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楊從部里回來,兩人立刻馬不停蹄地開始行動。熊光明早年對廠區做的長遠規劃派上了大用場,預留的大片空地此刻顯得如此明智。
“光明,這第一期就要佔一萬平米~~是不是有點太大了?”老楊看著規劃圖,還是有些猶豫。
“書記,這才哪到哪啊!”熊光明大手一揮,指著草圖繼續忽悠。
“這只是前期起步階段!就這我還怕不夠用呢!咱們眼光必須放長遠,以後可是要搞坦克發動機技術的!現在這點地方,也就是個開胃菜!”
老楊自認也是能畫大餅的人,可听著熊光明這連麥子還沒種就惦記著吃餃子的勁頭,還是覺得有點暈,你他媽好歹先把地翻了呀!就為了一碟醋包頓餃子也沒誰了。
“你小子有幾分把握?別到時候折騰半天,一地雞毛,那咱們廠可真就成了工業系統的笑話了!我這老臉還要呢!”
熊光明心說我有個der的把握!技術不得一步步積累?人才不得慢慢培養?原子彈都能搞出來,這玩意兒還能比那個難?
他臉上信心十足︰“放心吧書記!咱們不干則已,要干就干點全國獨一份的!現在沿著別人的老路追是來不及了,咱們就得琢磨著怎麼彎道超車!”
第二天,設計院的工程師來了。熊光明拉著他們詳細講解自己對未來科研辦公樓布局的構想,至于核心的生產廠房怎麼設計,他明智地表示要等未來的技術負責人來了再定,專業的事得交給專業的人。
設計院的同志看著圖紙,有些疑惑地指著幾個區域︰“熊廠長,這個多功能休息室具體是做什麼用途?茶水間需要直接連接鍋爐房管道嗎?這個小食堂為什麼沒有設計打菜窗口?還有後面這片區域~~嗯,標注的是花園?里面還有個小亭子?這片健身區域地面打算怎麼弄?”
熊光明心里暗笑,這才哪兒到哪兒?必須把未來的國寶級大牛們伺候得舒舒服服的,讓他們來了就不想走!
前期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接下來的關鍵,就看老楊和孫主任那邊的協調結果了。
孫主任那邊憑借其威望和影響力,推進得相對順利,項目在部里很快得到了原則性通過。
但老楊在廠內卻遇到了不小的阻力,陳廠長這次是徹底懷恨在心了,認定老楊和熊光明聯手給他下了套。他背後的人脈網絡發動起來,在各個環節設置障礙,堅決反對這個不務正業的項目。
部里的會上,雙方徹底撕破了臉。老楊也豁出去了,扯著嗓子跟對方派系的人對噴,反正也不是一條船上的人,管你官大官小,誰背後還沒點依仗?
這局面甚至驚動了孫主任,他有點納悶,這明明是你們冶金部這邊也樂見其成的事情,怎麼內部阻力這麼大?冶金部長雖然支持,但也不想強行壓服引起更大矛盾,他可不希望手下廠子成天搞些沒頭的項目,最後無法收場。
孫主任一個電話直接打到相關領導那里,兩邊進行了深度溝通。最後,在一次高級別會議上,孫主任力排眾議,一錘定音︰“這個農機項目,我們一機部投了!以後哪個廠再有這種切實可行、填補空白的好項目,拿來找我,我也簽字!散會!”
十月一日,國慶節當天,“四九城農用機車研究所”在紅星軋鋼廠正式掛牌成立!
別看名頭似乎只掛著“四九城”的地域牌子,但它的後台硬得嚇人,批文上赫然蓋著一機部和冶金工業部兩個部委的大印!
這年頭可不是後世,各種听起來唬人的“協辦”、“指導”單位一大堆。現在敢聯合署名的,那都是要實打實投入資金、調撥人員、承擔責任的!國家底子薄,絕不允許打著搞科研的旗號騙經費,項目要是徹底失敗,主要負責人是真要承擔嚴重後果的!
吳仲華院士,時年五十歲,中國當時最頂尖的發動機和工程熱物理學家之一,擁有留德背景的雙料博士。他提出的“三元流動理論”在國際上都處于領先地位,基于此理論重新設計的氣動部件,讓國內的很多仿制設備擺脫了盲目照搬,開始真正理解其內在原理。
但此時國家的科研重心和資源並未完全向他傾斜,他對洛陽拖拉機研究所偏重仿制、強調“吃透技術、厚積薄發”的保守思路感到有些憋悶,覺得難以施展抱負,進度太慢。
談不上誰好誰壞,老思路雖然保守但一步一個腳印,能培養更多人才。吳院士思路超前,屬于天才的範疇,自然想法就多。
孫主任找到他一談,立刻引起了他的興趣。研究機動車輛,總比天天圍著笨重的拖拉機轉更有挑戰性!他決定親自到軋鋼廠看一看,畢竟一個整天跟鋼錠打交道的工廠,能有什麼像樣的科研設備?他得親眼確認一下。
熊光明和老楊親自接待了這位學界大牛。吳院士個子不高,約莫一米七出頭,但身板挺直,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穿著合體的西裝,皮鞋 亮,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嚴謹的精英氣質,眼神中帶著些許審視和傲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熊光明一看,這牛人有點意思,對于有本事的人來說不怕你傲氣,只要能踏踏實實的給國家做貢獻,把你當爹伺候又如何?
互相介紹後,吳院士打量著眼前的組合,一個典型的~官僚!一個~~嗯,怎麼看都像是一線工人,穿著藍色工裝、布鞋,笑容憨厚。
這是廠長?他心里直打鼓,這配置也太違和了。
然而,當他深入各個車間參觀後,態度立刻為之一變。他對軋鋼廠擁有的設備種類和精度感到震驚,這哪里是軋鋼廠?這簡直是個門類齊全的機械制造廠!軋鋼反倒像是個副業!最讓他驚訝的是,這里居然還有技術含量不低的無縫鋼管車間!那正造小口徑炮管呢吧~~這就是個大雜燴廠子呀!
更讓他滿意的是廠里的管理氛圍和制度,嚴謹、有序,充滿活力。听說這套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是旁邊這位“工人廠長”熊光明主導設計的?吳院士不由得對熊光明刮目相看,真是人不可貌相!
下午老楊去處理其他事務,熊光明將吳院士請到自己的辦公室,鋪開了請人精心繪制的大號三輪農用車設計草圖。
“這是~~三輪車?!”吳院士扶了扶眼鏡,三輪小卡車?造這玩意兒意義何在?
“為什麼不做成四個輪子?”
“成本!”熊光明直言不諱,一副你不懂的表情。
“少一個輪子,就意味著節省下一套輪胎、軸承、懸掛系統乃至更復雜的轉向機構。結構簡單,維護方便。關鍵是轉彎半徑極小,特別適合在狹小的農田、院落和鄉間道路使用。”
吳院士翻看著後面幾種不同車頭造型的設計圖~圓頭的、平頭的、方頭的,還有帶鼻子的。。。。
“出這麼多車頭方案,是基于不同功能考慮嗎?”
“這就得看您的了!”熊光明笑眯眯地說。
喜歡四合院︰只想平淡過一生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只想平淡過一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