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大軍撤走不過一天,劉備便帶著新招降的黃忠、魏延率領大軍趕到了江陵,顯然是之前早已準備好的,未給曹仁任何反應時間,就立即開始攻城了,剛剛經歷大戰的曹仁只能倉惶應戰,而關羽也不演了,自劉備攻城開始,再無一點兒物資可以送入江陵城內,就這樣,曹仁堅持不過半月,打光城中物資後,只能率部撤退,南郡之地盡入劉備之手。
府衙外,長江滾滾東流。江陵城頭,“劉”字大旗獵獵作響,穩穩地插在了這片兵家必爭之地的最高處。劉備看著身後的劉長明,不禁感嘆道︰“孔明,直至今日,我才明白你所有部署,先生妙計無雙。”
劉長明笑回道︰“主公現在還心疼糧草嗎?”
“周瑜辛苦幫我攻城,我又怎會心疼這點兒糧草。”劉備笑應道。
熟讀歷史的劉長明自然是知道,周瑜攻打南郡足足打了近一年,直到曹仁將江陵城中的糧草打光後,才堪堪拿下,而且南郡打下來不到一年,周瑜便病逝了,所以劉長明早早的就想好了主意,只要拖到周瑜病逝,江陵城還未攻下,一切就都充滿了變數。
所以劉長明先讓張飛、趙雲等人率大軍做佯攻南郡,如此重要之地,周瑜必定會親自率軍來攻,引來周瑜後,又讓劉備書信東吳,示其以弱,並承諾為周瑜大軍提供糧草,讓江東對他們放松警惕。
劉長明深知,以周瑜之能必定不會將糧草補給等後備之事交于劉備,不過他也知道江陵城周瑜一時半兒打不下來,孫權在合肥的戰事也很焦灼,張昭兩方運糧,必定難以調度,而劉備提供的軍糧卻每月都能按時送達,長此以往,東吳那邊運送糧食的效率必定會越來越低,就算還有糧草運來,也不夠大軍所需了,只要斷了周瑜大軍的糧草,必定可以延緩攻打江陵城的時間,再讓關羽“絕北道”的時候多多放水,將一些物資補給放進城內,讓江陵城處在一個“吃不飽也餓不死”的狀態,反正就是一個字——拖,一定要拖到周瑜病逝。
只要周瑜病逝,江東大軍群龍無首,此時,劉長明又讓關羽在軍中透露周瑜已死,江東大軍斷糧的消息,同時他在江夏城也將此消息傳出,就是為了引曹仁大軍抓住此機會反攻周瑜大營,只要打垮江東大軍,他們便無力再爭江陵,只能撤軍,而曹仁和江陵也成了強弩之末,此時,大軍出擊拿下江陵便如探囊取物,事情的結果也確如劉長明所計劃的一樣,不費吹灰之力的拿下了南郡。
“孔明,我們以如此手段拿下南郡,江東孫權豈會罷休。”劉備眉頭微微有了憂色。
“主公不必多慮,正如孫權信中所寫,目前大敵仍是曹操,江東在江陵、合肥連番遭遇大敗,也無再戰之力。更何況要不是主公遣張、趙兩位將軍相助,江東大軍已全軍覆沒,孫劉親如一家,就算孫權不知其利害,子敬也會勸他的。”劉長明笑道。
“漂泊半生,如今總算是有了落腳之地,孔明,而後有何打算”此時的劉備目光睥睨,王霸之氣盡顯。
“主公現可整備兵馬,布置防線,待到完全掌控荊州,再尋變數,東進已圖西川。”劉長明回答道。
“那就請先生同我一起治理荊州!”
劉備集團欣欣向榮之時,呂蒙也已經護送周瑜遺體返回了柴桑,江東朝堂上下,無不悲痛萬分,孫權手里捏著周瑜絕筆信的手指已經微微泛白。
“臣瑜頓首再拜主公麾下︰瑜本庸才,荷蒙先主與主公厚恩,委以重任,總督兵戎。然圍攻江陵經年,師老兵疲,寸功未建,上負先主所托,下負主公之望,罪該萬死,痛徹心扉!”
江陵鎖鑰之地,得之則全據大江,西圖巴蜀,北望中原,霸業可期。失此良機,實為江東切膚之痛。瑜恨不能身生雙翼,破此堅城以報主公,奈何時不予我,病骨難支
劉玄德狼顧之相,久懷異志。其雖名為同盟,然坐觀成敗,養寇自重。瑜之掣肘,非盡在曹仁堅壁,實玄德之謀深也。此人必為江東心腹大患,主公不可不察!
今曹操雖敗于赤壁,然根基深厚,北土未寧,其志在復仇。江陵不下,北門洞開,曹賊若再舉大軍,順流而下,江東何以御之?此瑜死不能瞑目者也!
劉玄德借地養兵,羽翼漸豐,又有關、張熊虎之將,諸葛亮謀略之士。其志豈止于荊州一隅?瑜去之後,此人必生變故。主公當早圖之,或絕其歸路,或削其羽翼,萬不可使其坐大,成尾大不掉之勢!
外患雖急,內患尤重。主公當親賢臣,遠小人,修明法度,屯田積谷,練水陸之精兵。江東民心歸附,山川險固,足可自保待時。
魯子敬忠貞亮直,智略深長,曉暢軍事,胸懷大局。其聯劉暫時)抗曹之策,雖與瑜異,然于當前情勢,或為江東喘息之機。主公可托付大事,外事不決,可問子敬。
呂子明勇而有謀,折節好學,見識日增。假以時日,必為棟梁之才,堪當方面之任。主公宜悉心培養,委以重任。
程公程普)等宿將,久經戰陣,忠心耿耿,可倚為柱石。
憶昔隨先主孫策)創業,得遇主公少年英主。主公待瑜以腹心,委瑜以重任,恩遇之深,雖肝腦涂地不能報萬一。
瑜命在旦夕,不能復為主公執鞭墜鐙,掃除奸凶。唯望主公善保龍體,勵精圖治。孫氏基業,系于主公一身。
主公天資英武,明斷過人。當此亂世,正宜奮發有為,克紹先主之烈,成就桓文齊桓公、晉文公)之業!瑜雖死九泉,亦當含笑。
恨瑜命短,不能親見主公廓清寰宇,一統江山,氣息奄奄,神思昏聵,臨表涕零,不知所言。瑜再拜頓首,永訣主公...伏惟珍重!珍重!”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