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6歲,看我叱 風雲

第53章 行進路上 二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清鳳徐徐來 本章︰第53章 行進路上 二

    原來,是趙靜婉叫住了眾人,她說既然來到于都了,她想先去一趟蟠龍鎮,到當年收留她們母子倆的那家農戶家里去看一看。

    于是車子便先往贛州那邊走,在路上草草的解決了一下中午飯,在下午時分,眾人到達了趙靜婉所說的蟠龍鎮田心村,可是車子在田心村轉了幾圈,也沒找到當年收留趙靜婉的何姓人家,沒辦法的趙靜婉只好求助當地的村委會。

    可惜的是在村委會大廳來的消息竟然是個噩耗,原來那家何姓人家,全家遭難于小日子投降的那一年。那一年是小日子軍國主義最後的瘋狂,2月份的時候贛州淪陷,當時何姓人家一家都在城里討生活,全家都死于小日子的燒殺搶掠之下。

    听到這個消息,趙靜婉悲痛欲絕,其他人也都是沉默了,最後還是冷鋒拍了板,叫許正陽去買了些白事用品,在村委會的帶領下,在當年何姓人家的舊住址上。進行了一番祭奠。

    這時天色也暗了下來,眾人就就近找了個旅館休息一晚。

    次日,眾人就在冷鋒的帶領下去往了王母渡鎮,到達地點後,已經很難找到當年的戰斗痕跡了。冷鋒找了很久,在王母渡大橋附近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竟然找到一個還留存著的碉堡。那碉堡坐西南朝東北,土木磚的結構,共有三層。外牆有很多機槍眼,牆壁上還有一大塊一大塊烏黑的燒灼和戰斗的痕跡,碉堡孤零零的,靜靜地矗立在這片土地上,仿佛在告訴人們它曾經的故事。

    從王母渡離開之後,在冷鋒帶領下,眾人駕駛著車輛風馳電掣般地駛向了韶關的仁化縣新田村。一路上,道路兩旁的風景如畫卷般徐徐展開,但大家的心思都集中在了即將到達的目的地以及冷鋒口中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往事之上。

    當車子緩緩駛入新田村時,冷鋒深吸一口氣,然後用低沉而有力的聲音向眾人講述起來︰“各位,咱們現在所在的這片土地,正是當年我軍進入粵省時打響第一仗的地方啊!”他的目光深邃而悠遠,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冷鋒繼續回憶道︰“我清楚地記得,當時下達命令的可是聶帥啊!那場激烈的戰斗結束後,當天夜里我們就馬不停蹄地去強攻城口了。”說到此處,他不禁豪情滿懷,大手一揮,“想當年,我就在城口休整了整整 21 天啊!時光荏苒,一晃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不過今晚,我打算也在這里好好休整一下,重溫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眾人又跟隨冷鋒的腳步,先後抵達了湖南的良田、宜章、寧遠和道縣等地。每到一處,冷鋒都會停下腳步,繪聲繪色地給大家講述當年發生在此處的戰斗故事。那些驚心動魄的場面,英勇無畏的戰士形象,通過冷鋒生動的描述,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人們眼前。每個地方都留下了冷鋒祭祀的身影。

    然而,當一行人離開湘省,踏入桂省的全州縣境內時,冷鋒卻突然變得沉默寡言起來。他靜靜地凝視著車窗外不斷後退的景色,時而眉頭緊蹙,時而輕輕嘆息。坐在一旁的余順察覺到了冷鋒情緒的變化,關切地問道︰“師父,您這是怎麼啦?是不是想起什麼不開心的事了?”

    冷鋒緩緩轉過頭來,眼中流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哀傷,輕聲說道︰“順哥兒啊,一踏上這塊土地,我的心情就格外沉重。當年,我們就是在這里和白黨展開了一場慘烈無比的血戰……”

    原來這里,竟然就是赫赫有名的戰役——“血戰湘江”的發生之地!這場驚心動魄的戰斗,堪稱決定紅黨生死存亡的關鍵一役,也是最為慘烈悲壯的一場激戰。

    遙想當初,在踏入桂省地界之前,紅黨的隊伍尚有六萬余名英勇無畏的戰士。然而,經過長達四天四夜的浴血奮戰之後,盡管我軍大部隊最終得以成功橫渡湘江,但是戰士們卻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人員數量急劇減少,銳減至不足四萬之數。絕大部分戰士英勇捐軀,長眠于此;還有一小部分戰士不幸身負重傷,或者在激烈的交火中與大部隊失散。

    冷鋒所屬的那一支部隊,同樣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他痛失了將近一半的親密戰友,那些曾經與他朝夕相處、患難與共的兄弟們,他們一同吃飯睡覺,親如手足。時光荏苒,即便已經相隔了漫長的半個世紀,每當回憶起那段刻骨銘心的經歷,冷鋒的內心深處依然會涌起一陣難以言喻的刺痛。

