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蕪策馬奔回洛陽城時,城門上的晨鼓剛敲過第三通。她翻身下馬,不等侍衛牽走馬匹,便提著染了些許塵土的裙裾往皇宮趕——郭崇在山道入口布防的消息需盡快稟報符太後,更要請旨增派兵力,以防宋軍卷土重來。
御書房內,符太後正對著輿圖沉思,案上的捷報還攤開著,墨跡未干的“宋軍潰退”四字旁,已被她用朱筆圈出三道痕跡。見青蕪進來,她抬眸問道︰“緱氏山的防務安排妥當了?”
“郭將軍留了百名士兵駐守山道入口,又在竹林兩側設了暗哨,但宋軍既已發現糧道,必然會派更多人馬來犯。”青蕪躬身回話,指尖無意識摩挲著袖口——昨夜攀爬崖壁時被藤蔓劃破的口子,此刻還隱隱作痛,“臣懇請太後再調兩百銳卒,分守谷口與臨時糧倉,同時讓登封縣令加快征調民夫,趁宋軍未重整兵力前,多運些糧草回洛陽。”
符太後點頭,當即提筆擬旨,朱砂在宣紙上落下有力的字跡︰“你親自去調兵,順帶把這封密信交給郭崇——告訴他,若遇危急情況,可棄糧保人,洛陽城還能撐三日,不必為了一時糧草折損主力。”
青蕪接過密信,剛要轉身,殿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內侍捧著一份沾了露水的塘報闖進來,聲音發顫︰“太後!緱氏山方向傳來急報,宋軍……宋軍燒了我們的臨時糧倉!”
“什麼?”符太後猛地站起身,案上的茶杯被撞得傾斜,茶水潑在輿圖上,暈開一片深色的水漬,“說清楚,糧倉怎麼會被燒?”
“據斥候回報,宋軍昨夜退去後,暗中留了一支輕騎繞到山谷後側,今日拂曉趁暗哨換班時,放火燒了半倉粟米。郭將軍雖率軍趕去救火,可風向不利,最終只搶出三成糧草,還有十余名獵戶葬身火海。”內侍的聲音越來越低,不敢抬頭看符太後的臉色。
青蕪只覺心口一沉——那半倉粟米本夠洛陽城三日之用,如今只剩三成,若後續運糧再出變故,城內軍民怕是真要斷糧了。她咬了咬唇,上前一步道︰“太後,臣請命即刻返回緱氏山。宋軍剛燒了糧倉,必然放松警惕,臣可帶著新調的銳卒,趁勢突襲他們的臨時營地,既能報燒糧之仇,也能拖延他們再次進攻的時間。”
符太後沉吟片刻,終是搖頭︰“不可。你若離開,洛陽城內再無可用之人統籌糧道事務。郭崇能守住山道已是不易,你需留在城中,協調登封與洛陽的運糧節奏。至于宋軍的營地,我自有安排。”她說著,從袖中取出一枚刻著“符”字的令牌遞給青蕪,“持此令牌可調動城內所有民夫,務必在三日內將登封剩余的糧草運完,若遇阻礙,可先斬後奏。”
青蕪接過令牌,指尖觸到冰涼的金屬時,忽然想起昨夜在崖頂看到的篝火灰燼——那時她還以為找到了生機,卻未想糧道的危機來得如此之快。她躬身領命,轉身往殿外走去,晨光透過窗欞照在她身上,卻沒讓她感受到半分暖意。
與此同時,汴京的高懷德軍營內,一場無聲的較量正悄然展開。
高懷德站在營帳中央,看著地上跪著的黑衣人,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黑衣人穿著宋軍的服飾,背上卻背著一把染血的短刀,刀鞘上刻著的“石”字,在燭火下格外刺眼——這是石守信親兵的制式佩刀。
“說,是誰派你來殺我的?”高懷德的聲音冷得像冰,手按在腰間的劍柄上,指節因用力而泛白。昨夜他在營帳內批閱防務文書,黑衣人突然從帳頂翻下,若不是貼身侍衛反應快,此刻他早已成了刀下亡魂。
黑衣人咬緊牙關,一言不發。高懷德冷笑一聲,示意侍衛上前︰“看來不給你點顏色看看,你是不會開口了。”
侍衛剛要動手,營帳外突然傳來一陣喧嘩。高懷德皺眉,剛走到帳口,就見石守信帶著百名親兵圍了過來,手中長槍直指營帳︰“高懷德!你竟敢派人刺殺我,今日我定要討個說法!”
