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宋軍的反擊速度極快。二十五日晚奇襲大勝,二十六日完成俘虜收編,二十七日上午,不等老弱俘虜將書信送達張先永等人手中,朱睿已在縣衙召集核心文武,商議出兵反擊叛軍的戰術計劃。
“各位同僚,閑話少敘。”朱睿開場白直截了當,“今日召你們前來,是商議出兵之策,徹底鏟除長汀三大姓叛逆。本官已決意,明日清晨出動八個都的兵力南下討逆,將張先永、南陽、李仁這三個逆賊緝拿歸案,明正典刑!”
“明日清晨便出兵?”
眾文武嘩然,主管後勤的朱旭連忙進言︰“知縣相公,此舉是否過于倉促?昨日方才收編俘虜,既來不及訓練成軍,亦難保證其忠心,怎能即刻帶著他們出征?此等草率之舉,恐生禍端啊!”
眾僚紛紛附和,皆認為決策操切。朱睿面色凝重道︰“本官亦知倉促,然時不我待!不出意外,汀州府已然在籌備出兵南下,甚至可能已派兵啟程。若不搶先動手,待府軍抵達,三大姓定會卷土重來,還將為府軍提供糧草支援,屆時我等腹背受敵,再想擊退府軍便難如登天!”
“知縣相公英明!”武將羅文森附和,“三大姓寨中糧草充盈,若不能搶先剿滅他們、沒收糧草,待府軍到來,這些糧食便會淪為叛逆軍需,對我軍守城極為不利!此乃釜底抽薪之策,遲則生變!”
“可邊行軍邊訓練。”湯濤亦道,“逆賊本是烏合之眾,又遭重創,即便新兵上陣,我軍亦有十足勝算。”
“為保長遠,末將支持明日出兵!”彭皓請命,“知縣相公,末將願為開路先鋒,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彭將軍留鎮。”朱睿早有盤算,“非是不信你,實乃羅將軍與湯都頭軍旅經驗更為豐富。此戰需速戰速決,故優先帶二位南下。你率兩個都守城,嚴密監視北線要道,一旦發現府軍動向,即刻傳訊于我,切不可有誤!”
說罷,他看向戶曹劉渝︰“劉戶曹,你帶幾名精通文墨的差役隨我出征,另有要務委派。”
劉渝雖滿心疑惑,仍應聲領命。彭皓亦拱手遵令,朱旭不再反對,問道︰“知縣相公,不知進兵之策如何擬定?”
“其一,今日趕造干糧,裝運軍需。”朱睿答道,“每名將士攜帶五個飯團備用,其余糧草以甦打餅干為主,輕裝疾進,全速奔襲。”
“其二,即刻派人聯絡雲游沈家,以三十包餅干換一架飛梯,令其趕造四十架竹制飛梯。我軍抵達雲游後便攜梯南下攻寨,節省備戰時間。”
“其三,見機行事。”朱睿補充,“若三大姓兵力集中于張家寨,便繞寨先攻李家寨與南家寨;若其分兵守寨,便直取張家寨,再逐個清剿余孽!”
眾人頷首稱是,羅文森又問︰“將士僅帶五個飯團,若不能速克敵寨補充糧草,餅干儲備是否充足?”
“盡可放心!若讓將士餓了一餐,你們便斬了本官!”朱睿語氣決絕,“出征期間,每名士卒午間加發兩包餅干。”
“有此保障便無顧慮!”羅文森朗聲道,“明日傍晚抵達涉谷張家寨,夜間便可發起攻城!”
“就這麼定了!”朱睿拍板,轉而問張先平,“張集曹,張氏家族中除張先永外,誰最具威望?”
“張先永的堂兄張先明。”張先平即刻答道,“張先明之父是張先永父親的異母兄長,因是庶出,當年族長之位傳予張先永之父,後又傳于年幼的張先永。然張先明為人慷慨公正,雖非族長,在族中威望極高。”
“甚好。”朱睿滿意點頭,吩咐道,“速替本官草擬書信,勸張先明率族人開寨投降。事成之後,本官支持他繼任族長,並予重賞。”
眾文官爭相執筆。問及如何送書入寨,朱睿直言︰“抵達張家寨後,以箭射入院中!無需避忌張先永,他見了反而更妙!諸位即刻下去籌備,時間緊迫,越早就緒越好!”
