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蜀護軍郭淮,乃曹魏宿將,以沉穩多謀、善撫士卒著稱。他謹遵司馬懿之計,率五萬精兵,偃旗息鼓,如同幽靈般穿越了被認為難以通行的大洪山與桐柏山交界險隘。這一路,風餐露宿,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損失了不少非戰斗減員,但終究被他成功鑽了出來,兵鋒直指漢水南岸的荊州心髒——襄陽。
站在山崗上,遙望襄陽城郭,郭淮心中不免一絲得意。諸葛亮主力被大將軍牽制在長安,荊州守軍定然無備,自己此番奇襲,必建奇功!
而另一邊,襄陽城內的都督府,又是另一番景象。
年過五旬的關平,鬢角已染霜華,額間刻著歲月的深痕,唯有一雙丹鳳眼,依舊銳利如鷹,沉澱著數十年沙場征伐的沉穩與智慧。他不再是那個緊隨父親左右的少年驍將,而是總督荊州軍政、鎮守大漢東南門戶的擎天之柱。此刻,他正與須發皆白的徐庶立于巨大的荊州輿圖前。
“元直先生,曹魏近日動向詭異。”關平的手指劃過輿圖上洛陽至南陽一帶,“潼關方向曹真大軍雲集,聲勢浩大,意在吸引丞相主力。然,我軍多方偵測,發現上庸、新城一帶的魏軍糧草調動異常頻繁,且多有向東南山區移動的跡象,與其正面主攻態勢不符。”
徐庶頷首,羽扇輕搖︰“更可疑者,據往來商旅及我深入魏境的‘影衛’密報,魏軍近日大肆征集熟悉桐柏、大洪山路的樵夫、獵戶為向導,許以重利,卻又嚴密看管。司馬懿用兵,向來詭譎,此莫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關平目光凝重的點頭,手指重重地點在襄陽以北、漢水沿岸的險要山區︰“先生所言,與平之慮不謀而合。父親當年于此水淹七威震華夏,皆因洞察此地水文地理之要。曹魏若想出其不意,直插我心腹,唯有冒險穿越這片山險,渡漢水而擊襄陽!此計雖險,然若成功,確能斷我糧道,撼動荊州全局!”
他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閃︰“郭淮郭伯濟,久鎮雍涼,素以穩健多謀、善用山地行軍著稱。此番奇兵,非他莫屬!”
基于此判斷,關平不再猶豫,展現出其作為方面統帥的決斷力︰
強化偵察︰派出大量精干斥候與熟悉地形的山民,攜帶信鴿,深入北部山區險道,重點監控可能通行軍隊的谷地、隘口。
烽燧預警︰令沿線所有烽火台進入最高戒備狀態,增派守軍,儲備狼煙燃料,確保一旦發現敵情,消息能瞬間傳回襄陽。
清野待敵︰果斷下令漢水北岸部分地區實行“堅壁清野”,將百姓、糧畜暫時遷入南岸或附近塢堡,既免遭兵禍,亦使敵軍無法就地補給。
水陸布防︰水師戰艦提前出港,巡弋于漢水之上,控制關鍵渡口。陸軍則依托北岸幾處預先設防的據點,梯次配置,形成彈性防御。
預備役動員︰下令荊州北部郡縣預備役進入戰備,隨時听調增援。
果然,一切盡在關平預料之中!
數日後,最前沿的烽燧升起滾滾狼煙!斥候飛鴿傳書確認︰發現大隊魏軍正艱難穿越山險,先鋒已逼近漢水沿岸!主帥旗號,正是“郭”!
襄陽城並未慌亂。關平得報,從容不迫,與徐庶相視一笑。 “郭淮果然來了!”關平撫髯,語氣沉穩,“傳令︰按甲案行事!水師封鎖江面,無我將令,一兵一卒不得渡河南下!伏兵依計進入預設陣地!諸軍嚴守崗位,待敵半渡!”
他拒絕了部下出城迎擊、半渡而擊的建議,道︰“郭淮知兵,必防我半渡而擊。我軍只需鎖住其退路,扼守其進路,將其困于北岸河灘之地。其傾巢而來,糧草不繼,久必自亂!”
當郭淮大軍耗盡力氣鑽出山嶺,他很快發現情況不對。襄陽城並未如預想般城門大開,百姓慌亂。相反,城頭旗幟嚴整,守軍林立,弩箭反射著冷光。更令他心悸的是,從他所處的山區到襄陽城下,原本應有的鄉野村落,此刻卻顯得異常“干淨”,仿佛提前清野了一般。
“不好!莫非有詐?”郭淮心中一凜,久經戰陣的直覺告訴他,對方似乎早有準備。
就在這時,兩側山林中,突然響起一陣急促而詭異的梆子聲!
