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

第260章 詐降連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童叟 本章︰第260章 詐降連環

    當蜀漢使者的馬蹄聲消失在營門之外,鐘會從屏風後轉出時指尖還沾著輿圖上的朱砂——他笑著將諸葛誕案頭那封“降表”草稿折成紙鳶︰“伯言用兵如神,我們便送他一場‘心照不宣’的投降。”

    壽春城內,陸遜與文欽緊鑼密鼓地整頓防務,整合兵力,並不斷派出斥候打探諸葛誕大營的動向。見魏軍退而不亂,扎營穩固,並無立即進攻的跡象,陸遜心中那份利用諸葛誕動搖之心進行招降的想法愈發強烈。

    “文將軍,諸葛誕退兵觀望,其意難測。如今我軍新得合肥,士氣正旺,丞相又破潼關,威震中原。此正是招攬諸葛誕、王凌,一舉底定淮南的良機。”陸遜對文欽分析道。

    文欽點頭贊同︰“伯言兄所言極是。只是,派何人為使?需得機敏善辯,方能說動那諸葛誕。”

    陸遜沉吟片刻,道︰“我麾下有一年輕參軍,名曰顧譚,乃顧雍之孫,雖年少,然膽識過人,口才便給,可堪此任。”

    張苞撫掌道︰“不錯!顧譚,顧雍確有辯才,可命其前往!”

    于是,一位身著漢使服飾、神色從容的年輕文士,持陸遜、文欽聯名書信,在數騎護衛下,離了壽春,直往三十里外諸葛誕大營而去。

    與此同時,諸葛誕大營中軍帳內,氣氛已與往日不同。鐘會的到來,如同一劑強心針,又似一道緊箍咒。諸葛誕、王凌正與鐘會一同研討反攻壽春的方略。輿圖上,箭頭標識著可能的進攻路線,鐘會雖年輕,但指點江山,分析敵我,往往一針見血,令諸葛誕和王凌暗自心驚,不敢小覷。

    “報——!”親衛入帳稟報,“壽春城內,陸遜、文欽遣使求見!”

    帳內三人聞言,動作皆是一頓。諸葛誕與王凌下意識地看向鐘會。

    鐘會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化為玩味的笑意,他輕輕放下手中的朱砂筆,低聲道︰“哦?來得正好……且听听他們說些什麼。” 他對諸葛誕使了個眼色,“都督,便由你出面接見,我與王將軍暫避屏風之後。”

    諸葛誕會意,立刻收斂心神,整理衣冠,沉聲道︰“有請漢使!”

    鐘會與王凌迅速隱入帳內巨大的屏風之後,屏息凝神。

    年輕的漢使顧譚從容入帳,對諸葛誕躬身一禮,不卑不亢︰“大漢使者顧譚,奉陸大都督、征北將軍之命,特來拜會諸葛都督。”

    諸葛誕端坐主位,面色平靜,看不出喜怒,但他內心實則緊繃,既要演給使者看,也要演給屏風後的鐘會看,諸葛誕平復了心緒後說道︰“貴使遠來辛苦。不知陸都督、文將軍有何見教?”

    顧譚微微一笑,朗聲道︰“見教不敢當。譚此來,特為都督指明一條光明的坦途,亦是保全名節、順應天命之路!”

    他開門見山,言辭犀利︰“都督乃瑯琊名士,諸葛武侯之族弟,世受漢恩。如今曹魏失德,權臣當道!司馬懿狼子野心,高平陵之變,屠戮宗室,誅殺大臣,其行徑與董卓何異?天下有識之士,無不切齒!都督難道甘願為這等國賊鷹犬,背負千古罵名嗎?”

    這話與之前文欽所言如出一轍,但由顧譚這年輕文士說出,更添幾分慷慨激昂。屏風後的鐘會聞言,嘴角勾起一絲冷笑,卻並未出聲。

    顧譚繼續道︰“反觀我大漢,陛下乃中山靖王之後,漢室正統,天下歸心!諸葛丞相更是經緯天地,仁義布于四海!如今丞相已克潼關,兵鋒直指洛陽;我江淮大軍連克合肥,兵圍壽春,勢如破竹!天命在漢,大勢已明!”