    車輛緩緩前行,在冷鋒的指引之下,陸續抵達了當年的新圩、界首以及覺山等三個地方。想當年,正是在這里,他所率領的部隊肩負著艱巨的任務,奉命頑強阻擊白黨的湘軍和桂軍。當車子駛近覺山的腳山鋪時,冷鋒難掩心中的激動之情,毅然登上了位于公路兩側的兩座高聳的山峰——懷中抱子嶺和皇帝嶺。想去看一下上面還有沒有留下當年戰斗時構築的狙擊陣地。站在山頂之上,俯瞰著這片曾經灑滿熱血的土地,往昔的戰火硝煙仿佛再度浮現眼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冷鋒說,經過這一戰之後,我軍傷亡慘重,只能放棄了原本的計劃,不得已向著白黨勢力較為薄弱的貴省前進。于是眾人就在當地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向著貴省挺進。

    順著冷鋒的回憶,眾人緩緩地來到了位于貴省的烏江岸邊。這里,曾經見證過一場驚心動魄、震驚世人的戰斗——紅黨所發起的“強渡烏江”戰役。這一役,不僅在國內引起巨大轟動,更是在世界戰爭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且令人難以忘懷的一筆。即便是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土木工程部隊,面對這場戰役中的種種艱難險阻,恐怕也要為之驚嘆不已。

    遙想當年,白黨為了阻止我軍前進的步伐,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他們先是將烏江兩岸所能見到的所有船只統統收繳上來,或是直接鑿穿燒毀,以絕我軍渡江之望;接著又把一切有可能用于架橋和渡河的工具,全部強制性地拖拽到了北岸。要知道,烏江自古以來便以水流湍急而聞名遐邇,江面上一直以來都是空蕩蕩的,連一座橋梁的影子都看不到。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我軍若想要從南岸成功渡河,簡直無異于痴人說夢。

    然而,英勇無畏的紅軍戰士們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半步。最初的時候,鑒于軍中有著眾多從小就在贛江邊摸爬滾打長大的贛系子弟兵,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組織決定派出一支由 8 名勇士組成的敢死隊。他們懷揣著堅定的信念與勇氣,身背一根長長的繩索,毅然決然地跳入冰冷刺骨且波濤洶涌的烏江中,試圖憑借自身過硬的游泳技能強行泅渡至對岸。但事與願違,一方面是那湍急無比的江水以及寒冷徹骨的水溫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阻礙;另一方面,狡猾的敵人很快就察覺到了這支敢死隊的行動,並集中火力對他們展開瘋狂掃射。最終,那根維系著希望的繩索也在敵人猛烈的炮火攻擊下應聲斷裂,無奈之下,敢死隊員們只得暫時放棄這次冒險,撤回南岸重新謀劃新的作戰方案。第一波嘗試就這樣失敗了。

    夜幕降臨之後,工兵班的戰士們馬不停蹄地又趕制出了幾個竹筏,他們計劃趁著夜色的掩護和敵人視線受阻的機會,強行劃過烏江。然而,現實情況卻遠比想象中的更為艱難,那湍急無比的江水就像一頭凶猛的巨獸,無情地沖擊著竹筏。盡管戰士們拼盡全力劃動竹槳,但竹筏還是無法抵御這強大的水流,紛紛被沖回岸邊,甚至其中一只竹筏在洶涌的江水中失去了蹤影。第二波嘗試就這樣以失敗告終。

    但是,時間緊迫,敵人的薛岳部隊如餓狼般在後方步步緊逼,渡江之事已刻不容緩。無奈之下,大家不得不將希望寄托于次日的強攻行動。正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一位出身篾匠的小戰士站了出來,他靈機一動,提出了一個大膽而創新的想法︰可以利用竹簍裝滿石塊來充當橋墩,再用堅韌的竹條將竹筏牢牢地固定在一起,搭建一座簡易的浮橋。這個別出心裁的提議猶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瞬間讓大家看到了成功的可能性,也為第二天的強渡增添了幾分把握。

    第二天清晨,天才蒙蒙亮,承載著希望的幾只竹筏下水了,竹筏上的戰士拼命的向對岸劃去。而且工兵班的戰士們便早早起身開始忙碌起來。他們爭分奪秒地在烏江上搭建浮橋,每一塊石頭、每一根竹條都承載著戰士們生的希望。然而,敵人顯然不會坐視不管,他們發現我方的行動後,立即架起機槍瘋狂掃射。密集的子彈如同雨點般傾瀉而來,我軍戰士不斷有人中彈倒下,鮮血染紅了江面,場面異常慘烈。不僅如此,由于敵人火力壓制太過猛烈,浮橋的搭建工作進展得異常緩慢。但即便如此,戰士們沒有絲毫退縮之意,他們一邊咬緊牙關繼續作業,一邊竭盡全力向對岸開火還擊,試圖吸引敵人更多的注意力,為後續部隊爭取寶貴的過江時間。

