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陽城下,蜀漢十萬大軍連營數十里,旌旗蔽空,刀槍如林,將這座豫州重鎮圍得水泄不通。攻城器械,尤其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霹靂營重器,已然部署到位,黑洞洞的發射口對準了城頭,散發著冰冷的死亡氣息。
城頭之上,魏軍守卒面色惶惶,空氣中彌漫著絕望與恐懼。主將鐘會,一身戎裝,扶劍而立,年輕的臉上再無平日的矜持與智珠在握,只剩下鐵青的凝重和一絲難以掩飾的慌亂。他極目遠眺,蜀軍的軍容之盛,攻勢之凌厲,遠超他的預料。更讓他心驚的是,斥候回報,四周郡縣已被蜀軍偏師隔絕,先前被他調往彭城方向的援軍,遠水解不了近渴!
“悔不听……當初若留一軍于譙郡……”鐘會心中悔恨交加,但他深知,此刻已非追悔之時。為將者,當斷則斷!
鐘會閉上眼,深吸了一口帶著硝煙味的冰冷空氣。腦海中飛速權衡著利弊︰
死守? 面對諸葛亮和陸遜聯手,以及威力巨大的霹靂營,汝陽絕無幸理。最終結果只能是城破身死,麾下這兩萬精銳也將葬送于此。屆時,不僅汝南不保,整個豫州門戶洞開,蜀軍可直逼許昌!
撤退? 放棄汝陽,固然是奇恥大辱,也會導致豫州大片土地淪陷。但……至少能保住手中這支寶貴的機動兵力!只要軍隊還在,就有卷土重來的資本。而且,若能及時退守許昌,依托這座中原堅城,或許還能穩住陣腳,等待太尉司馬懿的援軍。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一個念頭如同閃電般劃過鐘會的腦海。這是兵家至理,此刻听來尤為刺耳,卻也是唯一現實的選擇。
“傳令!”鐘會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卻異常堅決,“全軍听令,放棄汝陽!各營依次序,自西門撤退!目標——許昌!攜帶所有重要文書、糧草,帶不走的,全部焚毀!撤退途中,多設疑兵,廣布鐵蒺藜,遲滯蜀軍追擊!”
“將軍!汝陽乃豫州根本,豈能輕棄?!”有部將急道。
“守不住的空城,留之何益?”鐘會厲聲打斷,眼中閃爍著與其年齡不符的冷厲,“徒耗兵力耳!保存實力,退守許昌,依托中原腹地,尚可再戰!若困守孤城,唯有玉石俱焚!執行軍令!”
鐘會的決斷,雖然痛苦,卻無疑是當下最明智的選擇。他深知,在諸葛亮和陸遜的聯手之下,汝陽絕無幸理。與其將手中這支寶貴的中央軍和豫州殘兵葬送于此,不如主動撤退,保留力量,拱衛更重要的許昌、洛陽。
是夜,子時。汝陽城門悄然打開,鐘會率領近兩萬魏軍,人餃枚,馬裹蹄,借著夜色的掩護,如同鬼魅般悄然出城,並未選擇與蜀軍正面交鋒,而是繞開主圍區域,向著西北方向的許昌亡命奔逃。為了延緩蜀軍追擊,他甚至下令在城中多處糧倉、武庫縱火,制造混亂,魏軍各部在軍官的嚴厲督率下,沉默而迅速地向西撤退,秩序竟未大亂,顯示出鐘會不俗的治軍能力。
諸葛亮與陸遜並轡入城,看著滿目瘡痍、余燼未息的景象,陸遜不禁嘆道︰“鐘士季年紀雖輕,壯士斷腕,倒也有幾分魄力。”
諸葛亮微微頷首,目光卻望向西方︰“棄汝陽而保許昌,確是明智。然,其心未死,必思反撲。伯言,你以為,他會從何處著手?”
