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戍邊之議與加冕諾
午後的陽光透過主營帳的窗欞,在案幾上投下長長的光斑。趙玉娥和趙玉燕坐在帳內的矮凳上,面前的青瓷碗里還剩著半盞涼茶——自晨時從主營帳離開,不過兩個時辰,柴宗訓又派人將她們請了過來。帳內的將領和文官已盡數退去,只余下內侍在帳門處候著,空氣中彌漫著墨香與淡淡的檀香,比晨間多了幾分沉靜。
柴宗訓坐在案幾後,手里握著一支狼毫筆,筆尖懸在一張素箋上方,卻遲遲沒有落下。他抬眼看向對面的姐妹倆,目光在趙玉燕緊繃的指尖與趙玉娥微蹙的眉頭上掃過,輕聲道︰“方才和符大人他們商議完攻城的事,總覺得還有些話要跟你們說。”
趙玉娥起身行了一禮︰“殿下有話但說無妨,我們姐妹听著便是。”
柴宗訓放下狼毫筆,指尖在案幾上輕輕摩挲著——那是一張剛繪制好的汴梁城防簡圖,西門的位置被紅筆圈了三道,旁邊還標注著“遼騎五千”的小字。他沉默片刻,忽然開口︰“若是你們爹肯投降,我倒有個想法,還沒跟我娘提過,先跟你們說說。”
趙玉燕的身子瞬間坐直了,眼楮緊緊盯著柴宗訓,連呼吸都放輕了些。趙玉娥也屏住呼吸,心里隱隱有了些期待,又摻著幾分不安——她知道柴宗訓的決定,將直接關系到爹的生死。
“等戰事結束,”柴宗訓的聲音比午後的陽光更柔和些,卻帶著不容置疑的認真,“我會請旨收回趙將軍所有的兵權和職務,然後派他去戍邊。”
“戍邊?”趙玉娥猛地抬頭,聲音里帶著一絲驚訝。她原以為柴宗訓會讓爹去鎮州養老,卻沒想到是去戍邊——邊疆苦寒,戰事不斷,爹年近半百,若是去了那里,豈不是和流放沒什麼兩樣?
趙玉燕也急了,站起身道︰“殿下,戍邊太危險了!我爹他……”
“燕兒,先听殿下把話說完。”趙玉娥拉住妹妹的手,輕輕搖了搖頭。她知道此刻打斷柴宗訓,只會讓事情更糟,不如先听清楚他的打算。
柴宗訓看著姐妹倆焦急的模樣,眼底閃過一絲理解,繼續道︰“我知道戍邊苦,可這也是保護他的辦法。”他拿起案幾上的素箋,在上面寫了一個“符”字,又劃了一道橫線,“我娘和符彥卿他們,一直想治趙將軍的罪,若是讓他留在中原,就算我保著他,也難免會有麻煩。去戍邊就不一樣了,他還是將軍,有自己的兵馬,只是守著邊境,遠離朝堂紛爭,反而能平安。”
他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而且我已經想好了,給趙將軍派去的戍邊之地,是雁門關附近的代州。那里雖有遼人襲擾,可城池堅固,糧草充足,只要不主動挑起戰事,就能安穩。我還會派李將軍跟著去,李將軍是我爹的舊部,為人忠厚,能幫著趙將軍打理軍務,也能替我照看他。”
趙玉娥的心漸漸沉了下來。柴宗訓說得有道理,符太後和符彥卿對爹恨之入骨,若是爹留在中原,遲早會被他們找到把柄。去戍邊雖然苦,卻能避開朝堂的明槍暗箭,確實是眼下最好的選擇。可她一想到爹要遠離家鄉,去那苦寒之地,心里就一陣發酸。
“殿下,”趙玉娥輕聲問道,“那我和妹妹呢?我們能跟著爹去代州嗎?”
柴宗訓看著她,眼神里帶著一絲復雜,搖了搖頭︰“不能。你們不能去代州。”
趙玉燕的眼圈瞬間紅了︰“為什麼?我們想陪著爹!”
