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剛漫過渭水的河面,姜子牙便已站在昨日選定的青石板旁。他取出儲物空間中的直鉤魚竿,指尖撫過木桿表面 —— 經過張鐵匠的初步打磨,垂柳木雖已光滑,卻仍殘留著些許木紋凸起,若長期握持,掌心易生磨損。“既然要以‘直鉤’顯志,便需讓這釣具處處見匠心。” 姜子牙心中暗道,決定今日先對魚竿進行精細修繕,再深入了解渭水周邊的情況,為三日後與姬昌的會面做更充分的準備。
他將魚竿放回儲物空間,施展 “御風術” 朝著村西的柳樹林飛去。清晨的柳樹林間還彌漫著薄霧,濕潤的空氣帶著柳葉的清香,沾在衣袖上,凝成細小的露珠。昨日砍伐的垂柳旁,幾株新抽的嫩芽正從樹樁上冒頭,透著勃勃生機。姜子牙沒有再砍伐新的樹枝,而是在樹林中仔細搜尋 —— 他需要一些柔韌性極佳的柳條,用于編織魚竿的握把,既能增加握持的舒適度,又能體現 “以柔襯剛” 的深意。
“系統,解析附近柳條的材質特性。” 姜子牙在意識中呼喚系統。淡藍色的掃描線隨即展開,掃過林間的柳條,最終停留在幾株生長在溪水邊的柳條上︰“目標︰三年生垂柳柳條,材質特性︰縴維細膩、柔韌性強、耐磨損,經浸泡後可編織成緊密的繩結,適合制作握把襯層。”
姜子牙走上前,小心地剪下幾根手指粗細的柳條。這些柳條長約三尺,表皮呈淡綠色,用手指輕輕彎折,能輕松彎成環形而不斷裂。他將柳條放入隨身攜帶的陶碗中,倒入從溪水打來的清水,開始浸泡 —— 根據在昆侖山學習的 “草木處理” 知識,柳條需在清水中浸泡兩個時辰,讓縴維充分吸水軟化,後續編織時才不易斷裂。
浸泡柳條的間隙,姜子牙又在樹林中尋找打磨工具。他發現一塊表面光滑的砂岩,邊緣呈弧形,硬度適中,恰好可用于打磨魚竿。接著,他又找到幾株結滿果實的皂角樹,摘下幾顆成熟的皂角 —— 皂角果肉搗爛後可制成天然的清潔劑,能去除木材表面的油脂和雜質,讓後續的打磨更加順暢。
兩個時辰後,柳條已充分軟化。姜子牙將浸泡好的柳條取出,放在石板上反復揉搓,去除表皮的粗縴維,只留下內部細膩的縴維層。隨後,他從儲物空間中取出魚竿,用砂岩蘸著皂角制成的清潔劑,開始細細打磨 —— 他先打磨魚竿的桿身,按照從粗到細的順序,先用砂岩的粗面磨去木紋凸起,再用細面拋光,讓木桿表面呈現出溫潤的光澤。打磨過程中,他刻意在魚竿的中段留下一圈淺淺的環形紋路,既不影響魚竿的整體美觀,又能在握持時增加摩擦力,不易打滑。
桿身打磨完成後,姜子牙開始編織握把。他將軟化的柳條分成細股,以 “雙螺旋” 的方式纏繞在魚竿的末端 —— 每纏繞一圈,便用指尖輕輕按壓,讓柳條與木桿緊密貼合,再用細柳條在接口處打結固定。編織好的握把呈深褐色,紋理緊密,握在手中,恰好能貼合掌心的弧度,舒適而穩固。最後,他又在握把的末端鑽了一個細小的圓孔,穿上一根用麻繩編織的掛繩,便于攜帶。
當朝陽升至半空時,魚竿的修繕終于完成。姜子牙將魚竿舉起,對著陽光仔細端詳 —— 打磨後的垂柳木泛著淡淡的金黃光澤,編織的握把與桿身渾然一體,直鉤在陽光下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整根釣具既不失山野的質樸,又透著匠心獨運的精致。“如此,方配得上‘釣天下’的志向。” 姜子牙滿意地點點頭,將魚竿收入儲物空間,準備返回村里,向村民打听渭水周邊的情況。
返回村里時,恰逢村民們在打谷場集合,準備按照昨日講解的方法制作改良農具。張鐵匠已經按照圖紙打造出了第一把改良型鋤頭,正給圍攏的村民演示如何使用 —— 只見他手持鋤頭,輕輕一鋤,便能將土壤深耕三寸,比普通鋤頭省力不少。村民們看得嘖嘖稱奇,紛紛拿著自家的舊農具,圍著張鐵匠請教改造方法。
“姜先生來了!” 人群中有人喊道,大家紛紛回過頭,熱情地與姜子牙打招呼。李老三拿著一把剛做好的除草耙,快步走到姜子牙面前,興奮地說道︰“先生您看,這除草耙果然好用!剛才我在田里試了試,一下就能把雜草連根拔起,比用手快多了!”
