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

第205章 雍涼歸漢︰西風漫卷漢家旗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童叟 本章︰第205章 雍涼歸漢︰西風漫卷漢家旗

    當曹魏的龍紋官印被刻意遺棄在武威郡庫的塵埃里, 諸葛亮的第一批運糧隊正沿著渭水將麥種分發給羌人酋長—— 馬超的白袍銀槍掠過姑臧城頭時,城下歡呼的聲浪竟比戰鼓更先撞開城門︰“是神威天將軍!他帶長安的鹽巴回來了!”

    封賞大典結束後,眾臣各司其職,陸遜等江東重臣留下長子後也返回了江東,而曹魏那邊也陷入了徹底的沉寂,諸葛亮深知,掌控雍涼的機會到了,于是他立刻向劉禪進言︰“陛下,魏軍主動後撤,意在拉長我軍補給,陷我于雍涼民羌雜處之泥沼。然,此亦天賜良機!我大漢正都長安,雍涼乃關中屏障,絕不可失!當趁其撤退伊始,人心惶惶之際,速遣精兵,以雷霆之勢,撫定各郡!以我大漢正朔之名,輔以懷柔之策,則雍涼可傳檄而定!”

    劉禪霍然起身︰“準!丞相速速部署!朕要這雍涼之地,盡復漢家疆域!”

    公元231年,諸葛亮親率大軍,自長安誓師西征。此次出征,並非以殺戮為目的,而是以“接收”和“安撫”為主。大軍兵分數路,如同梳篦般掃向雍涼各地︰

    諸葛亮自統西路大軍,以魏延為前鋒,趙雲鎮中軍,姜維、鄧艾參贊軍機,王平率無當飛軍護衛側翼並清剿小股殘敵。此路直指隴西、南安、天水等核心郡縣。諸葛亮嚴令軍紀,所到之處,秋毫無犯,首要之事便是開倉放糧,賑濟因戰亂和魏軍撤退而陷入困頓的百姓,並張貼安民告示,宣布免除雍涼地區一年賦稅徭役。

    馬超與其弟馬岱,率領精銳的西涼鐵騎,直撲其故鄉及羌胡勢力盤踞的武威、張掖、酒泉等地。馬超“神威天將軍”的名號在西北擁有無與倫比的號召力。他的出現,本身就如同一聲驚雷。許多羌胡酋長听聞馬超歸來,紛紛率眾歸附,甚至主動擒拿滯留的魏官以示誠意。馬超亦效仿諸葛亮,分發從長安運來的食鹽、布匹等緊缺物資,迅速穩定了涼州局勢。

    諸葛亮又遣吳懿、張翼向北地郡、安定郡方向推進,清剿零散魏軍,安撫地方豪強,確保關中北部安全。

    進展之順利,超乎想象。

    正如諸葛亮所料,曹魏的主動放棄,使得大部分地區失去了有組織的抵抗。而蜀漢政權的“漢”字旗號,對于久經戰亂、渴望安穩的雍涼百姓而言,有著天然的親和力。他們受夠了曹魏後期為支撐戰爭而加重的盤剝,如今“王師”歸來,不僅不加兵刃,反而開倉放糧,免除賦稅,這讓飽受苦難的民眾迅速接受了新的統治者。

    即便偶有忠于曹魏的地方官或豪強試圖據城而守,也很快在蜀漢大軍的兵鋒和馬超的威望面前土崩瓦解。往往大軍一到,城內便發生內亂,百姓或下級軍吏開城迎降之事屢見不鮮。

    僅僅三四個月時間,至夏初時節,整個雍涼地區的主要郡縣已全部飄揚起“漢”字旗幟。諸葛亮的行營移至隴西郡治所。

    他並未急于慶功,而是立刻投入到繁重的戰後重建與政權建設中︰

    諸葛亮奏請劉禪,迅速任命了一批得力干員出任各郡太守、縣令。並利用鄧艾之才,開始在渭水、洮水流域勘察地形,籌備開挖河渠,改良灌溉,為長期駐守提供糧草保障。同時還借助馬超、馬岱的威望,大力招撫羌、氐等部落,賜予官爵、物資,設立互市,穩定邊境。

    一切都安定下來後,諸葛亮班師回朝前特地令陸遜之子陸抗整修從長安到隴西,乃至通往涼州西域的驛道,加強中央對邊疆的控制與聯系。

    曾經烽火連天、動蕩不安的雍涼大地,在諸葛亮高效而仁德的治理下,竟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恢復了平靜與秩序。雖然一些豪強仍在觀望,個別地區仍有小股匪患,但大局已定。

    從此,蜀漢不僅擁有了長安這座故都,更將整個雍涼地區納入版圖,獲得了寶貴的戰馬產地和戰略縱深,徹底解決了北伐的側翼之憂。大漢的版圖,向西延伸了千里之遙。

    諸葛亮站在隴西城頭,遙望西方遼闊的疆域,心中並無絲毫放松。他知道,拿下雍涼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強敵——掌控著中原核心的司馬懿和曹魏——還在東方嚴陣以待。整合雍涼的力量,將其轉化為北伐的利劍,將是下一個艱巨的挑戰。但他的目光,已然變得更加堅定和從容。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205章 雍涼歸漢︰西風漫卷漢家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205章 雍涼歸漢︰西風漫卷漢家旗並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