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袍判的現身與指引,如同在迷霧中點亮了一盞孤燈。清音閣山谷恢復寂靜,只余下水聲潺潺,以及那株在甘霖玉露滋養下,頑強存活的淨世蓮嫩芽,默默見證著方才的驚心動魄。
“蜀郡錦官城,古井……”清漪重復著黑袍判留下的信息,眸中精光閃動,“錦官城乃成都別稱,是蜀中核心,歷史悠遠,古跡眾多。一口能被黑袍判特意提及的古井,絕非尋常。”
李玄微點頭,心中同樣思緒翻涌。黑袍判兩次出現,皆在關鍵時刻,其立場似乎曖昧難明,既非完全站在逆天盟一邊,也並非守卷人的盟友,更像是一個遵循著某種古老規則的旁觀者與記錄者。他指引的方向,往往直指核心。
“事不宜遲,我們立刻動身。”清漪行事果決,“逆天盟在蜀地的勢力看來不容小覷,那灰袍老道雖被黑袍判處置,但其背後定然還有更多人。我們必須趕在他們反應過來之前,找到那口古井。”
兩人不再耽擱,迅速離開了清音閣,找到藏匿的風行駒,朝著成都方向疾馳而去。
蜀中盆地,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國之稱。然而晚唐亂世,此地亦難獨善其身。沿途所見,雖比中原流民稍好,但也可見民生多艱,吏治敗壞,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壓抑沉悶的氣息。
數日後,巍峨的成都城牆已然在望。錦官城,因其歷史上曾設錦官管理織錦而得名,此時雖不復盛唐時的極盡繁華,依舊是西南重鎮,車馬粼粼,人煙稠密。
入得城來,市井喧囂撲面而來。販夫走卒的叫賣聲,酒肆茶樓的喧嘩聲,以及空氣中混雜的食物香氣、牲畜氣味、還有隱隱的汗臭,構成了一幅鮮活而真實的晚唐都市畫卷。這與終南山的清靜、華山嵩山的空靈、乃至清音閣的枯寂,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李玄微與清漪牽著馬,行走在熙攘的街道上,感受著這純粹的、屬于人間的煙火氣,心中卻無半分松弛。他們深知,在這繁華的表象之下,暗流同樣洶涌。
“一口被黑袍判特意提及的古井,絕不會位于鬧市。”清漪低聲道,“多半在某個古老的道觀、寺廟,或是廢棄的宅院之中。”
兩人決定分頭打听。李玄微憑借儒雅氣質,前往書肆、茶樓等文人聚集之地,借口尋訪古跡,旁敲側擊。清漪則利用身法,悄然探查城內一些較為偏僻、可能存有古舊建築的角落。
然而,一日奔波下來,收獲甚微。成都城內水井眾多,但大多為日常所用,並無特別出奇之處。一些傳說中的古井,如“薛濤井”等,雖有些文人雅士的傳說,卻與黑袍判所言、與大聖蹤跡似乎並無關聯。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兩人在一家臨河的客棧要了兩間上房,稍作休整。
“難道黑袍判所指,並非成都城內?”李玄微蹙眉,站在窗前,望著窗外流淌的錦江和點點燈火,心中有些焦躁。
清漪坐在桌旁,指尖輕輕敲擊著桌面,沉思道︰“亦或者,那口井的‘古’,並非指年代,而是指其……本質。或許它並非一直以‘井’的形態存在,又或者,它的入口,需要特定條件才能開啟。”
她的話提醒了李玄微。他想起在華山,是靠《西游後錄》的指引才找到隱秘古洞。在嵩山,是靠守卷人的秘法才打開律壁石窟。那麼這口古井,是否也需要特殊的“鑰匙”?
他下意識地撫向懷中,那里有《西游後錄》殘卷,也有……那片生死簿殘頁!
生死簿殘頁!黑袍判出現,正是因為他們得到了這片殘頁!他立刻將玉盒取出,置于桌上。
“清漪姑娘,你說,這殘頁本身,會不會就是找到古井的線索?或者,是開啟某種禁制的‘鑰匙’?”
