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響平行爸爸

第十八章︰在代碼與現實的交錯中啟航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墨上蓮梢 本章︰第十八章︰在代碼與現實的交錯中啟航

    九月,挾裹著夏末最後的溽熱和初秋隱約的爽朗,如期而至。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嶄新的、混合著書本油墨、嶄新校服布料和未知挑戰的氣息。對于林小圈而言,這個開學季,與過往任何一次都截然不同。它不僅僅意味著年級的遞增,更標志著他正式踏入了那條自己選擇的、通往鋼鐵森林的征途。

    一、 嶄新的起點︰跨越那道象征性的門禁

    開學第一天,天空是那種被秋雨洗刷過的、澄澈的蔚藍。林小圈換上了鋼鐵中學特有的、肩線處帶有一道科技藍色瓖邊的白色校服,背上塞滿了新書和筆記本電腦的雙肩包,感覺肩膀沉甸甸的,不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心理上的。

    “東西都帶齊了嗎?水杯、紙巾、入門證……”顧無雙像往常一樣細致地叮囑,但眼神中多了幾分不一樣的期許。連林大強也特意比平時早起了片刻,在林小圈出門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說了一句︰“開始了。”

    “嗯!”林小圈深吸一口氣,用力點頭,拉開門走了出去。

    步行十分鐘,那座在他夢中出現過無數次、也曾在夕陽下凝望過無數次的鋼鐵中學主教學樓,此刻就巍然矗立在他眼前。銀灰色與玻璃幕牆構成的現代建築群,在晨光下閃爍著理性的冷輝。校門口不再是他之前可以隨意張望的柵欄,而是一道需要刷卡進入的智能門禁系統。

    “嘀——”一聲清脆的響聲,林小圈將自己的校園卡貼在感應區,閘機應聲而開。他邁步跨入,腳步沉穩,心中卻涌動著難以言喻的激動。這一步,仿佛跨越了一個時代,從一個被保護、被引導的小學生,正式成為了一名需要自我驅動、直面競爭的鋼鐵中學學子。

    校園內部比他想象的更為開闊和現代化。指示牌清晰明了,穿著同樣校服的學生們步履匆匆,臉上大多帶著一種專注和些許匆忙的神情。空氣中似乎都漂浮著一種無形的、高效運轉的頻率。林小圈按照提前查看過的校園平面圖,很快找到了自己所在的初一(三)班——信息學特色班的教室。

    二、 初識“同類”︰在精英中重新定位自我

    教室的門敞開著,里面已經坐了不少同學。林小圈走進去,瞬間感受到一種與眾不同的氛圍。不同于小學教室的喧鬧和稚氣,這里雖然也有交談聲,但音量普遍較低,話題也迥異——

    “……你昨晚優化那個排序算法了嗎?我感覺時間復雜度還能再降。”

    “看了,這次NOIP(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初賽的考綱好像有微調……”

    “我用Python寫了個爬蟲,抓取了我們小區最近的房價數據,做了個簡單的趨勢分析……”

    “等等,你這個邏輯有問題,如果輸入異常值,這里會直接崩潰……”

    林小圈的耳朵立刻豎了起來。這些對話,對他來說,比任何流行歌曲或游戲攻略都更具吸引力。他找到貼有自己名字的座位坐下,悄悄環顧四周。同學們看起來都普普通通,但眼神里大多閃爍著一種相似的、對邏輯和代碼的熱愛,以及一種內斂的自信。

    他的同桌是一個戴著黑框眼鏡、頭發有些微卷的男生,正埋頭在一本厚厚的《算法導論》里,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面上敲擊著,仿佛在模擬某種鍵盤輸入。

    “你好,我叫林小圈。”林小圈主動打招呼。

    同桌男生抬起頭,推了推眼鏡,眼神銳利地掃了林小圈一眼,點了點頭︰“周博瀚。”說完,又補充了一句,語氣平淡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听說你是編程大賽冠軍特招進來的?”

