!”
秦檜悄悄退至一側,對趙鼎射來的灼人目光並未理會,嘴角還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趙鼎無奈,只得迅速擬旨,傳令各軍。
韓肖冑素來是張浚的支持者,為了不讓此次北伐功虧一簣,他在旨意傳達之時,火速派出特使知會遠在建康的張浚,希望他能改變官家心意。
張浚接到韓肖冑密信之後,火冒三丈,他此次排除萬難,一手促成的四路北伐大軍,眼看就要前功盡棄,毀于一旦。
想到撤軍旨意不日便會傳達各軍,若是劉光世大軍一退,劉麟一旦佔據廬州,那其他幾路大軍的側翼就會暴露,定會相繼撤退,俱時自己主導的此次北伐,終將功敗垂成。
他深知劉光世此人的為人,想必他不等朝廷軍令到達,早已撤軍太平州,那此時的廬州恐怕已是座空城,想到此他不禁額頭冷汗直冒,查看著眼前的作戰地圖,心中暗嘆此時能挽狂瀾于既倒的只有岳飛了。
劉光世的側翼便是岳飛,此刻正在組織進攻蔡州,距離廬州最近。
岳飛也是堅定的北伐支持者,即使拿到朝廷撤軍命令,想必也會心有不甘,想到此,他立即派出特使,快馬加鞭飛馳盧氏城,令岳飛立即派出一支部隊前往廬州駐防,一定不能讓偽齊的軍隊佔領廬州。
在信中,他信誓旦旦向岳飛保證,自己火速去勸諫皇上,一定會讓皇上收回軍令。
距離蔡州不遠的岳家軍大營內,岳飛正在組織兵馬進攻重鎮蔡州,接到朝廷軍令之時如遭五雷轟頂,他怎麼也想不通,劉光世竟然不放一箭就退守太平洲,更想不通朝廷也是如此畏敵不前,一遇到丁點困難就毫無斗志。
岳飛把軍令狠狠拍在桌案之上,抬頭望向堂外,悲嘆道“朝廷秣馬厲兵許久,才組織起如此一場頗具規模的北伐大業,四路大軍勢頭強勁,可偏偏……唉!”
“將軍,朝廷下令撤軍了?”張憲疑惑道。
岳飛沒有說話,重重地點了點頭。
待眾人得知是劉光世棄守廬州之後,無不義憤填膺,大罵不止。
王俊瞥了一眼王貴,二人交換了一下眼神,嘴角皆劃過一絲冷笑,得意自己的判斷準確。
“將軍,趕快想辦法吧,若是廬州城被劉麟攻下,我們的側翼就危險了!”張憲急急說道。
“報!”
一名傳令兵火速趕來,“將軍,張相爺自建康發來密信!”
“張相爺?”岳飛眼中閃過一絲光,急急招手,“快呈上來!”
岳飛急急打開書信,緊皺的眉頭緩緩舒展開,堂下幾位將官看著岳飛舒展的眉頭猜到此事或有回旋余地,不禁著急問道“張相爺另有指示?”
岳飛微微頷首,沉聲問道︰“岳雲此刻在何處?”
“按照既定計劃,岳公子率一萬兵馬自襄陽出征,已于今日上午攻克真陽。眼下正命將士們秣馬厲兵,只待與我大軍合力夾擊蔡州!”
張憲躬身回稟,語氣中帶著幾分振奮。
岳飛听罷,眉頭微蹙,擺了擺手道︰“蔡州暫且圍而不攻,等到朝廷軍令再作計較。”
稍頓,他目光一凝,又沉聲下令︰“即刻傳令真陽,命岳雲即刻引兵東進,駐守廬州,務必死守城池,等候劉光世大軍換防!”
“得令!”一名傳令官得令就要往外跑,就被岳飛喝住,厲聲道“告訴岳雲,若是擅自撤離,以軍法論處,絕不姑息!”
令到軍行,岳雲接旨後,留出一小隊人馬駐防真陽,自己領大軍火速趕往廬州。
果真如張浚所料,劉光世向朝廷奏報退守太平州之後,趕往廬州的傳令官後腳也出了門,不日,王德便拋下廬州,率眾退回了太平洲,與劉光世合並一處,堅守不出。
岳雲自接到駐防廬州的命令之後便火速率兵前往。
真陽距廬州四百多里,便是騎兵急行軍,最快也得五六日才能抵達,步兵更是要多耗三四天。
岳雲心念電轉︰倘若讓劉麟大軍先一步佔據廬州,以自己眼下這點兵力,即便再多三四倍,也休想攻破那城高牆厚的廬州城。
念及此,他當即拍板︰自己先率兩千輕騎兵火速趕往廬州搶佔城池,步兵隨後跟進。
是日,夕陽西下。
經過幾晝夜的急行軍,岳雲一行兩千人馬,已是人困馬乏,眼看城池隱隱若現,隊伍當即放慢速度,派出一小股兵力前行試探。
不多時,探馬來報,瀘州城城門大開,沒有任何兵力駐扎。
“看來劉麟大軍還沒有發現這是一座空城!”岳雲長吁一口氣,當即下令人馬入城!
喜歡八龍伏金槍請大家收藏︰()八龍伏金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