清漪目光一凝,仔細端詳著被封印的玉盒。“不無可能。生死簿記錄眾生因果命軌,其殘頁亦蘊含特殊的法則氣息。黑袍判感應到它,並在此刻指引我們來錦官城,絕非巧合。”
她示意李玄微稍安勿躁,自己則閉上雙眼,雙手結印,口中念念有詞,一股精純的靈覺如同水銀瀉地,以玉盒為中心,緩緩向四周擴散開來,細細感應著城中可能與這殘頁產生共鳴的所在。
李玄微也屏息凝神,嘗試著將自己的靈覺與那殘頁建立聯系。他腦海中觀想著那玄奧的符文,感受著其中蘊含的輪回與因果之意。
時間一點點過去,客棧外街市的喧囂仿佛被隔絕。清漪的額頭漸漸滲出細密的汗珠,顯然這種大範圍的精細感知消耗極大。
忽然,就在李玄微感到精神有些疲憊之時,他手中的玉盒,極其輕微地震動了一下!與此同時,他腦海中仿佛捕捉到了一絲極其微弱、卻異常清晰的“牽引”感,方向指向城西!
幾乎在同一時間,清漪也猛地睜開了眼楮,目光銳利地看向西方!
“有反應了!在城西,距離此地約三里,有一股極其隱晦、但與這殘頁同源的氣息在波動!”清漪語氣帶著一絲疲憊,更帶著發現目標的興奮。
兩人不再猶豫,立刻起身。清漪迅速在房間周圍布下簡單的警戒隔音結界,隨後與李玄微悄然離開客棧,融入夜色,朝著城西方向疾行而去。
越往城西走,街道越發狹窄,民居也變得低矮破舊,燈火稀疏,顯得僻靜許多。那絲微弱的牽引感時斷時續,但大致方向不變。
最終,他們在一處幾乎被荒廢的、掛著“青羊觀”破舊牌匾的道觀前停了下來。道觀規模不大,牆垣斑駁,朱漆剝落,門前石階布滿青苔,顯然香火早已斷絕多時。而那絲若有若無的共鳴與牽引,正是從這觀內傳出!
“青羊觀……”李玄微心中一動,想起某些古老傳說,“據說與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的典故有關?”
“進去一看便知。”清漪神色凝重,手按劍柄,當先推開那虛掩的、吱呀作響的木門。
觀內更是破敗,庭院中雜草叢生,大殿傾頹,神像蒙塵,在慘淡的月光下,顯得格外陰森。
兩人循著感應,穿過前殿,來到後院。後院更加荒蕪,唯有一株高大的古柏依舊倔強地挺立,而在古柏之下,赫然有一口以青石壘砌的、井口被一塊巨大石板嚴密封死的老井!
那強烈的共鳴感,正是從這口被封印的古井之下傳來!生死簿殘頁在玉盒中震動得更加明顯了!
“就是這里!”李玄微肯定道。
清漪走到井邊,仔細觀察那封井的石板。石板上刻著一些模糊的、似乎並非道家符 的奇異紋路,透著一股古老而滄桑的氣息,與嵩山律壁、華山心印的紋路風格迥異,卻自成一格。
她嘗試推動石板,石板紋絲不動,仿佛與井口融為一體。
“需要正確的方法,或者……鑰匙。”清漪看向李玄微手中的玉盒。
李玄微會意,深吸一口氣,將玉盒上的封印符 小心揭開一道縫隙。頓時,一股濃郁的、關乎生死輪回的古老氣息彌漫開來。
他捧著玉盒,將其靠近那井口的石板。
就在玉盒觸及石板的瞬間——
“嗡!”
石板上的奇異紋路驟然亮起幽暗的光芒!那光芒並非金色或白色,而是一種深邃的、仿佛能吸納靈魂的暗藍色!同時,玉盒中的生死簿殘頁也爆發出強烈的暗紅色光暈,兩種光芒交織、踫撞,發出低沉的嗡鳴!
緊接著,那嚴密封印井口的巨大石板,在幽藍與暗紅光芒的交織中,竟如同投入水中的冰塊般,緩緩變得透明,最終徹底消散,露出了下方幽深不知幾許的井口!
一股陰冷、潮濕、帶著歲月塵埃和一絲若有若無……斗戰之意的氣息,從井口撲面而來!
井口之下,並非尋常井水,而是一片旋轉著的、如同星空般深邃的黑暗漩渦!
黑袍判所指的古井,終于顯現出其真容!而這井下的漩渦,又將通向何方?是否真的隱藏著齊天大聖的蹤跡?
李玄微與清漪對視一眼,皆看到對方眼中的堅定與決然。
沒有猶豫,清漪當先一步,縱身躍入那深邃的漩渦之中。李玄微緊隨其後,緊握著懷中的《西游後錄》與生死簿殘頁,亦投身于那片未知的黑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