高懷德一愣,隨即明白過來——這是有人故意設局,想讓他和石守信徹底反目。他側身讓開,指著地上的黑衣人︰“石將軍倒是說說,我何時派人刺殺你了?昨夜此人潛入我營帳行刺,刀鞘上還刻著你的記號,我倒要問問你,這是怎麼回事!”
石守信探頭往營帳內看了一眼,見黑衣人背上的短刀果然是自己親兵的制式,臉色瞬間變了︰“不可能!我的親兵絕不會私自離營,更不會去刺殺你!定是你故意栽贓陷害!”
“栽贓陷害?”高懷德往前一步,與石守信針鋒相對,“昨夜你在營門口堵我,今日就有人帶著你的刀來殺我,若不是你授意,誰會有這麼大的膽子?”
兩人的爭吵引來了不少士兵圍觀,營內的氣氛頓時劍拔弩張。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李謙帶著十名侍衛趕來了,他翻身下馬,看著對峙的兩人,故作驚訝地問道︰“兩位將軍這是怎麼了?昨夜太後才叮囑你們要和睦,今日怎麼又吵起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石守信見李謙來了,立刻上前告狀︰“李使者,高懷德派人刺殺我,還故意栽贓給我的親兵,你可得為我做主!”
高懷德也不甘示弱︰“李使者明鑒,是石將軍先派人刺殺我,我有證人在此,可隨時對質!”
李謙皺著眉頭,走到黑衣人面前,仔細查看了他背上的短刀,又看了看黑衣人的傷勢——他肩上有一道新鮮的刀傷,顯然是昨夜行刺時被侍衛所傷。李謙沉吟片刻,故作難色地說︰“兩位將軍,此事蹊蹺得很。這黑衣人雖帶著石將軍親兵的佩刀,但未必就是石將軍派來的。不如我們將他押回皇宮,交給太後審問,也好還兩位將軍一個清白?”
石守信和高懷德都知道,此刻爭論下去也無濟于事,只能點頭同意。李謙讓人將黑衣人押起來,又對兩人說︰“太後還在宮里等著消息,兩位將軍不如隨我一起去見太後,順便匯報一下防務部署?”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警惕——但事已至此,也只能跟著李謙往皇宮走。沿途的士兵和百姓見兩人又被李謙領著往皇宮去,紛紛議論起來,有人說石守信要奪權,有人說高懷德想叛國,流言像野草一樣在汴京城里蔓延。
御書房內,符太後听完兩人的敘述,又看了看被押進來的黑衣人,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她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慢悠悠地說︰“此事確實蹊蹺。石將軍的親兵佩刀,怎麼會出現在刺殺高將軍的人身上?莫非是有人故意挑撥你們的關系?”
石守信立刻點頭︰“太後明鑒!定是有人想挑撥我和高將軍的關系,好趁機擾亂汴京的防務!”
高懷德也附和道︰“太後說得有理。汴京如今正是用人之際,若我們兩人反目,只會讓敵人有機可乘。”
符太後放下茶杯,目光落在黑衣人身上︰“你且如實招來,是誰派你來的?若你肯說實話,我可饒你不死。”
黑衣人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猶豫,隨即又低下頭,一言不發。符太後冷笑一聲,對李謙說︰“看來此人是不肯招了。你把他押下去,好好審問,務必查出幕後主使。”
李謙躬身領命,讓人將黑衣人押了下去。御書房內只剩下符太後、石守信和高懷德三人,氣氛一時有些凝重。符太後看著兩人,緩緩說道︰“你們兩人都是汴京的棟梁,若是因為這點小事反目,豈不是讓趙匡胤看了笑話?今日之事,我暫且不追究,但若再有人在暗中挑撥,休怪我不念舊情。”
石守信和高懷德連忙躬身行禮︰“臣等遵旨。”
“你們下去吧,好好整頓軍營,別再讓流言影響了軍心。”符太後揮了揮手,示意兩人退下。
兩人退出御書房後,符太後立刻叫來李謙︰“黑衣人招了嗎?”