諸葛亮內心︰鐘會這小子跑得挺快,是個明白人。不過吃了這麼大虧,他肯定不甘心,得防著他狗急跳牆。
與此同時,司馬懿正對著從汝陽送來的軍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與震怒之中。他素來城府極深,喜怒不形于色,但此刻,那張布滿皺紋的臉上,肌肉微微抽搐,握著軍報的手背青筋暴起。
這份軍報上寫著,赫然寫著“諸葛亮、陸遜合兵十萬,猛攻汝陽,危在旦夕”!
“荒謬!荒唐!”一向城府深沉的司馬懿,終于忍不住將那一疊帛書狠狠摔在地上,胸膛劇烈起伏,“諸葛亮!他難道有分身之術不成?!一會兒在黃河,一會兒在宛城,現在又出現在了汝南!蜀漢到底有幾個諸葛亮?!”
巨大的信息混亂和接二連三的挫敗,讓這位老謀深算的梟雄也感到了一絲心力交瘁和……隱隱的不安。他發現自己似乎完全跟不上諸葛亮的節奏,被對方牽著鼻子走,整個東部戰線已然糜爛!
“太尉,鐘會將軍年輕,恐非諸葛亮、陸遜之敵,汝陽若失,則許昌危矣!當速發援兵!”麾下將領焦急建言。
司馬懿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目光陰鷙地盯著輿圖。他深知許昌的重要性,此地若失,洛陽將直接暴露在蜀軍兵鋒之下,中原震動!
諸葛亮此時的用兵,讓司馬懿這位沙場老帥也感到了一絲棘手。他無法準確判斷諸葛亮的真實意圖和主力位置,也就難以做出最有效的應對。他只能一面嚴令各線堅守,一面急調中央機動兵力,準備親自出征,他先給處境危險的鐘會回信,令其“死守待援”,聲稱不日將親率大軍抵達,但還沒等司馬懿出兵支援,汝陽失守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迅速傳遍了中原。自然也傳到了正在彭城一線緊張備戰的魏軍耳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兗州刺史州泰、以及陸續抵達的豫州、兗州各部將領,聞訊無不駭然!他們奉鐘會之命,千里迢迢趕來支援彭城,結果屁股還沒坐熱,老家汝陽卻被諸葛亮端了?主帥鐘會生死不明撤退消息尚未完全傳開),這仗還怎麼打?
一種被愚弄和恐慌的情緒在魏軍中蔓延。然而,就在這人心惶惶之際,鐘會自撤退途中發出的最新命令,經由快馬接力,終于送達了彭城!
命令很簡單,卻也很大膽︰“趁諸葛亮主力陷于汝陽,速攻小沛!奪回此徐州門戶!”
州泰等人接到命令,先是愕然,隨即恍然!對啊!諸葛亮和陸遜的主力此刻正在汝陽,就算他們拿下汝陽後立刻回師,也需要時間!而小沛,剛剛被蜀軍佔領不久,城防未固!這確實是奪回小沛,甚至扭轉徐州戰局的絕佳機會!
“鐘將軍雖敗,猶能洞察戰機,真乃奇才!”州泰不禁贊道,立刻召集眾將,“傳令!留兩萬人守彭城,其余兵馬,隨我即刻西進,收復小沛!”
近四萬魏軍,在州泰的率領下,懷著一種“抄敵人後路”的興奮和“挽回顏面”的急切,浩浩蕩蕩開出彭城,沿著來時路,撲向小沛!
而此時的小沛,確如州泰所料,兵力空虛。張苞手中僅有五千人馬,且大部分用于維持城內秩序和廣布疑兵,真正能用于野戰的機動兵力少之又少。
魏軍兵臨城下的消息傳來,張苞部將皆露憂色。有人建議緊閉城門,死守待援。
張苞卻牢記諸葛亮密令,他站在城頭,望著城外黑壓壓的魏軍,非但不懼,反而咧嘴一笑︰“丞相果然料事如神!兒郎們,按計劃行事!”
