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證會的肯定,像一陣強風,吹散了籠罩在攻關小組頭上的疑雲。
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具體、更艱巨的任務。周主任和張副局長的話言猶在耳︰方向對了,但要講究策略,要聚焦,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第二天一早,趙四就把王永革、陳繼業和兩位年輕干事叫到辦公室。屋里還殘留著昨晚熬夜討論的煙味,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跡還沒擦。
“專家們給咱們撐了腰,但咱們自己得清醒。”趙四開門見山,手指敲了敲桌上那份厚厚的報告初稿,“攤子鋪得太大,一口吃不成胖子。張局和周主任的意見很明確,收縮戰線,集中力量,先在一兩個點上打出樣子來。”
王永革撓撓頭︰“四哥,道理咱懂。可這十幾個方向,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先搞哪個?怎麼搞?”
陳繼業推了推眼鏡,冷靜分析︰“優先級我們已經排過。第一檔的三個,‘高性能合金鋼’、‘精密加工’、‘電子元器件’,戰略意義最重大。”
“但從現實角度看,‘電子元器件’涉及材料、工藝、檢測整套體系,難度最大,周期也可能最長。‘精密加工’對設備、基礎工業水平要求極高,不是短期能見大成效的。”
趙四點點頭,接過話︰“‘高性能合金鋼’是工業的糧食,問題最普遍,影響面最廣。鞍鋼、上鋼三廠這些重點企業有一定基礎,爐外精煉、連鑄這些技術雖然先進,但國內外都有成熟路徑可以參考,突破的可能性相對更大。一旦成功,效益也最直觀。”
他走到黑板前,把“高性能合金鋼冶金質量提升”圈了出來︰“我的想法是,集中全力,先把這個山頭攻下來。把它做成一個樣板,讓所有人看到,攻克共性基礎難題不是空話,是真能解決問題、帶來效益的!”
“那其他方向呢?就不管了?”一位年輕干事忍不住問。
“不是不管,是分步走。”趙四解釋道,“‘精密加工’和‘電子元器件’的研究不能停,但現階段以跟蹤研究、技術儲備、小範圍試驗為主。等其他方向積累了經驗,條件更成熟時,再全力推進。報告的整體框架不變,但近期工作重點要突出。”
這個思路得到了大家的認同。接下來的幾天,小組的工作重心完全轉向細化“高性能合金鋼攻關試點方案”。
目標非常明確︰選擇一兩個關鍵鋼種(如軸承鋼、齒輪鋼),集中力量攻克其純淨度、均勻性和穩定性問題,並形成可推廣的工藝規範。
趙四負責整體框架和關鍵技術路線的擬定,陳繼業帶領干事們查閱國內外最新冶金技術資料,尋找具體工藝參數和裝備要求的依據。
王永革則發揮他聯系基層的優勢,開始摸底鞍鋼、上鋼三廠等目標單位現有的設備條件、技術力量和可能遇到的阻力。
工作量巨大,要求極細。不再是宏觀的戰略描述,而是要具體到電爐容量、精煉爐類型、連鑄坯斷面尺寸、加熱爐溫度曲線、軋機規程……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影響最終結果。
白天討論、計算、撰寫,晚上核對、修改、完善。辦公室的燈光常常亮到深夜。困了就用涼水擦把臉,餓了就啃一口冷饅頭。但沒有一個人抱怨,專家們的肯定和部里的期待,化成了一種沉甸甸的動力。
在這緊張忙碌的間隙,趙四收到了甦婉清的來信。信很簡短,字跡依舊清秀,詢問他論證會的結果,叮囑他注意身體,別熬得太狠。信紙里還夾著一小片曬干的桂花,散發著淡淡的、熟悉的甜香。
趙四的心像是被那縷香氣輕輕拂過,緊繃的神經松弛了片刻。他走到窗邊,望著外面沉沉的夜色,深深吸了口氣。
他沒有時間回長信,只能匆匆寫了幾行字,告訴她一切順利,讓她放心,等忙過這陣子就去看她。他把那片桂花小心地夾進了隨身帶著的筆記本里。
連續熬了三個通宵後,一份近五十頁的《高性能軸承鋼/齒輪鋼冶金質量提升攻關試點方案(草案)》終于成型。
方案詳細闡述了攻關目標、技術指標、具體技術路線、參與單位分工、資源需求估算、進度安排以及風險應對措施。
方案建議,以鞍鋼大型平爐車間和上鋼三廠的電爐車間作為首批試點,聯合鋼鐵研究院、金屬研究所,成立聯合攻關小組。
重點突破電爐冶煉加LF爐外精煉、保護澆注連鑄、以及控軋控冷工藝,目標是使試點批次的軸承鋼氧含量和夾雜物水平顯著降低,齒輪鋼的淬透性帶寬穩定控制在特定範圍內。
草案完成的當天下午,趙四和王永革、陳繼業一起,將方案送到了周主任辦公室。
周主任看得非常仔細,花了近一個小時才看完。他放下稿子,揉了揉眉心,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好!這份草案就像樣多了!目標明確,路徑清晰,措施具體。比之前那份大報告更實在,更容易操作。”
他拿起紅筆,在幾個具體細節上做了批注,主要是關于協調機制和資源保障的。“抓緊時間按這個思路修改完善,形成正式上報稿。我會盡快向部黨組匯報。如果順利,下一步就要開始協調鞍鋼和上海那邊了。”
走出主任辦公室,三人相視一笑,都松了口氣。王永革捶了趙四一拳︰“四哥,有你的!這下咱們可是有尚方寶劍了!”
陳繼業也難得地開了句玩笑︰“看來咱們這‘重點裝備可靠性攻關小組’,真要打響第一炮了。”
趙四臉上也露出了笑容,但心里清楚,這僅僅是開始。
方案的批準只是拿到了“入場券”,真正的硬仗,是在鋼廠那高溫炙烤、機器轟鳴的生產第一線。
那里有習慣了傳統工藝的老師傅,有擔心產量指標的廠領導,有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實際困難。
但此刻,他心中充滿了躍躍欲試的勁頭。聚焦一點,深挖下去,這是他熟悉的工作方式。他相信,只要方向對了,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總能 出一條路來。
他抬頭看了看天色,夕陽正把天邊染成橘紅色。“走,今晚我請客,食堂小灶,加個肉菜!”他對著兩位戰友說道。
壓抑了許久的辦公室,終于有了一絲輕快的氣息。而更廣闊的戰場,正在前方等待著他們。
