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外界怎麼猜測,小河村慶功宴的狂歡勁兒過去了,硝煙散盡,日子總歸要回到正軌,而且得朝著更好的方向奔。蕭戰腦子里那根弦一直繃著,下一個要狠抓的重點,就是教育——這幫小崽子的將來,可不能像他們父輩一樣,只會掄鋤頭、揮刀子,那不成!
學堂是早就趁著農閑蓋好了的,結實的黃土牆,厚實的茅草頂,里面擺著村里木匠新打的、還帶著木頭清香的簡陋桌椅。雖然看著樸素,但窗戶開得大,屋里頭寬敞又亮堂。先生也是現成的,就是流民里那個姓王的老童生,五十多歲的年紀,背有點駝,學問不算多高深,考了一輩子連個秀才也沒撈著,但教這幫泥猴子開蒙認字、學點基礎的算數,那是綽綽有余了。
蕭戰站在祠堂前的高台上,對著下面黑壓壓一片的村民,扯開了嗓門宣布︰“都听好了!從明兒個起,咱們小河村學堂,正式開課!所有到了年紀的娃崽,管他是帶把的還是不帶把的,有一個算一個,全給老子滾去上學!學費,全免!筆墨紙硯這些零碎,村里出錢!誰家要是敢把娃藏家里不讓來,老子帶兵上門去請!”
這道命令一下,大部分人家都是歡天喜地,尤其是那些剛安頓下來的流民家庭,簡直覺得是天上掉餡餅的大恩德,扯著孩子千恩萬謝。但也有那腦子轉不過彎、守著老規矩不撒手的。
村里幾個輩分高、胡子都白了的老頭,以李老栓他爹為首,拄著磨得油光水滑的拐棍,顫巍巍地找到了正在校場督促保安團操練的蕭戰。
“蕭團長啊,”李老爺子輩分高,在這小河村說話向來有分量,他清了清嗓子,說話也直接,“您這讓男娃上學,是天經地義,咱們舉雙手贊成!娃們讀了書,識了字,將來說不定能考個功名,那也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可這女娃子……” 他頓了頓拐棍,臉上露出不贊同的神色,“俗話說得好,女子無才便是德。讓她們拋頭露面去學堂,跟一群男娃子混坐在一起,嘰嘰喳喳,成何體統啊?這以後……名聲還要不要了?還怎麼找婆家?”
蕭戰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出,這幫老古董的思想,不是一天兩天能擰過來的。他也不生氣,反而笑呵呵地請幾位老爺子在校場邊的石 子上坐下,親自給他們倒了碗涼白開,這才不緊不慢地開口︰“幾位老爺子,都是為村子好,為娃們好,我懂。那我問問你們,你們覺著,咱們小河村現在,最缺的是啥?”
“缺啥?”另一個老爺子搶著回答,“那還用說,缺糧缺錢唄!窮得叮當響!”
“不對!”蕭戰搖搖頭,伸出一根手指晃了晃,“老爺子,您看得淺了。咱們現在,最缺的不是那些死物,是明白人!是能干事、會干事的人!光靠我們這些大老粗,掄著刀片子打打殺殺,能殺出個太平盛世,能讓咱們村一直富下去嗎?不行!”
他指著校場外那些正在忙碌的人群——整理農具的,清點物資的,搬運貨物的——聲音提高了幾分︰“你們看!咱們現在,要種好新開墾的梯田,要記賬算收支,要管著越來越復雜的物資分配,要跟外面來的商人打交道簽文書……哪一樣,離得開認字算數?男娃要學,女娃就不用了?老爺子您想想,大丫那丫頭,多靈性,多細心?要是讀了書,認了字,將來幫村里管個倉庫,記個賬目,是不是比很多毛手毛腳、丟三落四的小子強得多?再說了,”
蕭戰說到這里,壓低了聲音,身體往前傾了傾,擺出一副推心置腹、掏心窩子的架勢︰“老爺子,您再往長遠里想想。將來咱們保安團的弟兄,立了功,攢了家底,總要娶媳婦生孩子吧?您是希望他們娶個一字不識、只會圍著鍋台轉、眼皮子淺的傻姑娘好,還是娶個能寫會算、能幫著持家、甚至能教育下一代的明白姑娘好?這有文化的娘,教出來的娃,那腦瓜子能一樣嗎?起點就高出一大截啊!這可是為了咱們小河村子孫後代的根基和前程著想啊!是百年大計!”
