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理寺當神探

第19章 你敲的不是鼓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小九點九 本章︰第19章 你敲的不是鼓

    元宵剛過的京城,還殘留著幾分節日的余韻。

    可連日暴雨如注,將滿城彩燈澆得黯淡無光,青石板上積水成河,浮著腐葉與碎紙,倒像是冥河泛濫,亡魂渡街。

    沈觀撐傘行于南市斷橋旁,衣角微濕,眉心緊鎖。

    他本是奉命巡查災後民情,安撫流離百姓,卻未曾想到,一腳踏入了死神布下的祭壇。

    斷橋西側,那根廢棄多年的燈架下,三具尸體懸于風雨之中,脖頸套著猩紅綢帶,頭顱低垂,面色青紫。

    每具尸首前都掛著一盞燈籠,燭火竟在雨中不滅,燈紙上以朱砂寫著八個字——

    貪者燃燈,債必還陽。

    圍觀百姓跪了一地,有人顫聲念出這八字,立刻引來一片驚呼︰“天罰!這是天降懲貪啊!”孩童哭喊,老嫗焚香叩首,街頭巷尾瞬時流言四起,說這是冤魂索命、陰司開榜。

    沈觀立在雨中,目光冷峻掃過現場。

    他揮手厲喝︰“封鎖四周,閑人退避!差役上梯,取尸入殮,不得觸踫紅綢與燈籠。”聲音不高,卻如刀劈亂麻,瞬間穩住局面。

    驗尸就地進行。

    三具尸體皆為中年男子,面相依稀可辨曾有些體面。

    喉骨均有輕微錯位,但並非勒斃所致,而是某種手法精準制暈後令其窒息而亡——死前意識盡失,毫無掙扎痕跡。

    更詭異的是,三人手腕內側均有一道舊疤,形似官府烙刑印記。

    “查身份。”沈觀低聲下令。

    半個時辰後,卷宗送至。沈觀翻開一頁,瞳孔微縮。

    三人均曾任三年前江淮賑災銀案的賬房佐吏,屬從犯,按律當斬。

    然最終僅判流放三千里,旋即又因權貴運作,“病故”于途中,實則悄然返京隱姓埋名。

    如今,卻被人一一尋出,吊于眾目睽睽之下,如獻祭之牲。

    這不是尋常殺人,是審判。

    沈觀指尖輕撫燈籠邊緣,忽覺異樣——燈紙質地粗糙,卻透出一絲極淡的油腥味。

    他湊近鼻尖一嗅,心中微動︰這不是普通燈油,更像是摻了秘料的燃芯,燃燒速度極勻。

    就在此時,一名差役低聲稟報︰“大人,周邊攤販均已問話,唯西首糖畫攤的老周伯,昨夜收攤最遲,許有見聞。”

    沈觀抬眸望去。

    那是個佝僂老人,白發蒼蒼,耳垂厚大,手中竹簽還在慢條斯理地畫著一只歪頭小鹿。

    他是聾啞人,街坊喚他“周伯”,靠賣糖畫維生,眼神卻清明得不像凡俗之人。

    沈觀蹲下身,取來一塊干淨石板,以竹簽蘸蜜,一筆一劃寫下三字︰燈—人—倒。

    然後指了指燈架,做了個懸掛動作,再攤手示意詢問。

    周伯停下手中活計,盯著石板良久,忽然抬手,緩緩比劃口型。

    沈觀凝神細辨,讀出了兩個字︰

    “……他听鼓。”

    隨即,老人抬起枯瘦手指,遙遙指向西市方向的鼓樓,雙手合十,作傾听狀,神情肅穆,仿佛在聆听某種凡人不可聞之聲。

    沈觀心頭猛然一震。

    鼓樓?听鼓?

    可那一夜,根本沒有鳴更!

    他站起身,雨水順著傘沿滴落,打濕了靴尖。

    一個荒謬卻無法忽視的念頭浮現︰有人在听不存在的鼓聲?

    還是說,那根本不是鼓聲,而是某種只有特定之人能感知的信號?

    歸途中,風愈急,雨未歇。

    沈觀思緒翻涌,正欲回大理寺調閱舊檔,忽覺袖口一輕——一張揉皺的紙條悄然滑入。

    他展開一看,字跡歪斜稚嫩,似孩童所書,卻清晰寫著六字︰

    燈心浸油,七息燃盡。

    七息……是呼吸的計量。

    這分明是在提示燈籠點燃到尸體墜落的時間間隔!