李謙躬身回話︰“回太後,那黑衣人嘴硬得很,無論怎麼審問都不肯開口。不過臣在他身上搜出了一枚令牌,上面刻著‘趙’字,想來是趙匡胤的人。”
符太後眼中閃過一絲冷意︰“趙匡胤倒是打得好算盤,想借我的手除掉石守信和高懷德,可惜他低估了我。你去告訴石守信,就說黑衣人招認了,是高懷德暗中勾結趙匡胤,想借刺殺之名除掉他。再去告訴高懷德,就說黑衣人招認了,是石守信受了趙匡胤的指使,想趁機奪權。”
李謙一愣,隨即明白過來︰“太後英明!這樣一來,石守信和高懷德定會徹底反目,汴京的局勢就會大亂,趙匡胤也會以為他的計謀得逞了。”
“嗯。”符太後點頭,“你盡快去辦,務必讓他們兩人在三日內動手。另外,再給郭崇傳個消息,讓他在緱氏山設伏,等宋軍再次進攻時,一舉將他們殲滅,徹底打通糧道。”
李謙躬身領命,轉身往殿外走去。符太後看著輿圖上洛陽和汴京的位置,手指在兩地之間輕輕劃過——這場棋局,她已經布了這麼久,是時候該收網了。
緱氏山的山道上,郭崇正指揮士兵加固防御工事。昨夜宋軍燒了糧倉後,他便知道宋軍不會善罷甘休,于是連夜讓人在山道兩側挖了陷阱,又在谷口布置了拒馬,只等宋軍來犯。
“將軍,洛陽城派來的銳卒到了。”一名侍衛匆匆跑來,指著山道入口的方向。
郭崇抬頭望去,只見兩百名銳卒正列隊走來,為首的將領手中拿著一枚刻著“符”字的令牌——這是符太後派來的援兵。他松了口氣,迎上前去︰“辛苦各位了,快隨我去布置防御。”
將領躬身行禮︰“將軍客氣了。太後有旨,讓我們听憑將軍調遣,務必守住糧道。”
郭崇點頭,領著將領往山道深處走去。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照下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他知道,宋軍很快就會來犯,這場戰斗,不僅關乎糧道的安全,更關乎洛陽的存亡。
而汴京的高懷德軍營內,高懷德正看著李謙送來的密信,臉色鐵青。密信上寫著,黑衣人招認了,是石守信受了趙匡胤的指使,想借刺殺之名除掉他,再趁機奪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石守信!你竟敢勾結趙匡胤,背叛後周!”高懷德猛地將密信摔在地上,手按在腰間的劍柄上,眼中滿是怒火。他想起昨日石守信在營門口堵他的情景,又想起昨夜黑衣人刺殺他的場景,心中越發覺得李謙的話可信。
“將軍,我們現在該怎麼辦?”一名侍衛上前問道。
高懷德深吸一口氣,眼神變得堅定︰“傳我命令,全軍戒備,明日一早,我要親自去石守信的軍營討個說法!若是他不肯認罪,我便將他拿下,交給太後處置!”
侍衛躬身領命,轉身往營外走去。高懷德看著窗外的夜色,心中暗暗發誓——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他都要保住汴京,保住後周的江山。
與此同時,石守信的軍營內,石守信也收到了李謙送來的密信。密信上寫著,黑衣人招認了,是高懷德暗中勾結趙匡胤,想借刺殺之名除掉他,再趁機掌控汴京的兵權。
“高懷德!你這個叛徒!”石守信猛地一拍桌子,案上的茶杯被震得跳了起來,茶水潑了一地。他想起昨日高懷德在御書房內與他爭執的情景,又想起今日高懷德說有人帶著他的佩刀去刺殺他的事情,心中越發覺得李謙的話可信。
“將軍,我們現在該怎麼辦?”一名親兵上前問道。
石守信眼神陰鷙︰“傳我命令,全軍備戰,明日一早,我要去高懷德的軍營,揭穿他的真面目!若是他敢反抗,就地處決!”