姜子牙接過除草耙,仔細查看 —— 耙齒的間距均勻,傾斜角度恰到好處,木柄的長度也符合之前的設計。“做得很好,只是耙齒的末端還需再打磨得鋒利些,這樣除草時會更省力。” 姜子牙一邊說,一邊用砂岩輕輕打磨耙齒的末端,“另外,木柄與耙齒的連接處,最好用銅釘加固,避免長期使用後松動。”
張鐵匠聞言,連忙說道︰“先生提醒得是,我這就去準備銅釘。” 說著,便提著鋤頭返回鐵匠鋪。
姜子牙看著忙碌的村民們,心中涌起一股暖意。他走到村長趙老漢身邊,笑著說道︰“趙村長,今日想向您請教些事 —— 不知這渭水周邊除了咱們 溪村,還有哪些村落或勢力?近來可有什麼特別的傳聞?”
趙老漢聞言,嘆了口氣,說道︰“先生不問,我也正想跟您說說這事。這渭水全長數百里,沿岸除了咱們 溪村,還有十幾個村落,大多以農耕和捕魚為生。不過近年來,渭水下游的情況可不太安寧。”
“哦?此話怎講?” 姜子牙心中一動,連忙追問。
趙老漢壓低聲音,說道︰“下游三十里處有個黑風寨,寨子里聚集了一群山賊,為首的叫黑熊,據說力大無窮,還會些粗淺的拳腳功夫。這些山賊經常在官道上劫掠過往的商隊,有時甚至會闖進村里搶奪糧食。上個月,下游的李家村就被他們搶了一次,好幾戶人家的糧食被搶光,還有兩個壯丁被打傷了。”
姜子牙眉頭微皺 —— 黑風寨的存在,不僅威脅著沿岸村民的安全,也可能影響他三日後與姬昌的會面。若是姬昌的車隊在往返途中遭遇山賊,後果不堪設想。他繼續問道︰“那官府不管嗎?”
趙老漢搖了搖頭,無奈地說道︰“官府?如今商紂無道,官員們只顧著搜刮民脂民膏,哪會管百姓的死活。咱們向西稟報西岐的官府,他們說黑風寨勢力太大,需要調動大軍才能剿滅,可這大軍遲遲不見蹤影。向東稟報朝歌的官府,更是石沉大海,連個回音都沒有。”
“那西伯侯姬昌知道此事嗎?” 姜子牙又問。
“西伯侯倒是知道,前陣子還派了幾名士兵來探查情況,可黑風寨的山賊十分狡猾,士兵一來,他們就躲進深山里,士兵一走,又出來作惡。” 趙老漢說道,“不過西伯侯仁厚,上個月還派人給李家村送了些糧食和藥材,幫他們渡過難關。”
姜子牙心中暗暗點頭 —— 姬昌的做法既體現了他的仁厚,也暴露了西岐目前的困境︰雖有安撫百姓之心,卻缺乏徹底解決問題的實力。這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輔佐姬昌的決心 —— 只有早日積蓄力量,推翻商紂,才能讓天下百姓真正過上安穩的日子。
“除了黑風寨,渭水周邊還有其他勢力嗎?” 姜子牙繼續追問。
趙老漢想了想,說道︰“渭水上游有一座玉泉山,山上有個玉虛宮,宮里住著一位道長,叫雲中子。這位道長據說道行高深,能呼風喚雨,經常下山幫助百姓,咱們村里之前鬧蝗災,就是雲中子道長施法解決的。不過玉虛宮向來與世無爭,道長也很少過問世間的紛爭。”
“雲中子?” 姜子牙心中一震 —— 他在昆侖山修行時,曾听聞過這位道長的名號,據說他是闡教的高人,修為深不可測。沒想到竟會在渭水上游遇到他。“不知這位道長何時會下山?”