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準備,五月二十八日上午,穿越至此僅十日的朱睿,率領八百余名宋軍將士離縣長汀,高舉大宋旗幟向南進發,直撲涉谷張家寨——數日之前,這里正是張先永聚眾叛亂的策源地。
出征前,朱睿除叮囑留守的彭皓與朱旭嚴守城池,還令他們組織人手大量砍伐木材囤積,以備應對汀州廂軍的征討——烘烤餅干,斷不可缺燃料。
下午未時過半,輕裝疾進的宋軍抵達雲游,順利接收了沈家趕造的四十架竹制飛梯,同時確認了三大姓已分兵守寨的消息。朱睿大喜過望,以餅干酬謝沈家後,即刻率軍繼續南下,于申時過後兵臨張家寨下。
此時的張家寨早已風聲鶴唳,連不足四尺的幼童都被迫手持木棍守衛寨牆要害,寨門一帶更是重兵布防,守城口號聲此起彼伏。
羅文森與湯濤粗略勘察地形與寨防後,滿臉自信地向朱睿稟報︰“知縣相公無需擔憂!此寨雖大,實則不堪一擊!最多一個時辰,我軍必能破寨而入!”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必須重視敵人。”朱睿引述名言,吩咐道,“令將士就地休整,烘烤餅干果腹,養精蓄銳再行進攻。另派一名力大弓強的士卒,將昨日備好的書信射*入寨中。”
然而此次攻心之計未能奏效。書信射入寨中後,雖被送至張先永手中,且威望僅次于他的張先明恰在一旁,但張先永閱後即刻識破計謀,撕碎書信咆哮道︰“一派胡言!想誘我開寨投降,痴心妄想!傳令下去,死守寨牆,絕不讓宋軍越雷池一步!”
與此同時,烘烤餅干的濃郁香氣隨風飄入寨中,引得守軍垂涎欲滴、議論紛紛。盡管張先永等骨干嚴令禁止,餅干的美味傳言仍在寨中悄然擴散,讓許多族人和田奴知曉,投降便可享用這等佳肴。
朱睿再接再厲,令將士在陣前當眾食用餅干,一邊大快朵頤,一邊高聲喊話︰“張家寨的鄉親們,投降有餅干吃!快出來領餅干了!”
因張先永親信嚴守寨門,招降未能立即見效,但不少守軍已暗生歸降之心。朱睿又派前日歸降的叛軍俘虜到寨前喊話,點名招呼親友出寨投降,還喊出“只誅張先永,擁立張先明為族長”的口號。
這一口號傳入寨中,頓時引發連鎖反應。族人紛紛偷瞄張先明,後者臉色煞白,只得主動向張先永表忠心。張先永鐵青著臉,半晌才違心地吼道︰“放心,我信得過你!”
餅干香氣籠罩寨牆近一個時辰,直至天色將黑,朱睿見時機成熟,便給了張先永最後通牒——派一名士卒持白旗、舉盾牌到寨前喊話,命其開寨投降,可保性命。張先永怒而拒絕,下令放箭射殺使者。
使者狼狽逃回,朱睿怒不可遏,咆哮道︰“給臉不要臉!擂鼓沖鋒!給本官破寨!”
戰鼓聲震徹雲霄,宋軍將士如猛虎下山般奮勇沖鋒,毫無懼色。寨上箭矢如雨般傾瀉而下,卻終究擋不住如潮攻勢。擂木帶著呼嘯聲接連撞擊寨門,雲梯次第搭上寨牆,將士們吶喊著攀梯而上,與守軍展開殊死搏殺。刀光劍影交錯,利刃刺入肉體的悶響、士兵的怒吼與慘叫交織在一起,滾燙的鮮血順著寨牆流淌,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戰斗毫無懸念。叛軍本是烏合之眾,士氣低落且兵力處于絕對劣勢,連老人孩童都被迫上陣壯膽,根本抵擋不住宋軍猛攻。激戰僅十余分鐘,多名宋軍將士已攀上寨牆,手中長刀寒光翻飛,將守軍砍得節節敗退,紛紛跳牆逃竄,宋軍順勢搶佔大片陣地,並轉而攻擊寨門處的叛軍骨干。
在寨牆守軍的配合下,寨門在擂木的持續撞擊下轟然洞開。宋軍將士歡呼著涌入寨中,叛軍迅速崩潰︰老人孩童哭號奔逃,前日歸降又被放回的俘虜四散奔逃並高呼“寨子破了”,田奴或逃或降,整個山寨陷入一片混亂。
張先永見大勢已去,帶著少數親信從側門突圍逃竄。主心骨一走,剩余族人更是作鳥獸散。張先明見狀,率領大批族人跪在空地上,嚎啕大哭道︰“軍爺饒命!我等投降!皆是張先永逼迫所為,懇請切勿濫殺無辜!”
朱睿見宋軍將士舉著火把深入寨中,便知張家寨已順利攻克。他滿意點頭,目光掃過寨中景象——這座寨子佔地面積廣闊,房屋林立,不乏頗具年代感的宋代古建築。
“此乃百年老寨。”朱睿心中盤算,“既是老寨,定有不少古物遺存。張氏身為長汀望族,多年積累之下,想必也藏有不少珍寶。”
“明日天亮後,務必在寨中仔細搜尋,多找些值錢文物賣給那坑爹系統。待三十九天免費援助期滿,方能有錢購買餅干供養軍隊、擴充軍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