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劉光天早早跑來,激動得半宿沒睡,今天要買自行車了!老劉听說老二要買車,罕見地贊助了五十塊錢。
到了商店,熊光明早打點好了,三輛大永久,其中兩輛加重的,外加給美珠的一輛杏黃色、二六款、沒大梁的鳳凰女車,可給美珠高興壞了。
光天沒想到光明哥連他的份都準備了,只是不明白為啥要買加重的。晚上到家他就明白了,老劉打算把車給大哥,結果他買了輛加重的,老劉皺了皺眉頭沒說話,還是把自己那輛收拾收拾回頭給了光齊吧。
以後劉光天騎車馱著老劉上下班。加重的,穩當、抗造!
光天心里是熱乎乎的,光明哥才是真大哥啊!連這都想到了! 他也瞬間明白了老爹那五十塊贊助費的深意。
前院算上閻埠貴的,一下子停了七輛自行車。鄰居們好奇熊家為啥換三輛新的。
熊光明理由充分︰“我爹那車騎多少年了,該換新的了。我就喜歡加重的,蹬著有勁!美珠是家里大功臣,必須獎勵新車!看這鳳凰,多漂亮!”
賈張氏摸著 亮的車把,羨慕得不行,這比秦淮茹那輛帶大梁的黑車漂亮多了!鈴鐺聲都格外清脆。
“賈大媽,麻煩您給美珠這車做個棉座套。”熊光明說。
“哎哎,好!回去就做!”賈張氏連忙用手比劃尺寸。
鄰居們在一旁蛐蛐,熊家騎得過來嗎?不如買他家的舊車。
很快有人來問舊車賣不賣。
熊光明張口就來︰“我爹和美珠的車,保養得跟新的一樣,一百四!我那輛便宜點,一百二!鏈子新換的,去年剛換的里外胎,這價貴嗎?”
鄰居們無語。閻埠貴推推眼鏡,蹲下仔細驗貨︰“光明,你這車都騎八九年了,還賣這麼貴?保養的是不錯,但頂多值八九十。听三大爺句勸,這車老放著就壞了,你爹和美珠的八十五,你的嘛~~七十頂天了,誰讓你蹬得狠呢!”
“閻老師,我這價真沒賣貴!”熊光明嘿嘿一笑。
“再過倆月,就這價,您還買不著呢!尤其是我那輛,得漲到一百五!”
眾人嘩然,覺得熊光明心太黑。
熊光明心里暗自發笑,等工業券一普及,光有券不行,還得有購買資格!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什麼叫一車難求了。
廠里這邊,農用車的研發穩步推進。吳院士通報進展︰“高速軸承暫時攻克不了,可以用銅鉛合金滑動軸承替代,壽命短點,但夠用。”
熊光明不懂技術細節,只關心關鍵問題︰“除了壽命短,還有其他缺點嗎?”
“用在農用車和拖拉機上沒問題,將來造汽車就不行了。”
“夠用就行!汽車以後再說,飯要一口一口吃。”熊光明很務實。
“高級技工過年後就到位,可以先做前期準備了。”
他拿到材料清單,立刻安排采購。接著找到彪哥,讓對方簽了保密協議,調去研究所待命。彪哥二話不說,看都沒看就簽了字。
隨後,熊光明把易中海和劉海中叫到辦公室。他讓秘書在外站崗,鎖門、關窗、拉窗簾,屋里黑乎乎的。
你這是三樓,大白天的誰趴外面賊著你辦公室啊,被熊光明的舉動搞得異常緊張。
“廠里旁邊的研究所,知道吧?”熊光明壓低聲音嚴肅的說到。
“知道。”兩人點頭。
“現在有項絕密任務需要你們。”
易中海眉頭一皺︰“有生命危險嗎?”
劉海中則激動得發抖︰“我干!有危險也不怕!”
“在廠里能有什麼危險?”熊光明敲著桌面。
“唯一的要求,加工的零件,打死也不能說!有說夢話毛病的可不行。”
“磨~磨牙沒事吧?”劉海中問。
“沒事。同意就簽字。”
兩份保密協議擺在面前。這次易中海沒猶豫,兩人都簽了。熊光明起身鄭重握手︰“國家會記住你們!你們的功勞將被歷史銘記!”
易中海的手也有些顫抖了。回去的路上,這兩位一向不對付的大爺,竟覺得彼此順眼了不少。
熊光明又找相關技術人員一一談話。這他媽絕密任務整的,感覺一點也不嚴肅,連個軍方的人都沒有,好歹安排倆看大門的也是那麼回事啊。保密協議熊光明都不知道該交誰保管,可這玩意兒還得有,存哪啊,煩人!
當天,易中海和劉海中就沒回家,連過年都在廠里加班。
過完年,支援的高級技工全部到位,實物論證階段正式開啟。
高溫渦輪葉片所需的鎳基合金暫時還無法量產。
團隊在吳院士的指導下,選擇了一條降標但可靠的路徑,采用高性能的釩鋼為基礎,在葉片內部設計了一套微型的、利用柴油冷卻的內流道。這雖然增加了鑄造難度,但大幅降低了對材料耐極高溫的要求。
熊光明看到後都傻了,這技術可比造一個葉片可高級多了,可得記錄好了,這就是技術積累,以後用的上。
鞍鋼鑄造廠的八級老師傅,愣是用失蠟法一勺一勺地澆鑄出來,再手工打磨,可還是差點意思,這老頭愣是把他80歲的師傅給請過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最後用中國傳統青銅器鑄造的陶範法,改進了模具的耐熱性,最終在不知道第幾十次的澆鑄後,得到了第一個表面光滑無氣泡的合格葉片。
沒有高精度數控機床,葉輪的動平衡全靠師傅的耳朵和手。
他們在總裝台上搭建了一個簡易的測試架,通過听轉子旋轉時的聲音異響,用手感知振動,一點點地、反復地在葉輪上鑽孔減重,直到轉子能平穩地加速到數萬轉。
一位曾是軍工彈藥校準員的老師傅,自制了一個光學校準儀,用一束光、一面鏡子和一把游標卡尺,實現了微米級的偏差檢測。
熊光明看的都想哭,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啊!他現在知道為什麼在建國初期那麼艱苦的條件下,硬是造出了兩彈一星,幾千年的積累,國家有大才!
復雜的可變截面和廢氣旁通閥在短期內無法攻克,吳院士團隊做出了一個極其聰明又實用的設計︰固定截面的渦輪 + 一個由增壓壓力自動控制的機械式排氣泄壓閥。
這個泄壓閥的結構靈感來源于蒸汽機上的安全閥,完全由彈簧和膜片驅動,無需電子控制。當壓力過高時,自動推開閥門泄放一部分廢氣,保護增壓器和發動機。它雖不完美,效率不是最高,但絕對可靠、有效,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
關于潤滑和冷卻問題,這幫人腦洞大開,直接從發動機主油道引出潤滑油,但增加了一個精密的限流閥和螺旋管式油冷器,確保供給增壓器的機油壓力和溫度穩定。中冷器則采用了水冷中冷,直接與發動機的冷卻系統並聯,雖然降溫效率不如風冷中冷,但結構簡單,易于集成到現有拖拉機發動機上,用于改裝那是再合適不過了。
熊光明看著眼花繚亂的各種零件,自己默默做好後勤工作就好了,宿舍樓已經裝修好能住了,這些人已經一個月沒回過家了,單身的還行,像吳院士這種有老婆的也不回去。
趁著大家休息,好奇的問了問,你們搞研究的都這麼廢寢忘食的嗎?
喜歡四合院︰只想平淡過一生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只想平淡過一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