    林小圈心里一緊,感覺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嗯,是的。”

    “哦。”周博瀚應了一聲,沒再多問,重新埋首書海。但那種簡單的回應里,卻傳遞出一個明確的信息︰在這里,過去的榮譽僅僅是入場券,大家站在一條新的起跑線上,真正的較量,現在才剛剛開始。

    林小圈忽然意識到,在這個班級里,他可能不再是那個獨一無二的“編程小天才”,他只是眾多熱愛者之一。這種認知讓他瞬間收起了因特招而產生的那一絲微妙的優越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緊迫感和想要迫切證明自己的渴望。

    三、 硬核開場︰信息學課的“下馬威”

    第一節就是信息學基礎課。授課老師姓雷,正是面試時那位目光銳利的總教練。他身材不高,但氣場極強,走路帶風,進入教室後,原本還有些細微聲響的空間瞬間鴉雀無聲。

    “我是雷銘,你們未來三年的信息學主教練。”雷老師的聲音不高,卻極具穿透力,沒有任何寒暄和開場白,直接切入正題,“我知道,你們很多人是因為熱愛編程,或者在某些比賽中取得過成績來到這里。但我要告訴你們,從今天起,忘記你們過去的那點成績。在鋼鐵中學信息學班,你們要學習的,不是如何用代碼堆砌出一個小游戲或者一個簡單的應用,而是理解計算機科學的本質,掌握解決問題的系統性思維,錘煉你們的邏輯和算法能力。”

    他打開投影,沒有PPT,只有一片漆黑的屏幕和一個閃爍的光標。

    “今天,我們不講語法,不講工具。我們來解決一個問題。”雷老師轉身,在白板上寫下了一個看似簡單的題目——經典的“漢諾塔”問題。

    “規則都知道吧?三根柱子,N個盤子。如何用最少的步驟將所有盤子從A柱移動到C柱?不許大盤子放在小盤子上。”雷老師環視教室,“N=3的時候,步驟是多少?N=5呢?N=64呢?誰能告訴我,移動64個金盤需要多少步?需要多長時間?”

    問題一出,台下立刻響起了小聲的討論和計算聲。林小圈也迅速在腦海里模擬著,3個盤子是7步,5個盤子是31步……但64個?那是一個天文數字!

    有同學嘗試回答步數,雷老師只是微微搖頭。周博瀚低聲報出了一個精確的數字,並補充道︰“如果每秒移動一次,需要大約5849億年。”

    雷老師這才點了點頭,但眼神依舊嚴厲︰“數字正確。但我想問的是,為什麼?背後的數學原理是什麼?如何用遞歸的思想來理解和解決這個問題?誰能用偽代碼描述出解決漢諾塔問題的遞歸算法?”

    教室里再次陷入沉默。大多數同學,包括林小圈,雖然知道漢諾塔的解法,也能寫出移動步驟,但上升到遞歸思想和嚴格的算法描述層面,就顯得有些吃力了。

    雷老師沒有等待太久,他親自在白板上快速寫下了簡潔而優美的遞歸偽代碼,並進行了精闢的講解。每一步的分解,遞歸樹的展開,時間復雜度O(2^n的分析……邏輯嚴密,絲絲入扣。

    “看到沒有?”雷老師放下筆,目光如炬,“信息學,核心在于‘思想’,代碼只是表達思想的工具。沒有深刻的理解,再花哨的代碼也是空中樓閣。從今天起,你們的腦袋要習慣這種層層分解、抽象建模的思考方式。這,才是你們在鋼鐵中學要學習的第一課,也是最重要的一課。”

    這節信息學課,像一盆冰水,瞬間澆熄了林小圈心頭因入學而產生的些許浮躁。他真切地感受到,這里的學習深度和廣度,與他之前自學和小打小鬧的編程完全不是一個量級。他仿佛看到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在他面前緩緩打開,門後是深邃無比、壯麗非凡的算法與數據的宇宙,而他,才剛剛站在門口,仰望星空。

    四、 挑戰與融入︰在壓力中尋找節奏

    開學第一周,林小圈便感受到了巨大的課業壓力。信息學班的課程設置極具挑戰性,數學和英語的難度和進度也遠超普通班級。大量的新概念、新思維需要消化吸收。

    尤其是語文課,依舊是他需要攻克的重點。新的語文老師是一位要求極其嚴格的中年女教師,對文言文默寫和閱讀理解的要求近乎苛刻。林小圈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時間在背誦和閱讀上,這讓他感到有些疲憊和挫敗,仿佛又回到了小學時被孫老師支配的陰影下。

    但不同的是,現在的環境變了。當他課間對著一道復雜的算法題苦思冥想時,同桌周博瀚偶爾會瞥一眼,然後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試試用動態規劃,狀態轉移方程可能設錯了。”或者當他因為語文小測不理想而沮喪時,前座一個叫李雯的、扎著馬尾辮的女生會回過頭,遞過來一本筆記字跡工整的語文復習資料,淡淡地說︰“這個老師的出題習慣,重點都在這里了。”

