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森的成功余溫尚存,卡爾•施耐德那篇最終以褒獎為主、並著重肯定了林清音獨特音樂靈魂的樂評,如同為她蓋上了一枚權威的認證印章,在國際樂壇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更多的演出邀約和合作意向,如同雪花般從世界各地飛來,李姐和團隊忙得不可開交。
然而,在這片大好的形勢之下,“阿爾法共振”項目的合作提案,卻像一片揮之不去的陰雲,籠罩在江以辰和林清音剛剛放松些許的心頭。
江以辰的公寓內,氣氛不似往日的溫馨。筆記本電腦屏幕上,正展示著“阿爾法共振”項目的詳細計劃書。該項目旨在開發一款能夠深度理解音樂情感、甚至參與創作的人工智能系統,目標是顛覆傳統的音樂制作與欣賞模式。計劃書內容詳實,技術路線前沿,合作的實驗室也確實是在人工智能和音樂認知科學領域頂尖的機構。而陳微雨工作室的加入,則被描述為“提供頂尖的藝術審美評估與情感標注數據”。
看似是一個無可挑剔的、強強聯合的前沿科技項目。
“你怎麼看?”林清音靠在江以辰身邊的沙發上,看著屏幕上那些復雜的術語和圖表,輕聲問道。她心里清楚,這絕不僅僅是商業合作那麼簡單。
江以辰合上電腦,揉了揉眉心,眼底帶著一絲冷嘲︰“技術方向是前沿的,也有價值。但我父親把陳微雨塞進來,又把提案在這個時間點、以這種方式遞到我面前,目的不言而喻。”
他想用這個極具吸引力的項目,將江以辰牢牢綁在辰光集團的戰車上,同時,也將他與陳微雨捆綁在同一個“高大上”的事業平台,制造更多的接觸機會,潛移默化地動搖他和林清音的關系。這是一場陽謀,利用的是江以辰對音樂科技本身難以抗拒的興趣,以及任何企業家都難以拒絕的發展機遇。
“你會接受嗎?”林清音問,聲音里帶著一絲自己都未察覺的緊張。她知道江以辰對音樂與科技融合的痴迷,“音核”平台就是證明。這個項目,在專業層面上,對他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江以辰側過頭,看向她,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反問︰“你希望我接受嗎?”
林清音沉默了。從理性上,她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對江以辰的事業版圖拓展有利。但從情感上,她無法坦然接受他與陳微雨因此而產生更深的聯結,哪怕只是工作關系。
她深吸一口氣,決定坦誠自己的想法︰“我不喜歡這種方式,也不喜歡他們把你和陳微雨強行捆綁的意圖。但是,”她抬起頭,目光清亮地看著他,“學長,我不想因為我的不安,就阻礙你去探索你感興趣的方向。你的世界不應該只有我,還應該有你的節奏,你的‘音核’,和你所有想要征服的技術山峰。”
她的懂事和坦誠,讓江以辰的心軟成了一灘水。他伸手,將她攬入懷中,下巴蹭著她的發頂,低聲道︰“笨蛋。”
“我的世界當然不止有你,”他頓了頓,手臂收緊,聲音低沉而篤定,“但所有的一切,都必須以你為中心,圍繞你來構建。任何會讓你感到不舒服、需要你勉強自己‘懂事’去妥協的存在,都沒有資格進入我的世界。”
“可是那個項目……”
“項目本身沒有錯。”江以辰打斷她,語氣恢復了慣常的冷靜與銳利,“錯的是我父親試圖用它來當提線木偶的繩子。既然他覺得這是個好項目,好到足以拿來當籌碼……”
他嘴角勾起一抹算計的弧度︰“那我不妨陪他玩玩。只不過,規則得按我的來。”
幾天後,江以辰通過“辰音文化”官方渠道,正式回復了辰光集團關于“阿爾法共振”項目的合作提議。
回復函措辭嚴謹,表達了江以辰先生及“辰音文化”對該項目理念的興趣,但提出了幾個關鍵的合作前提︰
第一,項目主導權必須明確。“音核”平台將作為核心技術合作方和主要數據來源,擁有項目研發方向的主導權和最終成果的優先應用權。
第二,合作架構需獨立。建議成立獨立的項目公司進行操作,避免與辰光集團現有管理體系過度捆綁,保證研發的獨立性與靈活性。
