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迪亞茲的恐怖之處被無限放大。
他的“花崗岩下巴”、“無限體能”以及那張由多次降服勝利編織而成的“柔術大網”,成為了懸在孫聖頭頂的三座大山。
許多人開始懷疑,孫聖那如同手術刀般精準的打擊,能否切開迪亞茲的防御?
他的體能,能否支撐他在兩個級別的巨大鴻溝下,打滿一場高強度的次中量級對決?
他那至今仍是未解之謎的地面防守,能否抵擋住來自“斯托克頓僵尸”的致命纏繞?
面對外界山呼海嘯般的討論和質疑,AKA訓練館內卻異常平靜,平靜中甚至帶著一絲興奮。
在一間戰術分析室里,巨大的屏幕上正反復播放著迪亞茲降服“牛仔”賽羅尼和吉姆•米勒的比賽錄像。
哈維爾教練、DC、盧克等人圍坐在一起,氣氛有些凝重。
“這家伙在地面上太冷靜了,”DC指著屏幕,皺起了眉頭,“你看他被壓在下面的時候,一點都不慌,一直在用他的長腿布置陷阱。孫,你必須百分之兩百地避免被他拖入地面戰。”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孫聖。
孫聖的眼神平靜如水,他看著屏幕上那個不斷變換著體位的迪亞茲,緩緩開口道︰“教練,DC,我明白你們的擔心。迪亞茲的柔術很強,但並非沒有破綻。”
他的手指輕輕點在屏幕上,定格在一個迪亞茲嘗試布置三角絞的瞬間。
“他的打法依賴于不斷的騷擾和陷阱布置,這需要大量的核心力量轉換。你們看這里,他每次轉胯時,都會為了調整角度而忽略對身體的保護。這個時間窗口很短,但足夠了。”
他沒有過多地解釋自己會如何利用這個窗口,只是用一種陳述事實的語氣繼續說道︰“而且,我一直在加強我的地面控制和防守能力,你們知道的。”
團隊成員們點了點頭,他們當然知道孫聖有多麼努力。
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孫聖口中的“加強”,遠非他們所想象的那麼簡單。
“好了,伙計們!”哈維爾拍了拍手,打破了凝重的氣氛,“別像一群娘們一樣在這里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我們有世界上最好的選手,有最科學的團隊!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我們的計劃執行到底!”
他轉向孫聖,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孫,從現在開始,忘記地面!你的任務,就是用你的拳頭,去測試一下那個斯托克頓小子引以為傲的下巴,到底是不是花崗岩做的!”
一句話,點燃了整個團隊的戰意。
是的,全世界都在討論迪亞茲的柔術有多強,但他們似乎都忘了一件事——孫聖,是這個星球上最恐怖的站立打擊系選手。
想把孫聖拖入地面?
首先,你得能活著走到他的面前。
……
距離比賽開始的最後幾天,在媒體的瘋狂炒作和拳迷的激烈爭論中,如同一場席卷全球的風暴,呼嘯而過。
這期間,全世界的格斗愛好者都見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備戰風格。
一邊,是內特•迪亞茲那充滿了原生質感的“斯托克頓VlOg”。
沒有高科技儀器,沒有科學的營養配餐,只有加州熾熱的陽光、無盡的公路長跑、以及在尼克•迪亞茲拳館里,那永不停歇的、如同街頭斗毆般的實戰。
鏡頭里的迪亞茲兄弟,總是滿身大汗,眼神凶狠,他們用最原始的方式,將身體打磨成一部為永續戰斗而生的機器。
而另一邊,則是孫聖團隊通過伊莎貝拉,有選擇性地放出的一些“實驗室花絮”。
畫面里,孫聖在布滿傳感器的八角籠里,與虛擬的迪亞茲模型進行著攻防演練。
他每一次打擊的力量、速度、角度,都被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
他的一切,都代表著格斗這項運動,在21世紀最尖端的進化方向︰精準、高效、科學。
“精準能否擊碎堅韌?科學能否戰勝本能?”——這成為了UFC官方為這場比賽制作的宣傳片中,最核心的宣傳語,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終于,決戰的前一天,UFC 196的官方稱重儀式,在紙醉金迷的拉斯維加斯米高梅大花園體育館如期舉行。
現場早已被擠得水泄不通,氣氛比原定的冠軍戰還要火爆數倍。
無數的閃光燈匯聚成一片銀色的海洋,拳迷們的歡呼與噓聲交織在一起,幾乎要掀翻場館的屋頂。
這就是拉斯維加斯,這就是頂級格斗賽事的魅力所在,一場充滿了荷爾蒙、金錢與原始暴力美學的盛宴。
當主持人用他那極具煽動性的嗓音,高聲喊出內特•迪亞茲的名字時,現場響起了一片混雜著噓聲和狂熱歡呼的嘈雜聲。
他依舊是那副玩世不恭、仿佛剛從斯托克頓街頭打完架過來的樣子,穿著一件印有“209”字樣的黑色T恤,嚼著口香糖,對著台下支持他的拳迷懶洋洋地豎起了中指,引得一陣更大的騷動。
他脫掉T恤,露出精壯但並不夸張的身體,那是一種常年征戰留下的、充滿了實用性的體格。
他站上體重秤,指針穩穩地停在了七十七公斤(170磅)的刻度上。
他甚至沒有像其他選手那樣做出任何展示肌肉的動作,只是隨意地晃了晃肩膀,仿佛這只是一次普通的體檢,眼神里充滿了對這一切繁文縟節的不屑。
隨後,在主持人用盡畢生功力,將每一個音節都拉得悠長而充滿激情的介紹聲中,全場的燈光驟然暗了下來,只留下一束雪亮的追光打在了選手通道的入口處。
“現在!讓我們請出!現任的、無可爭議的UFC羽量級世界冠軍!來自中國的閃電——孫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