“因為我有別的安排。”柴宗訓站起身,走到姐妹倆面前,目光落在趙玉燕臉上,又轉向趙玉娥,聲音異常鄭重,“我答應你們,等我二十歲加冕之後,就算後宮有再多佳麗,也不會忘記你們。等天下太平了,後周的江山穩固了,我就冊封你們為皇後,正牌的皇後。”
“皇後?”趙玉娥和趙玉燕都愣住了,像是沒听清他的話。她們原以為柴宗訓最多會讓她們做個妃子,卻沒想到他會許下“皇後”的承諾——而且還是“正牌的”。
柴宗訓看著她們驚訝的模樣,嘴角露出一絲淺淺的笑意︰“我知道你們可能不信,可我說到做到。”他想起去年深秋在殿寢宮里的場景,桂花糕的甜香仿佛還在鼻尖縈繞,“當年在汴梁,我跟你們說要娶你們做妃子,現在我想改改——我要娶你們做皇後。至于延壽女,”他頓了頓,聲音里多了幾分無奈,“她是遼主的女兒,我不能失信于遼人,所以也會冊封她為皇後,不過你們放心,我心里有數,不會讓你們受委屈。”
趙玉燕的眼淚掉了下來,卻不是因為難過,而是因為激動。她拉著趙玉娥的手,聲音帶著哭腔︰“姐姐,你听到了嗎?殿下說要冊封我們為皇後!我們以後能和爹團聚,還能做皇後!”
趙玉娥卻沒有妹妹那麼激動。她看著柴宗訓,眼神里帶著一絲疑惑︰“殿下,您為什麼要對我們這麼好?我們是‘亂臣賊子’的女兒,您這麼做,不怕被太後和大臣們反對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柴宗訓看著她,沉默了片刻,才輕聲道︰“因為我記得,去年冬天我生病的時候,是你冒著雪去宮里給我送藥;我被趙將軍軟禁在東宮的時候,是燕兒偷偷給我送點心,跟我說‘殿下別害怕’。”他頓了頓,聲音里帶著一絲沙啞,“我雖然小,可我知道誰對我好。趙將軍雖然奪了後周的江山,可你們姐妹倆,從來沒有害過我。”
他轉過身,走到案幾前,拿起那支狼毫筆,在素箋上寫下“趙玉娥”“趙玉燕”三個名字,又在旁邊畫了一個小小的皇冠︰“我知道現在說這些,你們可能覺得不真實。可我向你們保證,只要你們相信我,等我長大,一定兌現承諾。現在你們要做的,就是安心待在營里,等攻城結束,我會先送你們去鎮州,那里有我娘安排的人,能照顧你們。等我把朝堂的事理順了,就接你們回汴梁。”
趙玉娥看著素箋上的名字和皇冠,心里一陣糾結。她知道柴宗訓說的是真心話,可她也知道,這份承諾要實現,太難了。符太後不會同意,大臣們不會同意,遼人也不會同意。而且還有十二年,十二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很多事,柴宗訓會不會變心,誰也說不準。
就在這時,帳外傳來內侍的聲音︰“殿下,太後派人來了,說有要事跟您商議。”
柴宗訓皺了皺眉,對姐妹倆道︰“你們先回偏帳吧,這件事你們好好想想,想好了再告訴我。”他頓了頓,又補充道,“我還有件事要跟你們說,我下個月初就要過生日了,生日一過,就滿八歲了。這幾個月跟著先生讀書,認識了不少字,以後我就能自己批奏折,自己做決定了。”
趙玉娥和趙玉燕對著柴宗訓行了一禮,轉身走出了主營帳。剛走出帳門,就看到一位穿著宮裝的女子正往帳內走,那是符太後身邊的女官,臉色嚴肅,顯然是有重要的事。
回到偏帳,趙玉燕還沉浸在激動中,拉著趙玉娥的手不停地說︰“姐姐,我們就相信殿下吧!他都答應冊封我們為皇後了,還會騙我們嗎?等爹去了代州,我們去鎮州,以後再回汴梁,一家就能團聚了!”
趙玉娥卻坐在草席上,一言不發。她想起柴宗訓提到的韓通和王彥升——這兩個人都是後周的老將,當年爹在陳橋驛起兵時,韓通曾試圖反抗,卻被王彥升殺死。可柴宗訓卻說韓通消失了,王彥升也不知道去哪了,符太後還沒有說。這里面肯定有問題,說不定是符太後故意隱瞞了什麼。
“燕兒,你別太高興了。”趙玉娥輕聲道,“柴宗訓雖然許下了承諾,可他現在還小,很多事都做不了主。符太後和符彥卿不會同意他這麼做的,遼人也不會同意。而且韓通和王彥升的事,殿下說得含糊不清,這里面肯定有貓膩。”
趙玉燕的笑容漸漸消失了,她看著姐姐,小聲道︰“那你說,我們該怎麼辦?難道要拒絕殿下嗎?”
