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點將,旌旗蔽日,萬軍齊呼,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迅速飛過黃河,傳到了洛陽太尉府。司馬懿拿著那份詳盡的點將名單和所謂的“戰略部署”,眉頭緊鎖,手指在案幾上無意識地敲擊著︰“劉禪御駕親征,諸葛亮總督軍事,關平為前部都督,陸遜獨領東路,魏延佯攻西路……陣仗倒是不小。看這架勢,主力出宛城,攻許昌,確是正理。然,諸葛亮用兵,向來虛實難測,如此大張旗鼓,豈非故意讓我知曉?
他心中疑慮重重,但表面上依舊沉穩。他召集心腹,將蜀軍的“部署”公之于眾,並據此進行應對︰
“蜀軍主力必在宛城許昌一線!鐘會,你部繼續加固許昌防線,深溝高壘,多備守城器械,尤其要小心蜀軍的霹靂營!”
“郭淮,你部嚴守陳留,警惕陸遜自東而來。”
“司馬師,並州方向不可松懈,魏延雖為佯攻,亦不可小覷,謹防其假戲真做!”
“洛陽中軍,隨時準備南下增援許昌!”
然而,就在魏國上下都將目光投向許昌方向時,長安北伐行轅內,一場絕密的軍議正在深夜進行。與會者僅有諸葛亮、劉禪、姜維、鄧艾、魏延等寥寥數人。
諸葛亮輕搖羽扇,目光掃過眾將,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清晰︰“白日點將,聲勢浩大,一則鼓舞士氣,二則……亦是做給司馬懿看的。”
眾人心領神會。如此規模的軍事動員,想要完全瞞過魏國細作,絕無可能。
“司馬懿多疑,若見我明牌出擊,必心生疑慮,反復推演。”諸葛亮繼續說道,“故,亮意,在原定三路並進之策上,再布一層迷霧!”
“文長!”諸葛亮看向魏延。
“末將在!”魏延精神一振。
“命你,明日即打著‘前部大都督’旗號,護送陛下龍 及亮之帥旗,大張旗鼓,前往潼關!抵達後,匯集潼關守軍及部分中軍精銳,攜半數霹靂營重型器械,對函谷關發起持續不斷的猛烈攻擊!聲勢越大越好,要讓司馬懿確信,陛下與亮,皆在潼關,主攻方向,乃是破函谷,入司隸,直逼洛陽!”
魏延眼中精光爆射︰“丞相放心!延必日夜猛攻,定叫那函谷關地動山搖,讓司馬老兒以為我主力盡在此處!”
諸葛亮又看向劉禪,︰“陛下,需勞您移駕潼關。您無需親臨前線,只需在關城之上現身,督戰鼓舞士氣即可。陛下身在潼關,便是對魏延佯攻最好的背書!”
劉禪毫不猶豫地點頭︰“朕明白!朕在潼關一日,司馬懿對西線主攻的判斷便多信一分!”
諸葛亮轉頭又看向鄧艾與姜維繼續部署︰
“伯約!士載!”
“末將在!”姜維、鄧艾齊聲應道。
“你二人,按原定計劃,向並州方向做牽制性進攻。然,攻勢需控制,以襲擾、疑兵為主,保存實力,勿過早暴露真正意圖。要讓司馬懿覺得,此兩路不過是牽制其兵力的偏師。”
“維艾,領命!”
“伯言!定國!”
“臣末將在!”
“你二人返回汝陽、宛城後,依照原計劃,對許昌方向施加壓力。然,切記,初期攻勢務必雷聲大,雨點小!多以游騎騷擾,小股部隊試探,營造出佯攻態勢,絕不可真個全力猛攻,徒耗兵力。”
“遜平,領命!”陸遜和關平皆是沉穩之將,立刻領會了其中精妙。
這一番調整,可謂將虛實之道運用到了極致。明面上,皇帝、丞相、頭號猛將、大半霹靂營都在西線函谷關,擺出主攻架勢;而原本宣稱的主攻方向許昌,以及另外兩路偏師,則故意示弱,營造假象。其核心目的,就是誤導司馬懿的判斷,讓他將主力調往西線,從而為真正的主力中路在許昌方向創造一擊必殺的機會!
