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屏幕亮了一下,隨即熄滅。亞瑟沒有伸手去拿,只是坐在書桌前,盯著那片黑暗的玻璃面。房間里很安靜,只有他自己呼吸的聲音。他知道那個號碼不會再響了,也絕不能打第二次。
他已經等了三天。
從撥出那通電話開始,每一天都像在走鋼絲。他沒再用任何聯網設備,家里的路由器一直斷著,連電視都沒開過。每天晚上,他都會檢查一遍門窗是否鎖好,也會確認床頭燈底座里的微型硬盤還在原位。他不做多余的動作,也不和任何人提起這件事。
第三天清晨,天還沒完全亮,他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走到床頭,擰下燈座外殼,取出那塊小小的硬盤。手指踫到金屬表面時有些涼。他把它插進離線電腦,輸入密碼。
文件出現了。
標題是“南太平洋曼谷滬港通道”,沒有後綴名,看不出是什麼類型。他雙擊打開,系統提示需要密鑰。他輸入一串數字,那是他母親生前常用的生日變形碼,也是他多年未變的安全習慣。
文檔加載出來,是一份結構清晰的資金流轉記錄。
塞班島的空殼公司名為“南太平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注冊時間三年前,股東信息為空。但文件顯示,該公司的實際控制方為一家名為“華瑞資本”的離岸機構,而這家機構又隸屬于“恆信聯合金融集團”——一家總部位于新加坡、業務覆蓋東南亞與東亞多個城市的跨國金融實體。
資金流向部分被詳細拆解。兩億美金在轉入塞班賬戶後的第七天,分三筆轉出,全部進入“恆信聯合”旗下另一家子公司賬戶,名義為“跨境項目預付款”。但這筆錢並未繼續流向任何影視或文化項目,反而在四十八小時內通過三家第三方結算平台,分散至多個私人賬戶。
其中一個賬戶位于曼谷,開戶行為當地一家中型商業銀行,持有人護照編號與李振國妻子三年前提交簽證申請時的信息一致。更關鍵的是,這筆轉賬的審批指令來自“恆信聯合”風控部門的一名高管,簽名電子記錄可查,時間戳精確到秒。
亞瑟往下翻,看到一段附加說明︰該集團近三年內曾多次委托同一家國際安保公司執行人物監控任務,服務合同編號可追溯。名單列出了十余人,其中包括兩名海外記者、一名前監管官員,以及——他自己。
監控啟動時間是兩個月前,正是他調取公司首筆異常付款記錄的第三天。
他靠在椅背上,閉上眼。不是疲憊,而是理清線索後的清醒。這不是偶然的資金挪用,也不是某個個人的貪念作祟。這是一個完整的鏈條,從募集資金到制造信用背書,再到清除調查者,每一步都有人在背後推動。
他想起陳啟明帶來的那份U盤,還有那張手寫的紙條。當時他還以為自己只是踫到了一塊暗礁,現在才明白,整片海都是陷阱。
他重新打開文檔,在最後一欄看到了新的內容︰所有涉及“華僑文化產業扶持專項”的資金備案,均由“恆信聯合”關聯律所統一代理申報,且審批流程存在批量跳過復核節點的技術痕跡。這意味著,這些項目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真正落地。
他們要的不是拍出好作品,而是讓錢看起來有用過。
而他的公司,因為近期公開宣布接受一筆海外注資,成了這個騙局中最合適的一塊招牌。只要他們繼續宣傳這部劇,外界就會相信資金確實在運轉。一旦他深查下去,整個結構就會暴露。
所以他被盯上了。
輿論攻擊、證人失蹤、內部警告……甚至連“渡鴉”那句“他們換了守夜人”,現在看來都不是虛言。對方不僅知道他在查,還清楚他用了什麼方式查,甚至可能掌握他曾經接觸過哪些人。
但他還有一個問題沒解開。
為什麼“渡鴉”會這麼快就把情報送回來?而且是以這種方式——不打電話,不發語音,只留下一份加密文件,像是早就準備好了一樣。
他盯著屏幕,手指輕輕敲了下桌面。這個人從來不主動聯系,也不會多說一句話。可這次的情報太過完整,幾乎像是有人特意等著他來問。
難道在更早之前,就已經有人在觀察這場調查?