“不,我們不能拒絕。”趙玉娥搖了搖頭,“現在我們沒有別的選擇。若是拒絕了殿下,不僅爹的性命難保,我們也會有危險。我們只能先答應他,走一步看一步。”
她頓了頓,聲音里帶著一絲堅定︰“不過我們也要做好準備。要是柴宗訓以後變了心,或者符太後從中作梗,我們就想辦法去代州找爹,就算是去戍邊,我們也要陪著他。”
趙玉燕點了點頭,靠在姐姐的肩膀上。帳外的陽光漸漸西斜,柳枝的影子被拉得很長,落在帳簾上,晃啊晃。姐妹倆都沒有說話,心里都在想著柴宗訓的承諾,想著爹的安危,想著未來的路。
而此刻的主營帳內,柴宗訓正和符太後派來的女官說話。女官遞給他一封密信,輕聲道︰“太後說,韓通已經找到了,現在被關押在鎮州的大牢里,王彥升也投靠了趙匡胤,現在在汴梁城協助防守。太後讓殿下盡快攻城,別給趙匡胤喘息的機會。”
柴宗訓接過密信,拆開一看,臉色瞬間沉了下來。他沒想到王彥升竟然投靠了趙匡胤,王彥升是後周的老將,作戰勇猛,若是他在汴梁協助防守,攻城的難度就會大大增加。而且韓通被關押在鎮州,符太後竟然沒有告訴他,顯然是不想讓他插手這件事。
“我知道了。”柴宗訓把密信放在案幾上,對女官道,“你回去告訴太後,三日後我會準時攻城,讓她放心。”
女官行了一禮,轉身退了出去。柴宗訓坐在案幾後,拿起那封密信,手指緊緊攥著,指節都泛了白。他知道符太後一直在提防他,不想讓他掌握太多的權力。韓通的事,王彥升的事,她都是瞞著他,直到萬不得已才告訴他。
“娘,你到底想干什麼?”柴宗訓輕聲說道,聲音里帶著一絲委屈,又帶著一絲憤怒。他想起剛才對趙玉娥姐妹許下的承諾,心里一陣不安。若是符太後知道了他的打算,肯定會極力反對,到時候他該怎麼辦?是听從母親的安排,還是堅持自己的承諾?
他拿起那支狼毫筆,在素箋上寫下“代州”兩個字,又在旁邊畫了一個小小的盾牌。他知道,想要兌現對趙玉娥姐妹的承諾,想要保護趙匡胤,就必須盡快掌握權力,擺脫符太後和符彥卿的控制。而三日後的攻城戰,就是他的機會——只要他能拿下汴梁城,立下大功,就能在大臣們面前樹立威信,到時候就算是符太後,也不能再隨意擺布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帳外的陽光漸漸落下,暮色籠罩了大營。柴宗訓放下狼毫筆,走到窗邊,推開窗戶。夜風帶著深春的涼意吹進來,夾雜著遠處士兵們的歌聲,還有戰馬的嘶鳴。他望著汴梁的方向,眼神變得異常堅定。
他知道,三日後的攻城戰,不僅關系到後周的復國大業,還關系到他對趙玉娥姐妹的承諾,關系到趙匡胤的生死。他必須贏,而且要贏得漂亮,只有這樣,他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掌控後周的命運。
而此刻的偏帳內,趙玉娥和趙玉燕還在為未來擔憂。趙玉燕靠在姐姐的肩膀上,小聲道︰“姐姐,你說殿下會不會真的兌現承諾?我們真的能做皇後嗎?”
趙玉娥輕輕拍了拍她的背,聲音柔和︰“會的,一定會的。就算殿下以後變了心,我們還有爹,還有彼此。不管以後發生什麼事,我們姐妹都要在一起,不能分開。”
趙玉燕點了點頭,閉上眼楮,靠在姐姐的肩膀上。她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禱,祈禱爹能平安,祈禱殿下能兌現承諾,祈禱這場戰爭能盡快結束。
帳外的夜色越來越濃,營寨里漸漸安靜下來,只有巡邏士兵的腳步聲在石板路上回蕩。偏帳內,姐妹倆並肩躺在草席上,月光從帳頂的破洞里鑽進來,落在她們身上,像一層薄薄的銀紗。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著三日後的黎明,等待著那場注定改變所有人命運的攻城戰。而柴宗訓對趙玉娥姐妹的承諾,就像一顆種子,種在她們心里,也種在柴宗訓心里,只等著天下太平的那一天,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