“陛下,”諸葛亮最後向劉禪躬身,“為迷惑司馬懿,需暫借陛下龍 與魏將軍同行,陛下可秘駐潼關後方,以為策應,暫不公開露面。”
劉禪此刻已完全明白諸葛亮的謀劃,心中佩服不已,毫不猶豫道︰“一切但憑相父安排!朕之旗號,若能惑敵,盡管用之!”
計議已定,眾將趁著夜色,悄然離開密室,各自依計行事。一場精心策劃的戰略欺騙,就此拉開帷幕。
公元244年3月,季漢三路大軍,按明暗兩條戰略,同時發動!
皇帝劉禪的鑾駕抵達潼關,旌旗儀仗,鋪天蓋日。“漢”字大 與皇帝龍旗在關牆上高高飄揚。魏延打出“前軍大都督魏”的帥旗,親自督戰。數百架從各地調集而來的“轟天炮”、“震天弩”在潼關前沿陣地一字排開,日夜不停地向對岸的函谷關傾瀉著巨石、火油罐和霹靂彈!
轟!轟!轟隆——!!!
爆炸聲震耳欲聾,函谷關關牆上下,烈焰升騰,碎石橫飛,守軍被這前所未有的猛烈火力壓得抬不起頭。魏軍函谷關守將一日三報,向洛陽緊急求援,聲稱“蜀帝劉禪、丞相諸葛亮、大將魏延皆在潼關,攻勢猛烈,霹靂如雨,關牆危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陸遜坐鎮汝陽,關平在宛城,各率數萬兵馬,出城列陣,對許昌外圍的潁陰、長社、新汲等據點發起攻擊。但攻勢節奏控制得極好,多是試探性進攻,或利用騎兵騷擾糧道,一旦魏軍郭淮部主力出城迎戰,便迅速後撤,依托營壘防御。看起來攻勢不斷,卻始終沒有決戰的意圖。
同時張苞率軍自壽春西出,攻擊汝南郡的新蔡、褒信等地,兵鋒指向陳郡。
姜維和鄧艾則在並州方向,與司馬師部進行著小規模的接觸和牽制。
一時間,從中原到關中,烽煙四起,季漢軍隊在三個方向上同時發力,讓魏國前線將領應接不暇,情報雪片般飛向洛陽。
數日後,魏國,洛陽太尉府。
司馬懿面前的書案上,堆積著來自各方的情報。他眉頭緊鎖,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
“太尉,蜀軍動向已基本明晰。”謀臣蔣濟稟報道,“其大軍分四路︰東路張苞,自青州威脅我兗州東部;西路諸葛亮、魏延,護衛劉禪龍 已抵潼關,正猛攻函谷關;南路兩股,陸遜在汝陽,關平在宛城,對我許昌形成夾擊態勢;北路姜維、鄧艾,自並州方向牽制司馬師將軍。”
司馬懿冷哼一聲︰“諸葛亮好大的排場!四面開花,他季漢真有如此國力支撐?”
“據細作回報,蜀軍此番動員極深,預備役盡出,錢糧物資調動規模空前,恐非虛張聲勢。”高柔補充道。
“關鍵在于,其主攻方向何在?”司馬懿站起身,走到沙盤前,“諸葛亮點將之時,高調宣稱御駕親征,直指許昌。此乃陽謀,意在逼我重兵布防許昌。”
他沉吟片刻,眼中閃過睿智的光芒︰“然,以諸葛亮之智,豈會如此輕易暴露戰略意圖?他定然料到我會疑其聲東擊西。那麼,他真正的主攻方向,會是哪里?”
他的手指在幾個方向上游移︰“張苞東路?偏師爾,縱然得手,亦難撼動大局。姜維北路?並州有師兒在,山險地貧,非主攻之地。那麼……只剩下函谷關和許昌。”
這時,一份加急軍報送入︰“報!函谷關急報!蜀將魏延,親率大軍,以大量霹靂車猛攻函谷關!關前蜀軍連營數十里,聲勢浩大!且確認,劉禪龍 及諸葛亮帥旗皆在陣中!”