咻咻咻——! 無數箭矢從密林中暴射而出,並非射向人員密集處,而是精準地覆蓋了魏軍隊伍的前後兩端和輜重隊!同時,十余處烽火台沖天而起,濃煙滾滾,將魏軍的位置和規模清晰地報告給後方。
“中伏了!結陣!向後軍靠攏!”郭淮臨危不亂,立刻下令。他知道,此刻絕不能慌,必須穩住陣腳,盡快脫離這片不利地形。
但,已經晚了。
魏軍後隊剛掉頭,就發現來時勉強開闢的山路出口處,已被大量巨石亂木堵死!一隊隊蜀軍步兵出現在兩側山崖,推下更多的滾木 石,箭矢如雨而下,徹底封死了歸路!
“將軍!退路被斷了!”副將驚慌來報。 郭淮臉色鐵青︰“不要管後路!前隊變後隊,全力向襄陽方向突擊!殺出一條血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知道,只有擊潰正面的襄陽守軍,才能獲得生機。
魏軍無奈,只得硬著頭皮向襄陽方向沖去。然而,剛沖出山地,進入相對平坦的地帶,尚未接近襄陽城郭,面前赫然是滔滔漢水!
而漢水之上,不知何時出現了數十艘艨艟斗艦,艦上“關”字大旗迎風招展!一員將領,白袍銀甲,手持長刀,立于為首樓船之上,正是關平!
關平身邊,站著羽扇輕搖的徐庶。徐庶微笑道︰“將軍,郭淮困獸猶斗,必拼死一搏。可按第二策行事。”
關平點頭,目光銳利如鷹,朗聲下令︰“水師听令!半渡而擊!弩炮齊射,阻其前鋒!走舸出擊,襲擾兩翼!”
漢水蜀軍水師早已嚴陣以待,頓時萬弩齊發,巨大的拍竿也將石塊砸向正在試圖尋找淺灘渡河的魏軍前鋒!魏軍猝不及防,被射倒、砸死、沖入水中者不計其數,渡河行動瞬間受阻,隊伍擁擠在河灘上,亂成一團。
郭淮看得目眥欲裂,卻無可奈何。他缺乏水軍,面對漢水天塹和嚴陣以待的蜀軍艦隊,強行渡河無異于自殺。
就在魏軍進退維谷,混亂不堪之際,襄陽城門突然洞開!
關平親率一萬精銳步騎,如同出閘猛虎,渡過吊橋,直撲被困在河灘區域的魏軍!與此同時,兩側的林地中,也殺出無數蜀軍伏兵,看旗號是原本駐扎在周邊郡縣的預備役部隊,雖非絕對精銳,但人數眾多,士氣高昂!
“郭淮!納命來!”關平一馬當先,雖已年老,但是仍然勇猛異常,只見他手中長刀化作一道銀光,直取中軍帥旗下的郭淮!他深知,若能陣斬或將郭淮,這支魏軍奇兵將不戰自潰!
郭淮亦是沙場老將,見關平來勢凶猛,毫不畏懼,挺槍迎上︰“亂臣賊子,安敢猖狂!”
鐺!刀槍相交,火星四濺!兩人戰在一處。關平刀法盡得關羽真傳,又經多年征戰,沉穩老辣中更添靈動,勢大力沉;郭淮槍法精湛,經驗豐富,一時間竟斗得旗鼓相當。
然而,主將的僵持無法改變戰局的走向。魏軍被困河灘,背水作戰,本就士氣低落,又遭蜀軍水陸夾擊,四面圍攻,頓時陷入絕境。蜀軍預備役部隊在外圍不斷壓縮空間,關平帶來的精銳則如同尖刀,在徐庶的旗號指揮下,不斷切割、撕裂魏軍的陣型。
徐庶坐鎮襄陽城頭,縱觀全局,手中令旗揮動,調動著每一支隊伍。哪里魏軍抵抗激烈,就加強壓力;哪里出現薄弱環節,就立刻投入生力軍猛攻。整個戰場,仿佛在他的指揮棒下演奏著一曲死亡的樂章。
激戰從午後持續至黃昏。魏軍傷亡慘重,尸橫遍野,河水為之染紅。
是役,郭淮五萬奇兵,幾乎全軍覆沒,被斬首三萬余人,只有郭淮率少數親兵潰散入山林。蜀軍大獲全勝!
關平收刀立馬,看著眼前尸山血海的戰場,緩緩吐出一口濁氣。夕陽映照在他年輕的臉上,堅毅而沉穩。這一戰,他不僅展現了超凡的武勇,更體現了卓越的指揮才能和與徐庶默契的配合,徹底證明了自己是一位能夠獨當一面的帥才,而非僅僅依靠父親余蔭的將領。
消息傳回長安,朝野震動!劉禪大喜過望,斬首三萬,是他即位以來,面對曹魏的第一大勝,在諸葛亮的建議下,下旨重賞荊州將士。關平因功勛卓著,被擢升為大將軍,總督荊州諸軍事,成為繼關羽之後,蜀漢第二位獲此殊榮的將領,真正意義上走出了父親的巨大光環。徐庶亦加官進爵,封侯賞賜。
襄陽大捷,與長安城下的八陣退敵交相輝映,徹底粉碎了曹魏三路伐漢的戰略意圖,也向天下宣告︰季漢新一代的將星,已然冉冉升起,其光芒,足以照亮後諸葛亮時代的天空。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