第三,藝術評估體系的構建,必須基于更廣泛、更多元的音樂樣本和數據,不能依賴于單一藝術家或工作室的審美取向。江以辰推薦由林清音擔任首席藝術顧問之一,以其融合東西方的音樂視角,為ai模型注入更豐富的“人文情感”理解。
這幾點前提,條條犀利,直接將江瀚試圖通過項目控制兒子、以及陳微雨試圖借此深度介入的路徑堵死了一大半。尤其是將林清音正式納入項目核心架構,更是釜底抽薪的一招。
回復函發出的同時,江以辰親自給陳微雨工作室發去了一封郵件,內容更加直接︰
“陳小姐,獲悉貴工作室有意參與‘阿爾法共振’項目。鑒于項目涉及復雜的音樂情感建模與ai倫理,為確保藝術評估的客觀性與多元性,建議貴工作室專注于大提琴領域的數據標注與規則貢獻。關于項目整體架構與核心算法層面的合作,暫不考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禮貌,疏離,且關上了大門。
處理完這一切,江以辰感覺輕松了不少。他回到公寓,發現林清音正坐在客廳的地毯上,面前攤著好幾份來自不同國家的演出合同和合作意向書,她正拿著筆,認真地在上面寫寫畫畫。
“在看什麼?”他走過去,在她身邊坐下,很自然地將她攬住。
林清音將一份來自紐約林肯中心的長期駐場合作意向書遞給他,語氣帶著一絲興奮和不確定︰“林肯中心希望簽一個為期三年的獨家合作,包括每年至少兩場個人音樂會和一系列的教育推廣活動。條件很好,但是……需要我大部分時間待在紐約。”
她又指了指另一份來自法國廣播愛樂樂團的合作邀請︰“這個是在巴黎,周期短一些,但希望我參與他們新樂季的開幕系列,需要深度合作排練好幾個月。”
還有來自柏林、東京、悉尼……每一份都代表著頂級的平台和巨大的職業誘惑。
江以辰快速瀏覽著那些文件,眉頭幾不可察地蹙起。這意味著,如果他們接受了這些邀約,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處于聚少離多的狀態。
“你怎麼想?”他放下文件,看向她,聲音平穩。
林清音放下筆,轉過身,面對著他,眼神清澈而堅定︰“我都推掉了。”
江以辰愣住了。
林清音看著他驚訝的表情,笑了笑,伸手捧住他的臉,語氣溫柔而認真︰“學長,我知道這些機會很好。但是,我不想我們剛剛在一起,就要開始長時間的異地戀。我不想只在視頻里看到你,不想在你面對像‘阿爾法共振’這樣復雜的局面時,我不在你身邊。”
“我的舞台很重要,但哪里都可以是我的舞台。而我的節奏,”她注視著他的眼楮,一字一句,清晰無比,“只有一個,就在這里。”
她選擇了留下,選擇了陪伴,選擇了在他們共同構築的“辰音”世界里,與他並肩作戰,而不是獨自去往看似更耀眼的遠方。
江以辰的心被巨大的震動和暖流席卷。他看著她,這個女孩,總是能在最關鍵的時候,給他最堅定的選擇,最毫無保留的信任。
他猛地低下頭,攫取了她的唇,吻得深入而急切,帶著一種失而復得般的珍視和洶涌的愛意。一吻結束,他抵著她的額頭,呼吸灼熱,聲音沙啞︰
“這里,”
他看著她氤氳著水汽的眼眸,語氣霸道而繾綣,
“永遠都是你的舞台。”
“而我,永遠都是只為你響起的節奏。”
ai合作的浪潮試圖將他卷離她的身邊,
遠方的邀約試圖將她帶往別處。
但他們的抉擇,始終如一——
彼此的世界,互為圓心,從未偏離。
第一百一十一集 完)
下一集預告︰
林清音推掉國際邀約的決定在業內引起震動,也傳到了江瀚耳中。與此同時,陳微雨在收到江以辰明確的拒絕後並未放棄,反而以更低調和專業的姿態,開始頻繁出現在與“音核”平台有合作的歐洲技術沙龍上。她似乎改變了策略,試圖從技術層面尋找突破口。而江以辰和林清音,在共同拒絕了外界的紛擾後,決定將精力聚焦于“辰音”自身的發展,一個醞釀已久的全新音樂計劃,即將啟動……敬請期待《學長,這里不可以》第一百一十二集︰《新的計劃與她的靈感》。
喜歡學長,這里不可以請大家收藏︰()學長,這里不可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