“說不準,有時一個月會下山一兩次,有時幾個月都見不到人影。” 趙老漢說道,“不過道長下山時,常會在渭水河畔的一塊巨石上打坐,若是先生有緣,或許能見到他。”
姜子牙將 “玉泉山”“雲中子” 這兩個名字牢記在心 —— 若是日後能得到雲中子的指點,對他的修行和封神大業必然大有裨益。
就在這時,村里的孩童二柱跑了過來,手中拿著一條用草繩串著的小魚,興奮地說道︰“姜先生,您看!我在渭水河里釣到的魚!今天河里的魚特別多,好多村民都在河邊釣魚呢!”
姜子牙順著二柱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渭水河畔聚集了不少村民,有的坐在石板上釣魚,有的站在淺水區撒網,岸邊的竹籃里已經裝滿了鮮活的小魚。“今日為何會有這麼多魚?” 姜子牙好奇地問道。
趙老漢笑著解釋道︰“先生有所不知,每年初夏,渭水都會有一次魚汛,大量的小魚會從下游游到上游產卵,這時候釣魚最容易上鉤。不過今年的魚汛似乎比往年早了些,而且魚的數量也比往年多。”
姜子牙心中一動,決定去渭水河畔看看 —— 魚汛的異常或許與天氣有關,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他跟著二柱來到河畔,只見清澈的河水中,無數銀色的小魚正成群結隊地向上游游動,水面上泛起密密麻麻的漣漪。村民們的魚線剛放入水中,便有魚上鉤,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姜先生,您也來釣魚嗎?我這有多余的魚竿!” 一位村民熱情地遞過一根魚竿。姜子牙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我今日只是來看看。” 他蹲下身,仔細觀察水中的魚群 —— 這些魚體型較小,約有手指長短,鱗片呈銀白色,與尋常的鯽魚、鯉魚不同。
“系統,解析這些魚的種類和生長環境。” 姜子牙在意識中說道。掃描線隨即掃過水中的魚群,彈出信息框︰“目標︰渭水銀魚,特殊習性︰每年初夏洄游產卵,對水質和水溫極為敏感,僅生存于無污染的淡水環境中。當前異常︰洄游時間提前 15 天,數量增加 30%,推測原因︰近期渭水上游降雨量增加,導致水溫下降,水質改善,適宜銀魚生長。”
“原來如此。” 姜子牙心中釋然 —— 魚汛的異常並非壞事,反而說明渭水的生態環境良好。他站起身,看著村民們豐收的場景,心中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 銀魚肉質細嫩,營養豐富,若是能將其捕撈後曬干保存,不僅能作為村民們的儲備糧食,還能作為日後前往西岐的禮物,送給姬昌,既顯誠意,又能體現 溪村的特色。
他將這個想法告訴了趙老漢,趙老漢聞言大喜︰“先生這個主意好!往年咱們捕撈的銀魚大多是現吃,吃不完的就浪費了。若是能曬干保存,冬天就能有更多的糧食,還能給西岐的西伯侯送些去,讓他也嘗嘗咱們渭水的特產。”
當即,趙老漢便召集村民們,安排一部分人繼續釣魚,一部分人回家準備晾曬的席子和鹽巴,一部分人則去山上砍伐木材,搭建晾曬架。姜子牙也加入其中,他教村民們如何將銀魚清洗干淨,去除內髒,用鹽巴腌制後再晾曬 —— 鹽巴不僅能增加風味,還能延長保存時間。同時,他還建議村民們將晾曬好的銀魚按照大小分類包裝,便于儲存和運輸。
忙碌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間,夕陽已西斜。渭水河畔的晾曬架上,已經掛滿了腌制好的銀魚,在夕陽的照射下,泛著誘人的金黃色。村民們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李老三走到姜子牙身邊,遞過一條剛烤好的銀魚,說道︰“先生,您嘗嘗!這銀魚烤著吃最香了!”