    就在戰況陷入膠著之時,奇跡發生了!不知何故,對岸敵人的一個碉堡突然調轉槍口,向著他們自己人的陣地開火了。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敵人陣腳大亂,原本嚴密的防線出現了松動。我軍抓住這一難得的戰機,迅速加快了渡河速度……

    在渡河的緊張時刻,竟發生了一樁令人忍俊不禁的趣事。彭老總原本信心滿滿地走在了隊伍前列,成為第一個踏上浮橋的人。然而,誰也沒有料到,身後那些心急如焚、迫不及待的戰士們一個接一個地涌上前去,一不小心將老總撞倒在地。老總的身體瞬間失去平衡,隨著慣性跌入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

    當彭老總好不容易從水中掙扎著站起身來,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大吃一驚。只見數以千計的戰士們如同潮水一般涌上了浮橋,他們勇往直前,毫不畏懼。而此時,對岸的白黨黔軍早已被嚇得目瞪口呆。

    這些黔軍驚恐地望著如天神下凡般英勇無畏的我軍戰士,心中充滿了恐懼與疑惑。更令他們感到驚愕的是,那座本該向我軍開火的碉堡為什麼竟然莫名其妙地向著自己人的方向瘋狂掃射起來。一時間,黔軍陣腳大亂,不知所措,只能像沒頭蒼蠅一樣慌不擇路地四散奔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原來,那座碉堡中的神秘攻擊者並非他人,正是昨晚我軍失蹤的那只竹筏上的五位勇敢的指戰員。他們在前一天晚上遭遇湍急的水流沖擊,被帶到了距離原定地點足足有五里之遙的地方。盡管經歷了如此驚險的意外,但幸運女神似乎格外眷顧他們,他們驚奇的發現,他們被沖到的地方,竟然是靠近北岸的,最終他們沒有驚動任何敵人,成功抵達了北岸。

    上岸後的五位指戰員並沒有絲毫松懈,他們身著濕漉漉的衣服,忍受著饑寒交迫的折磨,悄悄地潛伏了整整一夜。終于,在黎明破曉之際,他們瞅準時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攻佔了這座至關重要的碉堡。並在關鍵時刻果斷出手,給予了敵人沉重的打擊,為我軍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就這樣,敵人精心策劃的封鎖我軍的陰謀徹底破滅,我軍順利突破險阻,繼續朝著勝利的目標奮勇前進!

    听著冷鋒繪聲繪色、活靈活現地講述著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戰事,余順和許正陽等幾位警衛員不禁沉浸其中。盡管他們或多或少都曾在書本上學過或者從他人那里听說過類似的事跡,但又怎能比得上此刻有一位親身經歷過那些戰火紛飛歲月的當事人,就在眼前將往事娓娓道來呢?這種感覺是如此的真實而強烈,仿佛歷史的畫卷在他們面前徐徐展開,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可見,令人觸手可及。

    這已不再僅僅是聆听一則故事那麼簡單,而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隨著冷鋒的敘述,那些英勇無畏的戰士形象逐漸在眾人的腦海中變得栩栩如生,激烈的戰斗場景也如同電影畫面一般不斷浮現。眾人只覺得自己的血液在沸騰,心跳在加速,情緒被深深觸動,難以自持。

    而烏江天險更是以其綿延千里的磅礡氣勢著稱于世。眾人緊緊跟隨著冷鋒的腳步,在一個個曾經的舊戰場上徘徊駐足。他們撫摸著飽經滄桑的城牆,凝視著彈痕累累的土地,感受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所留下的深刻印記。在這里,時間似乎凝固,過去與現在交織在一起,讓人們對先輩們的犧牲和奉獻有了更為深切的體會。

    就這樣,他們在這片充滿傳奇色彩的土地上停留了數日,盡情領略著歷史的厚重與偉大。每一處遺跡都是一座無聲的豐碑,見證著無數英烈的熱血與豪情。而冷鋒的講述,則如同一把鑰匙,開啟了通往那個時代的大門,讓眾人為之動容,為之振奮。

    喜歡重回6歲,看我叱 風雲請大家收藏︰()重回6歲,看我叱 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回6歲,看我叱 風雲》,方便以後閱讀重回6歲,看我叱 風雲第53章 行進路上 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回6歲,看我叱 風雲第53章 行進路上 二並對重回6歲,看我叱 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