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幼雲不停地翻看著此類視頻,心里有懷念,有感動,但不多。
而且她的內心更多地是被視頻中他人的經歷所觸動。
看著屏幕里那些或歡笑、或流淚的場景,仿佛在觀看一場與自己無關卻又引人入勝的戲劇。
至于她自己的高中時期呢?
楊幼雲微微蹙起眉頭,思來想去還是沒有找到什麼值得懷念的事。
楊幼雲記憶里的高中時期,沒有小說中描述的那樣肆意張揚,
沒有在灑滿陽光的校園小道上與暗戀之人的邂逅,
沒有在熱血沸騰的運動會上創造輝煌的時刻,
更沒有像評論區的網友們所深情回憶的那樣,和一群摯友一起度過的無憂無慮、充滿歡笑與淚水且再也回不去的美好時光。
她的記憶里,
似乎只有那些挑燈夜讀的疲憊、考試失利的沮喪、同學間暗暗較勁的壓力以及老師嚴厲批評的難堪。
這些受過的苦難就像一道道深深的刻痕,一遍又一遍地在她的腦海中重現。
楊幼雲不自覺地打了個寒戰,匆匆地滑動屏幕,切換到其他視頻。
大秦
嬴政端坐在宏偉的宮殿之中,面色冷峻,眼神深邃而平靜。
他面無表情地看著天幕上播放的那一類回憶往昔的視頻,心中猶如一潭深不見底的湖水,毫無波瀾。
在各朝代的帝王、名人以及普通百姓紛紛開始在天幕上發表彈幕,抒發自己的感慨與懷念之後,
嬴政的表情卻變得不自覺地古怪起來。
他的眉毛微微挑起,眼中也透露出一絲不解。
他也實在不明白,那些已經過去的時光究竟有何值得如此懷念之處。
在他那不算漫長但又波瀾壯闊的過去生命歷程中,充滿了權謀的爭斗以及無數次的背叛與失望。
曾經那些他以為可以相伴一生的至交好友,在權力與利益的誘惑面前,紛紛離他而去;
那些本應血濃于水、關心自己的親人,卻也在某些時刻成為了他前行道路上的阻礙;
那些曾信誓旦旦追隨自己的下屬,亦有不少人在關鍵時刻背叛了他的信任。
嬴政漫不經心地想著,他的眼神愈發堅定。
他告訴自己,他絕不會回頭,那些充滿傷痛與背叛的日子都已經成為了歷史的塵埃。
他只會將目光堅定地投向遠方,一直向前不斷進發。
帶領大秦走向更為輝煌、美好的未來。
三國<的不斷循環播放下,
曹操原本鎮定自若的面容漸漸瓦解,他再也無法保持淡定。
他原本沉浸在天幕平板上播放的後世《三國演義》影視劇之中,而畫面恰好已經到了他最不願意面對的那個事件。
曹操本就心態不太穩定,在這樣充滿感染力的背景音樂的加持之下,他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遠。
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了許多熟悉的身影。
那些曾經陪伴在他身邊,與他一同征戰沙場、共商大計的人。
“子修,惡來,絕影......”
他輕聲呢喃著,聲音中飽含著無盡的思念與悲痛。
子修的孝順與忠誠,惡來的勇猛無畏,絕影的神駿與不離不棄,都成為了他心中永遠無法磨滅的印記。
“公台,志才,奉孝......”