姜子牙接過銀魚,咬了一口 —— 肉質細嫩,帶著淡淡的咸香,果然美味。他笑著說道︰“味道確實好,若是能將其推廣到西岐,想必會很受歡迎。”
當晚,王婆婆特意用曬干的銀魚做了一碗銀魚湯,還炒了一盤銀魚炒蛋。銀白色的銀魚在湯中舒展,湯色清亮,香氣撲鼻。姜子牙喝著鮮美的魚湯,听著王婆婆講述村里的往事 —— 王婆婆的丈夫早年在渭水捕魚時不幸溺水身亡,兒子長大後去了西岐當兵,至今未歸。“若是先生日後去了西岐,能不能幫老婆子打听一下我兒子的消息?他叫王大牛,在西岐的兵營里當兵。” 王婆婆眼中帶著期盼的目光。
姜子牙心中一暖,鄭重地說道︰“王婆婆放心,三日後我去西岐,定會幫您打听王大牛的消息,若是能見到他,定會讓他給您捎信回來。”
王婆婆聞言,激動得熱淚盈眶,連連說道︰“多謝先生!多謝先生!”
夜深人靜時,姜子牙進入系統空間,開始演練 “洞察術”。他模擬了三日後與姬昌會面的場景,將姬昌可能提出的問題一一列出,再思考應對之策。同時,他還利用系統的 “沙盤推演” 功能,模擬了黑風寨山賊可能出現的劫掠路線,制定了相應的應對方案 —— 雖然他目前修為不高,但 “御風術” 和 “洞察術” 的配合,足以在遇到山賊時自保,甚至幫助姬昌的車隊規避風險。
演練結束後,姜子牙打開系統面板,查看當前的狀態︰
【宿主信息面板】
宿主姓名︰姜子牙(字︰子牙,號︰飛熊)
當前狀態︰意識體與肉身綁定穩定
當前年齡︰30 歲
當前修為︰凡人境(靈力︰15/100,通過日常修煉提升 5 點)
掌握技能︰1. 洞察術(基礎輔助型,熟練度 50/500,通過模擬演練提升 50 點);2. 御風術(基礎輔助型,熟練度 60/1000,通過聲望值提升 10 點)
擁有道具︰1. 清心丹 ×1;2. 基礎農耕工具圖紙 ×1;3. 改良型直鉤魚竿 ×1;4. 渭水銀魚干(若干,存于儲物空間)
聲望值︰110 點(無消耗)
儲物維度︰10 立方米(初級權限,永久)
當前任務︰1. 支線任務(進行中)—— 幫助 溪村改善農耕條件(進度 2/3,已完成修復水渠、改良農具講解);2. 主線任務(未觸發)—— 前往西岐,成為西伯侯姬昌的謀士;3. 臨時任務(自願)—— 為村民王婆婆尋找兒子王大牛的下落
看著面板上的信息,姜子牙心中充滿了底氣。三日後的會面,他不僅要展現自己的才華,還要帶著 溪村的誠意 —— 改良農具的經驗、渭水銀魚干,以及對百姓的關懷。他知道,這些看似平凡的東西,恰恰是姬昌最看重的 “仁德之基”。
窗外的月光透過窗欞,灑在桌面上,照亮了放在上面的銀魚干。姜子牙拿起一塊銀魚干,放在鼻尖輕嗅,淡淡的魚香中似乎還帶著渭水的氣息。他輕輕握緊拳頭,心中默念︰“姬昌,三日後,渭水河畔,我必以‘直鉤’釣出一個太平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