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

第132章 收回故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童叟 本章︰第132章 收回故土

    數日後,荊南大地烽煙再起。

    武陵郡。

    張苞銀甲銀槍,一馬當先。他牢記父親的叮囑“為將者,勇不可無謀”,並未一味強攻。他先以部分兵力大張旗鼓佯攻郡治臨沅正門,吸引守軍主力。自己則親率精銳,由當地歸附的蠻族向導引路,翻越險峻山嶺,突襲防守薄弱的城北。守軍猝不及防,北門迅速被攻破。張苞一馬當先殺入城中,銀槍所向披靡,守將見大勢已去,開城投降。武陵克復。

    零陵郡。

    鄧艾領兵抵達郡治泉陵。他沒有急于攻城,而是仔細觀察地形。零陵城依山而建,地勢較高,但水源依賴城外湘江支流。鄧艾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下令︰“于上游築土壩,斷其水源!多布旌旗于山林間,每日擊鼓吶喊,佯作大軍攻城!” 守軍被困城中,水源斷絕,又見城外山林間旌旗招展,鼓聲震天,疑有大軍圍城,軍心惶惶。數日後,城內發生嘩變,守將無奈開城出降。鄧艾以智取城。

    桂陽郡。

    姜維兵臨郴縣城下。他並未立刻進攻,而是親自書寫大量安民告示,用強弩射入城中。告示中痛陳孫權背盟偷襲之惡,宣揚大漢皇帝劉備仁德,承諾免除一年賦稅,並保證不傷降卒百姓。同時,姜維精選軍中善射者,對城頭守軍喊話勸降。守軍多為本地士卒,本就不願死戰,又見蜀軍軍容嚴整,勸降言辭懇切,抵抗意志動搖。三日後,郴縣城門大開,郡守率眾歸降。姜維兵不血刃,拿下桂陽。

    長沙郡。

    趙統負責的是荊南四郡中最大、也最為堅固的長沙郡。他深知強攻不易,遂采取圍困之策。一面深溝高壘,將臨湘城圍得水泄不通,斷絕其內外聯系;一面派出多路小股部隊,掃蕩周邊各縣,肅清殘敵,切斷長沙外援。同時,將其他三郡已克復、荊州大部重歸大漢的消息,用箭矢不斷射入城中。城中守軍孤立無援,人心浮動。圍城半月,糧草將盡,守軍開城投降。趙統穩重推進,長沙光復。

    當四郡捷報如雪片般飛回江陵時,關興早已在劉備和劉長明的授意下,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戰後重建與安撫工作。

    江陵城,臨時行宮。

    關興一身文士袍服,恭敬地向劉備和諸葛亮匯報︰“陛下,丞相。四郡已復,鄧、姜、趙、張四位將軍已按令留兵駐守,安撫地方。荊南諸郡府庫所余錢糧、戶籍田畝冊籍已初步整理完畢。兒臣已行文各郡︰其一,凡願歸田之東吳士卒及流民,皆分予無主荒地、貸與糧種耕牛,免賦稅一年;其二,尋訪各郡賢良方正及有名望之耆老,聘為鄉三老、郡縣掾吏,協助安民;其三,開官倉,賑濟因戰亂而饑饉之民;其四,嚴令各部將士,不得擾民,劫掠者立斬!”

    “好!安國辦事,朕心甚慰。”劉備滿意地頷首,“尤其這尋訪賢良、任用本地人,甚合朕心。得民心者,方可得長久。”

    劉長明也微笑道︰“二將軍後繼有人。安國沉穩干練,頗有其父之風。陛下,荊南初定,百廢待興,安民為要。此外,可令各郡修繕城防,招募鄉勇,以備不測。”

    “丞相所言極是。”關興應道,隨即想起一事,補充道︰“陛下,丞相。兒臣巡視至長沙時,特意拜訪了已故神醫張機之故居及墓冢,代為祭掃。長沙士民聞之,感念陛下仁德,多有稱頌。” 張仲景乃長沙名士,所著《傷寒雜病論》澤被後世,在荊楚之地威望極高。關興此舉,無疑極大地爭取了當地士族和百姓的民心。