他沒有答案,也不打算現在去找。眼下最重要的是確認一件事︰他手中的信息是否足夠真實,能否支撐下一步行動。
他拔掉硬盤,重新放進燈座底部,擰緊外殼。然後起身走到書櫃前,抽出一本舊詩集。書頁中間夾著一張折疊的紙,是他前幾天整理的線索草圖。他展開來看,把新獲得的信息一條條補上去。
當“恆信聯合金融集團”這個名字被寫在最頂端時,整張圖的輪廓終于清晰起來。
這不是一場針對某部劇的投資糾紛,而是一場以文化為名、席卷海外華僑資金的長期操作。他們用真實的項目做幌子,用知名企業的合作當誘餌,吸引投資人把積蓄投進來,然後再把這些錢轉移到私人手中。只要不斷有新人加入,舊人的回報就能持續支付,騙局就不會崩塌。
而他,正站在撕開這張網的邊緣。
他合上圖紙,塞回書中,放回書架。轉身時,目光落在桌角的日歷上。今天是艾迪新劇開機前的第十三天。劇組已經完成最後籌備,演員陸續到位,拍攝計劃無法再推遲。
如果這個時候爆出資金問題,不只是項目會停,所有工作人員的努力都會白費。更重要的是,一旦公眾知道投資方涉及跨國金融問題,艾迪的名字會被牽連,她的職業生涯可能就此中斷。
他不能讓事情發展到那一步。
他坐回椅子上,打開另一個分區的文檔,新建一頁。標題寫著︰“應對方案”。
第一條︰暫不對外披露任何信息。
第二條︰隔離所有可能泄密的通訊渠道。
第三條︰重新評估現有資金來源,準備備用融資路徑。
第四條︰制定家人保護預案,避免外部壓力直接波及家庭。
他一條條寫下去,每一個決定都很慢,但都很穩。他知道接下來要面對什麼,也知道這一步踏出去就再也無法回頭。
窗外天色漸明,樓下的街道開始有了動靜。一輛環衛車緩緩駛過,灑水口噴出細長的水線。遠處傳來早班公交開門的聲音,有人匆匆跑過去趕車。
他停下筆,看著屏幕上那一行行文字。這些不是反擊計劃,而是防御部署。他還沒有能力去撼動一個跨國集團,但他可以守住自己的位置,守住身邊的人。
至少現在,他還能做到這一點。
他保存文檔,將硬盤再次轉移至廚房櫥櫃夾層中的備用存儲盒里。那里還有一個老舊的錄音筆,是他多年前養成的習慣——重要事項必須有物理備份。
他按下錄音鍵,低聲說︰“恆信聯合,華瑞資本,南太平洋公司,曼谷賬戶,監控名單確認。”
停頓了一下,又補充一句︰“證據鏈初步成立,需進一步驗證。”
錄音結束,他關掉設備,放在抽屜最里面。
這時,門外傳來輕微的腳步聲,接著是鑰匙插入鎖孔的聲音。有人回來了。
他立刻站起身,把桌面收拾干淨,順手拉上書房的窗簾。門把手轉動,艾迪推門進來,手里提著早餐袋,臉上帶著晨起的倦意。
“你怎麼這麼早就在書房?”她問。
他笑了笑,“睡不著,過來處理點事。”
她走近幾步,把袋子放在桌上,“給你帶了粥和包子,趁熱吃。”
他點頭,接過袋子。指尖踫到她的手,溫度很真實。
她看著他,“你這幾天是不是有什麼事瞞著我?”
他沒說話,只是低頭打開餐盒,熱氣冒出來,模糊了他的眼楮。
“我只是想保護你。”他說。
她站在那兒,沒走,也沒再說什麼。
他抬頭看她一眼,又低下頭繼續吃飯。
陽光從窗簾縫隙照進來,落在地板上一條細長的光帶。窗外的城市徹底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