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關失守、郭淮敗退壺關、汲郡糧草被焚的戰報,如同三道驚雷,接連劈在洛陽城的宮闕之上。朝野震動,人心惶惶。一直坐鎮中樞,遙控全局的司馬懿,再也無法安坐于洛陽。
他仔細研判了來自各方的戰報,尤其是諸葛亮渡河後的一系列動向——主力吸引陳泰于南線,姜維奇襲天井關,王平精準打擊汲郡糧草……這一連串組合拳,精準、狠辣,完全不同于以往諸葛亮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的風格,卻又隱隱契合兵家“以正合,以奇勝”的精髓。
他立刻做出決斷,一面以皇帝名義下詔,嚴令陳留的鐘會、羊祜,許昌的王經︰“蜀賊狡詐,意在調動我軍。卿等皆當深溝高壘,憑城固守,無恃勇浪戰,但使許昌、陳留不失,即為大功!” 將東線戰事徹底定性為防御牽制。
另一方面,他即刻以大都督、太尉身份,持節北上,親赴並州前線!他知道,只有自己親自出手,才有可能擋住這位仿佛脫胎換骨的老對手。
“諸葛亮……看來,你我之間,終需在這並州山河間,做個了斷。”司馬懿望著北方,眼中閃爍著冰冷而興奮的光芒。那是遇到旗鼓相當的對手時,屬于頂級獵食者的光芒。
司馬懿輕車簡從,星夜兼程,直抵壺關。
壺關,位于太行山脈深處,扼守上黨盆地東出之咽喉,地勢之險要,更勝天井關。關城依山勢而建,層層疊疊,城牆高厚,僅有狹窄的“壺口”可通,真正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郭淮敗退至此,已收攏殘兵,憑借天險,重新構築了堅固的防線。
司馬懿抵達後,並未責備郭淮,反而溫言安撫︰“伯濟受累了。諸葛亮此番用兵詭譎,非戰之罪。” 他立刻巡視關防,對郭淮的部署略作調整,更加注重縱深和反擊能力。
他敏銳地指出︰“諸葛亮奪天井,焚汲郡,其勢正盛。然其孤軍深入,糧道漫長,補給必艱。我觀其軍中,霹靂營聲勢雖壯,然連日征戰,其火藥炮石消耗必巨,補充不易。彼欲速戰,我偏不與之戰!”
司馬懿定下戰略核心︰堅壁清野,持久耗敵!
他下令︰
“加固壺關及周邊山嶺營壘,多備滾木 石,挖掘陷坑,設置拒馬,將壺關打造成一個巨大的刺蝟。”
“ 將上黨郡臨近前線之百姓、糧秣,盡數內遷,實行徹底的焦土政策,不給蜀軍任何就地補充的機會。”
“派出大量小股精銳部隊,由熟悉地形的將領率領,不斷襲擾蜀軍糧道,尤其是從河內通往天井關、再至壺關前線的崎嶇山道。
“嚴令後方加快雷火營器械及彈藥生產,並抽調部分精銳,經滏口徑等通道,秘密增援壺關。”
“利用並州復雜的民族關系,派遣能言善辯之士,攜帶金帛,暗中聯絡、安撫匈奴、烏桓各部,瓦解王平的策反努力,甚至許以重利,誘使其反向襲擊蜀軍後方!”
司馬懿的到來,如同給瀕臨崩潰的並州魏軍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其老辣的部署,瞬間讓蜀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壺關前線,蜀軍大營。
諸葛亮很快察覺到了對手的變化。魏軍的防守變得更加有韌性,襲擾更加頻繁有效,尤其是糧道,開始不斷遭到小股魏軍精銳的打擊,運輸隊損失慘重。前線獲取補給日益困難。
諸葛亮內心明白司馬懿這老狐狸來了!果然難纏!這堅壁清野、襲擾糧道的套路,真是深得龜縮流精髓啊。想耗死我?沒那麼容易!
他深知,面對司馬懿這種級別的對手,常規的攻城手段幾乎無效,必須拿出新的東西。
“丞相,軍中火藥庫存已不足三成,霹靂營難以維持高強度轟擊。糧草運輸屢遭襲擊,士卒已有怨言。”參軍稟報著嚴峻的現實。
諸葛亮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決斷︰“既然他耗,那我們就比一比,誰的後勤更硬!”