    劉備聞言,眼中露出贊許之色︰“安國此心甚細!張公濟世活人,乃國士也。傳旨,追贈張機爵位,著長沙郡守修繕其故居墓園,四時祭祀!此等仁心仁術,當為天下醫者楷模!” 這道旨意,更是將劉備集團“仁義”的旗幟牢牢插在了荊南大地上。

    就在荊南四郡在關興的治理下漸露復甦生機之時,遙遠的濡須口戰場,也終于分出了暫時的勝負。

    濡須塢的殘垣斷壁在夕陽下拖出長長的、血色的影子。塢牆的缺口處堆積著雙方士兵的尸體,幾乎與殘破的牆垛齊平。江面上漂浮著無數破碎的船板、焦黑的帆索和腫脹的尸體,在渾濁的江水中載沉載浮。濃烈的血腥味和焦糊味混合在一起,彌漫在空氣中,令人作嘔。

    孫權站在“飛雲”號殘破的船樓上,金甲上布滿了刀痕箭孔,沾滿了血污。他望著眼前這片慘絕人寰的景象,胸口如同壓著千斤巨石。徐盛在最後時刻,率領親衛死守塢堡核心,身被數十創,力竭戰死。朱桓重傷……江東將士的鮮血,幾乎染紅了整個濡須水道。

    “陛下!魏軍……魏軍退兵了!”一名滿臉煙灰的將領踉蹌著跑來稟報,聲音帶著劫後余生的嘶啞。

    孫權猛地抬頭,順著將領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魏軍龐大的船隊正在緩緩後撤,陸上的步騎也開始拔營。曹丕的龍旗在魏軍陣中清晰可見,似乎正隨著退兵的浪潮緩緩北移。魏軍並非潰敗,更像是達成了某種戰略目標後的有序撤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為何退兵?”孫權聲音沙啞地問,心中沒有絲毫喜悅,只有更深的疑慮和沉重。他付出了如此慘重的代價,才堪堪守住這殘破的門戶。

    “據抓到的魏軍俘虜零散口供,”將領喘息著回答,“似是……似是荊州那邊,陸遜大都督已然成功退守柴桑,蜀軍並未能擴大戰果。且魏軍久攻濡須不下,損耗亦巨,加之……加之其國內或有變故?”

    孫權沉默了。他望向西方,那是荊州的方向,也是陸遜和十萬江東精銳浴血歸來的方向。陸遜退了回來,這意味著劉備未能如願全殲他的主力,江東的元氣尚存。但同樣意味著,他圖謀荊州的計劃徹底破產,十萬精銳損兵折將,空耗錢糧,更引得曹丕趁虛而入,差點覆滅了江東根基!而劉備,不僅毫發無損,反而趁此機會,一舉奪回了荊南四郡!

    一股巨大的挫敗感和被愚弄的憤怒涌上心頭,幾乎讓他窒息。他猛地一拳砸在殘破的船舷上,鮮血順著指縫流下也渾然不覺。

    “劉備……曹丕……”孫權咬牙切齒,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里擠出來,充滿了刻骨的恨意,“好一個‘鷸蚌相爭’!好一個‘假道伐虢’!孤……孤誓報此仇!”

    夕陽如血,映照著孫權因憤怒和屈辱而扭曲的面容。濡須口的江水嗚咽著,仿佛在為無數逝去的生命悲歌,也預示著這場由曹劉聯手設下的驚天騙局所引發的仇恨與戰火,遠未到平息之時。荊南的收復,濡須的慘勝,都只是新一輪更大風暴來臨前的短暫間隙。魏、蜀、吳三方的命運巨輪,在公元225年這個血色的夏天,再次被推向了更加叵測的深淵。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132章 收回故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132章 收回故土並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