親兵躬身領命,轉身往營外走去。石守信看著牆上掛著的鎧甲,手指輕輕撫摸著上面的紋路——他在汴京經營多年,絕不能讓高懷德毀了他的一切。
夜色漸深,汴京的兩座軍營內,士兵們都在緊張地備戰,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肅殺之氣。沒有人知道,這場即將爆發的沖突,不過是符太後棋局中的一步棋。而洛陽的緱氏山山道上,郭崇正指揮士兵做著最後的準備,等待著宋軍的到來。
一場關乎後周存亡的較量,即將在洛陽和汴京同時展開。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的立場而戰,卻不知道,他們的命運早已被一只無形的手所掌控。
次日拂曉,汴京的高懷德軍營外,高懷德帶著百名親兵,手持長槍,氣勢洶洶地往石守信的軍營趕去。而石守信也帶著百名親兵,在營門口嚴陣以待,手中的短刀在晨光下閃著冷芒。
兩隊人馬在中途相遇,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高懷德勒住馬韁,指著石守信罵道︰“石守信!你勾結趙匡胤,背叛後周,還敢派人刺殺我,今日我定要將你繩之以法!”
石守信冷笑一聲︰“高懷德!你才是叛徒!你暗中勾結趙匡胤,想借刺殺之名除掉我,再趁機奪權,別以為我不知道你的陰謀!”
“你胡說!”高懷德怒喝一聲,舉起長槍就朝石守信刺去。
石守信也不甘示弱,拔出短刀迎了上去。兩隊親兵見狀,也紛紛拔刀相向,廝殺起來。刀光劍影中,鮮血染紅了地面,喊殺聲在汴京城里回蕩,驚醒了沉睡的百姓。
而緱氏山的山道上,宋軍果然再次來犯。為首的將領手持長槍,帶著千余名士兵,氣勢洶洶地往谷口沖來。郭崇站在谷口的拒馬後,看著迎面而來的宋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早已在這里布好了埋伏,就等宋軍自投羅網。
“放箭!”郭崇高聲喊道。
埋伏在山道兩側的士兵立刻拉弓射箭,箭雨瞬間射倒了數十名宋軍士兵。宋軍將領見狀,大怒道︰“給我沖!拿下谷口,燒了他們的糧倉!”
宋軍士兵們雖然死傷慘重,但還是在將領的指揮下,奮力往前沖。就在他們快要沖到谷口時,郭崇突然下令︰“放下陷阱!”
山道兩側的士兵立刻拉動繩索,數十個陷阱瞬間打開,宋軍士兵紛紛掉了下去,慘叫聲不絕于耳。宋軍將領見狀,知道中了埋伏,連忙下令撤退。
郭崇怎會放過這個機會,立刻下令追擊︰“全軍出擊!務必將宋軍殲滅!”
士兵們紛紛沖出谷口,朝著宋軍撤退的方向追去。山道上,喊殺聲、慘叫聲此起彼伏,一場惡戰就此展開。
汴京的皇宮內,符太後站在御書房的窗前,听著遠處傳來的喊殺聲,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她知道,石守信和高懷德已經動手了,汴京的局勢已經大亂。而緱氏山的戰斗,郭崇也一定能取得勝利。
“太後,緱氏山方向傳來捷報,郭將軍設伏殲滅了宋軍主力,徹底打通了糧道,第一批糧草已經在運往洛陽的路上了。”李謙匆匆跑來,臉上滿是興奮。
符太後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好!郭崇果然沒有讓我失望。你再去告訴郭崇,讓他在鞏固糧道防務的同時,盡快率軍回師洛陽,準備出兵汴京,討伐趙匡胤。”
李謙躬身領命,轉身往殿外走去。符太後看著窗外的晨光,心中暗暗說道︰“趙匡胤,你的死期到了。後周的江山,絕不會落入你的手中。”
一場席卷後周的風暴,即將來臨。而青蕪、郭崇、石守信、高懷德等人,都將在這場風暴中,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他們的選擇,將決定後周的未來,也將決定他們自己的命運。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