他立刻采取多項措施應對︰
“組建專業化護糧軍︰抽調精銳,組成專門護送糧草輜重的部隊,配備強弓硬弩,並由熟悉地形的向導和少量騎兵護衛,提高運輸隊自身防御力。”
“開闢隱秘補給線︰利用無當飛軍對山地的熟悉,開闢數條隱秘的小型補給通道,以人力、騾馬馱運少量但關鍵物資,避開魏軍主要襲擾路線。”
“建立前線應急糧倉︰命令後方不惜代價,通過黃河—沁水—丹水水道,向前線輸送糧食,並在天井關後方建立數個隱蔽的應急糧倉,分散儲存,以備不時之需。”
“木牛流馬”升級版投入︰將“格物院”根據諸葛亮提出的思路和工匠智慧改進的、更適合山地運輸的“改進型木牛”大量投入後勤運輸,提高效率。
“火藥配方優化與節約使用︰命令隨軍工匠就地尋找部分替代材料,並嚴格控制霹靂營使用,只在最關鍵的時刻用于攻堅或反制魏軍雷火營。”
“新式裝備小範圍試用︰將少量試制的、威力更大但穩定性有待提高的“猛火油櫃”噴射燃燒的粘稠火油)和“穿山弩”試圖增強破甲能力的大型弩箭)秘密運抵前線,準備在關鍵時刻給魏軍一個“驚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並對戰術也進行了調整︰以姜維、鄧艾部繼續對壺關保持壓力,但不再尋求強攻,而是做出長期圍困的姿態。同時,秘密調動馬鐵、馬承的西涼騎兵和王平的無當飛軍,埋伏在魏軍可能增援的路徑上,試圖殲滅司馬懿派來的援軍。
還有心理戰與情報戰也不能停,諸葛亮加大了針對並州魏軍和當地胡部的宣傳,散布“司馬氏將敗”、“大漢天命所歸”等消息。同時,命令諸葛瞻、杜預加大在鄴城等地的活動,散播謠言,制造混亂,牽制司馬昭,讓其無法全力支援並州。
司馬懿果然如諸葛亮所料,讓司馬師來援。司馬師從鄴城抽調兩萬精銳,由大將州泰率領,經滏口徑,馳援壺關。
這一情報,被蜀漢潛伏在鄴城的“灰雀”及時送出。
諸葛亮聞訊,立刻命令馬鐵、馬承率領西涼鐵騎,並加強王平部分無當飛軍,秘密運動至滏口徑中段一處名為“鬼見愁”的險要峽谷設伏。
然而,司馬懿用兵,何其老辣!他深知滏口徑險要,蜀軍必有防備。在州泰出發的同時,他另派一員驍將,率五千輕騎,打著州泰旗號,大張旗鼓進入滏口徑,作為誘餌。而州泰真正的主力,則偃旗息鼓,選擇了一條更為隱秘、但路程稍遠的山間小路,悄然向壺關靠近!
馬岱、馬承在“鬼見愁”成功伏擊了魏軍誘餌部隊,將其大部殲滅。但很快,他們就發現上當了!真正的魏軍援兵已經繞過他們的埋伏圈,逼近壺關!
消息傳回蜀軍大營,諸葛亮心中一凜︰“靠!司馬懿這老狐狸,果然詭計多端!”
他立刻調整部署,命令姜維派出一部兵力,前出攔截州泰,同時嚴令壺關正面部隊加強戒備,防止關內魏軍趁機出擊。
州泰部與姜維派出的攔截部隊在壺關以東二十里處遭遇,爆發激戰。魏軍援兵戰力強悍,又是生力軍,蜀軍攔截部隊雖拼死力戰,卻未能完全阻止其靠近壺關。最終,州泰部成功沖破攔截,與壺關守軍匯合,大大增強了壺關的防御力量。
司馬懿的這一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成功化解了蜀軍的圍點打援之策。
援兵入關,司馬懿心中稍定。但他知道,僅僅防守是不夠的。他決定主動出擊,打擊蜀軍的士氣。
他注意到蜀軍那種改良的“木牛流馬”在後勤中作用巨大,且蜀軍霹靂營雖然轟擊頻率下降,但似乎仍在試圖維持威懾。
某夜,司馬懿精心策劃了一次反擊。他命令關內雷火營,將所有庫存的火藥、火油集中使用,對準蜀軍一處疑似囤放“木牛流馬”和後勤物資的營地,進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密集火力覆蓋!
同時,他派出一支敢死隊,攜帶火種,趁夜縋城而下,突襲蜀軍前沿的霹靂營發射陣地!
轟隆隆——!
壺關城頭火光沖天,雷火箭、震雷炮發出的轟鳴聲震山谷!蜀軍後勤營地陷入一片火海,大量“木牛流馬”和囤積的物資被焚毀。
前沿陣地,魏軍敢死隊與守衛霹靂營的蜀軍展開血戰。雖然敢死隊最終全軍覆沒,但也成功破壞了幾架轟天炮和大量炮彈。
這次反擊,沉重打擊了蜀軍的後勤和技術力量。
然而,諸葛亮的反應也極其迅速。他立刻命令部隊撲滅大火,搶救物資,並將預備的“猛火油櫃”和“穿山弩”投入戰斗,對壺關城頭進行了一次凶狠的反壓制射擊!
“猛火油櫃”噴出的粘稠火焰,附著在關牆上劇烈燃燒,即使魏軍用沙土也難以迅速撲滅,給守軍造成了不小的恐慌。“穿山弩”雖然數量少,但巨大的箭矢攜帶著恐怖的動能,竟然成功擊穿了壺關一處加固的箭樓!
這場短暫而激烈的技術對抗,雙方互有損傷。司馬懿成功削弱了蜀軍的後勤和部分技術裝備,但諸葛亮也展示了蜀漢依舊擁有不容小覷的技術底牌和反擊能力。
經此一役,雙方都意識到,短時間內難以徹底擊敗對方。
司馬懿憑借壺關天險和老辣的指揮,成功遏制了蜀軍的攻勢。
諸葛亮則依靠更勝一籌的國力底蘊、後勤革新和技術儲備,頂住了司馬懿的消耗和反擊,牢牢佔據著天井關,保持著對並州的強大壓力。
戰場再次陷入了僵持。但這一次的僵持,與黃河對峙時截然不同。雙方統帥在方寸之地,將後勤、技術、謀略、心理運用到了極致,每一刻都在進行著無聲的較量。
壺關,如同一個巨大的熔爐,淬煉著兩位絕世統帥的智慧與意志。並州的戰局,牽動著整個天下的神經。所有人都知道,這里的僵局一旦被打破,必將石破天驚。而打破僵局的鑰匙,或許不在壺關之下,而在更廣闊的戰場,或者……在那無聲處響起的驚雷。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