    他看向諸葛誕,語氣變得懇切︰“都督乃明智之人,豈不見微知著?司馬懿倒行逆施,眾叛親離,其敗亡不過旦夕之間!都督此時若能幡然醒悟,舉淮南之眾,歸順大漢,則不失封侯之位,更能光耀門楣,名垂青史!此乃棄暗投明,智者所為也!若遲疑不決,待我王師踏平洛陽,掃清寰宇,屆時都督縱想回頭,恐亦晚矣!”

    顧譚口若懸河,引經據典,將“漢室正統”、“司馬氏國賊”、“諸葛族親”、“個人名節”、“天下大勢”等理由層層推進,極具煽動性和說服力。若非鐘會先前那番鋪墊,諸葛誕自覺恐怕真的會被說動。

    屏風後,鐘會心中暗忖︰好厲害的口舌!陸遜派此等人前來,是真有意招降,還是試探?若我晚來幾日,未曾帶來‘司馬昭被懲處’的消息,未曾剖陳利害,以諸葛誕、王凌此前之心態,被這番言辭打動,投降蜀漢,恐怕真是大概率之事!幸甚!幸甚!此刻,正好將計就計!

    諸葛誕听完,臉上適時的露出掙扎、沉思之色,良久不語,仿佛內心正在進行激烈的斗爭。他時而望向帳頂,時而以手撫額,演技頗為到位。

    最終,他長長嘆了口氣,對顧譚道︰“貴使之言……不無道理。然,此事關系重大,涉及數萬將士身家性命,誕……需時間斟酌,並與麾下將士商議。貴使可否先回驛帳休息,容我思量兩日,再予答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顧譚見諸葛誕並未一口回絕,反而露出意動之色,心中暗喜,知道此事有戲,便拱手道︰“此乃應有之義。望都督明察時勢,早做決斷,莫要辜負陸大都督與文將軍一番美意。譚,靜候佳音。” 說罷,從容告退。

    待顧譚離去,帳內重歸寂靜。鐘會與王凌從屏風後轉出。

    諸葛誕立刻看向鐘會,語氣帶著請示︰“鐘尚書,你看這……”

    鐘會臉上洋溢著智珠在握的笑容,撫掌道︰“妙!妙啊!此乃天賜良機!陸遜、文欽竟主動將破敵之策送到我們手上!”

    王凌疑惑︰“鐘尚書之意是?”

    “詐降!”鐘會吐出兩個字,眼中閃爍著危險而興奮的光芒,“諸葛都督方才表現恰到好處,既未答應,也未拒絕,留下了余地。我們便順著他們的意,答應投降!”

    他走到輿圖前,手指快速點向壽春西北方向,穎水的一處河灣平地︰“此處,名曰‘偃月灘’,地勢開闊,水陸便利,距壽春與我都大營皆有一定距離。既非險要,不易埋伏,也方便大軍運動。我們便與使者約定,三日後,就在此地,諸葛都督與王將軍,親率前軍兩萬人,前往‘歸順’,接受陸遜整編!”

    諸葛誕有些擔憂︰“陸遜多謀,豈會輕易信我?即便信了,他又豈會讓我大軍輕易入城?”

    鐘會笑道︰“都督所慮極是。陸遜之才,我豈不知?他斷不會一開始就讓我軍入城,必定先于城外接收,收繳兵器,分散安置,甚至奪取指揮權。我們要的,就是他出城來接應!”

    他詳細闡述其謀劃,思路清晰,狠辣刁鑽︰

    “我們便演戲演全套!”

    “第一,誠意要足︰諸葛都督需親筆寫下降表,言辭懇切,痛陳司馬氏之惡,仰慕漢室之正,並言明已安排家眷細軟,三日後便可舉義。”

    “第二,細節要真︰約定時間、地點、人數,皆要合理。我可暗中調動精銳,混入這前軍之中。”

    “第三,我軍主力,提前秘密運動!”他手指劃過輿圖,“大軍主力,由我親自調度,提前一夜,分批次,偃旗息鼓,潛行至偃月灘周圍密林、丘陵之後設伏!多備弓弩、引火之物!”

    “待三日後,陸遜派兵出城接應,與都督‘歸順’之軍接觸,放松警惕之際,我伏兵盡起,三面合圍!都督與王將軍亦率‘歸順’之軍倒戈一擊!內外夾攻,必可將陸遜派出的接應部隊,全殲于偃月灘!若能趁機擒殺文欽、乃至陸遜,則壽春可不戰而下!”