就在州泰準備下令攻城之時,詭異的一幕發生了。
小沛城頭,突然之間,旌旗比平日多了數倍!“漢”字旗、“張”字旗、“關”字旗甚至還有“諸葛”字樣的大 紛紛豎起!城牆上人影幢幢,往來頻繁,鼓噪聲大作!更有一隊隊騎兵,從不同城門馳出,在城外曠野上來回奔馳,卷起漫天塵土,仿佛有千軍萬馬正在調動!
州泰見狀,心中一驚,勒住馬韁︰“且慢!觀蜀軍態勢,不似空虛!莫非……有詐?諸葛亮用兵詭譎,難道其主力已悄然回師?”
他生性較為謹慎,見此情形,不敢貿然進攻,下令全軍後退五里下寨,多派斥候,仔細探查。
這一探,就更讓州泰驚疑不定了。斥候回報︰小沛周圍蜀軍游騎眾多,戒備森嚴,夜間營火密密麻麻,遠超五千人規模!甚至有小股魏軍斥候遭遇“蜀軍精銳”,被打得狼狽而回。
州泰徹底被張苞的疑兵之計唬住了,他認定小沛必有重兵埋伏,至少諸葛亮的部分主力已經秘密返回!他不敢再攻,只能一邊將情況飛報鐘會和司馬懿,一邊下令全軍緊守營寨,與“小沛蜀軍主力”對峙。
就在州泰被張苞的疑兵之計牢牢釘在小沛城外,進退維谷之際,一支規模不小的蜀軍,正悄然自合肥開出,沿泗水北上,日夜兼程,趕赴下邳!
統兵大將,乃是蜀漢老臣,以沉穩持重著稱的黃權!他奉諸葛亮密令,率領兩萬兵馬,並攜帶大量守城器械和物資,前來加固下邳城防。
諸葛亮在決定回師攻打汝陽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一旦汝陽戰事不利,鐘會或彭城魏軍可能會狗急跳牆,反撲小沛。而小沛新得,城防不固,難以久守。因此,他提前密令黃權自合肥出兵,搶佔並經營下邳這座徐州南部另一重鎮!
黃權用兵,與張苞的勇猛、文鴦的彪悍截然不同,他講究的是一個“穩”字。抵達下邳後,他立刻組織軍民,大舉修繕城牆,挖掘壕溝,設置鹿角拒馬,儲備滾木 石,將下邳經營得如同鐵桶一般!同時,派出大量哨探,監視彭城魏軍動向,並與小沛的張苞保持聯絡。
當張苞按照諸葛亮指示,在成功遲滯州泰數日後,見魏軍依舊不敢進攻,便果斷下令,趁夜悄然撤離小沛,全軍退往下邳!撤退時,依舊不忘在空營中留下部分旗幟和草人,點燃灶火,制造仍有軍隊駐守的假象。
等到州泰終于確認小沛是座空城,惱羞成怒地率軍進入時,等待他的只有滿地的廢棄營壘和隨風飄蕩的漢旗。而張苞的五千兵馬,早已安全抵達下邳,與黃權會師。
州泰收復了一座空蕩蕩的小沛,卻絲毫高興不起來。他失去了殲滅張苞偏師的機會,更可怕的是,蜀軍主力不知所蹤,而南面的下邳,顯然已被蜀軍重兵佔據,成為了插入徐州腹地的一顆新釘子!他收復小沛的戰略意義大打折扣,反而要時刻提防來自下邳和黃權的威脅。
至此,諸葛亮一手導演的這場“雙城弈”暫告一段落。他以放棄小沛這座前沿據點為代價,成功奪取了更具戰略縱深的汝陽,並鞏固了下邳防線,將魏軍在徐州的反撲勢頭扼殺于萌芽狀態。
整個東部戰場,依舊籠罩在諸葛亮營造的層層迷霧之中。司馬懿在洛陽焦頭爛額,鐘會在退往許昌的路上反思敗因,州泰在空城小沛里進退維谷。而諸葛亮,在拿下汝陽,穩定豫州南部局勢後,下一步的利劍,又將指向何方?戰爭的主動權,依舊牢牢掌握在那位羽扇綸巾的漢丞相手中。這場智力與意志的較量,還遠未到結束之時。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