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這里不可以

第55章 大師課上的理念交鋒

類別︰ 作者︰青銅猴面 本章︰第55章 大師課上的理念交鋒

    倫敦的雨時斷時續,給這座古老城市蒙上了一層濕潤的紗幕。林清音下榻的酒店距離皇家音樂學院不遠,按照 aurora goba 安排的行程,今天下午她將在學院內舉行一場小範圍的公開大師課,與當地的音樂學子及樂迷進行交流。

    這並非正式演出,但意義重大。這是她向歐洲傳統音樂教育體系展示其融合理念的窗口,也是接受業內更深度審視的機會。

    大師課在學院一間頗具歷史感的階梯教室舉行。到場的有年輕的學生,也有不少掛著教授胸牌、神情嚴肅的學者。林清音穿著簡潔的米白色針織衫和深色長裙,坐在講台中央,身旁是她那架便攜電古箏。

    前期進行得很順利。她演示了幾段基礎技法,講解了古箏的音色特點,並邀請了一位金發碧眼的女生上台,指導她嘗試彈奏簡單的《茉莉花》旋律。氣氛輕松而融洽。

    然而,到了自由提問與理念闡述環節,一位坐在前排、頭發花白、戴著金絲邊眼鏡的老教授舉起了手。他是皇家音樂學院資深音樂理論教授,阿爾杰農•菲茨杰拉德先生,以𥕜衛古典音樂純正性著稱。

    “林小姐,”菲茨杰拉德教授的聲音透過話筒,帶著學院派的嚴謹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倨傲,“感謝你的演示。不可否認,你的演奏技巧非常出色。但是,請允許我提出一個或許不那麼合時宜的疑問。”

    教室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

    “在你,以及許多類似風格的所謂‘融合’音樂中,”菲茨杰拉德教授推了推眼鏡,目光銳利,“我觀察到一種令人擔憂的趨勢——為了追求所謂的‘創新’與‘現代感’,你們似乎正在解構,甚至可以說是‘肢解’我們傳承數百年的傳統音樂精髓。那些嚴謹的結構、固有的調式、歷經時間考驗的和聲進行,被隨意地打破、重組,加入大量不和諧的電子音效。這是否是一種對傳統的背叛?一種為了吸引眼球而進行的、浮躁的嘩眾取寵?”

    問題比紐約莫里森的“文化裝飾論”更為尖銳,直指音樂本體論的根基,帶著濃厚的學術批判意味。現場不少學生露出了擔憂的神色,連 aurora 派來的隨行人員也捏了一把汗。

    林清音放在膝蓋上的手微微蜷縮了一下,但她的背脊挺得筆直,目光清澈而鎮定地迎向老教授審視的眼神。

    “非常感謝菲茨杰拉德教授的提問。這是一個非常深刻,也至關重要的問題。”她開口,英語流利,語調不卑不亢,“首先,我想明確一點,我,以及我所理解的‘融合’,其目的從來不是‘解構’或‘背叛’傳統。恰恰相反,正是因為對傳統懷有最深的敬意與熱愛,我們才希望它不僅僅是博物館里的珍貴藏品,更能成為一種活在當下、能與當代人,尤其是年輕人,產生共鳴的‘活’的藝術。”

    她微微前傾身體,語氣真誠而懇切︰“傳統音樂的精髓,在我看來,並非一成不變的固定範式,而是其中蘊含的民族精神、哲學思考和情感表達方式。比如中國古箏音樂中的‘韻’,那種追求余音繞梁、意在弦外的美學,這種精神內核,並不會因為使用了不同的和聲或加入了電子音效而改變。我們‘解構’的,或許是一些外在的、固有的形式,目的是為了從中提煉出更本質的精神內核,並用當代的音樂語言重新‘構建’,讓它能在新的時代語境下,繼續呼吸,繼續打動人心。”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台下年輕學生們好奇的臉龐︰“音樂是流動的,是發展的。巴赫的時代不會預知電子合成器的出現,但這並不妨礙我們 today 用新的工具去表達人類共通的情感。真正的‘傳統’,應該是河流,而非冰塊。它源遠流長,滋養兩岸,但本身也在不斷流動、吸納、更新。如果為了保持‘純正’而將它凝固,那或許才是真正扼殺了它的生命力。”