緊接著,又有關于許昌方向的軍報傳來︰“報!許昌方面,陸遜、關平所部,雖有小股部隊騷擾,然攻勢並不猛烈,多以騎射游走為主,未見大規模攻城器械及步兵強攻跡象。”
司馬懿接過軍報,仔細查看,甚至拿起一份關于許昌方向蜀軍兵力配置的密報,走到燈下,下意識地蘸了點杯中醋液,輕輕涂抹在絹帛邊緣——這是他多年情報工作養成的習慣,有時會用此法檢驗密寫或觀察紙張紋理。絹帛上顯出的仍是“佯攻”、“疑兵”等字眼和一些模糊的部隊番號。
司馬懿分析眼前的情報,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劉禪、諸葛亮、魏延、大半霹靂營……皆在函谷關!攻勢如此猛烈!而許昌方向,陸遜、關平皆是蜀漢頂尖統帥,卻只行騷擾之舉?這不合常理!除非……除非諸葛亮故意示弱于許昌,將真正的主力隱藏,而將所有的虛張聲勢都堆在了函谷關!他想讓我以為他主攻函谷關,實則暗度陳倉,目標仍是許昌?!”
他的思維在急速運轉。諸葛亮極有可能利用了人的逆向思維︰我先疑你聲東擊西,你便再設一層圈套,讓我以為你在聲東擊西的層面上再次聲東擊西,從而判斷你真實目標還是最初的“東”!
“好一個諸葛孔明!險些中了你的詭計!”司馬懿猛地一拍桌案,眼中露出看穿一切的冷笑,“你欲以函谷關之虛張聲勢,誘我分兵西援,而後以隱藏的主力,與陸遜、關平里應外合,猛攻許昌!許昌若失,則中原門戶洞開!這才是你的殺招!”
他立刻下令︰
“傳令!鐘會所部,主力仍駐守許昌,加固城防,提高警惕,嚴防蜀軍主力突襲!”
“令郭淮,加強陳留方向戒備,策應許昌!”
“令司馬師,謹守並州,不得妄動!”
“至于函谷關……”司馬懿頓了頓,“守將郝昭乃善守之將,關險糧足。命他務必堅守,消耗蜀軍銳氣!本太尉親率洛陽中軍,暫駐洛陽,觀望局勢,隨時策應各方!”
在司馬懿看來,他已經識破了諸葛亮的雙重騙局。蜀軍真正的主力一定隱藏在宛城或汝陽附近,等待著給許昌致命一擊。而函谷關方向的猛烈進攻,不過是吸引他注意力的佯攻而已。他將防御重心,依舊放在了中原腹地的許昌。
潼關前線,函谷關下。
魏延忠實地執行著諸葛亮的命令。他將軍營扎得連綿壯觀,旌旗招展,尤其是那桿高大的天子龍 和丞相帥旗,每日都在關前巡弋,耀武揚威。
真正的攻堅開始了。隨軍而來的半數霹靂營發揮了巨大作用。
“目標——函谷關東門樓!三發速射!放!”霹靂營指揮官厲聲喝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嗡——轟隆!轟隆!轟隆!
