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座問諾
偏殿的食案上,青瓷碗里的粟米粥還冒著熱氣,蒸騰的白霧模糊了窗欞上未化的雪痕。符太後剛坐下,便見柴宗訓捧著布偶,小口啜著粥,目光卻時不時往她臉上瞟,像是有話想說,又礙于內侍在側,遲遲未開口。
待內侍撤下食案,殿內只剩母子二人時,符太後才拿起帕子,輕輕擦去柴宗訓嘴角的粥漬,聲音溫和卻帶著幾分鄭重︰“訓兒,你昨天在汴梁握著我的手答應的問題,如今到了洛陽,可還記得?”
柴宗訓握著布偶的手猛地一緊,布偶的衣角被他攥得發皺。他抬起頭,眼底的天真褪去幾分,取而代之的是與年齡不符的認真︰“娘,我記得。”他頓了頓,聲音低了些,卻字字清晰,“我答應您,會學著不再哭鬧,會听郭大人和袁將軍的話,會好好學讀兵書,將來……將來幫您守住後周的江山。”
符太後的心像是被什麼東西輕輕撞了一下,又酸又暖。她記得昨日離開汴梁時,城門口風雪正急,柴宗訓攥著她的手,哭得幾乎喘不過氣,反復說著“娘,我怕”。那時她蹲下身,在他耳邊輕聲問︰“訓兒,你敢不敢答應娘,從今往後,做個能扛事的小皇帝?”如今這孩子,竟將這句話記得如此清楚。
她伸手將柴宗訓拉到身邊,讓他坐在自己膝上,指尖輕輕拂過他額前的碎發︰“那你告訴娘,如今在洛陽,你學讀兵書時,若有不懂的地方,會怎麼辦?”
“我會問郭大人。”柴宗訓立刻回答,隨即又補充道,“郭大人說,兵書里的道理,不僅要讀懂字,還要懂人心——就像娘說的,趙匡胤不敢動延壽女,是因為怕遼國出兵,這就是懂人心。”
符太後忍不住笑了,伸手刮了刮他的鼻尖︰“倒是記得清楚。那若將來遇到有人勸你放棄,說後周的江山守不住了,你會怎麼辦?”
柴宗訓的小臉瞬間繃緊,握著布偶的手用力到指節發白︰“我不放棄!”他看著符太後的眼楮,眼神里滿是執拗,“娘說過,延壽女還在汴梁等我們,姨母還在汴梁撐著,還有陝州的袁將軍、洛陽的百姓,他們都在幫我們,我怎麼能放棄?”
說到這里,他突然想起什麼,從符太後膝上滑下來,快步跑到書架前,踮著腳抽出一本泛黃的兵書,又跑回來遞到符太後面前︰“娘,你看,這是郭大人給我的《孫子兵法》,我昨天已經背會了‘兵者,國之大事’這一句。”他仰著小臉,帶著幾分邀功的期待,“我還問郭大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他說,打仗是國家的大事,不能隨便決定,要為百姓著想——就像娘不讓我沖動回汴梁,是怕傷了百姓,對不對?”
符太後接過兵書,指尖撫過書頁上的字跡,眼眶微微發熱。她沒想到,短短幾日,這孩子竟真的長大了許多。她將兵書放在案幾上,重新將柴宗訓摟進懷里,聲音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對,訓兒說得沒錯。娘做的所有事,都是為了百姓,為了讓你將來能做個讓百姓安居樂業的皇帝。”
柴宗訓靠在符太後的懷里,听著她沉穩的心跳聲,突然說道︰“娘,我昨天夜里夢到延壽女了。”他的聲音軟了下來,帶著幾分孩童的委屈,“我夢到她在汴梁的公主府里,一個人對著窗戶看雪,手里還拿著我送她的小木劍。我想喊她,卻怎麼也喊不出聲音。”
符太後輕輕拍著他的背,像是在安撫一只受了驚的小獸︰“那是夢,不是真的。娘已經派了人保護她,還會給她送棉衣和糧草,她不會孤單的。”她頓了頓,又說道,“等我們整合好兵馬,就立刻回汴梁接她,到時候你再把小木劍親手交給她,好不好?”
柴宗訓重重地點頭,小手緊緊抱住符太後的脖子︰“好!娘,我們一定要快點,我怕……我怕趙匡胤會欺負她。”
“不會的。”符太後的聲音堅定,“有遼國在,有你姨母在,還有那些忠心于後周的舊部在,趙匡胤不敢。”她輕輕推開柴宗訓,看著他的眼楮,一字一句地說,“訓兒,你要記住,無論將來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能慌,不能怕。因為你不是一個人,娘會一直在你身邊,還有很多人會陪著你。”
柴宗訓用力點頭,眼底的不安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堅定的光芒。他伸手拿起案幾上的兵書,抱在懷里︰“娘,我現在就去學兵書,我要快點長大,幫你一起守江山。”
符太後看著他小小的身影走向書架,心里既欣慰又酸楚。她知道,讓一個年幼的孩子背負這麼多,太過殘忍,可她沒有選擇。後周的江山,百姓的安危,都壓在她和柴宗訓的肩上,容不得他們有半分退縮。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內侍的聲音︰“太後,郭大人求見,說有關于洛陽防務的要事稟報。”
符太後深吸一口氣,壓下心底的情緒,起身走到門口︰“讓郭大人去議事廳等著,我這就過去。”
她回頭看了一眼正在認真翻看兵書的柴宗訓,嘴角微微上揚。無論前路多麼艱難,只要這孩子還在,只要他們母子同心,就一定能守住後周的希望。她整理了一下披風,快步走向議事廳——新的挑戰,已經開始了。
我可以幫你梳理本章中符太後與柴宗訓的核心對話邏輯,或者根據後續劇情走向,提前構思下一章中“防務要事”的具體內容,你需要嗎?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