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留方向的烽火如期點燃,陸遜東路軍團凌厲的攻勢,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在曹魏朝堂和軍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鐘會、羊祜據城堅守的戰報與陸遜主力迂回睢陽的消息交替傳來,迫使司馬懿不得不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向東方。
黃河兩岸,對峙的寧靜下,殺機日益濃烈。
蜀軍大營,中軍帳內燈火徹夜不熄。諸葛亮凝視著巨大的黃河水文輿圖,上面密密麻麻標注著魏軍的營壘、烽燧、以及可能的渡口。陳泰,這位以穩健著稱的魏國宿將,將河防經營得如同鐵桶一般。
諸葛亮看著如此嚴密的防守,不禁感嘆道︰“陳泰這老子,防守還真有一套。正面強渡,傷亡太大,得想辦法讓他動起來,或者……讓他判斷失誤。”
“伯約,士載。”他抬起頭,看向侍立兩側的姜維與鄧艾,“陳留戰事已起,我軍時機將至。然陳泰非莽夫,必嚴加防範。你二人以為,當從何處渡河,方能出其不意?”
姜維沉吟道︰“丞相,魏軍防御重點,在于孟津、平陰、小平津等傳統渡口。這些地方河道相對狹窄,利于渡河,但亦是陳泰重兵布防之處。強攻恐難奏效。”
鄧艾目光銳利,指向地圖上一個點︰“丞相,末將以為,可考慮冶阪津一帶。”
“哦?細細講來。”諸葛亮鼓勵道。
鄧艾努力組織語言︰“冶阪津河道稍寬,水流亦急,非傳統渡河要地,魏軍防御相對松懈。且其地處河陽三城以南,若能從此處渡河,可避開其核心防線,直插河內腹地,威脅洛陽北翼。只是,渡河風險較大,需精兵強將,並做好萬全準備。”
諸葛亮眼中閃過一絲贊賞,內心贊嘆道︰“鄧艾果然膽大心細!這地方選得刁鑽!歷史上好像也有從這里渡河的例子。風險與收益並存,值得一搏!”
“善!”他拍板定論,“便以冶阪津為主渡點!然,為迷惑陳泰,需行聲東擊西之策!”
他詳細部署︰
“姜維!命你率兩萬兵馬,大張旗鼓,多備舟船,佯攻平陰對岸!晝夜擂鼓,做出我軍主力欲從此處強渡之態勢,務必吸引陳泰主力注意力!”
“馬鐵、馬承!”
“末將在!”兩員年輕小將慨然出列。
“命你二人各率五千西涼精騎,沿河上下游機動,襲擾魏軍小型烽燧、哨卡,焚毀其沿河物資,制造混亂,讓其無法判斷我軍真實意圖!”
“鄧艾!”
“末……末將在!”
“命你為渡河先鋒,精選熟悉水性、悍勇敢戰之卒八千,秘密集結于冶阪津對岸隱蔽處!多備羊皮筏、快船、飛索!待姜維佯攻吸引敵軍,馬鐵馬承制造混亂之際,伺機強渡!渡河後,不惜代價,搶佔對岸灘頭,建立橋頭堡,掩護後續大軍!”
“末將……萬死不辭!”
“亮自統中軍主力,隨時準備跟進渡河!”
“此戰關鍵,在于快、猛、奇!”諸葛亮最後強調,“一舉突破黃河天塹,則並州門戶洞開!”
公元244年,夏。
黃河的秋汛尚未完全消退,渾濁的河水裹挾著泥沙,咆哮著向東奔流。北岸,魏軍旗幟林立,營壘相連,斥候游騎往來不絕。南岸,蜀軍大營亦是殺氣騰騰。
姜維率領的兩萬佯攻部隊,在平陰對岸擺開了浩大的陣勢。數百艘大小船只被推入水中,船上立滿草人,披掛蜀軍衣甲。戰鼓聲、號角聲震天動地,士兵們吶喊助威,做出無數次即將啟航強渡的姿態。
對岸的魏軍立刻緊張起來,烽燧狼煙沖天而起。坐鎮河陽北中城的陳泰接到急報,親臨前線觀察。
“蜀軍舟船密集,鼓噪甚急,觀其旗號,似是姜維主力。”副將稟報。
陳泰凝望對岸,眉頭微鎖。蜀軍如此大張旗鼓,是真是假?他不敢怠慢,立刻下令沿線戒備,並從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