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溯至公元226年深秋,劉備大軍圍困建業已近兩月,攻勢漸疲。長江濕冷的霧氣彌漫,營中不時傳來士卒壓抑的咳嗽聲。水土不服、疫病滋生,加上吳軍堅壁清野的頑強抵抗,使得原本高昂的士氣如同被雨水浸濕的柴薪,難以點燃。
蜀帝行在中軍大帳內,炭火盆驅不散沉重的氣氛。劉備面帶憂色,形容略顯憔悴,他環視身旁最核心的幾位謀臣——諸葛亮、龐統,以及心腹老臣糜竺、簡雍、伊籍。
“眾臣”劉備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我軍圍城日久,將士疲敝,江南瘴癘之氣,非北地士卒所能久耐。今已入秋,若再拖延,待到寒冬,糧道艱難,士卒凍餒,恐生大變。陸遜堅守不出,耗我銳氣,長久下去,非良策也。莫非……真要無功而返?” 話語中充滿了不甘與焦慮。
劉長明輕搖羽扇,眉頭微蹙︰“陛下所慮極是。孫權據江東三世,根深蒂固,民心附焉。我大軍遠征,利在速戰。今頓兵堅城之下,銳氣漸消,而江東豪強猶在觀望,甚至暗中助吳。若不能速決,待其緩過氣來,或北岸曹魏再生變故,則我軍危矣。必須設法,誘使陸遜、孫權出城決戰,一舉定乾坤!”
然而,如何才能讓龜縮不出、意志堅定的陸遜主動出擊呢?帳內一時陷入沉默。
片刻後,龐統猛地抬起頭,那雙銳利的眼楮里閃爍著危險而熾熱的光芒︰“陛下,丞相!統有一計,或可行險一搏!”
“哦?士元快快講來!”劉備急道。
“詐降!”龐統吐出兩個字,語速極快,“陸遜多謀,孫權多疑,尋常誘敵之法絕難奏效。唯有令其深信我軍內部生變,主危軍亂,且有巨大利益可圖,方能誘其傾巢而出!統願親往建業,假意投誠,告以陛下……陛下病重危殆,軍中無主,諸葛亮與諸將爭權,軍心渙散,布防空虛!並獻上精心偽造之兵力布防圖,指其薄弱之處,引其來攻!彼時,我預設埋伏,以逸待勞,必可一舉破之!”
此計可謂膽大包天!劉備聞言,臉色驟變,霍然起身︰“不可!絕對不可!士元乃朕之股肱,興復漢室不可或缺之才!建業城早晚可下,朕豈能讓你親身犯此奇險?此去九死一生,萬一有失,朕心何安?此議作罷!” 劉備語氣堅決,充滿了對龐統的愛護。
龐統卻激動起來,爭辯道︰“陛下!豈不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若能以此計破吳,則江東可定,天下三分之勢頓改!此乃奠定帝業之千秋功績!統一介寒士,得遇陛下,委以重任,縱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辭!豈可惜身而誤國大事?”
君臣二人爭論不休,劉長明在一旁沉吟不語,顯然也在權衡此計的巨大風險與潛在收益。
就在此時,一個平靜卻帶著決絕意味的聲音響起,打破了爭執︰
“陛下,丞相,龐軍師。此計……或可由竺前往。”
眾人愕然望去,只見一直沉默旁听的糜竺,緩緩站起身。他年事已高,身形略顯佝僂,但眼神卻異常明亮和堅定。
“子仲?”劉備訝異。
糜竺撩起衣袍,跪倒在地,聲音沉痛而懇切︰“陛下!龐軍師乃國士之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將來輔佐陛下平定天下,非他不可!豈可輕涉險地?反觀竺……罪臣之身,實無顏立于此地!”
他抬起頭,眼中已有淚光︰“臣弟糜芳,背主求榮,致使荊州傾覆,關將軍敗走……此乃滔天之罪!陛下仁德,非但不加罪于我糜氏,反而依舊厚待,恩重如山!竺每思及此,心如刀絞,夜不能寐!常恨自己年老體衰,不能再為陛下馳騁效命。今日得聞龐軍師之計,此正竺報效陛下、贖我糜氏罪孽之天賜良機也!”
