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末民初的一個小山村里,生活著福貴和翠蘭這對年輕夫妻。
他們的日子過得平淡而安寧,直到他們的孩子出生,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孩子取名為寶兒,剛滿月時還是個乖巧可愛的小家伙,給這個小家庭帶來了無盡的歡樂。
然而,就在寶兒兩個月大的時候,每到深夜,他總會突然放聲大哭,那哭聲尖銳淒厲,仿佛能刺穿人的耳膜,讓人毛骨悚然。
起初,福貴和翠蘭以為寶兒只是餓了或者尿布濕了,可無論他們怎麼哄,怎麼檢查,寶兒依舊哭個不停。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好幾個夜晚,福貴和翠蘭被折磨得疲憊不堪。
翠蘭抱著寶兒輕輕搖晃,眼中滿是焦慮和心疼,“福貴,這孩子到底是怎麼了?這樣哭下去可怎麼得了?”
福貴皺著眉頭,在屋里來回踱步,“我也不知道啊,是不是孩子哪兒不舒服?”
村里的老人們听到寶兒整夜啼哭不止的事情後,一個個都忍不住搖著頭連連嘆息︰“哎呀呀,依我看吶,這恐怕是那傳說中的夜哭郎在作祟喲!”
起初的時候,福貴和翠蘭兩口子對這種迷信的說法壓根就不相信。他們覺得孩子哭鬧無非就是餓了、渴了或者身體哪里不舒服罷了。
然而,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寶兒的哭聲不僅沒有絲毫減弱的跡象,反而變得愈發厲害了起來。每到夜晚降臨,那淒厲的啼哭聲便會劃破寂靜的夜空,讓人听了心里直發毛。
就在這樣一個令人揪心的夜晚,寶兒再一次毫無征兆地放聲大哭起來。
翠蘭心急如焚地將寶兒緊緊摟在懷中,眼眶里噙滿了淚水,聲音顫抖著說道︰“福貴啊,你瞧咱們家寶兒哭得這麼凶,是不是真像村里那些老人講的那樣,被什麼不干淨的東西給纏上啦?要不……要不咱們也學學人家,去貼個紙條試試看能不能管用呢?”說著,她一臉無助地望向身旁同樣憂心忡忡的丈夫福貴。
福貴猶豫了一下,最終點了點頭。
第二天,他們在村子的各個角落貼上了寫有“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過路君子念三遍,一覺睡到大天亮”的紙條。可是,寶兒的夜哭並沒有因此停止。
夜晚,福貴坐在床邊,雙手抱著頭,“這到底該怎麼辦?難道真的有什麼不干淨的東西纏著寶兒?”
翠蘭的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無助,“福貴,我害怕。”
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兒不僅夜哭不止,身體也變得越來越虛弱。福貴和翠蘭心急如焚,卻又束手無策。
一天,村里來了一個游方的道士。道士听聞此事後,來到了福貴家。他在寶兒的房間里轉了一圈,然後閉上眼楮,嘴里念念有詞。
福貴和翠蘭緊張地看著道士,大氣都不敢出。
道士睜開眼楮,說道︰“這孩子是被鬼上身了。”
福貴和翠蘭听了,嚇得臉色慘白。
翠蘭聲音顫抖地問道︰“道長,那可有辦法救我家寶兒?”
道士捋了捋胡須,“辦法倒是有,不過需要一些東西。”
福貴連忙說道︰“道長,您盡管說,只要能救寶兒,讓我們做什麼都行。”
道士讓他們準備了一些黃紙、朱砂和香燭,然後在院子里設了一個法壇。道士穿著道袍,手持桃木劍,口中念著咒語,開始做法。
福貴和翠蘭在一旁戰戰兢兢地看著,心里默默祈禱著寶兒能好起來。
法事做完後,道士說︰“今晚應該不會再哭了。”
然而,到了深夜,寶兒的哭聲再次響起,而且比以往更加淒厲。
福貴憤怒地沖到院子里,“什麼道士,都是騙人的!”
翠蘭則癱坐在地上,絕望地哭泣著。
就在他們感到走投無路的時候,村里的一位老者悄悄告訴他們,鄰村有一個據說很靈驗的神婆,也許可以試試。
福貴和翠蘭仿佛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立刻帶著寶兒前往鄰村。
神婆看著寶兒,臉色陰沉,“這鬼的怨氣很重,不好對付。”
福貴“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神婆,求您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
神婆沉默了片刻,說道︰“要想趕走這鬼,你們需要在午夜時分,帶著孩子去村外的那座廢棄的廟宇,在那里供奉一只公雞和一塊豬肉,然後誠心磕頭。”
夜晚,福貴和翠蘭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了廟宇。廟宇里陰森恐怖,彌漫著一股陳舊的氣息。
翠蘭緊緊抱著寶兒,身體不停地顫抖,“福貴,我害怕。”
福貴深吸一口氣,“別怕,為了寶兒,我們一定要勇敢。”
他們按照神婆的指示擺好了供品,然後磕頭。就在這時,一陣陰風吹過,吹滅了蠟燭。
寶兒的哭聲在寂靜的廟宇里顯得格外刺耳。
突然,一個黑影出現在他們面前,發出陰森的笑聲。
福貴和翠蘭嚇得癱倒在地。
黑影慢慢朝著寶兒逼近。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家中供奉的祖宗牌位突然大放光芒。那光芒如同一道屏障,將黑影阻擋在外。
祖宗牌位上隱隱浮現出先祖們的面容,他們威嚴而莊重。
黑影在光芒的照耀下,發出痛苦的嚎叫聲,漸漸消散。
寶兒也停止了哭泣。
福貴和翠蘭望著祖宗牌位,連連磕頭謝恩。
從那以後,寶兒再也沒有在夜里哭過,健康地成長著。而福貴和翠蘭,更加虔誠地供奉著祖宗牌位,也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平靜生活。
喜歡半夜起床別開燈請大家收藏︰()半夜起床別開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