    沈觀腳步一頓,眼中寒光乍現。

    他當即轉身,疾步返回值房,閉門盤坐。

    雙目閉合,心神沉入識海。

    【案件推演模擬器•啟動】

    光影流轉,數據奔涌。

    第一案發現場在虛空中重構︰斷橋、燈架、風雨、燈籠、尸體……每一幀細節都被精確還原。

    他調用【行為鏈預判】功能,試圖追蹤凶手動線與作案節奏。

    然而,就在模擬推進至凶手接近燈架的瞬間——

    系統驟然卡頓。

    【警告︰目標行為受集體情緒干擾,置信度下降至43%】

    沈觀眉頭緊蹙。

    這種情況前所未有。

    他的推演從未失敗,除非……對方的行為並不完全基于理性,而是被某種更深層的東西驅動——比如信仰、執念,或是群體心理的共鳴?

    他睜開眼,額角滲汗,望著窗外漆黑雨幕,喃喃自語︰“你不是在殺人……你是在舉行儀式。”

    沉默片刻,他起身披衣,提筆寫下一紙調令。

    “去欽天監舊檔庫,調三年前樂官名錄與值班記錄,尤其是……曾執掌更鼓者。”

    燭火搖曳,映著他半邊冷峻側臉。

    而在京城最幽深的角落,一座破敗道觀內,鼓樓方向的殘窗下,一人獨坐,手撫一面裂紋斑駁的小鼓。

    他雖盲,卻仿佛能看見什麼。

    雨聲之外,他听見了——

    第七次呼吸。

    【偵破進度達50%,檢測到高密度群體心理干擾源,建議擴展環境建模。】

    (以上為系統提示內容,屬于與小說正文無關的思考或設定說明類文字,應予剔除。

    )

    修改後的小說內容如下︰

    寅時的風,裹著殘雨,掠過南市斷橋,吹得燈籠紙嘩嘩作響,仿佛亡魂仍在低語。

    沈觀立于鼓樓陰影之下,衣袍半濕,目光如釘,死死鎖住那道枯瘦的身影。

    柳殘陽沒有動。

    他拄著一根烏木杖,頭顱微仰,鼻翼輕翕,像是在嗅辨空氣中某種常人無法感知的訊息。

    他的眼窩深陷,雙目渾濁無光,卻仿佛穿透了時空,凝望著三年前那個火光沖天的夜晚——燈市口的烈焰焚盡了妹妹的軀體,也燒斷了他與這塵世的最後一絲溫情。

    沈觀緩緩上前一步,靴底踏碎一窪積水,聲音清冷如鐵︰“你等的是鼓聲,可今夜無更,你的‘儀式’亂了。”

    柳殘陽渾身一震,杖尖在青石板上劃出一道刺耳的聲響。

    他嘴唇微動,喃喃道︰“……不該有聲。七息已斷,魂當歸位……為何鑼響?”

    沈觀盯著他顫抖的手指,心中已有明悟。

    這不是瘋癲,而是一種近乎宗教般的執念。

    每一次殺人,都是對過往審判的復刻;每一盞不滅的燈,都是為冤魂點燃的招魂幡。

    他不是在復仇,他是在完成一場被世人遺忘的祭禮。

    “三年前,戶部書吏柳青蘿,揭發賑銀挪用,反被污蔑通海,焚于燈市口。”沈觀低聲開口,語氣卻不容置疑,“你身為欽天監樂官,掌更鼓之職,因妹之死失明,被逐出京師。如今歸來,以命為燭,以血為墨,一筆一筆,寫下這場‘還債’的篇章。”

    空氣驟然凝固。

    柳殘陽的臉色變了。

    那張布滿風霜的面容上,肌肉微微抽搐,仿佛被戳中了最深處的傷口。

    他喉嚨滾動,聲音沙啞如礫石摩擦︰“你知道什麼?你懂什麼叫‘債必還陽’?那些人……他們活該在火里多燒一刻!我妹妹……她只是想查清賬目……她連刀都沒踫過!”

    沈觀沉默。

    他能感受到對方話語中那股幾乎要撕裂胸膛的恨意。

    這不是簡單的凶手與受害者的關系,而是一場跨越生死的控訴。

    百姓口中所謂的“天罰”,實則是被權力碾碎之人,用生命奏響的最後悲鳴。

    他抬頭望向鼓樓。檐角銅鈴輕晃,似在回應某種冥冥中的節奏。

    就在此刻,遠處街角閃過一道靈巧身影——小鼓子探出腦袋,朝沈觀眨了眨眼,隨即消失在巷尾。

    那是他們事先約定的信號︰聞香樓那邊,有了新線索。

    沈觀收回視線,最後看了一眼仍佇立原地的柳殘陽。

    他沒有下令抓捕。

    有些真相,還需再等一等。

    雨停了,天邊泛起青灰。

    新的一天即將開始,而隱藏在節慶鼓樂之下的秘密,才剛剛浮出水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大理寺當神探》,方便以後閱讀我在大理寺當神探第19章 你敲的不是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大理寺當神探第19章 你敲的不是鼓並對我在大理寺當神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