    鐘會的計劃,大膽而周密,充分利用了對方招降的心理,將計就計,意圖一口吃掉對方出城的機動兵力。

    王凌听得熱血沸騰︰“此計大妙!若能成功,必可雪合肥之恥!”

    諸葛誕亦覺此計可行,既能向司馬氏表忠心,又能重創敵軍,確實是一條妙計。他看向鐘會,鄭重拱手︰“便依鐘尚書之計!誕,這就書寫降表!”

    鐘會看著二人,內心想到︰看來諸葛誕、王凌,此前確存異心,我若不來,淮南恐已易主。如今雖暫時穩住,然其心未必全然可靠。借此詐降之機,令其與蜀漢徹底撕破臉,手上沾了蜀漢的血,他們便再無回頭之路,只能死心塌地跟隨太傅!此乃一石二鳥之計!

    兩日後,諸葛誕再次召見漢使顧譚,呈上親筆降表,言辭懇切,並解釋了需要三日時間安頓家眷部屬,約定三日後辰時,于偃月灘,親率兩萬前軍,卸甲棄兵,等候陸大都督接收。

    顧譚覽罷降表,見諸葛誕態度“誠懇”,安排“合理”,心中大喜過望,立刻帶著降表和約定返回壽春復命。

    壽春城內,陸遜、文欽、張苞、朱然、徐盛等核心將領齊聚,听聞顧譚回報,皆露喜色。

    文欽哈哈大笑︰“果然不出伯言兄所料!諸葛誕、王凌,終究是識時務者!如此一來,淮南可定矣!”

    張苞也興奮道︰“太好了!收了這兩萬人,我軍實力大增,便可直撲洛陽!”

    然而,陸遜卻依舊保持著冷靜。他仔細翻閱了諸葛誕的降表,又反復詢問顧譚與諸葛誕會面的細節,沉吟道︰“諸葛誕答應得如此爽快,雖合情理,然……仍需謹慎。其人並非庸碌之輩,焉知此非詐降之計?”

    文欽不以為意︰“伯言兄多慮了!他若不願降,當初為何圍而不攻?為何被我一番質問便退兵三十里?如今見我軍勢大,丞相又破潼關,他除了投降,還有第二條路嗎?”

    朱然也道︰“大都督,那偃月灘地勢開闊,視野良好,並非設伏的理想之地。諸葛誕若行詐,豈會選在此處?”

    陸遜沉思片刻,道︰“諸君之言,不無道理。諸葛誕投降,可能性確實很大。然,兵者,詭道也。不可不防。”

    他做出部署︰

    “即便諸葛誕是真降,接收兩萬降卒,亦非易事。需防其陣前生變,或軍中混有死士。”

    “這樣,三日後,由文欽將軍為主,徐盛將軍為輔,率精兵三萬,前往偃月灘接收降卒。記住,需列陣以待,保持警惕。先令其按建制,分批上前,放下兵器,解除甲冑,然後由我軍引導至指定區域看管,再行整編。萬不可讓其成建制靠近我軍本陣,更不可讓其攜帶兵器入城!”

    “我與張苞、朱然將軍,率主力于壽春城外列陣,以為聲援,並防備萬一。”

    “多派斥候,嚴密監視諸葛誕大營主力動向,以及偃月灘周圍有無異常。”

    這個部署,可謂老成持重,既接受了對方的“投降”,又做了必要的防範。文欽、徐盛皆是勇猛善戰之將,足以應對突發情況。而偃月灘開闊的地形,也確實不利于大規模埋伏。

    文欽慨然領命︰“伯言兄放心!有我與文向在,保管叫那諸葛誕耍不出花樣!若他真心來降便罷,若是詐降,定叫他有來無回!”

    計議已定,壽春城內也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接收“歸順”事宜。一場看似大局已定的招降,背後卻隱藏著鐘會精心策劃的致命殺機。穎水之畔,偃月灘上,一場決定淮南命運的大戲,即將拉開帷幕。雙方智者斗法,棋差一著,便可能滿盤皆輸。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260章 詐降連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260章 詐降連環並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