他們的智謀與才華曾為他的霸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如今卻都已離他而去。
曹操的眼眶漸漸泛紅,淚水不受控制地奪眶而出。
他一邊擦拭著淚水,一邊忍不住埋怨道,
“這不干人事的後世音樂,為何如此輕易地就勾起了某的傷心事...... 嗚嗚。”
——
【《論語》記不住,《掄語》倒是爛熟于心孔子掄語】
看到這樣的標題,正在听孔子講授知識的弟子們十分激動,
剛想讓夫子也好好看看他們的思想傳承到了後世,
但看到那滿屏亂飛的彈幕後,愣在原地。
因為按之前的經驗來說,一個視頻如果內容被彈幕覆蓋,
彈幕包括視頻本身都是不正經的。
那些後世子孫又要搞事情了。
[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
[仁,一種將人一分為二的手段]
[義,一種能把人腦袋打進身體的拳法]
[哈哈哈哈哈哈哈好逆天]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你父母在我手上,你跑不遠的,就算跑了我也有辦法把你逮回來]
[禮,把人打的在面前跪下的行為]
[你別說,禮看著真像一個人在跪另一個人]
[ 傳言,孔子曾經東游,見到兩個小孩,那兩個小孩看到孔子後,便身體打顫的討論起自己還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
[ 原來如此狗頭)]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孔子說︰跟我不好好說話長得不好看的,就把你撕成新鮮的兩半。]
[ 穿著寬大袍子,駝背的老頭,脫下袍子挺直腰板以後就是個渾身肌肉兩米二,並且力舉國門用肌肉能寫出仁義的山東大老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孔子︰道上的事,少打听]
[三十而立來三十個人才配讓我站起來打[呆無辜]),四十而不惑打四十個都不帶猶豫的]
[ 五十歲才知道打人就是上天派給我的使命,而到了六十歲我已經到了想怎麼打就怎麼打的境界了]
[六十而耳順,六十歲也要打到他們說話讓我好听為止]
[哈哈哈,所以說孔子游學為啥沒人能阻止,因為打不過]
[不是只要給他六十個大嘴巴子他就會說些讓我覺得好听的話嘛]
[ 六十耳順,不應該是給你六十個耳刮子,你就知道我說的是什麼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七十個人就能隨便打了,不用遵守規矩了]
[什麼人能扛得住孔子的六十個大嘴巴子]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是打巴掌,打到讓他听為止嗎]
[ 這個不是《論語》這是《掄語》]
[掄語,不听道理就教你物理。]
[把你掄起來談話]
[孔子沉默不語,褪去了上衣。只見雙臂青蟒環繞,背後筋肉虯結。從扭曲和痕跡里,隱隱約約中浮出一個“德”字。]
[孔子的佩劍,名“德”。]
[孔子之弓,其名曰“理”。以理服人就是這麼來的,一箭下去必然有人倒服下去]
[孔子不愧是孔子,無論是兩千年前還是兩千年後,讀他的書都會有新的解釋。]
[真?溫故而知新]
[顏回不二過︰沒有人看到顏回的二次錯誤,看到的,都被顏回嘎了。]
[ 把“三千越甲可吞吳”和“孔子門下弟子三千”聯合在一起理解,有沒有一種可能“掄語”才是正解,一個身高馬大的山東大漢帶著一只可以滅國的隊伍到處晃悠給你講道理,你能不听]
[有朋自遠方來 雖遠必誅]
[哦,原來《掄語》是春秋時期道上的黑話啊!]
[個人觀點,孔子生在春秋戰國,可舉城門,有三千弟子,七十二徒弟,儒家有君子六藝。周游列國。想想吧]
[ 古時候君子修身,在背上練出一個"德"字,是為"德背",雙肩練出"才"字,是為"才肩",胸膛練出"仁"字,是為"仁胸",這就是古人常說的"仁胸德才肩背",後來傳成了"仁兄德才兼備"]
[ 我就說不能起太猛了]
[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重新復習以前的戰績可以當宗師立門派了]
[孔武有力解釋為孔,武有力。]
[ 一個一米八幾的山東大漢,脫掉上衣露出渾身腱子肉,手拿著大劍,還帶著幾十個大漢給你講道理,就問你他說的對不對]
[既來之則安之,既然來了,就安葬在這里吧]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你學我的武功不學我的思想就會很迷惘,你學我的思想不學我的武功就會被人家打死]
[論語原來是幫規??]
[一個2米2的山東大漢,帶著72個堂主和3000個小弟跟你講道上的規矩,這很合理。]
[一個又高又猛的大漢,帶著門徒去周游列國,不講武力卻和你講道理]
[你最好能听進去他講的道理,不然他就要跟你講講道理了]
[己所不欲,強加于人]
[鬼背凝仁,大劍名德。長弓曰理。戰戈號禮。]
[ 戰國時期,3000人]
[孔子︰我跟你講道理是給你體面]
[感覺真的很合理,春秋戰國那麼混亂,儒家講究君子六藝,孔子武力絕對不低,《鎮妖博物館》里面對孔子的形容就很形象]
[我就說當初為毛孔子一個文弱書生,可以七國到處見各國國王,原來都是打服了]
[說是周游實際上是去收幫派成員]
[你不听他的道理,他就會和你講物理,既然以“德”服不了你,那就要取出背後背的板斧“理”]
[你帶三千多人去逛街 誰敢動你]
[孔子︰你看我這肌肉像不像道理]
[他背上猙獰的肌肉線條隱隱形成了“德”]
[胸口肌肉匯聚形成了一個仁字而肩部肌肉形成了一個才字,真可謂仁胸德才肩背]
[ 怪不得說孔武有力]
[ 孔子︰後人們終于開始理解吾了]
[孔子隨身佩劍,會射箭。你以為是後來的腐儒。那會打劫劫道的多了去,古代的治安沒法談,沒兩下子怎麼周游列國。]
[ 孔子在的時候,禮樂春秋。
孔子死了以後,戰國爭霸。
你自己品]
[大佬走了,咱們劃分地盤]
......
喜歡老祖宗們圍觀我的現代生活請大家收藏︰()老祖宗們圍觀我的現代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