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理寺當神探

第27章 我放了一把不會燃的火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小九點九 本章︰第27章 我放了一把不會燃的火

    夜風穿廊,大理寺前的青石板被月光洗得發白。

    沈觀立于門階之上,手中朱筆尚未干透,牆面上那張嶄新的懸賞告示在風中微微顫動。

    “……若有拾得者,賞銀千兩;若能助官府追回原物,另賜田產一處,免賦三年。”

    字跡端方,語氣沉重,仿佛真有一件關乎朝綱社稷的密檔失竊。

    落款處蓋著他親用的私印——一方青玉小章,刻著“沈觀之信”。

    他退後一步,靜靜看著這出戲開場。

    翌日清晨,南市茶肆便炸了鍋。

    “听說了嗎?大理寺新來的評事大人熬了三夜寫的賬冊,昨兒讓人偷了!”一個衣衫襤褸的孩子坐在門檻上嚎啕大哭,正是小鼓子。

    他嗓門極大,眼淚鼻涕橫流,“大人說那是鐵證!能扳倒好些個大官呢!現在全沒了……全沒了啊!”

    茶客們面面相覷,有人搖頭嘆息,有人暗自記下關鍵詞。

    而街角糖人攤前,聾啞老周伯卻突然停下手中竹簽,雙手比劃出一個夸張的“大”字,又指了指衙門方向,神情焦急,嘴里發出“嗚嗚”的氣音。

    圍觀者紛紛揣測︰“莫非丟了天大的東西?”

    流言如野火燎原,午時未到,已燒至巡防營耳中。

    魏鐵衣捏著茶盞冷笑︰“沈評事倒是會演戲。一介寒門小子,哪來的膽子查裴黨舊案?如今賬冊‘被盜’,是想博同情,還是引蛇出洞?”他眯起眼,對身旁心腹低語,“派人盯著酒樓、碼頭、義莊——尤其是城西那口井。我倒要看看,誰敢伸手。”

    他以為自己在局外觀棋。

    卻不知,棋子早已入甕。

    當夜,沈觀獨坐評事房,燭火映照識海。

    【案件推演模擬器,啟動】

    【模塊加載︰環境情緒模擬•升級版】

    【注入參數︰謠言傳播速率模型 + 利益相關者反應矩陣】

    【區域劃分︰南市十二輿情區塊,權重依人口密度、信息流通效率動態調整】

    意識沉入虛擬時空,整片南市在腦海中化作一張脈動的神經網絡。

    每一條街巷都閃爍著不同頻率的光點,代表流言擴散的速度與熱度。

    第一輪推演開始——

    虛假情報“密冊失竊”釋放。

    三個時辰內,茶館、賭坊、貨棧相繼觸發討論峰值;六時辰後,戶部兩名書吏密會于私宅,疑似商議應對之策;第十八個時辰,一名身披斗篷的黑影潛入大理寺外圍勘察地形,行跡詭秘,系統標記為未知代號“X”。

    七日內,三方勢力必動。

    而“X”的行動路徑終點,赫然是城西義莊地下密室——此刻已被高亮標注為【高危監听節點】,並附加警告符號︰存在多頻段聲波接收裝置,持續運行中。

    沈觀眸光微閃。

    果然,他們坐不住了。

    這些人不是來搶證據的,他們是來確認“我們是否已經知道”的。

    他緩緩吐出一口氣,從案底取出一只陳舊書箱。

    木料泛黃,邊角磨損,似是某位老學究遺物。

    打開後,一本手抄冊子靜靜躺在其中,封皮無字,紙頁微卷。

    這是他親手謄寫的“偽密冊”。

    內容真假摻雜,明寫“裴黨海運銀船將于十五夜抵洛京碼頭”,細節詳盡︰船名“順安七號”,載銀八萬兩,接頭人為戶部前漕運司主簿李崇文——此人三年前病逝,墳頭草高三尺。

    破綻處處,唯有一等蠢貨才會全信。

    但真正致命的,是藏在冊尾夾層中的一縷藥粉。

    無色無味,遇濕即釋淡香,唯有經特殊訓練的犬類可嗅。

    此技源自西域馴犬坊,沈觀曾在古籍中讀過,借模擬器反復推演才還原配方。

    他合上書箱,喚來一名平日沉默寡言的老差役,低聲交代︰“明日送文書去刑部,途中經過聞香樓,記得歇腳喝茶。箱子……別太緊。”

    差役點頭退下,背影隱入夜色。

    三日後,晨鐘初響。

    那名差役跌跌撞撞闖入評事房,臉色慘白︰“大人!書箱……書箱不見了!就在酒樓外被人撞了一下,轉眼就沒了蹤影!”