    “至于‘嘩眾取寵’,”林清音嘴角泛起一絲淡然的笑意,“我認為,評判的標準在于創作是否真誠,表達是否準確。如果一種新的音樂形式,能夠更精準地傳達我內心的情感,能夠連接起不同文化背景的听眾,那麼即使它挑戰了某些固有的規則,也值得被傾听和探討。藝術的價值,在于觸動靈魂,而非僅僅遵循教條。”

    她的闡述,既有對傳統的深刻理解,又有對創新的堅定信念,邏輯清晰,態度從容。台下不少學生听得頻頻點頭,甚至有人低聲交口稱贊。

    菲茨杰拉德教授臉上的嚴厲神色並未完全消散,但那雙銳利的眼楮里,少了幾分質疑,多了幾分沉思。他沒有立刻反駁,而是陷入了沉默。

    就在這時,教室後方靠近門口的位置,一個略顯慵懶卻清晰無比的聲音,透過短暫的寂靜傳了過來︰

    “我以為,音樂的唯一教條,就是沒有教條。”

    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獨特的磁性穿透力,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林清音的心髒猛地一跳,循聲望去。

    只見江以辰不知何時出現在了門口。他依舊是那身簡單的黑色休閑裝,外面套了件擋風的沖鋒衣,肩膀上還帶著未干的雨漬,顯然是匆匆趕來。他斜倚著門框,雙手插在褲袋里,神情淡漠,仿佛剛才那句石破天驚的話不是出自他口。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個突然出現的、氣質卓絕的東方男人身上。

    江以辰的目光越過眾人,精準地落在台上的林清音身上,與她驚愕中帶著欣喜的眼神交匯。他幾不可察地對她微微頷首,然後才重新看向菲茨杰拉德教授,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規則,是用來被理解和超越的,不是用來被供奉的。”

    “她的旋律,在打破你們定義的‘規則’時,創造了屬于她自己的、新的規則。”

    “而這,”他頓了頓,嘴角勾起一抹極淡、卻極具攻擊性的弧度,“才是音樂,乃至所有藝術,得以永葆生機的根本。”

    他沒有引用任何理論,沒有進行長篇大論的辯論,只是用最直接、最本質的方式,為林清音的理念做了最有力的注腳。

    菲茨杰拉德教授看著門口那個年輕人,看著他眼中那份與年齡不符的、對音樂規則的漠視與篤定,張了張嘴,最終卻什麼也沒說出來。他或許不認同,但卻無法輕易反駁這種源自創作本能的強大自信。

    教室里的氣氛變得微妙而熱烈。一場可能不歡而散的學術爭論,因江以辰的意外現身和寥寥數語,被引向了一個更開放、更具思辨性的方向。

    大師課在一種意猶未盡的氛圍中結束。許多學生圍上來與林清音交流,而她的目光,卻始終不由自主地飄向門口。

    那里,江以辰依舊懶洋洋地靠著門框,仿佛在耐心等待。見她看過來,他抬起手,對著她,輕輕勾了勾手指。

    一個簡單至極的動作,卻帶著無限的親昵與佔有欲。

    林清音的心,瞬間被一股巨大的暖流和難以言喻的安定感包裹。

    他來了。在她面對學術壁壘的關鍵時刻,如同精準落下的鼓點,為她撐起了最堅實的節奏後盾。

    理念的交鋒,因他的到來,化為了她成長路上,又一次堅實的奠基。

    第五十五集 完)

    下一集預告︰

    江以辰的突然現身讓林清音驚喜不已,兩人在倫敦的雨夜短暫相聚。然而,aurora goba 安排的密集行程與江以辰自身的海外推廣計劃存在沖突,兩人相處時間依舊珍貴。同時,那位大提琴家甦曼也因音樂節事宜抵達倫敦,並主動向江以辰發出了合作邀約……看似平靜的水面下,新的波瀾正在醞釀。敬請期待《學長,這里不可以》第五十六集︰《雨夜溫情與暗涌的邀約》。

    喜歡學長,這里不可以請大家收藏︰()學長,這里不可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學長,這里不可以》,方便以後閱讀學長,這里不可以第55章 大師課上的理念交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學長,這里不可以第55章 大師課上的理念交鋒並對學長,這里不可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