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

第63章 淮南寒營議兵戈,北境遼主窺棋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孫甦中 本章︰第63章 淮南寒營議兵戈,北境遼主窺棋局

    顯德七年冬,淮南壽州城外三十里的南唐臨時營寨,被鉛灰色的寒雲壓得喘不過氣。中軍大帳里,燭火在穿帳的寒風中突突亂跳,映著南唐北面行營招討使林仁肇緊繃的臉。他剛把一封揉皺的斥候密報拍在案上,黃銅酒盞里的殘酒濺出幾滴,在案上暈開深色的漬痕。

    “都看清楚了?”林仁肇的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急促,目光掃過帳內幾名核心將官,“自去歲七月柴榮崩逝,柴宗訓那娃娃繼位已半載有余,如今剛滿七歲,符太後垂簾听政,京城里全靠範質、韓通撐著門面。可真正掌兵權的是誰?是趙匡胤!”

    副將孫忌俯身撿起密報,指尖劃過“殿前都點檢兼領忠武軍節度使”的字樣,眉頭擰成疙瘩︰“將軍,後周禁軍分侍衛司和殿前司,韓通掌侍衛親軍,趙匡胤掌殿前司,顯德六年末陛下初即位時,本是要借兩司互相制衡……”

    “制衡?”林仁肇冷笑一聲,伸手按住腰間佩劍,劍穗上的銅鈴輕輕作響,“李重進遠在揚州,袁彥守澶州,侍衛司能調動的兵力不足三成!殿前司的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哪個不是趙匡胤的結義兄弟?連韓通麾下的禁軍小校,半數都受過趙匡胤的恩惠。這後周禁軍,打從顯德七年開春起,早成了他趙家的私兵!”

    帳門“吱呀”一聲被推開,南漢靜江軍節度使潘崇徹帶著兩名偏將掀簾而入,身上還沾著嶺南北上的寒氣。他剛在西側營帳安置好,就听聞南唐將領在議事,便徑直趕了過來︰“林將軍倒是消息靈通,只是我等奉命‘巡邊御寇’,顯德七年以來周軍從未犯境,突然攻壽州,怕是……”

    “巡邊?”林仁肇轉頭看向他,眼底閃過一絲鋒芒,“潘將軍以為,等趙匡胤在汴梁動手奪權,咱們還能安穩‘巡邊’?柴榮在時,我南唐丟了兩淮十四州;趙匡胤若掌權,他比柴榮更狠,顯德七年這光景,後周內亂一定,下一個要滅的就是你我兩國!”

    潘崇徹身後的偏將伍彥柔忍不住開口︰“可後周如今內外不穩,顯德七年以來災異頻發,趙匡胤既要防韓通掣肘,又要鎮撫朝堂,未必敢動南方吧?”

    “就是要趁他沒站穩腳跟!”林仁肇往前一步,手指在地圖上圈出壽州的位置,“壽州是淮南門戶,趙匡胤的殿前司禁軍自顯德七年秋便在晉州馳援,京畿只剩韓通的老弱侍衛軍。咱們攻壽州,他若不回援,淮南必失;若回援,就得從晉州撤兵,遼和北漢那邊必然施壓——這是逼著他腹背受敵!”

    “可……”潘崇徹面露難色,“我等是擅自調兵越過邊境,顯德七年陛下並無伐周詔命。若是打輸了,陛下追責下來,誰擔得起?”

    “打贏了呢?”林仁肇反問,語氣帶著蠱惑,“若能重創趙匡胤的殿前司,甚至奪回兩淮,李煜陛下只會論功行賞;你家陛下盼著擴土久矣,荊南之地近在眼前,他難道會怪罪你‘見機行事’?顯德七年本就是亂世棋局,不搏一把,難道等著趙匡胤來滅國?”

    孫忌在旁附和︰“將軍說得對,戰機稍縱即逝!趙匡胤在晉州與遼軍對峙月余,顯德七年冬寒已重,糧草本就吃緊,最多三日必能收到壽州急報。咱們必須搶在他回援前拿下壽州外城,斷他的糧道!”

    潘崇徹仍在猶豫,伍彥柔拉了拉他的衣袖,低聲道︰“將軍,南漢久居嶺南,顯德以來中原諸侯誰曾正眼瞧過?若能借此時機立下大功,咱們在朝中的地位……”

    潘崇徹盯著地圖上壽州至汴梁的紅線,沉默片刻終是咬牙︰“好!但得定個周全的進軍路線。我南漢軍從荊南出兵,沿淮河東進,攻壽州西南門;你們南唐軍從濠州北上,攻東北門,兩面夾擊,讓後周守軍顧此失彼。顯德七年的這場仗,只能贏不能輸!”

    “就這麼定!”林仁肇當即拍板,“孫忌,你帶五千精兵為先鋒,今夜三更出發,拔除壽州外圍的烽火台,別讓消息提前傳到晉州。潘將軍,你部明日清晨開拔,咱們午時在壽州城下匯合!”