    沈觀聞言,眉心微蹙,起身踱步至窗前,望著遠處飛檐翹角,久久不語。

    良久,他輕嘆一聲︰“罷了,既是天意,便由它去吧。”

    語氣失落,眼神卻冷如寒潭。

    而餌中的毒,才剛剛開始發酵。

    更深露重時,他悄然起身,披上黑袍,袖中藏著一枚溫潤玉佩——回音引。

    門外,小鼓子蹲在牆根啃燒餅,見他出來,立刻蹦起。

    “走。”沈觀只說一字。

    兩人一前一後穿街過巷,最終停在城北狗市廢欄旁。

    一只瘦骨嶙峋的黃犬蜷縮角落,眼帶警惕。

    沈觀蹲下,掌心攤開一塊肉干,輕聲道︰“跟我走,吃飽。”

    黃犬嗅了半晌,終于舔了舔他的手。

    三道身影消失在夜幕之中,直奔洛京碼頭。

    子時將至,江霧漸濃。

    一艘無旗小舟,悄然靠岸。子時三刻,洛京碼頭的霧還未散。

    江面如墨,無星無月,唯有遠處幾盞漁火在水波中搖曳不定。

    那艘無旗小舟已悄然退去,仿佛從未出現過,只留下濕漉漉的腳印一路延伸向內陸。

    沈觀蹲伏在鹽倉西側的斷牆之後,呼吸輕得如同夜風掠草,小鼓子緊貼他身側,大氣不敢出。

    黃犬伏在地上,鼻翼微張,喉嚨里發出低沉的嗚咽——香氣仍在,且愈發濃烈。

    鹽倉門縫透出一線昏光,映著浮塵飛舞。

    沈觀眯起眼,透過縫隙向內望去。

    倉中陳設簡陋,卻極有序。

    幾口空箱倒扣在牆角,中央一張破舊案桌,上頭攤開的正是那本偽密冊。

    一名男子背對門口而坐,身著青灰官袍,袖口磨得發白,腰間佩著一枚戶部通行銅牌。

    他正一頁頁翻閱冊子,指尖蘸唾輕掀紙角,動作謹慎得近乎虔誠。

    燭光將他的影子拉得老長,投在身後斑駁牆上,竟似一只蟄伏已久的蜘蛛。

    沈觀瞳孔微縮。

    此人他認得——孫文昭,戶部抄錄郎中,九品末流,平日沉默寡言,連朝會都站在隊尾。

    三年來未曾升遷,也從不結黨,是那種走在街上會被風吹走都不引人注目的角色。

    可此刻,他手中握著的,卻是足以攪動朝局的“機密”。

    更令人心驚的是案邊那幅地圖。

    粗麻布為底,墨線勾勒山川河岳,三條大水自北、西、南三面蜿蜒而來,在洛陽城下交匯成網。

    其中一處標注紅點,旁書小字︰“水門暗渠,可通地宮。”而在地圖一角,靜靜躺著一只木雕小鳥的殘片——與沈觀袖中那只同源同工,連雕刻紋路都分毫不差。

    沈觀心頭一震。

    這不是巧合。

    這是傳承。

    他忽然明白,自己所追的不是一本假冊,而是一條埋藏多年的暗線——一條以信息為餌、以耳目為網、以無聲之音操控廟堂走勢的隱秘脈絡。

    裴黨覆滅非因貪墨,而是觸到了這根弦;而今日他放出的火,燒的也不是證據,是這群藏在幕後的“听鐘人”的警覺。

    他緩緩後退,動作輕如落葉,牽起小鼓子的手,示意離去。

    歸途中,夜霧漸重,街巷空寂。

    沈觀腳步未停,卻從懷中取出隨身卷宗,在“裴黨”名冊末頁空白處,以朱筆添上一行新注︰

    “操盤者不在廟堂,在耳目之間。”

    筆鋒收勢凌厲,似斬鐵斷骨。

    他抬頭望向城南高坡上的聞香樓。

    那棟三層酒樓燈火未熄,二樓雅間窗欞半開,一抹縴影倚欄而立,似在賞月,又似在等什麼人歸來。

    沈觀唇角微揚,低聲呢喃︰

    “甦夜語,你讓我看火,我卻學會了……怎麼放火。”

    話音落下的剎那,袖中木雕小鳥驟然發燙!

    他猛然攥住,掌心幾乎被灼痛。

    待再展開時,鳥腹夾層中的絹圖竟自行流轉,第四行細若蚊足的小字緩緩浮現︰

    “洛陽城破夜,听鐘三更。”

    沈觀眸光驟冷,如刀出鞘。

    他捏緊胸前玉佩——那枚能引回聲、辨方位的“回音引”,指腹摩挲其溫潤表面,仿佛在確認某種契約的生效。

    “好。”他輕聲道,聲音融進夜風,“那我就去听一听,誰在敲那口鐘。”

    霧愈濃了,整座洛京城仿佛沉入深淵。

    而在這片混沌之中,執棋之手已然易主。

    下一局,不再是誘敵,而是入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大理寺當神探》,方便以後閱讀我在大理寺當神探第27章 我放了一把不會燃的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大理寺當神探第27章 我放了一把不會燃的火並對我在大理寺當神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