幾個老爺子被蕭戰這一套“長遠發展論”和“優生優育觀”給繞暈了,一個個擰著眉頭,捋著胡子,仔細咂摸著這話里的滋味。好像……是這麼個道理?以前只想著女娃是別人家的人,賠錢貨,讀書浪費。可要是真像蕭團長說的,女娃讀書是為了將來能當好家、教好娃,惠及的是整個小河村的未來……這賬,好像就得另算了?
李老爺子眯著眼琢磨了半天,手里的拐棍在地上無意識地劃拉著,最終嘆了口氣,像是放下了什麼沉重的包袱︰“罷了罷了,蕭團長,是咱們這些老古董眼光短淺,跟不上趟了。你看得遠,想得周全。上學,都上學!男娃女娃,都去!誰再敢嚼舌根,老子第一個拿拐棍抽他!”
搞定了這幫老頑固,事情就順暢了。蕭戰順便把狗娃、二狗、大丫、三娃、四丫這幾個他看著順眼的小崽子叫到跟前,挨個拍了拍腦門︰“你們這幫小兔崽子,以前叫個二狗、大丫也就算了,如今是讀書人了,得起個正經大名!嗯……二狗,以後就叫蕭承志!繼承志向!三娃,叫蕭遠航!志存高遠!大丫,叫蕭文瑾!文雅如玉!四丫,叫蕭文瑜!美玉的光彩!五寶還小,先叫著,大名以後再說!都給老子記牢了!以後在學堂,先生叫大名,得應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于是,在一個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早晨,小河村學堂正式傳出了朗朗的讀書聲。蕭承志二狗)、蕭遠航三娃)、蕭文瑾大丫)、蕭文瑜四丫),還有村里其他幾十個半大孩子,無論男女,都成為了第一批端坐課堂的學生。王老先生穿著唯一一件漿洗得發白、卻熨燙得一絲不苟的長衫,激動得手指微微發抖,拿著戒尺,開始了第一課︰“人—之—初—,性—本—善—……”
與此同時,蕭戰也沒忘了“武”的一面。他立下規矩,所有入學的孩子,每天下午文化課結束後,必須接受一個時辰的軍事基礎訓練,由保安團里挑出來的、耐心好些的教官負責。內容也不復雜,就是站隊列、整齊報數、圍著村子跑步,再教點簡單的拳腳功夫,甚至辨認方向、野外找水這些保命的小技能。用蕭戰的話說,吼得整個校場都能听見︰“文化要學,腦子不能空!身子骨更不能弱!誰他娘的敢給老子讀成手無縛雞之力的酸秀才,老子把他吊起來用皮帶蘸涼水抽!咱小河村的娃,以後走出去,要的就是文武雙全的範兒!”
于是,每天下午,都能看到一群小豆丁,穿著打補丁的短褂,在教官“一二一”的口令下,跑得滿頭大汗,小臉通紅,卻也有模有樣。看著學堂里那稚嫩卻認真的讀書聲,以及操場上那雖然歪歪扭扭卻充滿朝氣的跑步隊伍,蕭戰背著手,滿意地點點頭,心里那點關于未來的藍圖,似乎又清晰扎實了幾分。這才是一個村子,可持續發展的正道!
喜歡特種兵重生古代,開局五個拖油瓶請大家收藏︰()特種兵重生古代,開局五個拖油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