    帳外突然傳來斥候的稟報,林仁肇抬手止住話音,示意斥候進帳。那斥候單膝跪地,遞上一封蠟丸密信︰“將軍,派去汴梁和晉州的人傳回消息,趙匡胤已收到壽州異動的風聲,正召集將領議事,似有回援之意。另外,晉州以北的遼軍,昨夜突然後撤了三十里。”

    “遼軍撤了?”孫忌詫異,“耶律顯德七年秋還催著北漢出兵,向來貪功,怎麼會無故退兵?”

    林仁肇捏著蠟丸沉吟片刻,忽然笑道︰“怕是遼人也看出後周的門道了。趙匡胤若回援淮南,晉州壓力大減,遼軍再耗著也沒好處。不過這樣也好,趙匡胤沒了遼軍牽制,回援會更快,咱們得加快速度!”他轉頭對潘崇徹道,“立刻傳令下去,讓弟兄們備好干糧,今夜便拔營!另外,再派十名精銳斥候,喬裝成後周流民,死死盯著晉州方向的趙匡胤部隊,他一動身,立刻回報!顯德七年的冬至前,必須拿下壽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與此同時,晉州以北三十里的遼軍御營,耶律正斜倚在鋪著狐裘的胡床上,听著親信將領耶律敵烈的稟報。燭火下,他臉色蒼白,眼底帶著宿醉未醒的昏沉——這位被稱為“睡王”的遼主,顯德七年以來沉溺酒色更甚,昨夜又飲到深夜,直到方才才被軍報驚醒。

    “陛下,南唐和南漢真的攻了後周壽州?”耶律敵烈捧著密信,語氣難掩驚訝,“那林仁肇膽子倒不小,顯德七年未經兩國君主合議,竟敢擅自調兵。”

    耶律打了個哈欠,漫不經心地接過密信,掃了幾眼便丟在案上。案上還擺著北漢使者顯德七年秋送來的求援信,墨跡早已干涸。“後周那點破事,本就藏不住。柴宗訓是個娃娃,符太後是個婦人,趙匡胤手握重兵,顯德七年這局面,不奪權才怪。”他頓了頓,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南唐、南漢倒是精明,想趁火打劫,耗趙匡胤的兵力。”

    “那咱們……”耶律敵烈試探著問,“要不要再殺回去?趙匡胤若回援淮南,晉州必然空虛,正是拿下的好時機,也能給顯德七年的南征留個念想。”

    “拿晉州有什麼用?”耶律翻了個身,不耐煩地揮手,“後周內亂在即,咱們犯不著替北漢賣命。再說,趙匡胤若是死在淮南,後周又得亂一陣子,對咱們更有利。”他坐起身,指了指帳外,“傳朕的命令,再後撤二十里,在滹沱河扎營。另外,派使者去北漢,就說‘周軍主力回援淮南,我軍需休整待命,讓劉鈞暫且固守太原’,顯德七年的冬天,犯不著跟周軍死磕。”

    耶律敵烈有些不解︰“陛下,這不是幫了南唐和南漢嗎?”

    “幫他們?”耶律嗤笑一聲,端起桌上的奶茶抿了一口,“是幫後周‘走一步’——走一步分崩離析的死路。趙匡胤若贏了南唐,威望更盛,奪權更穩;若輸了,殿前司受損,韓通必然發難。不管哪樣,後周都得亂。咱們坐在這里看戲就行,等他們打得兩敗俱傷,顯德七年開春再南下撿便宜不遲。”

    他放下茶碗,目光望向南方的夜空,眼底閃過一絲算計︰“告訴使者,讓他給劉鈞透個話,若是趙匡胤回援,就派小股部隊襲擾他的糧道,別讓他走得太順。記住,別真跟趙匡胤拼命,點到為止。顯德七年的亂局,越亂越好。”

    耶律敵烈躬身領命,剛要轉身,就听耶律又加了一句︰“還有,密切盯著汴梁的動靜。趙匡胤一旦有奪權的苗頭,立刻報給朕。本倒要看看,顯德七年的後周江山,最後到底是誰的。”

    帳外的寒風卷著雪粒子打在氈帳上,發出沙沙的聲響。淮南的營寨里,南唐和南漢的士兵已在夜色中整裝待發,鎧甲的踫撞聲與馬蹄聲交織在顯德七年的冬夜里;晉州的遼營中,士兵們正忙著拔營後撤,篝火在寒風中漸漸熄滅;而汴梁的皇宮深處,符太後正握著柴宗訓的小手,听著韓通奏報壽州告急的文書,臉色慘白如紙——顯德七年的冬至尚未到來,後周的國運已如風中殘燭。

    一場由南方點燃的戰火,正順著淮河往北蔓延,纏繞上晉州的硝煙,最終直指汴梁城里那柄搖搖欲墜的皇權之劍。趙匡胤在晉州的中軍帳里望著南方,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案上的兵符,他還不知道,自己已被推到了顯德七年多方博弈的正中央,前有南唐南漢的兵鋒,後有遼主的冷眼,而身後的汴梁城,正藏著無數雙盯著他兵權的眼楮。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方便以後閱讀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第63章 淮南寒營議兵戈,北境遼主窺棋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第63章 淮南寒營議兵戈,北境遼主窺棋局並對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