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著高精度砂輪主軸和修整器的木箱,一路顛簸,終于抵達了位于北方油田的石油機械廠。
早就望眼欲穿的劉工和王工帶著技術骨干,幾乎是搶一樣把箱子抬進了準備好的車間。
這里,一台經過加固的舊機床床身已經就位,就等著這顆來自北京的“心髒”進行移植。
按照趙四團隊提供的裝配圖紙和調試要點,機械廠的老師傅們小心翼翼地將精密的主軸部件安裝到位,連接好傳動系統,校準精度。
整個裝配過程如同進行一場精密的外科手術,車間里安靜得只能听到工具輕微的踫撞聲和師傅們壓抑的呼吸聲。
“送電!”劉工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閘刀合上,電機嗡鳴起來。
經過精心調校的主軸平穩旋轉,發出均勻而有力的聲音,絲毫沒有普通舊機床那種令人不安的抖動。
砂輪高速旋轉,帶起微弱的氣流。
“上料!試磨第一個滾子!”王工下令。
一名年輕工人將一根經過粗加工的軸承鋼棒小心地裝夾上料架。
隨著進給機構緩緩推動,鋼棒旋轉著靠近飛旋的砂輪。
“嗤——”
清脆的切削聲響起,不同于以往那種刺耳雜亂的噪音,這次的聲音穩定而連續。
銀白色的金屬屑均勻地流淌下來,如同細密的絲線。
負責觀察的老師傅湊在放大鏡前,緊盯著砂輪與工件的接觸點,臉上漸漸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
第一個軸承滾子磨削完成。
取下工件,冷卻沖洗後,放在測量平台上。
技術員拿起最精密的千分表進行檢測。
“圓度誤差……小于0.001毫米!”
“直徑一致性……三個截面誤差不超過0.0005毫米!”
“表面光潔度……比圖紙要求還高一級!”
測量數據報出來,車間里先是一片寂靜,隨即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
“成功了!一次成功!”
“老天爺,這精度……我干了一輩子鉗工,也沒見過這麼漂亮的滾子!”
劉工和王工搶過那個滾子,用手反復摩挲著光滑冰涼的表面,又對著燈光仔細查看,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這不僅僅是一個合格的零件,更是油田鑽探突破瓶頸的希望!
“快!別停!繼續磨!把所有待加工的滾子都按這個標準做出來!”
劉工回過神來,大聲吼道。
專用磨床開足馬力,一個個精度遠超以往的軸承滾子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經過嚴格檢測後,送入裝配車間。
幾天後,第一批裝配著全新高精度軸承的三牙輪鑽頭下線了。
鑽頭看上去和以前沒什麼兩樣,但支撐牙輪的核心部件已經脫胎換骨。
“下井試驗!”
油田鑽井隊的隊長看著這批新鑽頭,將信將疑地下達了命令。
巨大的鑽機轟鳴著,嶄新的鑽頭隨著鑽桿深入地下,向著堅硬的岩層發起沖擊。
鑽井隊的記錄員像往常一樣,緊張地記錄著鑽壓、轉速和進尺速度。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一個小時,兩個小時……
鑽頭持續向地下挺進。
按照以往的經驗,這個時候鑽機的負荷應該會明顯增大,進尺速度也會減慢,預示著軸承可能快到極限了。
但今天,儀表上的數據異常穩定,進尺速度幾乎沒有衰減!
“隊長!情況不對……不對啊!”記錄員看著儀表,聲音都變了調。
“這都超過平時一倍時間了,進尺速度還沒降下來!而且鑽機運行特別平穩,震動小多了!”
隊長一個箭步沖過來,盯著儀表盤,又側耳听著井下傳來的、比以往沉悶均勻得多的轟鳴聲,臉上露出了見鬼一樣的表情。
“繼續鑽!給我盯緊了!”
試驗一直持續到不得不更換鑽頭進行常規檢查的時候。
當鑽頭被提出井口,所有人都圍了上去。
經過長時間高強度工作的鑽頭,牙輪上的硬質合金齒出現磨損,正常。
但更關鍵的是,支撐軸承部位完好無損!沒有碎裂,沒有過度磨損的痕跡!
“測算進尺!”隊長聲音嘶啞地命令。
數據很快匯總上來︰這次單次入井的鑽探進尺長度,比使用舊軸承的鑽頭,平均提高了百分之五十二!
並且因為軸承可靠性大幅提升,意外卡鑽、起鑽更換的頻率顯著降低,綜合鑽探效率提升更為驚人!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整個油田,隨後傳到了石油部。
幾天後,一份蓋著石油部大紅印章的感謝信,被專人送到了“盤古計劃”領導小組和李副部長、趙四的案頭。
信中用熱情洋溢的語言,高度贊揚了“盤古計劃”為解決油田鑽探關鍵難題做出的巨大貢獻。
稱這台專用磨床和它帶來的高精度軸承是“及時雨”,極大地緩解了石油生產的壓力,並誠摯希望在未來能開展更深入的合作。
李副部長拿著感謝信,笑得合不攏嘴,親自到車間找到正在查看五軸平台進展的趙四。
“小趙!看看!石油部的感謝信!你們又立了一大功啊!”
李副部長把信拍在趙四手里,“這下好了,咱們‘盤古計劃’的名聲,算是從工廠打到油田,打到能源戰線上了!”
趙四快速瀏覽了一下信的內容,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這個結果在他的預料之中。
他高興的不是又造出了一台床子,而是母機的價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工業母機的價值,就在于它能像種子一樣,在不同的土壤里生根發芽,結出各不相同的果實。
這次在石油領域的成功,再次證明了“火種分發”戰略的正確性和巨大潛力。
他放下感謝信,目光轉向車間角落里那台還在不斷調試的五軸實驗平台。
解決鑽頭軸承只是一個小試牛刀,更艱巨的挑戰,比如信中隱約提到的未來深層油氣開采對鑽具的更高要求。
更進一步,在航空、艦船等領域對復雜零件的加工需求,都還需要這台更先進的“母機”去攻克。
她比不上未來更加精致的母機,卻像這個時代的母親一樣,一身破破爛爛,但是頑強的撐著這個家。
“部長,石油部那邊算是初步見效了。我們自己的任務,還得抓緊。”
趙四指了指五軸平台,“下一步,該讓它真正‘活’起來了。”
車間的另一頭,傳來了工人們調試設備的聲響,新的戰斗即將開始。
而“盤古計劃”帶來的改變,正以油田鑽頭為起點,向著更廣闊的領域擴散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