改良後的“轟天炮”拋射出巨大的石彈和火油罐,帶著淒厲的呼嘯,狠狠砸在函谷關巍峨的關牆和城樓上!碎石橫飛,烈焰升騰!關上的魏軍被這遠超以往的遠程火力壓得抬不起頭。
“震天弩”也發出沉悶的咆哮,特制的巨箭拖著火光,釘入城牆,引發劇烈的爆炸。
魏延更是親自披甲上陣,在箭矢射程外督戰,命令士卒輪番發起潮水般的進攻。雲梯、沖車不斷逼近關牆,雖然每次都被守將郝昭指揮守軍憑借險要和滾木 石擊退,但攻勢之猛,壓力之大,讓郝昭連連向洛陽告急。
“太尉!函谷關危急!蜀軍攻勢如潮,霹靂火器凶猛異常!劉禪、諸葛亮皆在陣中督戰,士氣高昂!末將雖誓死堅守,然恐日久生變,懇請援軍!”郝昭的求援信一封比一封急迫。
消息傳回洛陽,司馬懿起初並不在意,認為這是諸葛亮為了坐實“主攻”姿態而進行的表演。他反復告誡自己,這是佯攻,真正的危險在許昌。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函谷關的戰報越來越慘烈。蜀軍的攻擊絲毫沒有減弱的意思,反而因為久攻不下而顯得更加狂躁。霹靂營的轟擊幾乎日夜不停,關牆已出現多處破損。郝昭甚至在軍報中提到了蜀軍一種新型的、帶有鉤鎖的雲梯,險些就登上了關牆。
朝中開始出現要求增援函谷關的聲音。畢竟,萬一函谷關有失,洛陽將直接暴露在蜀軍兵鋒之下,這風險誰也承擔不起。
司馬懿看著案頭堆積的、來自函谷關的染血軍報,心中那原本堅定的判斷,第一次產生了動搖︰“難道……我判斷錯了?諸葛亮用兵,向來虛實難測。他會不會料到我會認為許昌是主攻,故而反其道而行之,假戲真做,將主力真的放在了函谷關?以劉禪御駕親征和諸葛亮帥旗為餌,吸引我主力于許昌,實則西線才是真正的雷霆一擊?那許昌方向的‘佯攻’姿態,豈不是為了讓我更加確信主力在東,從而放心將洛陽兵力調往許昌?”
這個念頭一旦產生,就如同野草般瘋長。司馬懿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思維陷阱︰無論他如何判斷,諸葛亮似乎都高他一籌。他以為自己在第二層,諸葛亮在第三層;但也許,諸葛亮已經在第四層,等著他往第三層跳!
就在司馬懿疑竇叢生、舉棋不定之際,一封來自司馬昭的密報,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密報中,司馬昭提到,雖然許昌外圍仍有蜀軍游騎,但根據多方探查,宛城、汝陽方向的蜀軍大營,似乎並未有大規模兵力調動的跡象,存糧也未見異常消耗。這與“隱藏主力、伺機猛攻”的推斷嚴重不符!
相反,函谷關方向,蜀軍的兵力、器械投入,以及戰斗的激烈程度,都遠超任何一路偏師!
司馬懿猛地站起身,臉色瞬間變得難看至極!他明白了!全都明白了!
“中計矣!”司馬懿的聲音帶著一絲驚怒和挫敗,“諸葛亮……諸葛亮的目標,自始至終,就是函谷關!他的一切謀劃,許昌的佯攻,並州、兗州的牽制,甚至點將時的宣稱,都是為了掩護這西路的真正殺招!他算準了我會疑心,會逆向推理,所以他利用了這一點,讓我自己否定了最明顯的答案!”
“他將天子、丞相的旗號,以及大半霹靂營都置于此地,這不是疑兵,這是志在必得的信號!他就是要以泰山壓頂之勢,強行砸開函谷關,打開通往洛陽的大門!”
一想到函谷關可能失守,洛陽門戶洞開,司馬懿頓時驚出一身冷汗!他再也顧不上什麼許昌了!
“快!傳令!”司馬懿幾乎是吼出來的,“中軍即刻集結!火速馳援函谷關! 令鐘會,分兵一部,西進策應!令郭淮,嚴密監視東路張苞,絕不可讓其趁虛而入!”
司馬懿終于做出了他自以為正確的決定,將戰略預備隊投向了他原本認為是“佯攻”的函谷關方向。
然而,當他親率洛陽中軍,風塵僕僕趕往函谷關時,他不會知道,在宛城與汝陽之間,一支真正由諸葛亮暗中統帥、匯聚了季漢最精銳力量的龐大軍隊,已經完成了最後的集結,如同蓄勢待發的箭矢,正冷冷地瞄準了因司馬懿判斷失誤而兵力被抽調的許昌。
諸葛亮的戰略欺騙,至此,已成功大半。函谷關下的硝煙與吶喊,成為了掩護中路致命一擊的最完美背景音。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