    這里沒有小學時那種因為偏科而受到的嘲笑或孤立,更多的是基于共同目標和各自擅長的、簡單直接的交流與互助。大家似乎都明白,在這個集體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長板,重要的是如何高效地取長補短,共同應對更高的挑戰。

    放學後,林小圈沒有立刻回家。他按照雷老師提供的地址,找到了位于實驗樓頂層的“信息學奧賽預備隊”活動室。推開門,里面已經有不少高年級的學長學姐在埋頭敲代碼,牆上掛著歷屆競賽的獲獎名單和隊伍合影,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咖啡味和鍵盤敲擊聲。這里,是鋼鐵中學信息學實力的核心地帶。

    雷老師看到他,只是抬了抬下巴,示意牆角一台空閑的電腦︰“自己找位置。每周有訓練任務,完成並提交。有問題先自己查資料,解決不了再問。”

    沒有多余的歡迎,直接進入了實戰模式。林小圈默默地坐下,登錄系統,看到了第一周的訓練題目——幾道涉及基礎數據結構和簡單算法的在線評測題。他深吸一口氣,活動了一下手指,開始沉浸入代碼的世界。在這里,他找到了歸屬感,那種被濃厚的學術和競爭氛圍包裹,與一群志同道合者並肩前行的感覺,極大地沖淡了學業上的壓力和不適應。

    五、 家的港灣︰疲憊歸來時的溫暖與支撐

    當林小圈拖著略帶疲憊卻精神亢奮的身體,在暮色中走回租住的公寓時,家的溫暖顯得尤為珍貴。

    “哥哥回來啦!”林小小像一只快樂的小鳥撲過來,她已經順利轉入鋼鐵實驗小學,對新學校適應良好,正迫不及待地想跟哥哥分享她在新學校的見聞。

    顧無雙已經準備好了豐盛的晚餐,餐桌上不再僅僅是關心他吃飽穿暖,更多了對他新學校生活的傾听。

    “今天信息學課感覺怎麼樣?雷老師嚴厲嗎?”

    “同學都好相處嗎?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林小圈會一邊吃飯,一邊絮絮叨叨地講述這一天的經歷︰雷老師的下馬威、深奧的漢諾塔遞歸、看似高冷實則可能很厲害的同桌周博瀚、奧賽預備隊里那種令人心跳加速的氛圍……

    顧無雙認真地听著,不時給出建議或僅僅是表示理解。而林大強,雖然依舊話不多,但會在林小圈提到某個技術難點時,偶爾插話問一兩句細節,或者在他抱怨語文難學時,沉默地給他夾一筷子菜。

    這個租來的、臨時的家,成了林小圈在鋼鐵森林中奮力搏殺後,最好的充電站和療愈所。父母的信任、妹妹的崇拜,以及那份無論如何都為他亮著的燈火,是他面對所有挑戰時最堅實的後盾。

    晚飯後,林小圈回到自己的房間,攤開作業本和新發的信息學教材。窗外,鋼鐵中學的教學樓在夜色中亮起星星點點的燈火,那可能是奧賽隊在挑燈夜戰,也可能是住宿生在教室自習。他知道,那里有他需要追趕的目標,有他渴望融入的群體。

    他揉了揉有些發澀的眼楮,拿起筆,開始攻克今天的數學難題,心里同時盤算著該如何完成奧賽預備隊的第一個訓練任務。壓力是實實在在的,競爭是殘酷的,但目標也是清晰的,道路就在腳下。

    中學的序幕,就在這樣一場硬核的“下馬威”、一群實力超群的“同類”、一份沉甸甸的課業壓力,以及一份來自家庭的溫暖支撐中,正式拉開了。林小圈知道,輕松的小學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等待他的,將是一段需要竭盡全力、不斷突破自我的攀登之旅。

    他深吸一口氣,指尖在鍵盤上敲下第一個字符,也敲響了他中學時代第一個奮斗的樂章。代碼的世界,廣袤而深邃,而他,已經啟航。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百年回響平行爸爸》,方便以後閱讀百年回響平行爸爸第十八章︰在代碼與現實的交錯中啟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百年回響平行爸爸第十八章︰在代碼與現實的交錯中啟航並對百年回響平行爸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