他看向龐統,邏輯清晰地分析道︰“且龐軍師前去,孫權、陸遜皆當世奸雄,多謀善疑,見陛下心腹突然來降,恐未必深信。而竺則不同!竺有糜芳降曹之前科,此乃天下皆知!竺若以降,可直言因陛下因荊州之事遷怒冷落糜氏,心中怨望,故而叛投,此理由順理成章,由不得孫權不信!竺一把老骨頭,死不足惜!若能以此殘軀,助陛下成就大業,則死得其所,九泉之下,亦可面對列祖列宗矣!”
“子仲!”劉備快步上前,欲扶起糜竺,聲音哽咽,“朕從未因糜芳之事怪罪于你!你快快起來!朕決不能讓你去!”
糜竺卻跪地不起,重重叩首︰“陛下!竺意已決!求陛下成全老臣這片忠心!若陛下不允,竺便長跪于此!” 言辭懇切,擲地有聲,充滿了以身殉道的決絕。
簡雍、伊籍在一旁亦是動容,紛紛出言,既感佩糜竺忠義,又深知此計之險。
龐統看著糜竺,張了張嘴,最終長嘆一聲,不再爭搶。他知道,糜竺的分析更有道理,成功率也更高。
劉長明終于開口,聲音低沉︰“陛下,子仲公忠體國,其志可嘉,其情可憫。統觀此計,子仲公確是比士元更合適的人選……只是,太過凶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帳內再次沉默,只剩下炭火 啪作響和糜竺壓抑的呼吸聲。最終,劉備仰天長嘆,淚流滿面,他知道,自己失去了一位忠厚老臣,卻也可能是打破僵局的唯一希望。他顫抖著扶起糜竺︰“子仲……苦了你了……朕……朕準奏!”
計策既定,接下來便是周密布局。劉長明、龐統、劉備、糜竺,以及絕對可靠的簡雍、伊籍,開始細化每一個環節。
營造氛圍︰ 大軍攻勢逐漸減緩,顯露出疲態和厭戰情緒。營中允許出現關于“陛下舊疾復發”的竊竊私語,並讓其自然流傳。
核心表演︰ 劉備中軍大帳戒備陡然增強,醫官進出頻繁,藥味彌漫。劉長明、龐統、趙雲等核心人物面色凝重,頻繁出入大帳,營造緊張壓抑氣氛。
撤退鋪墊︰ 少量營寨開始做出向後移動的跡象,做出因“主上病重”欲撤兵退守的姿態。
“機密”制作︰ 由劉長明和龐統親自操刀,偽造一份極其逼真的蜀軍布防圖,故意標注出幾處看似薄弱、實則適合埋伏反擊的區域,並巧妙融入真實信息以增加可信度。
糜竺的“動機”︰ 統一口徑,糜竺的投降動機是因劉備對糜芳之事的冷落和猜忌,心生怨望,且看好孫權能守住江東,故叛投以求富貴。
絕對保密︰ 此計僅限于帳內六人知曉,即便是關羽、張飛、趙雲等核心將領也全然蒙在鼓里。唯有如此,他們的反應才會最真實,才能徹底騙過陸遜和孫權。這也正是後來張飛見到糜竺時反應如此激烈真實的原因。
一切安排就緒,如同一張精心編織的大網,悄然撒向建業城。糜竺,這位看似溫和敦厚的老臣,將用自己的性命和名譽作為賭注,去執行這場驚天動地的詐降計。
當糜竺在夜色中,最後向劉備叩拜告別,毅然走向建業城時,他的背影顯得如此決絕而悲壯。帳內三人,目送他離去,心情沉重無比。
只听淡淡一聲
“大漢糜竺,甘願赴死”
便再也沒有了糜竺的身影。
他們知道,江東之戰的最終結局,乃至整個天下的走勢,都將系于這位老臣接下來的表演。而真正的決戰,將在糜竺成功點燃東吳最後野心的那一刻,正式拉開血腥的序幕。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